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32339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挖掘本土生活资源 激活科学课堂教学建阳小学 吴旭彪【内容提要】 科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科学的生长点,将本土生活资源运用于科学课堂教学是科学意义的所在。小学科学作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不妨将其教学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多挖掘并利用本土生活资源,以激活科学课堂教学,让学生直接去走进生活,这样能够更容易地去感受生活中科学的存在,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和爱科学的良好习惯。【关键词】本土生活 生活化 科学教学 探究教学 贴近生活 我国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 :“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和“教学做合一” ,他认为“有什么样的生活便有什么样的

2、教育” ,主张“用生活来教育” , 认为生活是教育的中心,因而教学不能脱离生活。小学科学作为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我们不妨将其教学从学生身边熟悉的日常生活入手,多挖掘并利用本土生活资源,以激活科学课堂教学。反思我们一些日常的科学活动,都恰恰忽视这一点。我们经常是带着任务去传递知识,教授技能,却很少去考虑孩子们在生活中哪些方面要运用到这些知识,学习了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处,没有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科学这门学科是以融入社会、生活、大自然,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为主,是生活教育的重要一枝,是学生在生活教育中的切入口和起航点。因而,我们应该重视科学课程中的生活化教学,特别是要多挖

3、掘并利用本土资源。其实,科学本身就来源于生活,生活中也处处充满着科学。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们可以直接让学生走进生活,直接让学生去接触到科学,让他们真真正正地感受到生活中科学的存在,感受到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和爱科学的良好习惯。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我努力实践着本土生活化的教学形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具体做法。一、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课程如果2脱离了生活的实际应用,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科学课程如果不能紧贴本土生活资源,也将逐渐地使学生失去对它的兴趣。小学生天生就对大自然充满了好

4、奇,他们总是希望自己是一个探索者、研究者或发现者,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发现科学的真谛和大自然的奥秘。在科学教学中,我通过设计各种各样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强烈欲望。现在的学生虽然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与科学课程打交道,却对生活中的科学不够重视,不留心去观察,总觉得不存在科学,科学离他们遥不可及,更缺乏运用科学原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其实,现实生活给我们提供的素材非常丰富,我们可以不妨从生活中或身边出现的科学应用的相关素材,设计各种生活化的教学情景,然后融入到相关的科学课堂教学中。例如,可以适时这样问:人跳起后,为什么总是落在地上?苹果为什么会一天天长大?春天到了,打雷次数多了,

5、你有没有注意到,为什么先看到闪电而后听到雷声?最近,我们南方出现严重的“回南天”气候,为什么一到春天就会出现“回南天”气候?玻璃窗上为什么会看到蒙蒙的水雾?此外,教师设计生活化的教学情景时,要给学生设置一定的悬念,并鼓励学生亲自去完成。如在学习动物和环境一课时,我了解到我们学校在后操场的西南角规划了一块角落专门收集时花,那里落叶堆积,杂草丛生,墙角跟较为潮湿,是蚯蚓聚生之处。于是,我先给学生提出了“你在学校的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讨论题,让学生先分组讨论,然后带着学生进行实地考查。最后,又让学生回家带着我提出的“你在家里或外面的什么地方能捉到蚯蚓?为什么?”的问题进行再探究,并查阅资

6、料来验证。到了下一节课,学生纷纷来汇报,有的同学在老屋子的一些大花盆找到了蚯蚓,有的在工厂外面的田地里也找到了蚯蚓,有的则通过网上了解到蚯蚓主要生活在松软而又潮湿的土壤中,靠腐殖质为食,在土壤中前进是为了透气。通过这样有目的地设计一些本土化的生活情景,并留置了问题,不仅使学生保持了学习兴趣,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大大地激发学生走出课堂去探究的热情,甚至带到课后亲自去实践解决问题。二、设计生活化的角色体验,创造生活实践的乐趣新课程的编排需要我们教师大力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拓宽学习活动的方式,改变狭隘、封闭式的课堂学习为广阔、开放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利用角色扮演体验的方法,让学生在模拟生

7、活实践的过程中把学科知识与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在体验中学习,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感受生活实践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月相、日食、月食时,恰好通过新闻得知三月九日本地将出现日偏食,那天我便带领学生到操场观察。虽3然天公不作美,云层太多,看起来不太明显,但是我还是给学生进行简单的解释后,便回教室进行了一场模拟实验,将电灯模拟为太阳,分别让两位学生模拟地球和月球,模拟演示三者运动情况,进行直观、形象的观察,地球、月球的角色体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新鲜而有生气,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纷纷要求上来做地球、月球。这堂课体验模拟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情感的体验变得更加热爱科学。科学不是通过

8、简单记忆,而是通过学生的参与、感悟、交往、实践、猜想、探索、归纳等活动去获得知识。在科学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计设生活化的角色体验,进行情景教学。这种方法的教学,虽然在课前要投入大量的精力,但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投入,记忆尤为深刻。设计角色体验时要努力通过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激发思维,使课堂情境更趋于生活化。在教学中,应该让角色体验的实践活动充盈课堂:设计、讨论、探究、展示、评价,使实践活动始终贯穿于学习探究的全过程,促使每个学生真正地动脑、动口、动手,亲身参加到学习探究、创意构思中去。例如:在溶解一课教学中,我提出:“老师现在很口渴,想泡一杯果珍来解解渴。你们能不能当一名饮料调剂师,帮

9、老师想一个好办法,让老师快一点喝到这杯糖水啊?”泡果珍对学生来说是喜欢而又再熟悉不过了,一听到能够为老师献计献策更是来劲了。学生马上就能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过小组十分钟的讨论后确定方案,我决定让他们来比一比。他们轮流上台,有的用筷子不停的搅拌能够使果珍快一点溶解在水里;有的用热水来泡溶解起来也很快的。有的把果珍放进水里,然后再用两个杯子倒来倒去从这样的生活情景出发然后再引入到新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设计活动,通过对活动的设计思考讨论后确定可行有效的研究方案,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来探究。学生有了前面生活化情境的引导,并没有感到科学是那么深不可测,而是和他们非常的亲近,对实验设计也就非常的感兴趣了

10、。在设计、讨论、探究和体验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了,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创造性地参与学习活动,让他们进一步地体验到了科学课成功的喜悦。三、设计生活化的实验器材,拉近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学生要进行各种探究活动,就必须要用到各种实验器材,这是实现小学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条件。但实验仪器不一定非用实验仪器室里的器材,况且实验室的仪器大多对小学生来讲还是很陌生的。科学课中的许多探究活动往往很难在课堂 40 分钟里完成,需要学生延伸到课外继续去探究,所以要多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材料并设计生活化的实验器材,这样才有利于学生课后的继续探究。其实,小学科学探究活动中的许多器材都可以

11、让学生从生活中找到相应的替代品,4这样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学生从家中或外面带来的器材虽说没有学校仪器室里的仪器来得规范、标准,但对学生来说,自己带来的这些器材比较亲切也不陌生。由于这一些器材都是学生们从家中或外面带来的,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对材料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认识,更便于让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科学探究。如五年级在学习“生物与环境”单元中的做一个生态瓶一课,里面要求学生去经历自己制作生态瓶、观察生态瓶进而改变生态瓶的活动。生态瓶的制作需要许多的材料: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小型水生动植物等等。学生根据我上课时的提示去准备,有的学生就用家中现有或废弃的小型塑料金鱼缸来做生态瓶,有的学

12、生甚至将家里的塑料油瓶切掉上边部分后洗干净做成生态瓶的容器。各种各样的小型水生动植物也是学生在家里找来或者去外面买来的。各种材料丰富多样,每个学生参与了整个准备过程,对这些采集到的水生动植物的特点和生活的环境比较熟悉,在制作生态瓶中考虑得也更周到,对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非生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也了解的更为透彻,从而大大地拉近了科学与生活的距离。四、设计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巩固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学生学习科学和探究科学的现象不能被束缚在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里,教室外才是孩子们学科学和用科学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在教学中,我经常适当地设计了一些生活化的课外作业,将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引向课堂以外。设计生活化的课外

13、作业也有助于学生将课堂学得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技能运用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做到学以致用。久而久之,学生也乐于对周围生活和学习中出现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并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想方设法去探究解决。如在学习了植物的花以后,我设计了一份实验表格,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观察校园里的开花植物的构造,捡起地面上的紫藤花、芙蓉花和木棉花,进行解剖,制作成标本,统计出它们的花萼、花瓣、花蕊(雄蕊、雌蕊)各自的数量。在观察研究这些开花植物的过程中,学生并没有感到这是一种学业的负担,都会欣然地、圆满地去完成任务。又如在教学混合的时候,我们在课堂上学习混合的都是一些固体。学习完了,有的学生感到不满足,就

14、问“如果把两种不同的液体混合起来会怎么样啊?不同的混合顺序会产生怎么样的结果哪?”于是,我顺便把这两个问题作为课外作业,顺其自然的让学生们回家去混合一下水与油,指导学生们先把水放入油中,第二次是把油放入水中。从下一节课的反馈中,我看到不同的顺序看到了不同的结果,学生对这样的作业兴趣盎然,课外探究的兴趣就更浓了。5总之,多把本土生活资源引入科学课堂教学,使学生体验到学习科学的意义,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愉快的学习,轻松的掌握知识,又能学以致用,实践了科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的真理,这将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多让本土生活化的课堂教学走进科学课堂,激活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并能把所学用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有价值的科学课堂教学,这样的教学效果将会事半功倍。这样的课堂,学生将会愉快的学习,欣然的接受,学生会感受到科学就在自己的身边,学好科学的用处是那么的广泛,从而对周围世界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产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从而形成学科学、用科学和爱科学的良好习惯。( 此文获区年度论文评比一等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