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细胞性黄疸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60163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2 大小:7.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肝细胞性黄疸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肝细胞性黄疸课件(6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常见肝病的合理诊疗,大纲,肝功能解析与肝功能受损原因分析 临床常用肝生化指标解读 肝脏炎症是肝损害的罪魁祸首 甘草酸治疗肝损害的研究进展,2,什么叫肝功能 肝功能因何受损?,肝功能转氨酶?,4,肝脏是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外源性: 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 矿物质,5,分解外源性物质 合成体内必需物质,I相反应(P450酶系) 毒性物质被转化为极性(亲水性)代谢产物,通过结合或暴露下列基团 :-OH、 -SH、-NH2、 -COOH 代谢产物大部分毒性减弱,但也有部分毒性反而增加,进而损伤肝细胞,造成药物性肝炎 可能极化完全,利于从胆汁、尿液排出体外 II 相反应( II 相酶系) 进一

2、步结合内源性化合物,形成具有更强水溶性的代谢物 结合物有葡萄糖醛酸、硫酸、醋酸、氨基酸,肝脏酶系的解毒作用,6,肝脏免疫功能,外来有害物质,分泌,吞噬,7,肝细胞过量坏死与凋亡导致肝功能破坏,肝细胞死亡是肝损伤最基本的共同前提 主要有凋亡和坏死两种形式 细胞死亡过量则肝功能受损,正常肝细胞,8,以乙型肝炎为例的肝细胞凋亡机制探讨,以乙肝的细胞凋亡机制为例,Fas抗原与其配体FasL与肝细胞凋亡程度正相关,提示乙肝患者肝细胞表达Fas和FasL参与肝细胞损害 凋亡的可能机制有 同一肝细胞上的Fas和FasL相互作用造成细胞凋亡 分泌自杀伤:肝细胞脱落/分泌可溶性FasL杀伤自身 旁分泌死亡:肝细

3、胞脱落/分泌可溶性FasL,杀伤其他Fas阳性的肝细胞,REF:张定凤等,乙型肝炎肝患者肝组织Fas/FasL表达及其在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9,小结,肝功能不是指转氨酶,而是其重要的生理作用 肝脏在代谢有毒物质时,某些毒物经代谢后反而毒性增加,值得重视 肝细胞死亡导致肝功能受损,主要原因是细胞凋亡和坏死 乙肝患者肝细胞坏死经实验证明与Fas的表达有关,10,临床常用肝生化指标解读,ALT与AST,1、表示肝细胞损害程度的ALT和AST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谷丙转氨酶,ALT)和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草转氨酶,AST)都是参与氨基酸代谢的转移酶,是最基本的肝生化检查。 人体组织中以肝脏内ALT最丰

4、富,任何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损害均可使血清ALT升高,是检测肝细胞最敏感的一项指标。(正常值040u),12,ALT和AST升高意义不同,AL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AST主要分布在肝细胞浆和肝细胞的线粒体中。不同类型的肝炎患者,两者升高程度及AST/ALT比值是不一样的: 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轻型,虽有肝细胞损伤,肝细胞的线粒体仍保持完整,故释放入血的仅有肝细胞浆内的ALT,所以,肝功能主要表现为ALT的升高,则AST/ALT的比值1。,13,重型肝炎和慢性肝炎的中型和重型,肝细胞的线粒体也遭到严重破坏,AST从线粒体和胞浆内释出,因而AST/ALT1。 肝硬化和肝癌患者,肝细胞的破坏程度更加严重,

5、线粒体也受到严重破坏,故AST升高明显,AST/ALT1,甚至2。 酒精性肝病的患者,AST的活性也常常大于ALT。,ALT和AST升高意义不同,14,2、ALP和GGT,碱性磷酸酶(ALP)和-谷氨酰转肽酶(GGT或-GT)是诊断胆道系统疾病时常用的指标。 ALP主要存在于骨骼、牙齿、肝脏、肾脏。正常人血清中的ALP主要来自于骨骼,由成骨细胞产生,经血液到肝脏,从胆道系统排泄。当胆汁流出障碍使ALP增高,有骨骼疾病或妊娠期ALP也会增加。因此,淤胆型肝炎和肝外梗阻时此酶明显升高。(ALP正常值80260u;GGT为060u),15,2、ALP和GGT( -GT),-GT在体内分布很广,如肾、

6、肝、胰等脏器均有此酶。但血清中的-谷氨酰转肽酶主要来自肝脏,具有较强特异性。 GGT可作为患者是否可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肝胆系统疾病时,此酶升高。当肝炎恢复期时,ALT和AST已经恢复正常后,-谷氨酰转肽酶仍未降到正常。因此,常以此酶作为可否恢复正常工作的标志。 酒精性肝炎和阻塞性黄疸GGT明显升高若检查前饮酒其值更高,如果禁酒后则渐渐下降,约四周可恢复正常,16,(二)胆红素代谢检查-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了解病人有无黄疸及黄疸的深浅情况。胆红素是胆汁的色素,在肝内进行代谢并经胆道排出。是红细胞新陈代谢产物胆红素代谢过程: 红细胞死亡 变成间接胆红素(I-Bil)

7、经肝脏转化为直接胆红素(D-Bil) 组成胆汁 排入胆道 最后经大便排出上述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均可使人发生黄疸。I-Bil + D-Bil之和就是 T-Bil ( I-Bil又称未结合胆红素,D-Bil又称结合胆红素)(总胆红素的正常值为1.7117.1mol/L,直接胆红素为1.717mol/L),17,(二)胆红素代谢检查-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溶血性黄疸:因红细胞破坏过多,产生的间接胆红素过多,肝脏不能完全把它转化为直接胆红素; 肝细胞性黄疸:因肝细胞发生病变时,肝细胞摄取未结合胆红素的功能降低,或者因肝细胞肿胀,使肝内的胆管受压,排泄胆汁受阻,使血中的

8、胆红素升高; 阻塞性黄疸:因肝外的胆道系统发生肿瘤或出现结石,将胆道阻塞,胆汁不能顺利排泄。肝炎患者的黄疸一般为肝细胞性黄疸,也就是说直接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均升高,而淤胆型肝炎的患者以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18,常用生化指标总结,19,转氨酶的几点建议,转氨酶是肝细胞里面的一种成分,相比较而言这种成分在肝细胞中的含量比较高,肝细胞一旦遭到打击和破坏,转氨酶就被释放到了血液。 转氨酶水平的高低不能完全代表肝功能的好坏: 转氨酶水平正常,肝脏损害持续存在。某些肝炎病人,比如所谓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这些人乙型肝炎病毒指标一直阳性,但转氨酶从来没有升高过,可是如果对这样的病人做肝脏活组织检查却能发

9、现肝脏的炎症反应很严重,有的已经发生了纤维化,甚至肝硬化和肝癌;还有不少急性和慢性丙型肝炎病人也有类似情况。,20,黄疸深但转氨酶不高甚至正常也需要治疗,胆道阻塞,胆汁排泄不畅,做肝功能试验检查时发现血液胆红素很高,而转氨酶不高或轻度升高,可见于胆管结石、胆道和胰头周围的肿瘤患者 重型肝炎。患病的早期,转氨酶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胆红素在较高的水平上,但随着病情的进展,胆红素越来越高,转氨酶反而下降,及至正常,医学上称之为“胆酶分离”,这是病情严重的信号,靠药物治疗恐已无济于事,条件允许时最好及时做肝移植手术 淤胆型肝炎。可由多种原因引起,以肝内小胆管损害为主,导致胆汁分泌异常,比如各种少数急性黄

10、疸型肝炎、药物性肝炎、妊娠等,21,重视转氨酶长期异常,但水平不高的患者,这多见于慢性肝炎病人,包括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长期大量饮酒后的酒精性肝炎等。像这种转氨酶水平不是很高,大多在100200单位之间,或者小于100单位的慢性肝炎病人最需要重视,因为这类病人的人数最众,病情持续发展,预后也最差,最终要发展为肝硬化或肝癌。宜及早采取恰当的治疗,22,小结,临床常用肝生化指标可以部分反应肝细胞和肝脏受损的情况 肝酶正常或者不太高,并不意味着没有肝损害 重视转氨酶长期异常,但不太高的患者,23,各种原因导致的肝脏炎症是肝损害的罪魁祸首,临床常见肝病的分类,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病 酒

11、精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25,HBV病毒结构示意图,电镜下HBV颗粒,乙型病毒性肝炎,REF:Appel G;Cleve Clin J Med. 2007 May;74(5):353-60,26,cccDNA无法清除 所以需要对因与对症综合治疗,感染病毒,HBV复制,反复诱发肝细胞的死亡 和再生,使肝细胞DNA 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炎症产生氧自由基 等DNA损伤因子, 可以诱发慢性突变,整个肝细胞基因发生变异,肝组织出现多中心癌灶,持续肝脏炎症,催化剂,Refer:西川学.慢性肝炎的致肝癌机制.日本医学介绍,2003,24(5),27,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消除HBV

12、减轻肝细胞炎症坏死及肝纤维化 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 减少和防止肝脏失代偿、肝硬化、HCC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总体治疗目标,REF: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年12月第13卷,28,酗酒豪饮,酒精性脂肪肝,肝脏纤维化,酒精性肝炎,肝硬化,酒精性肝病发生机制,Refer:武汉大学.消化系统疾病诊断与治疗学,29,酒精肝危险因素,饮酒量及饮酒时间:一般而言,平均每日摄入乙醇80g达10年以上才会发展为酒精性肝硬化,但短期反复大量饮酒可以发生酒精性肝炎 性别:女男 乙型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营养因素 遗传易感因素,Refer:第六版内科学,30,酒精性肝病患

13、者的48个月随访结果,31,诊断依据,1、有长期饮酒史,或2周内有大量饮酒史 2、临床表现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乏力,食欲不振,黄疸等,随病情加重 3、AST,ALT,GGT,MCV等指标升高,禁酒后这些指标可明显下降,AST/ALT2 4、肝脏B超或CT检查有典型表现 5、排除嗜肝病毒的感染、药物和中毒性肝损伤等,确诊:符合1、2、3、5或1、2、4、5 疑诊:符合1、2、5,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32,酒精性肝病的常规治疗,1.戒酒: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病的最主要措施。戒酒过程中应注意戒断综合征(包括酒精依赖者,神经精神症状的出现与戒酒有关)的发生。 2.抗炎

14、与抗纤维化药物治疗 3.营养支持 酒精性肝病患者需良好的营养支持,在戒酒的基础上应提供高蛋白、低脂饮食,并注意补充维生素B、C、K及叶酸,中华肝病学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酒精性肝病治疗指南,33,其实,饮酒是否导致肝损害,主要与摄入酒精(乙醇)的量有关,而与酒的种类关系并不明显,酒精量(g)= 饮酒量(ml)酒精含量(%)0.8,34,NAFLD的概念,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是一种肝组织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类似,但无过量饮酒史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steatosis,NAF

15、L)、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脂肪性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35,正常的肝 脂肪肝,36,运往肝脏 脂肪增多,肝脏合成 脂肪增多,肝脏脂肪 输出减少,肝细胞功 能降低,不良习惯,脂肪肝,脂肪性肝纤维化,脂肪性肝炎,肝 硬 化,肝细胞破裂 产生炎症物质,由肝小叶 开始纤维化,Refer:吴心如 胃肠病学 2003 6,脂 肪 肝 的 病 因,37,临床诊断方法,(1) 每周饮酒折合乙醇量男性 140 g,女性 70g。 (2)除外药物、毒物、感染或其他可识别的外源性因素导致的脂肪肝。 (3) 肝脏影像学表现符合弥漫性脂肪肝的影像学

16、诊断标准。 (4) 无其他原因可解释的肝酶持续异常。 (5) 肝活检提示脂肪性肝病。 (6) 存在体重增长迅速、内脏性肥胖、空腹血糖增高、血脂紊乱、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Refer: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1月第26卷第21期,38,脂肪肝的针对性治疗方法,针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如减肥,降低血糖等 避免加重肝脏损伤 保证肝脏供血、供氧,预防病毒性肝炎 针对肝病的药物治疗提高肝功能:抗炎,抗纤维化,保护肝细胞膜等。,Refer:范建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与治疗.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6年11月第26卷第21期,39,药物性肝病概述,药物性肝病,可预测性,特异性代谢,过敏反应,药物的直接毒性作用,陈成伟.药物性肝病发病机制及诊治C/感染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全国病毒性肝炎及肝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北京:,2005:28-3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