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38850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防范预案精神病人住院期间的防范预案(一) 、精神病人冲动伤人的防范预案1.提供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做好分级护理及病房危险品的管理工作。2.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及时满足患者的合理要求,避免与患者发生冲突,减少诱发因素。3.鼓励患者以适当方式表达和宣泄情感,对有冲动趋势的患者应明确告知之行为造成的后果,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组织适当的娱乐活动,转移分散其冲动的意图。4.加强病房的巡视工作,对有冲动倾向的患者全面掌握其动态表现,严格在视线范围内,力争将冲动行为控制在萌芽状态。5.对情绪不稳、激惹性增高的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处理,有效控制精神症状。6.一旦病人发生冲动:(二) 、精神病

2、人自伤的防范预案1.护理人员应对病房内的自伤的病人做到心中有数,密切观察患者动态变化,防意外发生。2.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合理调节负面情绪。3.加强危险品管理,做好安全检查,尤其是每次外出返病房时都应仔细检查,同时做好家属的安全宣教。4.加强巡视,密切观察患者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以及情绪变化,必要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5.严重自伤患者应 24 小时在工作人员视野内监护,必要时遵医嘱约束保护,或请家属协助保护。6.一旦发生患者自伤:妥善安置患者并做好伤口紧急处理,同时通知医生;遵医嘱进一步处理;密切观察病情,做好心理护理;正确及时写好护理记录。(三) 、精神病人自溢的防范预案1.护理人员应对

3、病区内消极的患者做到心中有数,密切观察患者动态变化,防意外发生。2.做好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转移、分散患者的消极意念,改善情绪。3.加强危险品管理,做好安全检查,尤其是每次外出返病房时都应仔细检查,同时做好家属的安全宣教。4.夜间应加强消极患者的巡视,做好睡眠护理,对入睡困难、早醒的消极患者应密切观察,必要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5.一旦发现患者自溢:即刻从其背部向上托起抱住自溢者,松解或割断套绳,然后将其平卧,快速判断有无呼吸、心跳。如果心跳呼吸停止则应果断地将自溢者下颌用力向上向后托起,打开气道,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呼叫另一当班者立即报告值班医生、护士长及总值班领导;医生

4、到达后,遵医嘱协同做好抢救和护理工作;抢救同时应及时通知患者家属来院;当班护士应对发现患者自溢的时间、情况、抢救时间、过程用药等做好及时、正确的护理书写。(四) 、精神病人出走的防范预案1.平时鼓励患者多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患者的出走意念。2.对有出走企图的患者,要及时掌握,重点观察其动态,及时发现出走先兆迹象,采取措施,谨防患者出走。3.对出走意念严重患者,不宜出病房活动,应安置在重管室内由专人监护或遵医嘱暂时约束保护。4.交接班时必要清点患者数,做到班班交接清。5.患者进出病房(洗澡、散步、会客结束) ,或户外活动时,密切注意患者动向,经常清点患者数。6.一旦发现患者出走,当班者立即电告门

5、卫关好大门防范患者走出院外,同时报告护士长(或负责医生)并组织人员在院内寻找。7.若判断患者已离开医院:立即报告上级部门(护理部、院办)逢节假日报告总值班,同时通知患者可能前往的家属及亲戚朋友,请他们协助留人;同时组织病区工作人员要市内有关车站处寻找;如 24 小时没有出走患者信息则上报所在地派出所;如有出走患者信息,则组织人员派车接回。(五) 、窒息(噎食)的防范预案精神障碍患者发生窒息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噎食,为此护理人员应加强防范。1.患者就餐时,严格观察并劝导患者细嚼慢咽,酌情协助,防止噎食,或力争噎食者早发现,早急救。2.对暴食和抢食患者,安排单独就餐,劝其放慢进食速度,禁止患者将馒头带

6、回病室。3.对年老或药物反应严重、吞咽动作迟缓的患者、给予软食或无牙饮食,必要时予以每口少量喂食,专人照顾。4.发现噎食者,就地抢救,分称必争,立即有效清除口咽部食物,疏通气道,同时通知医生。具体采取一抠二置的方法:一抠是用中、食指从患者口中抠出或用食钳取出异物。二置是将患者倒置,用掌拍其后背,借助于震动,使食物松动,向喉部移动而掏之。(六)烫伤的防范预案1.精神症状严重者、老年痴呆患者、不合作的患者等应集中洗澡,专人看护。2.洗澡日,由工作人员调节好水温,督促协助患者洗澡。3.三餐进食前,应查看饭菜的冷热度,确保温度适中才可让患者进食。4.由病房护工备好温开水,茶桶水温度适宜。茶桶盖上锁。5

7、.吸烟患者应定时定点吸烟,由工作人员监管。6.每日做好安全检查,禁止携带热水袋等危险物品入病室。(七)吞服异物的防范预案1.病区环境宜清洁、简化,若有杂物应及时清理。2.病区危险品严加保管,班班清点,做好交接班。3.患者入院或外出返室时防止患者拾取各种危险品。4.加强病情观察,对有食物异物史的患者要加强看护。必要时对严重消极企图、有明显食异物行为的患者及时与医生联系,及时处理,同时可送重管室加强看护,必要时遵医嘱给予约束保护或请家属陪护。(八)精神科药物过量的防范预案1.住院病人(1)病区药品应妥善保管,养成随手关门的习惯,防止病人擅自进入治疗室取药。(2)发药到口,加强检查,以保证药物服下,

8、同时看护好药盘防止病人擅自取药。(3)护士每日铺床时认真检查床单位,杜绝药品置于床褥,对有消极企图的病人更应认真检查。(4)假出院或请假外出病人返回病区时当班护士认真做好安全检查,防止药品私自带入。2.门急诊病人病人来院时往往处于意识模糊或昏迷状态,不能诉说病史,或不愿讲明情况。有时陪送人也不了解,或知之甚少。无论如何,我们应该向第一个发现病人异常的人尽可能地了解现场情况,尽可能搞清楚药物的品种和剂量。也应该询问病人最近病情,或从病史了解最近所配药品及其总量。一旦发生服药过量事件,立即将病人置到抢救室进行急救。(1)促进毒物排泄在洗胃前应根据医嘱,抽出少量胃液,做药物定性定量试验。一方向尽可能

9、减少毒物吸收,另一方面可以将胃液送去化验,以利确诊和抢救。毒物为强酸强碱时,禁止洗胃。催吐和洗胃:不论估计服药时间已有多长时间,仍应予以催吐或洗胃。催吐适合清醒病人,让病人口服温开水、生理盐水或 1:5000 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口服或灌入引流液时要注意见出量后再服入或灌入,每次 300-500ML,直至引流液与口服或灌注液颜色相同为止。在洗胃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和生命体征和面色,面色苍白或呼吸急促或胃液中有血丝,即停止洗胃。(2)建立静脉通道并保持通畅。维持液体输入量的平衡,视病情调整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及上呼吸道内的分泌物,防止舌后坠,取下活动性义齿

10、。给予吸氧并保持气道通畅。(4)配合医生做好各项抢救措施,准备该类药物中毒的急救药和器械。(5)做好基础护理:注意保暖,做好口腔、皮肤和会阴部的护理,定时翻身,防止褥疮。(6)观察生命体征:做好体温、脉捕、呼吸、血压的测量和记录,记录 24 小时出入水量。去枕平卧,尽量少搬动病人头部,以防体位性低血压。及时书写相应记录。(7)症状缓解后仍需密切观察 2-3 天,以防“回跳”现象。(9)输液不良反应的防范预案1.输液前应三查九对检查液体,有无浑浊、结晶、絮状物、微粒等。2.输液时严格按照配伍禁忌要求配置液体。3.应使用一次性的无菌注射器,连续输液的患者应每日更换输液器。(10)青霉素类药物差错防

11、范预案1.在给患者做青毒素类皮试时,应做好三查九对制度,仔细核对医嘱,做到准确无误。2.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史、家庭史,避免对青霉素过敏患者做皮试。3.在给患者做青霉素皮试时及注射青霉素过程中,应备好1:1000 盐酸肾上腺素、无菌注射器,砂轮。4.凡静脉补液青霉素者,必须用红网袋套于输液瓶外,以示醒目。并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11)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防范预案1.生活不能处理患者入住重管室,护士应认真做好护理体检与评估。2.落实各项基础护理工作,保持口腔、皮肤等全身清洁,以防感染发生。3.做好饮食护理,进餐应有专人看护,防拒食、抢食、噎食。需喂食者,取坐位或半卧位,将其头偏向一侧,避免

12、大口及快速喂食,以防呛咳窒息发生。4.做好排泄护理。每日观察患者的排泄情况,发生异常及时处理。保持患者大小便通畅。5.需长期卧床者,做好压疮风险评估,落实防范措施,预防压疮发生。6.对能行走但步态欠稳的患者,护士要做到心中有数,平时多宣教,及时搀扶,防跌倒。7.加强对生活不能自理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躯体情况观察,防猝死。加强与患者沟通,做好心理安慰。(12)危重患者的管理预案1.危重患者必须安排在抢救室或重管室。2.病区内一旦有危重患者,病区必须于 24 小时内报护理部,值班状态报告总值班,由护理部或护士长负责在 24 小时内实施随访,并督导护理措施落实情况。3.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实施治疗

13、、护理措施。4.建立危重护理记录单,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每 2 小时记录一次,时间精确到分,无 24 小时出入量记录的病重患者每班记录。5.认真落实安全保护措施,使用床栏、约束带、软枕等并有监护记录,加强看护,防止发生坠床等意外。6.对严重消极自伤患者应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必要时家属陪护。7.病区按危重病例护理查房、讨论及会诊制度开展危重病例护理查房、讨论及会诊制度。8.配备必要的危重患者抢救物品和药品,并呈备用状态。(13)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1.建立、健全各项护理安全管理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各项工作质量标准、精神科护理常规。2.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14、必须严格遵守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及查房制度。3.各级护理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尽心尽责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4.加强安全教育,加强对危重患者及不安全事件的防范与护理,护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突发事件的防范预案及应急处理流程。5.急救器械及药品处备用状态,护理人员熟练掌握急救器械操作规程。6.认真及时书写并妥善保管病历资料,如因抢救急危重患者,未能及时书写病历的有关医务人员应当在抢救结束后 6 小时内据实补记,并加以注明。医疗事故的防范预案1.护理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或发现医疗事故、可能引进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或者发生医疗事故争议的,应当立即按照“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医疗事故报告制度”逐级上报。2.发生或者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护理人员应该立即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的损害,防止损害扩大。3.护理人员应及时备好急救器械及药品,配合医生做好急救及处理工作。4.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护理人员应当注意保存现场实物。5.护理人员及时准确做好护理记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