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20720 上传时间:2018-10-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五猖会》拓展材料(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作为人之子与人之父的鲁迅 钱理群钱理群 首先,我们要接近鲁迅、要了解鲁迅,有一个很重要的途径,除了看鲁迅的著作外,可以读一 些鲁迅的回忆录。我向大家推荐的是我所看到的回忆录中写的最好的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那 是一篇写得非常真切的对鲁迅先生的回忆。我就从萧红回忆中的一个细节讲起,萧红写的是鲁迅病 危的时候,海婴每天晚上临睡时都会向父亲说:“明朝会!”有一天,他在楼上喊着:“爸爸,明 朝会!”鲁迅先生那时正病的沉重,喉咙里边似乎有痰,回答的声音很小,海婴没有听到,海婴又 大声地喊:“爸爸,明朝会!”他等一等,还是听不到回答的声音,他就大声地喊起来:“爸爸, 明朝会,爸爸,明

2、朝会,爸爸,明朝会”后来鲁迅就挣扎着说:“明朝会,明朝会。”海 婴就说:“爸爸怎么耳朵聋了!” 我想这样一个细节,这一声声的“明朝会”以及鲁迅在挣扎中的回应,都非常感人,这说明鲁 迅在他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和他的儿子之间的这样一种生命的呼应。海婴是鲁迅生命的一个部分, 而且应该是最珍贵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就产生了一个兴趣,就是鲁迅是怎么看待他的儿子,怎么看 待海婴的,于是我就做了一个工作,把鲁迅书信中提到海婴的地方编到一起,编成文章叫我家的 海婴。鲁迅在他的书信中频频地向他的朋友们谈他的儿子。我们看他怎样讲他的儿子的。他说: “海婴很好,脸已晒黑,身体也较去年强健,而且近来似乎较为听话,不甚无理取

3、闹。但因年 龄渐大之故,唯每晚必须听故事,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等等。颇为废去不少功夫耳。 ”他像所有的父亲一样,跟儿子讲狗熊如何生活,萝卜如何长大。“我们都健康,只有那位海婴氏 颇为淘气,总是搅乱我的工作。上月起就把他当作敌人看待了”、“男孩子大都是欺侮妈妈的,我 们的孩子也是这样,非但不听妈妈的话还常常反抗。以至我也跟着一道说他,他反倒觉得奇怪,为 什么爸爸这样支持妈妈呢?”他是说他和爸爸都是男人,他应该支持自己,怎么会支持妈妈呢? “我们的孩子也很淘气,也是要吃饭的时候就来了,达到目的以后就出去玩,还发牢骚说没有弟 弟,太寂寞了,是个颇伟大的不平家”、“海婴这家伙非常调皮,两三日

4、前竟发表了颇为反动的 宣言说这种爸爸,什么爸爸!真难办。现在的孩子更捣乱了。本月内母亲(鲁迅的母亲)又要 来上海,一个担子挑的是一老一小,怎么办?”读了这些鲁迅对他儿子的陈述,我们看到什么呢? 你看,儿子是这样自由地毫无拘束地表达他对年长一代的不满、不理解、牢骚、反抗,以至要欺侮 年长者,而表现出一种儿童的狡猾,而父亲却怀着年长者的宽容、理解,调侃年幼者的奇思怪想, 却无可奈何于年幼者的越轨行为。这里显示的是父和子两代人相同又相异的赤子之心,这是更接近 人的本来的纯真的心灵的一个世界。但同时我们也可感受到鲁迅内心的沉重,“一个担子,挑着一 老一小,怎么办?”鲁迅曾经说过,他原来是不想要孩子的,

5、这样免得有后顾之忧,“但是稍不注 意,遂生婴儿,但念其将来,亦常惆怅,然而事已如此,亦无可奈何。长吉诗云:己生需己养,荷 担出门去。只得加倍服劳,为孺子牛耳,尚何言哉。”这里既有对自己生命负担的沉重,也有对孩 子未来生命的担忧。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种人之父的鲁迅。 这是一种人之父的鲁迅,但鲁迅还有一种很重要的身份,他是人之子。鲁迅常说“人之从幼到 壮,从壮到老,从老到死,在生命的历程上,有两个关键时刻,一个是作为人之子的自己,一个是 作为人之父的自己。”我想在座各位大多处在人之子阶段,那么我们就看看同样作为人之子的鲁迅, 他是怎样回忆他的父亲的,他在和他的父亲关系上有怎样的一种生命体验。鲁迅的朝花

6、夕拾中 有两篇文章谈到父亲。但是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鲁迅在朝花夕拾里面他回忆自己的保姆,回 忆父亲,但独独没有母亲。我们到现在看不到鲁迅写回忆母亲的文章。但他是准备写的。他临死前 曾说过,如果还有力气的话要写一篇谈母爱的文章。但是很可惜,这个文章我没有看到。我们现在 看到的是两篇回忆父亲的文章。第一篇是五猖会,我们在这里做一点点文本的细读。五猖会 讲的是他少年的时候绍兴有很多民间节日,五猖会是一个民间节日,鲁迅很高兴地要去看会的时候, 他的父亲突然要他背书。鲁迅说“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我注意一下鲁迅在这里用了一个词,是“诧异”,不是愤怒,也不是怨恨,如果是

7、愤怒或怨恨就过 了,因为毕竟是自己的父亲。是诧异,是奇怪,是不理解,父子之间的一种不理解。不仅当时父亲不理解我的感情,而且我至今也不理解父亲当年为什么要在那个时候叫我背书。这种诧异的背后有 一种不理解的痛苦。 我们现在再来看他怎样描写这一段父亲要自己背书的情景。刚刚说了,他非常高兴,小孩嘛, 有机会去看五猖会,参加民间的狂欢节,当然非常高兴,跳着笑着;他突然发现,周围都安静 下来了,为什么安静呢?他回头一看,看见“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 的说。”你注意,他的父亲就只是讲这么一句话:“去拿你的书来!”简单明了,但是又不容商讨。 说得越慢,越显出威严。 “这每一个字,去拿你的书

8、来,都打在我的心上。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他使我同坐在堂 中央的桌子前,叫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 十行吧,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还是非常简短的一字一句。是绝对的命令,要求绝对的服从:“给我怎么样,不然就不 准”是绝对的不容纷说的语气。他把父亲的威严写到了极致。再看我的反应: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 要背出来。粤自盘古,生于太荒,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 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这里,一句一句地重复,单调地重复,无可奈何地重复,写尽

9、了“我”内心的无可奈何。而周 围的人都变得肃静了,大家默默地静听我读书,而且要背出来。越是安静,这静本身就有一种威压。“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见自己急急诵 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请大家体会、想象这样一个情景:深夜,深秋,夜,鸣叫。这给你什么感觉?一种凄凉的感觉。 而且似乎在这一瞬间,“我”也变成了蟋蟀,“我”也变成了虫子。“我”真的像蟋蟀像一个虫子 那样活着。在大家的期待中,我忽然觉得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 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一个梦似的感觉。“不错。去吧!”父亲点着头,说。你注意,

10、 通篇的描写当中,父亲的语言极其简单。我数了一下,一共二十三个字。而且没有多余的描写,父 亲什么神态、什么表情,根本没有,很客观;但是,正是这样一种客观的描写,显示出一种内在的 冷漠。既然父亲下令了,说“去吧!”周围的人很高兴,都露出笑容,“工人把我高高地抱起,仿 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地走在最前头。 但是,“我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 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注意这里连续两个“没有”,“没有他们那么高 兴”、“没有什么大意思”,写尽了我的兴趣索然。儿童的好奇心已经荡然无存了,儿童的天性被 抹杀了,留下的是一个强迫记忆、强

11、迫背诵的回忆。“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 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在童年时代留下竟是这样一种强迫记忆的印象。 大家知道一个人的童年记忆是非常重要的,童年记忆是快乐的,是神圣的,还是沉重的、悲凉的, 这是会决定人的一生的。而鲁迅的父亲给他留下的只是这样一个强迫背诵的记忆。“我至今一想起, 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也就是说,这一切都是父亲所绝对不理解的,绝对 不了解的。父亲为什么要在那时候叫我背书?因为他觉得,对孩子最要紧的就是读书,而要读书就 得背,这是父亲的逻辑。而且应该承认,这种逻辑在他主观上他是绝对的为了孩子好,但他却不考 虑儿子在盼望什么

12、,更不想扫了儿子的兴又意味着什么?甚至他对自己这种做法对儿子造成了伤害 而毫无感觉,他不想这些,而且根本没有想到应该想这些。在他的思想里面,儿子是没有自己的逻 辑的,即使有,也应该绝对地服从于父亲的逻辑。而在儿子这边,却永远不能理解父亲为什么没有 想到这一切,为什么不愿意想到这一切。这样,在两代人之间,父和子之间就存在着一种深刻的隔 膜,一种刻骨铭心的隔膜。这是作为人之子的鲁迅对他父亲的第一个记忆,第一个反应。 但是还有一篇叫做父亲的病,那就是另一种记忆,另一种生命的体验。 父亲病得很重,病得很危,“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 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

13、一点喘完了罢” 因为父亲太痛苦了,但“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多复杂 的一种感情啊!希望父亲快点停止痛苦,但为自己这种想法感到恐惧,感到有罪。但同时又觉得这 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这是鲁迅第一次喊出来“我爱我的父亲”。 这时旁边邻居来了,说:“你父亲快断气了,你快叫啊!”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可是他听不见, “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 “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 “父亲!父亲!” 在儿子的呼喊中,父亲已经平静的脸开始紧张了,上眼微微一睁,仿佛有点苦痛。 “叫啊,快叫啊!”邻居在催促。 “父亲!” “什么呢

14、?。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 原状,平静下去了。 因为父亲在临终的时候他希望安静,不希望孩子来打搅他的安静。但是“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 我现在还听到自己那时的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当我高喊着父亲时,爆发似的表现了我对父亲全部的爱。在平时不觉得什么,但当意识到父亲 就要离开的时候,突然意识到不能没有父亲,因此我大声地呼喊父亲。但是我由于我因为这个呼喊 而干扰了父亲,不能让父亲平静地死去,我感到内疚,感到一种对父亲的说不出的永远的内疚。这 是人之子心中刻骨铭心的负罪感。 当我们听见鲁迅高喊父亲的时候,我们同样会想起:海婴

15、在那里呼喊“明朝会,明朝会”。这 是一代又一代的声音的呼喊,从鲁迅父亲到鲁迅再到鲁迅的儿子,这就说明父子之间因为血缘关系 而存在一种永远的生命的纠缠,这种生命的纠缠是任何人永远不能够摆脱的,在这生命的纠缠的背 后是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所以,作为人之子的鲁迅,他们的父子关系是这样一种永远的刻骨铭心的 隔膜,这样一种永远的刻骨铭心的负疚,这样一种永远的刻骨铭心的爱,这样一种永远的刻骨铭心 的生命的纠缠,而且这样一种生命纠缠是代代相传的。因此,从鲁迅的父亲周伯宜到鲁迅到海婴就 构成了一个生命的谱系,就成为鲁迅的永远的生命的命题。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永远的 生命的命题。也就是说鲁迅的生命命题也是

16、我们在座每一位的生命命题,因为每个人都是人之子。 我们怎么样和我们的父亲和母亲,特别是父亲之间,发生一种什么样的生命的纠缠,这是我们每一 个人,特别是在座的年轻人,到你们这个生命的阶段,所面临的这样一非常个严峻的生命命题。我 曾经以这样一个命题,给高二的学生作过一次讲课。最后我出了一个作文题目“我和我的父亲”。 大家都很惊奇,因为大家都写惯了“我和我的母亲”,但是很少人写我和我的父亲。因为大家觉得 母亲更亲近点,一写就是回忆母亲。我想在座各位都写过回忆母亲的文章,但是恐怕很少写过我和 父亲。因此希望大家有兴趣的话回去想一想,写一篇“我和我的父亲”,回忆一下并重新体验一下 你和父亲的那种关系,那种生命的命题,因为这是你人生中的永远的生命的命题。 这是我要讲的第一个方面的内容。 我们把这个讨论深入一下。这样一种生命体验,鲁迅和他父亲的这样一种刻骨铭心的生命体验, 刻骨铭心的隔膜,刻骨铭心的负罪感,刻骨铭心的爱,刻骨铭心的生命的纠缠,对鲁迅有什么样的 意义?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