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90235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57 大小:2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57页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57页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57页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57页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ansys命令流教学手册(1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目 录录1ANSYS结构分析单元功能与特性结构分析单元功能与特性11.1杆单元: LINK1、8、10、11、180.11.2梁单元:BEAM3、4、23、24,44,54,188,18921.3管单元:PIPE16,17,18,20,59,6031.42D实体单元:PLANE2,25,42,82,83,145,146,182,18341.53D实体元:SOLID45,46,64,65,72,73,92,95,147,148,185,186,187,19151.6壳单元:SHELL28,41,43,51,61,63,91,93,99,143,150,181,208,20961.7弹簧单元:C

2、OMBIN7,14,37,39,4061.8质量单元:MASS21.61.9接触单元:CONTAC12,52,TARGE169,170,CONTA171,172,173,174,175,178 61.10 矩阵单元:MATRIX27,50.71.11 表面效应元:SURF153,154.71.12 粘弹实体元:VISCO88,89,106,107,108,.81.13 超弹实体元:HYPER56,58,74,84,86,15881.14 耦合场单元:SOLID5,PLANE13,FLUID29,30,38,SOLID62,FLUID79,FLUID80,81,SOLID98,FLUID129,

3、INFIN110,111,FLUID116,13081.15 界面单元:INTER192,193,194,195.81.16 显式动力分析单元:LINK160,BEAM161,PLANE162,SHELL163,SOLID164,COMBI1681.17 预紧、多点约束、网分单元82ANSYS 的基本使用的基本使用102.1ANSYS环境简介102.2有限元法的基本构架.122.3ANSYS架构及命令132.4典型的分析过程.162.5ANSYS 文件及工作文件名162.6图形控制.183第三章第三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有限元模型的建立.203.1建模方法.203.2坐标系统及工作平面.213.

4、2.1 局部坐标系.213.2.1.1激活总体和局部坐标系(声明坐标系统)(声明坐标系统).21 3.2.1.2根据总体坐标系定义局部坐标系.22 3.2.1.3根据已有的三个节点定义局部坐标系.22 3.2.1.4根据已有的三个关键点定义局部坐标系.22 3.2.1.5根据当前工作平面定义局部坐标系.22 3.2.1.6根据激活的坐标系定义局部坐标系.23 3.2.1.7删除局部坐标系.23 3.2.1.8查看激活坐标系和局部坐标系.233.2.2 节点坐标系的旋转与修改.233.2.2.1将某些节点的坐标系旋转到与当前激活坐标系(简称“当前坐标系” )方向一致.23 3.2.2.2将既有节

5、点的节点坐标系旋转某个角度.23 3.2.2.3在创建节点时直接定义其坐标系的旋转角度.24 3.2.2.4按方向余弦旋转节点坐标系.24 3.2.2.5节点坐标系列表.243.2.3 单元坐标系的定义与修改.243.2.3.1设置单元坐标系.24 3.2.3.2修改单元坐标系方向.24 3.2.3.3激活显示坐标系.253.2.3.4激活结果坐标系.253.2.4 工作平面.253.2.4.1定义工作平面.25 3.2.4.2通过 3 个坐标点定义工作平面.25 3.2.4.3通过 3 个节点定义工作平面.26 3.2.4.4通过 3 个关键点定义工作平面.26 3.2.4.5通过垂直于线上

6、的某个位置定义工作平面.26 3.2.4.6查看工作平面的当前状态.26 3.2.4.7恢复到 ANSYS 默认状态26 3.2.4.8移动工作平面.263.2.5 声明单位系统.273.3节点定义.283.3.1 创建节点.283.3.2 删除节点.283.3.3 节点显示.283.3.4 节点列式.293.3.5 节点的填充.293.3.6 节点复制.293.4单元的定义.303.4.1 定义单元类型.303.4.2 定义材料的属性.313.4.3 定义实常数.313.4.4 定义单元的连接方式.313.4.5 单元复制.323.4.6 单元显示.323.4.7 单元列示.323.4.8

7、声明使用已定义单元类型.323.4.9 声明使用已定义的实常数.333.4.10声明使用已定义的单元属性,.333.5负载定义.333.5.1 进入解题处理器.343.5.2 声明分析类型.343.5.3 定义节点的集中力.353.5.4 定义节点自由度.353.5.5 定义在梁单元上的分布力.363.5.6 定义分布力作用于单元上的方式和大小.373.5.7 定义节点间分布力.373.5.8 对象选择.383.6求解.403.7用POST1进行结果后处理.403.7.1 进入POST1.403.7.2 读取结果.403.7.3 绘变形图.403.7.4 变形动画.413.7.5 列表支反力.

8、413.7.6 应力等值线与应力等值线动画.413.7.7 应力等值线动画.414实体模型的建立实体模型的建立.454.1实体模型简介.454.2实体模型的建立方法.454.3群组命令介绍.464.4点定义.474.4.1 创建关键点.474.4.1.1在给定坐标点创建关键点.47 4.4.1.2在两关键点之间创建一个关键点.47 4.4.1.3在两关键点之间填充多个点.48 4.4.1.4复制创建关键点.48 4.4.1.5镜像创建关键点.49 4.4.1.6列表显示关键点信息.49 4.4.1.7屏幕上显示关键点.50 4.4.1.8删除关键点.50 4.4.1.9选择关键点.504.4.

9、1.10 选择与所选线相关的关键点.51 4.4.1.11 修改关键点坐标.52 4.4.1.12 定义点(NPT)于已知节点上524.4.2 创建线.524.4.2.1通过两关键点创建线.52 4.4.2.2通过两关键点创建直线.53 4.4.2.3通过关键点创建圆弧线.53 4.4.2.4创建圆或圆弧线.54 4.4.2.5两条相交线倒角创建圆弧线.55 4.4.2.6复制创建线.56 4.4.2.7合并两条或多条线.57 4.4.2.8将一条线分为多条线.57 4.4.2.9延长一条线.58 4.4.2.10 通过多个关键点按样条创建一条曲线.58 4.4.2.11 关键点绕轴线创建旋转

10、线.59 4.4.2.12 通过坐标轴镜像创建线.59 4.4.2.13 显示线和删除线.59 4.4.2.14 列表输出线信息.60 4.4.2.15 选择一组线.60 4.4.2.16 选择与面相关的线.61 4.4.2.17 选择与关键点相关的线.61 4.4.2.18 练习点和线段的生成.614.4.3 创建面.644.4.3.1通过关键点创建面.64 4.4.3.2通过线创建面.65 4.4.3.3沿路径拖拉创建面.65 4.4.3.4线绕轴旋转生成弧面.66 4.4.3.5既有面偏移创建新面.66 4.4.3.6蒙皮创建光滑曲面.67 4.4.3.7复制创建面.67 4.4.3.8

11、通过坐标轴对称创建面.68 4.4.3.9列表输出面信息.68 4.4.3.10 显示面.68 4.4.3.11 删除面.68 4.4.3.12 选择一组面.69 4.4.3.13 选择与所选线相关的面.69 4.4.3.14 选择与所选体相关的面.70 4.4.3.15 通过两角点坐标创建矩形面.70 4.4.3.16 通过一角点坐标和尺寸创建矩形面.70 4.4.3.17 通过中心坐标和尺寸创建矩形面.70 4.4.3.18 在工作平面原点创建圆面或环面.71 4.4.3.19 通过圆心坐标和半径等创建圆或环面.71 4.4.3.20 通过圆上直径端点坐标创建圆面.724.4.3.21 在

12、工作平面原点创建正多边形面.72 4.4.3.22 在工作平面任意位置创建正多边形面.724.4.4 创建体.734.4.4.1通过关键点创建体.74 4.4.4.2通过面创建体.75 4.4.4.3沿路径拖拉面创建体.76 4.4.4.4面绕轴旋转创建柱体.76 4.4.4.5面偏移创建体.77 4.4.4.6通过面延伸创建体.78 4.4.4.7复制创建体.78 4.4.4.8通过坐标轴镜像创建体.79 4.4.4.9列表输出体信息.79 4.4.4.10 显示体.79 4.4.4.11 删除体.79 4.4.4.12 创建长方体.79 4.4.4.13 通过一角点坐标和尺寸创建长方体.8

13、0 4.4.4.14 通过面中心坐标和尺寸创建长方体.80 4.4.4.15 在工作平面原点创建圆柱体或部分圆柱体.80 4.4.4.16 通过圆心坐标和半径等创建圆柱体.80 4.4.4.17 通过圆上直径两端点坐标创建圆柱体.80 4.4.4.18 在工作平面原点创建正棱柱体.81 4.4.4.19 在工作平面任意位置创建正棱柱体.81 4.4.4.20 在工作平面原点创建球体.81 4.4.4.21 在工作平面任意位置创建球体.81 4.4.4.22 通过直径端点生成球体.81 4.4.4.23 以工作平面原点为圆心创建圆锥体.81 4.4.4.24 在工作平面任意位置创建圆锥体.82

14、4.4.4.25 以工作平面原点为环心创建环体.824.5布尔操作.844.5.1 布尔运算的一般设置.844.5.1.1布尔运算的容差设置.85 4.5.1.2交运算 Intersection .85 4.5.1.3加运算 Addition86 4.5.1.4减运算 Subtract.87 4.5.1.5用工作平面切分图素 Subtract.88 4.5.1.6分割运算 Partition.89 4.5.1.7分类运算 Classify.90 4.5.1.8搭接运算 Overlap .90 4.5.1.9粘接 Glue (或 Merge) .914.5.2几何建模的其它常用命令.934.5.

15、2.1图形平移、缩放和旋转.93 4.5.2.2设置坐标轴方向.934.5.2.3设置视图方向.93 4.5.2.4设置视图旋转角度.94 4.5.2.5编号显示控制.94 4.5.2.6颜色显示控制.95 4.5.2.7显示边界条件和荷载的符号及数值.95 4.5.2.8显示边界条件及数值.96 4.5.2.9显示风格设置.96 4.5.2.10 单元尺寸和形状.97 4.5.2.11 图素收缩显示控制.97 4.5.2.12 显示单元形状.97 4.5.2.13 等值线显示控制.97 4.5.2.14 均匀等值线设置.98 4.5.2.15 设置等值线的文字标注.98 4.5.2.16 颜

16、色设置.98 4.5.2.17 设置图形中浮点数显示方式.100 4.5.2.18 设置变形放大系数.100 4.5.2.19 设置矢量显式长度.101 4.5.2.20 设置窗口布局.101 4.5.2.21 图素显示控制.102 4.5.2.22 显示所有图素.102 4.5.2.23 图形擦除.1025网格划分网格划分.1035.1区分实体模型和有限元模型.1035.2网格化的步骤.1045.2.1 定义单元类型.1065.2.1.1单元类型的 KEYOPT.106 5.2.1.2自由度集.106 5.2.1.3改变单元类型.106 5.2.1.4单元类型的删除与列表.1065.2.2 实常数.1075.2.2.1定义实常数.107 5.2.2.2变厚度壳实常数定义.107 5.2.2.3实常数组的删除与列表.1075.2.3 材料属性.1085.2.3.1定义线性材料属性.108 5.2.3.2定义线性材料属性的温度表.108 5.2.3.3定义与温度对应的线性材料特性.108 5.2.3.4复制线性材料属性组.108 5.2.3.5改变指定单元的材料参考号.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