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1733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2.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6、亚健康-心理学取向的亚健康观3 人体亚健康概论 教学课件(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生物反馈疗法 概念利用仪器对体内的某些生物学信息(如肌电活动、脑电活动、心率、血压、皮肤温度等)加以处理,然后通过视觉和听觉等人们可以认识的方式显示给人们,训练人们,使人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心理活动,以达到调整机体功能、防病治病的目的。,适应证: 神经系统功能性病变与某些器质性病变引起的局部肌痉挛、抽搐和不全麻痹:如中风康复、儿童多动症、哮喘病、咀嚼肌痉挛、痉挛性斜颈、磨牙、面肌抽搐与瘫痪、口吃、遗尿症、大便失禁等; 神经症:如焦虑症、抑郁症、强迫症、恐怖症、经前期和绝经期紧张综合征、神经衰弱症等; 慢性疼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头痛、偏头痛、痛经、腰背痛、类风湿关节炎等; 心脑血管病

2、: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心律不齐、雷诺氏病等; 其他:如失眠症、慢性荨麻疹、消化性溃疡、性功能障碍等。临床中对酒癖、药瘾、咬指甲、手淫等给予行为矫正,也有一定的疗效。,、肌电生物反馈疗法(EMGBFT) EMGBFT是以数字、光标、声音等方式记录肌肉的活动和状态,并通过视觉、听觉反馈给受检者,反复训练,使受检者有意识地调节、控制自身的心理、生理功能,增强自控能力,重塑自己的情绪,达到治疗疾病和康复的目的。 训练方法 训练准备:包括病人心理准备、训练者心理准备以及训练环境与仪器准备。训练是要安静、舒适、整洁、温度适中,家具陈设及灯光等也要注意合适。仪器种类齐全及备用状态良好。 制定方

3、案:主要测定基线值与应激时生理反应值。测定基线值是为了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特征,以便准确地确定训练目标和治疗方案。心理方面的基线值测量可用各种心理测量表、问卷等。生理方面的测查同临床常用项目。 训练技巧:包括肌感练习、被动集中训练、塑造技术、双向练习与技能转换技术等。,训练技巧 肌感练习:采用渐进松弛法培养肌感。病人边听反馈仪声调变化,边注意训练部位肌肉感觉。 被动集中训练:是放松训练核心。反馈训练中不要做意志努力,必须采取被动注意的态度,是一种微弱的非意识的支配过程,是在心情松弛的状态下产生的。 塑造技术:运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扩大放松成果的训练技术。要先确定最终目标,确定好达到目标的步骤

4、,每一个目标距离不要太大,切勿操之过急。 双向练习就是放松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时,让受训者想象恐惧、气恼等情景,使反馈信号显示紧张,肌电值升高,皮温降低,此时受训者要用已掌握的放松方法,尽快放松。如此反复地作“紧张放松”的双向练习,就能实现抗应激的意义了。,技能转换技术:在反馈训练时中断几分钟反馈信号,使病人掌握放松时的内部感觉,有意将反馈与无反馈训练穿插进行,达到使病人离开仪器,凭自身感觉维持放松状态。训练中将卧位、坐位及站立转换,也是一种技能。 布置家庭作业:使病人在诊室中学到的放松训练,学会在其他地方也能学会训练放松,使病人成为主题,以适应日后的巩固和应用。,结合传统放松训练:生物反馈与传统

5、的放松训练相结合,可获较好效果。为此,在向病人进行生物反馈训练时,要向其传授各种放松功、静默、自生训练、渐进松弛等,为今后的家庭练习创造了条件。,、脑电生物反馈疗法(EEGBFT) EEGBFT是生物反馈疗法的一种,以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为手段,通过训练选择性地强化某一频段的脑电波以达到预期的治疗目的。 脑电的频率、波幅与行为有一定相关性。 波:表示个体处于休息和不警觉状态,此种状态有利于平静、自然、愉快地回忆; 波:代表大脑呈低觉醒状态,个体处于打盹、做梦、催眠状态,或者在似睡非睡的下意识活动中; 波:从行为医学的角度来说,波的活动与应激有关,如在危急情况下出现“战斗或逃跑”反应,波升高表示处

6、于警觉焦虑状态。 一般而言,注意及焦虑与波有关。因此以波作为反馈信号来进行放松训练,让焦虑症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脑电波活动,以达到放松或改善睡眠的目的。,(二)漂浮疗法 概念漂浮疗法在一个类似浴缸的漂浮器中注入水,将与治疗有关的药物充分溶解其中。患者进入漂浮器后,将治疗室的灯光熄灭,用塞子塞住耳朵。这种视觉暂时消失的情况,可以使人的意识产生“虚无”或“空白”的效应,达到充分的放松,消除紧张、焦虑、头昏、失眠等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适应症及禁忌症 漂浮疗法是一种放松疗法,具体方法是准备好饱和盐溶液,溶液温度与体温相当,让身体在溶液中漂浮起来。 适应症 由于漂浮液的浮力作用,被治疗者可轻松漂浮在

7、液面上,漂浮液的温度与体温相同,整个身体就像没有边界一样“融化”了,“重量感”也随之消失了。人在漂浮状态下,全身可以进入一种深度的放松,意识进入“虚无”及“空白”的状态。这对于消除紧张、焦虑、抑郁、强迫、恐惧、头昏、失眠等精神症状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由于漂浮液的特殊成分具有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解除痉挛等作用,对于高血压、类风湿关节炎等多种身心疾病具有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禁忌症 有严重皮肤病、皮肤溃疡及传染性疾病者禁用。也不适合孕妇、九岁一下的儿童、癫痫患者等。,操作过程 漂浮室内绝对安静(或放音乐)、完全黑暗(也可以开灯)和热腾腾的气氛,为身体放松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 在做漂浮之前,

8、心理医师会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测试及指导。漂浮前准备:喝些淡盐水补水,更衣,换上泳衣戴上耳塞,护发套,淋浴净身然,后进入一个外观看起来像桑拿房、仿大自然似的小木屋。 屋中放置一个大漂浮器,在漂浮器中放入具有增加浮力,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接触痉挛等作用的药物。 每次漂浮持续90分钟。具体做法顺序如下:先洗澡15分钟;听音乐放松10分钟;安静40分钟;听音乐清醒10分钟;洗澡15分钟后出来。 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或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被治疗者进行心理治疗。,操作过程 漂浮室内绝对安静(或放音乐)、完全黑暗(也可以开灯)和热腾腾的气氛,为身体放松提供一个理想的环境。 漂浮前准备:在做漂浮之前,

9、心理医师会对来访者进行心理咨询、测试及指导。喝些淡盐水补水,更衣,换上泳衣戴上耳塞,护发套,淋浴净身然,后进入一个外观看起来像桑拿房、仿大自然似的小木屋。 屋中放置一个大漂浮器,在漂浮器中放入具有增加浮力,调节血压,改善血液循环、接触痉挛等作用的药物。 每次漂浮持续90分钟。具体做法顺序如下:先洗澡15分钟;听音乐放松10分钟;安静40分钟;听音乐清醒10分钟;洗澡15分钟后出来。可加上漂浮的中西结合式按摩。 治疗师可以通过指导语或特定的音乐、影像等对被治疗者进行心理治疗。,(三)系统脱敏疗法 概念又称交互抑制法或缓慢暴露法。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于1958年创立。利用交互抑制原理,当患者面前

10、出现焦虑和恐惧刺激的同时,施加与焦虑和恐惧相对立的刺激,从而使患者逐渐消除焦虑与恐惧,不再对有害的刺激发生敏感而产生病理性反应。实质上,系统脱敏法就是通过一系列步骤,按照刺激强度由弱到强,由小到大逐渐训练心理的承受力、忍耐力,增强适应力,从而达到最后对真实体验不产生“过敏”反应,保持身心正常或接近正常状态。,适应症 系统脱敏法适用于焦虑和恐惧症患者的治疗。 操作过程 基本步骤:以想象脱敏为例,包括三个步骤: 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非常关键,包含两项内容:(1)找出所有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2)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放松训练。一般需要6

11、-10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1-2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 系统脱敏练习:(1)在放松状态下进行脱敏学习。(2)想象脱敏训练。当想象引起紧张时,让其停止想象,并放松。反复进行。(3)实地适应训练。等级脱敏后,最后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反复练习,不断巩固。,系统脱敏法的四个变式 快速脱敏法(又称真实生活脱敏法,实际场所脱敏法) 主要特点是用造成恐惧反应的实际刺激物代替对它的想象,效果实在;治疗者陪伴着病人通过一系列令病人感到恐惧的情景,直到抵达原先最害怕的情景而不再紧张为止。 缺点是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比较适用于广场恐怖症和社交恐怖症病人。例如,对于一个害怕拥挤和同生人接触

12、的恐怖症病人,可以让他在治疗者的陪同下于清晨外面人少时乘车到闹市区去。到达后先让病人在车内坐几分钟,如果不感焦虑,可鼓励他下车到商店门口走走直到病人敢于进入拥挤的商店购物而无焦虑反应止。,接触脱敏法 特别适用于特殊物体恐怖症,例如对蛇和蜘蛛的恐怖症。接触脱敏法也采用按焦虑层次进行的真实生活暴露方法。 与其它脱敏方法的不同之处是增加了两项技术示范与接触。让病人首先观看治疗者或其他人处理引起病人恐惧的情境或东西,而后让病人一步一步地照着做。如果病人害怕的是一种东西,如蛇,那就让病人观看过治疗者触摸、拿起和放下蛇的示范后,先从事一些与接近、触摸蛇有关的一些活动,而后逐渐接近蛇、触摸它,直到敢于拿起它

13、而无紧张感为止。,自动化脱敏法 根据同病人的一系列交谈的结果,治疗者将所识别出的病人的焦虑情境(如喧闹嘈杂的声音、拥挤的人群或爬行中的蛇)录音、录像,而后利用这些制备好了的录音、录像对病人进行治疗。 突出优点是:病人可以在家里独立使用,而不必花费治疗者太多的时间;病人可以依自己的情况自己决定脱敏的速度和进度,这有助于减少脱敏治疗中的一些不良反应;录言和录像中可加入治疗者的指导和有关的治愈范例,从而也可起到指导与示范作用。 可适用于对即将接受接触脱敏、快速脱敏和冲击治疗的病人的准备中,也可以作为其它脱敏法的一个补充,在其它脱敏治疗的间歇期作为一种家庭作业而采用。此外,对于非恐怖症患者,例如对即将

14、到来的临床检查和治疗而感到有些紧张不安的病人,自动化脱敏法也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情绪性意象法 这个方法由拉扎拉斯等于1962年最先提出。 主要特点是通过形象化的描述,诱发病人兴奋、骄傲和欢乐等积极的情绪情感活动。这些积极的情绪情感活动显然与由恐惧刺激物所引起的焦虑反应互不相容,从而就可以逐渐抑制和消除恐惧的心理。据报道,情绪性意象法最适用于儿童病人。,(四)内观疗法 概念1953年,由日本学者吉本伊信提出。吉本认为:“要想知道自己是不是有信心,可以去查查过去一天天度过的日子。”“内观”是指“观内”、“了解自己”、“凝视内心中的自我”之意。借用佛学“观察自我内心”的方法,设置特定的程序进行“集

15、中内省”,以达自我精神修养或者治疗精神障碍的目的。内观疗法可以称作“观察自己法”、“洞察自我法”。,原理及作用 按照内观治疗的程序,回顾对方给自己的关照,使内观者重温被爱的感情体验,唤起内观者的自信、责任感、受恩要报的义务感。回顾自己给对方添的麻烦会唤起羞愧感、非病理性罪感(在日本这种罪感体验和认识是针对自己侵害了人们之间已经确立的关系准则和秩序)。以上两类感情互成表里,加剧了内观者的情感活动,从而为破坏原来的认知框架创造了基础。 通过内观,内观者爱他人的社会性意向,重建自我形象的意向,改进人际协调的意向均会提高,这对革新自我有重大意义。把遗忘的、混乱的、杂乱无章的经历,按照题目回忆整理,达到

16、自我洞察和对人理解,建立新的关系和新的生活。通过内观过程,可以重新了解自己、减轻烦恼、提高自信、振作人生。,适应范围 内观的对象是精神健康的人,如学生、护士、医生、教师、职员、家庭主妇等,尤其对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问题,效果显著。 应用则对象是精神不健康的人,如夫妇关系不洽、非社会行为、逃学、神经症、酒精依赖、抑郁症、心身疾病等。 内观整合治疗特点 通过内观冥想,快速到达症状根源,化解自我执着心,比较心与妄想心,从而整合内心分裂与矛盾,解脱心理痛苦。 时程短,见效快。学习内观整合治疗方法最大的不同就是:你不仅学会一项心理治疗技术,更重要的是你自己人格成长,并成为拥有爱与成功和幸福的人,学习过程就是学员的心灵修行过程。,操作过程 集中内观 、面向墙壁,保持放松的姿势,坐下。为了遮断心理上和视觉上的隔离,可以在屋里的一个角落,用屏风围起来,坐在中间。内观者可躺着,可闭眼睛也可开着眼睛。设定孤独的自己静静地面对自己的情境。 、要反省自己对于别人采取的行为。要从母亲开始,包括三点具体的事实: ()母亲为我做过那些事情?(20%) ()我为母亲报答过那些事情?(20%) ()我带给母亲的困扰有那些?() ()内为时间的分配比率。 、调查的次序是按年代顺序,从幼年时代到现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