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3111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29 大小:3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动脉炎2011指南课件(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动脉炎 Takayasus arteritis,风湿学分会2011大动脉炎诊断及治疗指南,概述,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fis,TA)是指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病变多见于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其次为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和肾动脉。主动脉的二级分支,如肺动脉、冠状动脉也可受累。 受累的血管可为全层动脉炎。早期血管壁为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偶见多形核中性粒细胞及多核巨细胞。由于血管内膜增厚,导致管腔狭窄或闭塞,少数患者因炎症破坏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及平滑肌纤维坏死,而致动脉扩张、假性动脉瘤或夹层动脉瘤。,流行病学,亚洲以及中东地区多发;欧美少见; 本病多发于年轻

2、女性,30岁以前发病约占90%,40岁以后较少发病。 国外资料,患病率2.6/百万人。 病因迄今尚不明确,可能与感染引起的免疫损伤等因素有关。,临床表现,全身症状 局部症状与体征 临床分型: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全身症状,在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前,少数患者可有全身 不适、易疲劳、发热、食欲不振、恶心、出汗 、体重下降、肌痛、关节炎和结节红斑等症状 ,可急性发作,也可隐匿起病。 当局部症状或体征出现后,全身症状可逐渐减 轻或消失,部分患者则无上述症状。,局部症状与体征,按受累血管不同,出现相应器官缺血的症状与体征,如头痛、头晕、晕厥、卒中、视力减退、四肢间歇性活动疲劳,肱动脉或股动脉搏动减弱或

3、消失,颈部、锁骨上下区、上腹部、肾区出现血管杂音,两上肢收缩压差10 mm Hg(1 mm Hg=0133 kPa)。,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和闭塞,可引起脑部不同程度的 缺血,出现头昏、眩晕、头痛,记忆力减退,单侧或 双侧视物有黑点,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甚至失明咀 嚼肌无力和咀嚼疼痛。少数患者因局部缺血产生鼻中 隔穿孔,上腭及耳廓溃疡,牙齿脱落和面肌萎缩。 脑缺血严重者可有反复晕厥、抽搐、失语、偏瘫或昏 迷。,临床分型,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4种类型: 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 胸一腹主动脉型 广泛型 肺动脉型。,头臂动脉型(主动脉弓综合征),上肢缺血可出现单侧或双侧

4、上肢无力、发凉、酸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缩。 颈动脉、桡动脉和肱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无脉征)。 约半数患者于颈部或锁骨上部可听到级以上收缩期血管杂音,少数伴有震颤,但杂音响度与狭窄程度之间并非完全成比例,轻度狭窄或完全闭塞的动脉,杂音不明显。血流经过扩大弯曲的侧支循环时,可以产生连续性血管杂音。,胸一腹主动脉型,由于缺血,下肢出现无力、酸痛、皮肤发凉和间歇性跛行等症状,特别是髂动脉受累时症状最明显。 肾动脉受累出现高血压,可有头痛、头晕、心悸。高血压为本型的一项重要临床表现,尤以舒张压升高明显,主要是肾动脉狭窄引起的肾血管性高血压;此外胸降主动脉严重狭窄,使心排出血液大部分流向上肢,可引起上肢血

5、压升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导致收缩期高血压等。,胸一腹主动脉型,部分患者胸骨旁或背部脊柱两侧可闻及收缩期血管杂音,其杂音部位有助于判定主动脉狭窄的部位及范围。如胸主动脉严重狭窄,于胸壁可见浅表动脉搏动,血压上肢高于下肢。大约80患者于上腹部可闻及级以上高调收缩期血管杂音,在主动脉瓣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广泛型,具有上述2种类型的特征,属多发性病变,多数患者病情较重。,肺动脉型,本病合并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约占50,上述3种类型均可合并肺动脉受累,单纯肺动脉受累者罕见。 肺动脉高压大多为一种晚期并发症,约占14,多为轻度或中度,重度则少见。 临床上出现心悸、气短,重者心功能衰竭,肺动脉瓣区可闻及收

6、缩期杂音和肺动脉瓣第2心音亢进。,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实验室指标。 红细胞沉降率(ESR):是反映本病疾病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疾病活动时ESR可增快,病情稳定后ESR恢复正常。 C反应蛋白:其临床意义与ESR相同,为本病疾病活动的指标之一。 抗结核菌素试验:如发现活动性结核灶应抗结核治疗。对结核菌素强阳性反应的患者,在经过仔细检查后,仍不能除外结核感染者,可试验性抗结核治疗。 其他:少数患者在疾病活动期白细胞增高或血小板增高,也为炎症活动的一种反应。可出现慢性轻度贫血,高免疫球蛋白血症比较少见。,影像学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探查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狭窄或闭塞(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等)

7、,但对其远端分支探查较困难。 造影检查:血管造影:可直接显示受累血管管腔变化、管径大小、管壁是否光滑、受累血管的范围和长度,但不能观察血管壁厚度的改变。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是一种数字图像处理系统,为一项较好的筛选方法,本法优点为操作较简便反差分辨率高,对低反差区域病变也可显示。对头颅部动脉、颈动脉、胸腹主动脉、肾动脉、四肢动脉、肺动脉及心腔等均可进行此项检查。缺点是对脏器内小动脉,如肾内小动脉分支显示不清。,cT和磁共振成像(MRI):增强CT可显示部分受累血管的病变,发现管壁强化和环状低密度影提示为病变活动期,MRI还能显示出受累血管壁的水肿情况,有助于判断疾病是否活动。,诊断要点,

8、临床诊断:40岁以下女性,具有下列表现1项以上者,应怀疑本病。单侧或双侧肢体出现缺血症状,表现为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血压降低或测不出。脑动脉缺血症状,表现为单侧或双侧颈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以及颈部血管杂音。近期出现的高血压或顽固性高血压。伴有上腹部级以上高调血管杂音。不明原因低热,闻及背部脊柱两侧或胸骨旁、脐旁等部位或肾区的血管杂音,脉搏有异常改变者。无脉及有眼底病变者。,诊断标准,采用1990年美国风湿病学会的分类标准:发病年龄40岁:40岁前出现症状或体征。肢体间歇性运动障碍:活动时1个或多个肢体出现逐渐加重的乏力和肌肉不适,尤以上肢明显。肱动脉搏动减弱:一侧或双侧肱动脉搏动减弱。血压差1

9、0 mm Hg:双侧上肢收缩压差10mm Hgo锁骨下动脉或主动脉杂音:一侧或双侧锁骨下动脉或腹主动脉闻及杂音。血管造影异常:主动脉一级分支或上下肢近端的大动脉狭窄或闭塞,病变常为局灶或节段性。且不是由动脉硬化、纤维肌发育不良或类似原因引起。符合卜述6项中的3项者叮诊断本病。此诊断标准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是905和978。,鉴别诊断,先天性主动脉缩窄:多见于男性,血管杂音位置较高,限于心前区及背部,全身无炎症活动表现,胸主动脉造影见特定部位狭窄(婴儿在主动脉峡部,成人位于动脉导管相接处)。 动脉粥样硬化:常在50岁后发病,伴动脉硬化的其他临床表现,血管造影有助于鉴别。 肾动脉纤维肌发育不良:多

10、见于女性,肾动脉造影显示其远端23及分支狭窄,无大动脉炎的表现,病理检查显示血管壁中层发育不良。,鉴别诊断,血栓闭塞性脉管炎(Buerger病):好发于有吸烟史的年轻男性,为周围慢性血管闭塞性炎症。主要累及四肢中小动脉和静脉,下肢较常见。表现为肢体缺血、剧痛、间歇性跛行,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游走性浅表静脉炎,重症可有肢端溃疡或坏死等,与大动脉炎鉴别一般并不困难。 白塞病:可出现主动脉瓣及其他大血管的病变,但白塞病常有口腔溃疡、外阴溃疡、葡萄膜炎、结节红斑等,针刺反应阳性。 结节性多动脉炎:丰要累及内脏中小动脉,与大动脉炎表现不同。,治疗方案及原则,本病约20为自限性,在发现时疾病已稳定,对

11、这类患者如无并发症可随访观察。对发病早期有上呼吸道、肺部或其他脏器感染因素存在。应有效地控制感染,对防止病情的发展可能有一定意义。高度怀疑有结核菌感染者,应同时抗结核治疗。常用的药物有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激素对本病活动仍是主要的治疗药物,及时用药可有效改善症状,缓解病情。一般口服泼尼松每日1 mgKg,维持34周后逐渐减量,每1015 d减总量的510,通常以ESR和c反应蛋白下降趋于正常为减量的指标,剂量减至每日5-10 mg时,应长期维持一段时间。活动性重症者可试用大剂量甲泼尼龙静脉冲击治疗。但要注意激素引起的库欣综合征、感染、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症状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

12、应,长期使用要防治骨质疏松。,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剂联合糖皮质激素能增强疗效。 常用的免疫抑制剂为环磷酰胺、甲氨蝶呤和硫唑嘌呤等。环磷酰胺可每日口服2mg/Kg或冲击治疗,每34周0510g/m2,病情稳定后逐渐减量。甲氨蝶呤每周525 mg静脉注射、肌肉注射或口服。硫唑嘌呤每日口服2 mg/kg。有报道环孢素A、霉酚酸酯、来氟米特等有效。在免疫抑制剂使用中应注意查血、尿常规和肝功能、肾功能,以监测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物制剂,近年来有报道使用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拮抗剂可使大动脉炎患者症状改善、炎症指标好转,但缺乏大样本的临床验证资料。TNFa单克隆抗体及TNF受体一抗体融合蛋白均可试用,具

13、体用法参见药物说明书。,扩血管、抗凝,改善血循环,使用扩血管、抗凝药物治疗,能部分改善因血管狭窄较明显所致的一些临床症状,如地巴唑20 mg,每日3次;阿司匹林75100 mg,每日1次;双嘧达莫(潘生丁)50 mg,每日3次等。对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血管成形术为大动脉炎的治疗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目前已应用治疗肾动脉狭窄及腹主动脉、锁骨下动脉狭窄等,获得较好的疗效。,外科手术治疗,手术目的主要是解决肾血管性高血压及脑缺血。 单侧或双侧颈动脉狭窄引起的脑部严重缺血或视 力明显障碍者,可行主动脉及颈动脉人工血管 胸或腹主动脉严重狭窄者,可行人工血管重建术。单侧或双侧肾动

14、脉狭窄者,可行肾脏自身移植术、血管重建术和支架置入术,患侧肾脏明显萎缩者可行肾切除术。 颈动脉窦反射亢进引起反复晕厥发作者,可行颈动脉体摘除术及颈动脉窦神经切除术。 冠状动脉狭窄可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或支架置入术。,预后,本病为慢性进行性血管病变,如病情稳定,预后好。 预后主要取决于高血压的程度及脑供血情况,早期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积极治疗可改善预后。 其并发症有脑出血、脑血栓、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心肌梗死、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失明等。 死亡原因主要为脑出血、肾功能衰竭。,小结,TA是慢性进行性非特异性炎症反应。 病因不明。好发于年轻女性。 影像学检查是TA诊断的必要条件。 早期糖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可改善预后。 进展较慢,治愈困难。 应积极随访,防治并发症。 病情活动的观察指标:a.血管缺血的症状和体征加重 b.血沉加快c.新出现的血管造影异常d.出现发热等炎症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