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45423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5.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PDE5抑制剂 与勃起功能障碍,内容提要,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ED的治疗方法ED的治疗目标的进化,ED的流行病学普遍存在,MMAS(马萨诸塞男性老龄化研究)发现: 大约52%超过40岁的男性患有某种程度的ED,轻度ED:通常能够达到并维持勃起中度ED:有时能够达到并维持勃起完全ED:不能达到并维持勃起,Feldman HA et al. J Urol. 1994;151:54-61.,ED的流行病学老龄好发,MMAS(马萨诸塞男性老龄化研究)显示:ED的患病率率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Feldman HA et al. J Urol. 1994;151:54-61.,ED的流行病学全球流行现状

2、,患病率高:估计全球约有1.5亿例患者;增长迅速:预计到2025年,患者例数将突破3亿(人群“老龄化”,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低龄化:30岁以下患病率为2%,已有18岁ED患者病例报告。,Kubin M, et al. Int J Impot Res, 2003, 15:6371.,ED的流行病学我国现状,据估计,我国目前共有1亿ED患者 根据北京、重庆、广州三城市的调查结果: 40岁以上男性中有40.2%患有不同程度的ED 年龄越大,ED的发生率越高,病情程度越重,张庆江等,中国男科学杂志, 2003, 17: 191-193.,ED的流行病学特殊问题,报告率低:6%(欧美16%)(“面

3、子”问题)年增长快:5%对男性气概影响大:90%的男性这么认为,年龄越小,影响越大,姜辉. 中国性科学, 14: 26-27.,ED的病因心理性、器质性、混合性,ED 通常同时涉及心理性和器质性原因,Tiefer L, Schuetz-Mueller D. Urol Clin North Am. 1995;22:767-773.,ED的病因心理性,缺乏正确的性知识;与伴侣关系不和睦;性自信不足:既往有失败经历(“一朝招蛇咬,十年怕井绳”);不正规治疗,Rosen RC. Urol Clin North Am, 2001, 28: 269-278.,ED的病因器质性,血管性原因 动脉粥样硬化 高

4、脂血症 神经源性原因 糖尿病 多发性硬化 脊髓损伤 阴茎损伤/疾病 阴茎硬结症(Peyronie病) 阴茎折断 先天性阴茎弯曲 阴茎短小 尿道下裂、尿道上裂,激素 性腺功能低下 高泌乳素血症 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 柯兴氏病,EAU Guidelines on erectile dysfunction: an update(2010),ED的病因不良生活方式,多食少动(肥胖)性生活本身不当,中青年ED患者中尤为常见,也是其他疾病的风险因素,Esposito K, et al. JAMA. 2004;291:2978-2984.,生活起居不规律吸烟,酗酒,ED的病因心因性VS器质性,Lanting

5、a LJ, et al. J Sex Marital Ther, 1988, 14: 263-268.,ED的心理后果患者心理,挫败感:男性认同降低;自尊心、自信心降低;负面情绪:愤怒、耻辱、孤独等;家庭、社会关系问题:与伴侣疏远、工作动力不足,Eli Lily. Company internal materials.,ED的心理后果生活质量,男性患者:75%对生活质量不满;女性伴侣:82%对生活质量不满(自身的性功能障碍罹患率高);勃起功能越差:满意率越低;老年夫妇(50岁):不满意率较高,Althof SE. Urology, 2002, 59: 803-810.,ED的心理后果治疗预期,

6、过高的治疗预期: 媒体宣传(“100%治愈”、“一次性根治”);治疗成功后的反应:患者喜悦、兴奋、自信,伴侣满意,继续治疗机会大;治疗失败后的反应:失望,“末日到来”,放弃性交尝试和ED治疗,Althof SE. Urology, 2002, 59: 803-810.,内容提要,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ED的治疗方法ED的治疗目标的进化,ED的治疗方法:标准方案,Slide Modified: MRW 6/04,Review:,Reviewer Memo:,Source:,Memo:,Recommendations of the 1st International Consultation o

7、n Erectile Dysfunction. In: Jardin A et al., eds. Erectile Dysfunction. Plymouth, UK: Health Publication, Ltd; 2000:711-726.,ED的治疗方法:改变生活方式,ED: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健康的生活方式:可预防ED和伴发疾病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Esposito K, et al. JAMA. 2004;291:2978-2984.,ED的治疗方法:调整合并用药,治疗伴发疾病的合并用药:应尽量简单 影响勃起功能的合并用药:在保证原发疾病治疗效果的前提下

8、,选用影响小的 因药物相互作用存在安全问题的合并用药:应严格遵照医嘱,必要时减量或避免使用 不使用不规范的药物,Brock G, et al. Urology, 2009, 73: 756-761.,ED的治疗方法:心理咨询,性咨询、性教育:治疗基础; 伴侣双方积极参加:女性作用尤其重要; 器质性ED:作用同样重要; 建立健康正确的性观念:重视双方交流,而不是只关心性活动本身,Beaudreau SA, et al. Int Psychogeriatr, 2010, 12:1-6.,ED的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口服药物:一线治疗方法(优先于侵入性治疗以及手术治疗);世卫组织推荐原因:疗效可靠、安

9、全性好、损伤小、使用方便;心因性ED:同样需要药物治疗;身心同治:药物必须在性刺激作用下才能起效,Eardley I, et al. J Sex Med, 2010, 7: 524-540.,ED的治疗方法:一线药物,一线药物:5型磷酸二酯酶(PDE5)抑制剂;治疗机制:促进阴茎血管平滑肌舒张,海绵体充血,阴茎勃起;疗效可靠:对于各种病因、程度以及合并疾病的ED均有效;安全无毒:上市10余年,近300万患者使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长期使用无害且有一定的病因治疗作用,Carson CC, et al. BJU Int, 2004, 93: 1276-1281.,ED的治疗方法:PDE5抑制剂的发展,

10、Eardley I, et al. J Sex Med, 2010, 7: 524-540.,ED的治疗方法:3种PDE5抑制剂的区别,相同的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代谢,Eardley I, et al. J Sex Med, 2010, 7: 524-540.,内容提要,勃起功能障碍(ED)概述ED的治疗方法ED的治疗目标的进化,ED的治疗评估:以量表为基础的疗效评价,勃起功能评价:IIEF、性自尊心及关系量表(SEAR)、性活动日志(SEP)、全球评估问卷(GAQ)等治疗满意度:勃起功能障碍治疗满意度目录(EDITS)等社会心理收益: PAIRS等;生活质量:简明36项健康调查量表(SF-3

11、6)等,Coward RM, Carson CC. Ther Clin Risk Manag, 2008, 4: 1315-1330.,患者的治疗期望:不仅仅是能够勃起,基本要求:“阴茎勃起硬度坚挺”、“勃起时间长能完成性交” 更高预期:“改善性自信”、“伴侣满意度”、“勃起过程感觉自然”,Perimenis P, et al. J Sex Med. 2009;6: 257-267.,N=1567,起效快,时间长,改善性 自信,伴侣满意,勃起过程自然,治疗时勃起坚挺,勃起时间足以维持性交,患者的治疗期望:回归自然,对ED治疗成功的满意度是复杂的 成功勃起,是PDE5抑制剂最基本的治疗作用现实生

12、活中的满意度远不只是能达到成功的勃起1患者的预期和满意度还包括2: 没有时间压力:性生活不需要很多的计划和安排 随性而为:更加自然而并不是机械的勃起 性自信心得到满足:愿意反复尝试性生活伴侣的满意度也十分重要3,Althof SE, Int J Impot Res ,2002;14: S99-S104 Hansen-Divers et al. J Urol 1998; 159: 1541-1547 Sand MS et al. J Sex Med 2008; 5: 583-594,ED治疗目标的进化,传统治疗目标:单纯改善患者的勃起功能新世纪的新目标:欧洲泌尿外科学会(EAU)2010年指南推荐,帮助患者及其伴侣重拾自然、满意的新生活新目标的本质:性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应该是心理和社会关系上的健康;最终目标:提高患者及其伴侣的生活质量。,Brock G. Eur Urol, 2006, 50: 1157-1159.,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