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60734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X 页数:39 大小:12.7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版新学案化学同步必修一苏教通用版课件: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第3课时 (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 硝酸的性质,专题4 第二单元 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学习目标定位 1.掌握硝酸的重要性质和应用。 2.了解硝酸的工业制法。 3.能依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新知导学,达标检测,内容索引,新知导学,1.在两支试管中各放入一小块铜片,分别加入少量4 molL1的稀硝酸和15 molL1的浓硝酸,立即用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封住试管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反应开始后两支试管中都有 产生。加入浓HNO3的试管反应强烈,放出 色气体,溶液呈 ,加水后变成 色;加入稀HNO3的试管反应缓慢,放出 色气体,生成 色溶液。,气泡,红棕,一、硝酸的性质,绿色,蓝,

2、无,蓝,(2)结论:浓、稀硝酸都与铜反应,浓HNO3与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 ;稀HNO3与铜反应生成的气体为 。 铜与浓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铜与稀HN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NO2,NO,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将上述实验中的金属铜换成少量金属铁进行相同的实验,观察发生的现象。 (1)实验现象:加入浓硝酸的试管中,铁片 。加入稀硝酸的试管中,有 产生,在试管口上方, 气体变成了 ,溶液变为 。 (2)实验结论:Fe在常温下遇到浓HNO3发生钝化现象。稀硝酸与铁反应生成了NO,NO遇空气后又生

3、成了NO2。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铁不足), 。,没有明显变化,气泡,无色,红棕色,棕黄色,Fe4HNO3(稀)=Fe(NO3)3NO2H2O 2NOO2=2NO2,相关视频,3.硝酸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浓硝酸将木炭氧化成二氧化碳:_。 (2)浓硝酸将硫氧化成硫酸: 。 4.浓HNO3见光易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C4HNO3(浓) CO24NO2,2H2O,S6HNO3(浓)=H2SO46NO22H2O,4HNO3 2H2O,4NO2O2,相关视频,1.硝酸具有强氧化性 (1)能将大多数金属(如铜等)氧化成 ,浓硝酸生成 ,稀硝酸生成 。浓硝酸的

4、氧化性强于稀硝酸。 (2)常温下,浓硝酸能使铁、铝发生 ,这是因为_。若在加热条件下,氧化膜被破坏,从而使反应继续进行。 (3)浓HNO3与非金属反应,还原产物一般是 ,而非金属一般被氧化成最高价 或相应的最高价 。,高价金属的硝酸盐,NO2,NO,钝化,浓硝酸将铁、铝容器,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NO2,氧化物,含氧酸,2.浓硝酸具有不稳定性 浓HNO3受热或见光容易分解,硝酸越浓, 分解。硝酸分解有NO2产生,溶于硝酸中呈 色。实验室保存硝酸的方法是_。 提醒 (1)金属与HNO3反应不产生H2。 (2)硝酸越稀,还原产物中N元素的化合价越低,如不活泼金属与HNO3反应,浓HNO3

5、被还原为NO2,稀HNO3被还原为NO。,越易,黄,保存在棕色瓶里,放,置阴凉处,例1 在下列反应中,HNO3既表现出氧化性,又表现出酸性的是 A.H2S2HNO3=S2NO22H2O B.CuO2HNO3=Cu(NO3)2H2O C.4HNO3 4NO2O22H2O D.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答案,解析,解析 A中HNO3只表现氧化性; B中HNO3只表现酸性; C中HNO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 D中HNO3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例2 将相同质量的铜分别和过量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两者相同 B.消耗硝酸的物质

6、的量:前者多,后者少 C.反应生成气体的颜色:前者浅,后者深 D.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前者多,后者少,答案,解析,解析,1.硝酸工业制备的过程,反应原理及主要设备如下:,转化器,热交换器,二、硝酸的工业制法,吸收塔,4NH35O2 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2.在工业生产中,NO2溶于水生成的NO不会排空,而是再用_ 使其氧化为NO2,再被水吸收,经过 ,NO2可_ 为HNO3。也就是从理论上讲,NH3中的氮元素完全转化为HNO3中的氮元素。 3.从吸收塔出来的气体中尚有少量NO和NO2,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以免造成污染。常用碱液(NaOH)来吸收

7、,变废为宝。 (1)NONO22NaOH= ; (2)2NO22NaOH= 。,过量的空气,多次氧化和吸收,完全转化,2NaNO2H2O,NaNO2NaNO3H2O,1.硝酸工业制法流程图,2.氨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例3 在NH3、HNO3、H2SO4的工业生产中,具有的共同点是 A.使用吸收塔设备 B.使用尾气吸收装置 C.使用H2作原料 D.使用催化剂,答案,解析,解析 NH3的工业生产中不使用吸收塔,也不使用尾气吸收装置;H2SO4的工业生产中不使用H2作原料;,例4 下列关于工业制硫酸和硝酸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制硝酸是将NO2溶于水,需要通氧气 B.工业制硫酸会产生S

8、O2和SO3尾气 C.工业制硫酸应对SO2进行循环利用 D.工业制硝酸和硫酸排放的尾气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原因,答案,解析,解析 工业制硝酸过程中要不断通入氧气,以提高NO、NO2的原料利用率和减少尾气排放,A项正确; 工业生产中尾气经过循环利用和处理达标后才允许排放,空气中的SO2主要来自煤燃烧,特别是生活锅炉,尾气处理较差,数量庞大,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D项错误。,1.浓、稀HNO3与Cu反应,浓HNO3与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9、 2.在常温下,铁、铝遇到浓HNO3发生钝化。 3.工业制HNO3的反应 4NH35O2 4NO6H2O;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学习小结,达标检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硝酸和浓H2SO4都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B.NaOH溶液用带有橡胶塞的试剂瓶保存 C.工业制得的浓盐酸、浓硝酸通常带有黄色是Fe3所致 D.铝制或铁制容器可贮运浓硫酸、浓硝酸和浓盐酸这三大强酸,1,2,3,4,5,答案,解析,解析 A项,浓HNO3见光或受热易分解,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并密封置于阴凉处,浓H2SO4应密封置于干燥处,不必保存在棕色瓶中; B项,NaOH易与玻璃中的S

10、iO2反应,不宜用玻璃塞,应用橡胶塞; C项,浓盐酸显黄色,是由于含Fe3,浓HNO3显黄色是由于它分解产生了NO2,NO2又溶于其中的缘故; D项,铁、铝遇冷的浓H2SO4、浓HNO3钝化,但Fe、Al均可与浓盐酸反应。,1,2,3,4,5,2.用以下三种途径来制取相同质量的硝酸铜:铜跟浓硝酸反应,铜跟稀硝酸反应,铜跟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再跟稀硝酸反应。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三种途径所消耗的铜的物质的量不相等 B.三种途径所消耗的硝酸的物质的量相等 C.所消耗铜的物质的量:途径途径途径 D.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途径途径途径,1,2,3,4,5,答案,解析,解析 有关反应:Cu4HNO

11、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2CuO2 2CuO,CuO2HNO3(稀)=Cu(NO3)2H2O 分析以上三组反应,可以看出:生成相同质量的Cu(NO3)2,消耗相同质量的铜,但消耗硝酸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相同,途径消耗HNO3的量最多,途径次之,途径消耗HNO3的量最少。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生产Cu(NO3)2,途径效果最佳,既不造成污染,又能提高HNO3的利用率。,1,2,3,4,5,3.下列有关实验设计、实验现象和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1,2,3,4,5,答案,解析,解析 硝酸和铁反应生成硝酸铁,铁过量时,铁和Fe

12、3反应生成亚铁离子,滴入硫氰化钾溶液不呈血红色,A项错; 常温下,铝和铁在浓HNO3中生成一层氧化物保护膜,阻止了反应继续进行,不是不发生反应,B项错; 原溶液中含有碘单质,不是碘离子,C项错; 红色石蕊试纸遇碱变蓝色,D项正确。,1,2,3,4,5,4.某实验过程如右图所示: 则试管中的现象是 A.无明显现象,因稀H2SO4不与铜反应 B.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到空气不变色 C.铜片溶解,放出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铜片溶解,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在试管口变为红棕色,1,2,3,4,5,答案,解析,解析 稀HNO3与金属铜反应的实质是3Cu8H2NO =3Cu22NO4H2O。

13、在中,反应完全后溶液中含有NO ; 而在中,当继续滴入稀H2SO4后,新加入的H和原溶液中的NO 可继续与过量的Cu反应放出无色NO气体,NO遇O2后生成红棕色NO2。,1,2,3,4,5,5.(1)在浓硝酸中放入铜片: 开始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实验现象为_。 若铜有剩余,则反应将要结束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待反应停止后,再加入少量25%的稀硫酸,这时铜片上又有气泡产生,其原因是_ _。,1,2,3,4,5,答案,解析,Cu4HNO3(浓)=Cu(NO3)22NO22H2O,铜片逐渐消失,溶液逐渐变绿,有红棕色气体逸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14、加入稀硫酸后,H与原溶液中的NO 构成强氧化性的条件,又能与,过量的Cu反应,解析 随反应的进行,硝酸的浓度减小,停止反应时溶液中存在Cu(NO3)2,再加稀H2SO4,则溶液中的NO 在酸性条件下将剩余的铜氧化。,1,2,3,4,5,(2)若1.92 g Cu粉与一定量浓HNO3反应,当Cu完全反应时,收集到标准状况下1.12 L气体,则消耗硝酸_ mol,生成NO2_ mol。,1,2,3,4,5,答案,解析,0.11,0.045,解析 参加反应的HNO3包括被还原的HNO3和起酸性作用的HNO3,表现酸性的HNO3为 20.06 mol,被还原的HNO3为 0.05 mol,故参加反应的HNO3为0.05 mol0.06 mol0.11 mo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