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574306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16.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武汉物理中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共 18 页) 2017 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年湖北省武汉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1 (3 分) (2017武汉)2017 年 4 月 22 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 实验室首次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图所示,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对接完成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舟一号”相对于“天宫二号”是运动的 B “天舟一号”和“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C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D “天舟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 “天宫二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 【解答】解:A

2、、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没有位置变化, 所以是相对静止的故 A 错误; B、C、D、 “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成功对接后,它们之间相对于地球有位置变 化,所以是运动的,故 B 正确;CD 错误 故选 B 2 (3 分) (2017武汉)下列事例中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解答】解:A、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说明声 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A 错误; B、利用超声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说明声音能够

3、传递信息,故 B 错 第 2 页(共 18 页) 误; C、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故 C 正确; D、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 D 错误 故选 C 3 (3 分) (2017武汉)下列各图所列举的事例中,属于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的是( )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温升高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 C从滑梯滑下,臀部发热 D迅速压下活塞,筒内气温升高 【解答】解: A、对试管加热,管内水从酒精灯火焰上吸收热量水温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 式改变水的内能,故 A 正确; B、冬天搓手,手会变暖,是克服摩擦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通过做功的 方式改变物体

4、内能,故 B 错误; C、从滑梯滑下,臀部与滑梯摩擦,机械能转化为内能,臀部发热,摩擦生热这 是利用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故 C 错误; D、迅速压下活塞时,对筒内气体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筒内气温升高, 因此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 D 错误 故选 A 4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早期照相馆里摄影师取景时看到的像是倒 立的有几位同学对此现象展开了讨论( ) 甲将照相机靠近两位照相的人,可以看到两位照相人的全身像 乙调整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人像变小时,应减小相机镜头和胶片 之间的距离 丙要使人像更亮,必须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 第 3 页(共 18 页) 丁

5、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A甲与乙 B甲与丙 C乙与丁 D丙与丁 【解答】解:甲乙:若要照全身像,是要把成的像变小点,则应使像变小,要 使像变小,则必须使物距变大,所以应增大相机和两位照相人之间的距离,物 距增大后,像距跟着变小,故乙正确,甲错误; 丙:“补光”可以使照片更亮,但若要在两位照相的人身后进行“补光”,则像的 背景更亮,而不是人像更亮,故丙错误 丁、现在的相机利用光学或电子技术,把倒立的像转变成正立的,便于观察, 故丁正确 故选 C 5 (3 分) (2017武汉)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 78%,氧气约占 21%,根据下表中一些气体密度

6、估算你所在教室里空气的质量,合理的是( ) 一些气体的密度(0,标准大气压) 物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 密度 /(kgm3) 1.251.431.980.09 A20kgB200kgC1000kg D2.0105kg 【解答】解: 设教室里空气的体积为 V,为方便计算,空气中其他气体可忽略不计, 根据 =可得,氮气的质量:m氮=氮V, 氧气的质量:m氧=氧V, 第 4 页(共 18 页) 则空气的质量约为:m=氮V+氧V, 空气的密度约为: =氮+氧 =1.25kg/m3+1.43kg/m3=1.2753kg/m3, 一间教室的体积约为 V=9m6m3m=162m3, 所以,教室里空气的质量约

7、为:m=V=1.2753kg/m3162m3207kg 只有 B 选项与此计算结果最为接近,故 ACD 错误,B 正确 故选 B 6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让钢球从斜槽上由静止滚下,钢球运动到 水平面上碰到静止的木块后,能将木块撞出一段距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 计空气阻力) ( ) A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它具有惯性 B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 C钢球在斜槽上向下滚动时,它的机械能越来越大 D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解答】解: A、钢球能从斜槽上滚下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而不是因为它具有惯性故 A 错误; B、根据 W=Fs 可知,

8、木块被撞得越远,说明钢球对木块做的功越多故 B 正确; C、钢球在斜槽上向下滚动时,不计空气阻力,但钢球还受到摩擦力作用,钢球 滚下时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所以,钢球的机械 能会减少故 C 错误; D、木块被撞出一段距离,是因为木块受到力的作用,其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 第 5 页(共 18 页) 不能说明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故 D 错误 故选 B 7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用力将图钉按在墙壁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小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 B手指对钉帽的压力大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 C手指对钉帽的压强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D钉尖对墙壁的

9、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是相互作用力 【解答】解: B、固体可以传递压力,用手给钉帽施加压力,图钉会把这个力大小不变的传递 给墙壁,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故 B 错误; C、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帽的面积较大,即受力面积 较大,根据 p=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强小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强故 C 错误; D、钉尖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钉尖的压力,它们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 在不同物体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故 D 正确; A、由 BD 的解答可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钉尖对墙壁的压力,而钉尖对墙 壁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压力,所以,手指对钉帽的压力等于墙壁对钉尖的 压力

10、故 A 错误 故选 D 8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是试验中的无人驾驶太阳能汽车,下列有关 说法不正确的是( ) 第 6 页(共 18 页) A太阳能是一种不可再生能源 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C测试人员可以通过电磁波远程操控汽车 D太阳能汽车在快速行驶时对地面的压力比静止时小 【解答】解: A、太阳能能够源源不断的从自然界得到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故 A 错误; B、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 B 正确; C、试验中测试人员是通过电磁波远程操控太阳能汽车的,故 C 正确; D、太阳能汽车外型是流线型,当汽车高速行驶时,相同时间内,空气经过上 方的路程比下方路程长

11、,流速大,根据“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可知,流过汽 车的空气产生向上的压强差,所以汽车行驶时对地面压力比静止时小,故 D 正 确 故选 A 9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在“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的实验中, 保持磁体不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导线 ab 竖直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偏转 B导线 ab 竖直向下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会偏转 C导线 ab 从图中所示位置斜向上运动时,电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D导线 ab 分别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运动时,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A、导线 ab 竖直向上运动,即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 流表指针不会偏转

12、,故 A 错误; B、导线 ab 竖直向下运动,即平行于磁感线运动,所以不能产生感应电流,电 流表指针不会偏转,故 B 错误; C、导线 ab 从图中所示位置斜向上运动,此时导线 ab 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所以 第 7 页(共 18 页) 在电路中会有感应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偏转,故 C 错误; D、导线 ab 分别水平向右和水平向左运动时,即在磁场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改 变导体的运动方向,感应电流的方向会改变,则电流表指针偏转的方向相反, 故 D 正确 故选 D 10 (3 分) (2017武汉)关于家庭电路及安全用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低于 220V 的电压对人体都是安全的 B只有人体接

13、触带电体时才会发生触电事故 C试电笔是用来测试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的 D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是防止漏电而采取的安全措施 【解答】解: A、经验证明,只有不高于 36V 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的,故 A 错误; B、人体不接触带电体时,也有可能发生触电事故,故 B 错误; C、试电笔是用来测试物体是否带电,不能检测物体带正电还是带负电,故 C 错 误; D、家庭电路安装漏电保护器、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都是为了防止漏电而采取 的安全措施,故 D 正确 故选 D 11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与哪 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两个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通电一段

14、时间后, 右侧 U 形管中液面高度差比左侧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左侧容器中电阻丝的阻值比右侧容器中的大 第 8 页(共 18 页) B该装置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的关系 C该装置可以用来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跟通电时间的关系 D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 U 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造成的 【解答】解:A、容器中的两个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与通电时间 t 相 同,由焦耳定律 Q=I2Rt 可知,左边容器中的电阻小于右边容器中的电阻,故 A 错误; B、C、在装置中,容器中的两个电阻丝串联,通过它们的电流 I 与通电时间 t 相同,左边容器中的电阻与右边容

15、器中的电阻,所以实验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 的热量与电阻大小的关系,故 B 错误,C 正确; D、U 形管中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是因为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量的空气的热胀冷缩 造成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12 (3 分) (2017武汉)如图所示,电源电压 U 保持不变,灯泡 L 标有“6V 3W”字样当开关 S1,S2都闭合,滑片 P 移到最左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电 压表 V1、V2和 V3的示数分别为 U1、U2和 U3,R1 消耗的功率为 P1,电路消耗的 总功率为 P;当开关 S1闭合,S2断开,滑片 P 移到最右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I,电压表 V1、V2和 V3的示数分别为 U1、U

16、2和 U3,R1消耗的功率为 P1,电路 消耗的总功率为 P此时灯泡 L 恰好正常发光已知 U1:U3=2:3,U1:U3=5:2 下列表达式不正确的是( ) A=,=B=,= C=,=D=,= 第 9 页(共 18 页) 【解答】解:当开关 S1,S2都闭合,滑片 P 移到最左端时,R1、R2串联, 已知电流表的示数为 I,由欧姆定律,I=; 电压表 V1、V2和 V3的示数分别为 U1、U2和 U3,电压表 V1测 R1的电压, U1=IR1=R1; 电压表 V2测 R2的电压,U2=IR2=R2; 由于 L 被短路,电压表 V3测 R2的电压;U3=U2; 由已知 U1:U3=2:3,所以 U1:U2=2:3,R1:R2=2:3, 电源电压,U=U1+U2=2U0+3U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