【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45822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44 大小:1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打造写作亮点】【申论】-名言警句(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名言警句之廉洁、为政、执法篇名言警句之廉洁、为政、执法篇廉洁清正篇廉洁清正篇1、 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2、 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3、 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4、 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5、 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

2、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6、 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7、 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 (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8、 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 (此联的“吾”指神象)9、 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 (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

3、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

4、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16、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明于谦)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

5、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17、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18、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19、宁为宇宙闲吟客,莫作乾坤窃禄人。 (唐杜荀鹤) 释:就是做一个在世上闲着吟诗的人,也不要做窃取功名利禄的人。20、心不清则无以见道,志不确则无以立功。(宋林逋) 释:心里不清白就是没有道德,志向不坚定就不能立功。21、以听官府之大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 (孔子) 释:考察官吏政府有六条原则

6、,并以此来裁判其政绩好坏;六条中以廉洁为根本,只有做到廉洁、善、能、敬、正、法、辨才有意义。一是廉善,即善于治理,享有辞誉。二是廉能,不仅要有辞誉,而且政令能行。三是廉政,即恪守职位,忠于职守。四是廉正,即作风正派,公正无私。五是廉法,依法行事,没有过失。六是廉辨,辨别能力强,没有疑惑。22、廉者憎贪,信者疾伪。 (唐陈子昂) 释:廉洁的人憎恨贪婪,讲信用的人反对虚伪。23、据土子民,治国治众者,不可以图利。治产业则教化不行,而政令不从。 (汉陆贾)释:据有一定的领土管理着成群百姓,从事治理国家和民众的人,千万不可以图谋私利。如果借助手中的权力置办个人产业,那么就不能教化百姓,国家的法令政策他

7、们也就不会服从。24、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不以一己之害为害,而使天下释其害。 (明末黄宗羲)释:不以个人得到利益为利益,而是使天下人都得到利益;不以个人受到伤害为害,而是使天下人解除祸害。25、官罢囊空两袖寒,聊凭卖画佐朝餐。最惭吴隐奁线薄,赠尔春风几笔兰。 (清郑燮)释:官被罢免后我没攒下钱财,是两袖清风,只是凭着卖画来糊口,最惭愧的是女儿出嫁我没给置办嫁妆,只能赠给你我画的几笔兰花。26、贪爱沉溺即若海,利欲炽然是火坑。 (重订增广 )释:沉溺到贪占和爱欲中就是进了苦海,利欲太重了就等于跳进火坑。27、毋私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毋以己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己拙而忌人之能

8、。毋恃势力而凌逼孤寡,毋贪口腹而恣杀牲禽。(重订增广 )释:不要私下给人小恩小惠而影响大局,不要借助公论而解决私情,不要以个人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不要因自己拙笨而嫉妒别人才能。不要仗势凌辱和逼迫孤儿寡母,不要为了满足口腹而随意杀害牲畜和飞禽。为政篇为政篇1、 上者,民之表也。表正,则何物不正!(孔子)释:作为领导者,是民众的表率。表率作用好,任何事情也会好起来。2、 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汉贾谊)释:身居大臣位置的人,应该把使民众的富裕和欢乐当作自己的责任,把民众的贫穷和苦难当成自己的罪过。3、 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 (荀子)释:大事不能做,小事又不去做,

9、这是败坏国家和毁灭个人的道路。4、 乃知国家事,成败固人心。 (宋.王禹戎)释:要知道国家的事情,成败都在于人心的背向。5、 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宋.范仲淹 )释:政令畅通,人民团结和睦,各种困难就都克服。6、 位在十人之上者,必处十人之下;位在百人之上者,必处百人之下;位在天下人之上者,必处天下人之下。 (清.唐甄)释:所处的职位在十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十人之下,职位在百人之上,必须把自己放在百人之下,职位在天下人之上的人,必须把自己放在天下人之下。7、 水浊无掉尾之鱼,土确无葳蕤之木,政烦无逸乐之民。 (北齐 . 刘昼 )释:水浑浊了就没有再往回游的鱼儿,土地瘠薄了就生长不出枝叶

10、茂盛的树木,政令烦乱了就不会有安逸快乐的民众。8、 为上能自爱,群属必畏钳。 (清.康熙)释:作为上级的能自觉严格要求自己,他的所有部属就必然服从他的管理,执行他的指令。9、 尊贤使能,信忠纳谏,所以为安也!(汉.王符)释:尊重贤良的人,使用有才能的人,相信忠诚的人,听得进别人的不同意见,这样才能保持安定。10、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 (宋.王安石)释:自古以来,领导、驱使民众在于有信用和诚恳,要把所说的话看为比百金份量还重。11、无多事、无废事、庶几无事;不徇情、不矫情、乃能得情。 ( 清.程祖洛)释:不做多余的事,不怡误松懈该做的事,方能太平无事;不徇私情,不搞矫作虚伪的人情,才

11、能得到真正的感情。12、吴王事事堪误国,未必西施赛六宫 。 (唐.陆龟蒙)释:吴王夫差做的每件事都足以丢弃国家,并不只因为西施胜过六宫嫔妃所造成灭亡的。13、不信而任事,则事反;不仁而御众,则众殃。 (宋.李觏)释:叫你不信任的人去办你想办的事,就会使事情办坏;自己不仁义的人去领导群众,群众就会遭殃。14、得时者昌,失时者亡。 (列子.说符 )释:能够抓住时机、利用时机的就能昌盛;失去时机的就会衰亡。15、明主好要,暗主好详。 (荀子)释:聪明的人爱好抓要害,简明扼要;昏暗的人爱好详尽罗索。16、谄谀在侧,善议阻塞,则国危矣。 (墨子)释:阿谀奉承的人围在身边,善良的意见建议受到阻塞,这样国家

12、就危险了。17、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暗者,偏信也。(汉.王符)释:皇上之所以圣明,是因为能够多方面听取意见;皇上之所以昏暗,是因为偏信个别人的说法。18、貌言华也,圣言实也,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汉.司马迁)释:华丽的语言是虚伪表面的,实在语言是高尚神圣的,能当药治病的语言是苦涩的,使人得病的言语是奉承、甜蜜的。19、计疑无定事,事疑无成功。 (三国.诸葛亮)释:思考问题犹豫不决,怀疑这怀疑那就不能决定事;做事时疑疑惑惑就不能把事情办成功。20、明主者务闻其过,不务闻其善。 (战国策 )释:明白的领导愿意听别人指出他的过错,不愿意听别人吹捧他、讲他的成绩。21、怒不犯无罪之人,喜不

13、从可戮之士。 (三国.诸葛亮)释:生气发怒的时候也不去侵犯没有罪过的人,高兴喜欢的时候也不迁就顺从那些该杀的人。22、驽马驰,骏马悲;驽马肥,骏骨朽。 (清.梁佩兰)释:骑着劣马跑时,骏马就会悲伤;把劣马养肥了,就使骏马的骨朽了。23、有功于国家,即千金之赏,通侯之印,亦不宜吝;无功于国家,虽颦笑之微、敝绔之贱,亦勿轻予。 (明.张君正)释:对于国家有功的人,就是对他们奖赏千金,封赠提拔,也不应吝惜;没有功劳的人,对他们就是笑一笑这样的小表示、一件破旧的裤子,也不要轻以给予。24、治道之要有三:曰立志、责任、求贤。 (宋杨时)释:治理政事的要害有三方面,就是要树立志气、积极负责任、请求贤人相助

14、。25、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宋.吕祖谦)释:当官的办法有三件事要特别注意:一是清廉、二是谨慎、三是勤政。26、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宋.林逋)释:个人不把钱财看得太重就可以凝聚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就能使人们信服,宽宏大量就可以得到人,能以身作则就可以率领人。27、纸上得来终非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陆游)释:单单从纸面上了解得到的东西总归是浅薄的,必须知道有些事要亲身参与、亲临实际。28、能探风雅无穷意,始是乾坤绝妙词。 (明.方孝儒)释:能够探讨出诗经的无穷含义,才会明白风雅颂是世间的好词。29、只手遮天曾几时,万人有口终须说。 (

15、明.瞿式耜)释:想个人一手遮天曾经几时有长久的呢?人们都有口总会要说话的。30、乱条犹未复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能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宋曾巩)释:凌乱的柳条还未完全变成青黄色,借着东风的势就狂舞起来,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31、政贵有恒。 (尚书毕命 )释:恒,长久不变。32、有理而无益于治者,君子弗言;有能而无益于事者,君子弗为。(尹文子卷上)释:弗,不。为 wi,做。33、居之以强力,发之以果敢,而成之以无私。 (宋苏辙新论中 )释:居,平时。发,发动。果敢,坚决勇敢。意谓国家平时要有实力,发动一件事要坚决勇敢,取得成功必须无私。34、政纲虽举,必求益

16、其所未至;德泽虽布,必思及其所未周。(宋史薛极传 )释:益,增益,扩大。未至,没有达到的地方。及,及到。未周,没有覆盖的地方。35、上安下顺,弊绝风清。 (宋周敦颐拙赋 )释:弊,弊端。绝,绝迹。风,风气。严格执法篇严格执法篇1、 出政施教,赏善罚暴。 (墨子)释:出任政事和实施教育,就要奖赏善良和惩罚暴虐。2、 邪正者治乱之本,赏罚者治乱之具。 (宋林逋)释:邪恶和正直是决定太平或混乱的根本,赏和罚是保证太平消除祸乱的工具。3、 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 (明张居正)释:天下的事情,立法并不难,难的是立了法必须执行;听别人的意见建议并不难,难的是听了后能去照着做。4、 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韩非子)释:掌管执行法规的人坚强,就能使国家强盛;掌管执行法规的人软弱,就会使国家衰弱。5、 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