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1380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6.7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科护理课件)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3章 乳腺疾病病人的护理,首都铁路卫生学校 李胜萍 制作,第一节 急性乳腺炎,学习要点,1. 急性乳腺炎病因。 2. 急性乳腺炎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 急性乳腺炎常见的护理问题和主要的护理措施。 4. 急性乳腺炎病人的健康教育。,概述,急性乳腺炎是乳房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多发生于产后哺乳期,常为初产妇。致病菌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少数为化脓性链球菌。炎症初期乳房内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炎性病灶,进一步发展形成脓肿。感染严重的并发全身感染。,【护理评估】,(一)致病因素 产后急性乳腺炎的发生在全身抵抗能力下降的基础上,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病因 1乳汁淤积 乳汁淤积有利于入侵细菌的生长繁殖。 2细菌入侵

2、 乳头皮肤破损是造成细菌入侵乳房的主要途径。细菌从乳头入侵后沿淋巴管蔓延到乳腺组织及其间的结缔组织;细菌也可直接侵入乳管,上行至腺小叶,从而引起急性化脓性感染。,【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1局部表现 患侧乳房首先出现胀痛,局部红、肿、热、痛,触诊肿块有压痛。脓肿形成时肿块可有波动感,深部脓肿的波动感不明显,但乳房肿胀明显,有局部深压痛。脓肿破溃时,可见脓肿液自皮肤或乳头排出;常伴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和触痛。 2全身表现 病人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脉搏加快,食欲减退等症状。,【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 诊断性穿刺 深部脓肿可在乳房压痛明显

3、出处穿刺,抽出脓液即确诊。 (四)心理社会状况 在发病期间,病人由于乳房疼痛引起心情烦躁,食欲减退,睡眠不佳。有些病人担心婴儿的喂养困难、乳房的功能、形态的改变,可以出现焦虑的情绪变化,【护理问题】,体温过高 与乳腺炎症有关 疼痛 与炎症乳房肿胀乳汁淤积有关。 知识缺乏 缺乏哺乳和急性乳腺炎预防知识。,【治疗原则】,(一)局部治疗 非手术治疗 炎症早期停止患乳哺乳,排空乳汁。采取局部热敷、理疗或外敷药物等措施促进炎症的吸收 手术治疗: 一旦脓肿形成应及时切开引流。定时换药,保持伤口清洁,保持引流通畅,促进伤口愈合。 (二)全身治疗 抗生素药物治疗 应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首选青霉素。由于药物可以

4、分泌到乳汁,因此要避免使用对婴儿有不良影响的抗生素,如氨基糖甙类、磺胺类和甲硝唑等药物。 中药治疗 服用清热解毒类药物 回乳 感染严重出现乳瘘者应采取措施终止乳汁分泌。常用方法乙烯雌酚12mg,口服每日3次,共23日。还可以用炒麦芽60g,每日一剂水煎,分两次服,共23日。,【护理措施】,(一)局部治疗的护理 指导病人停止患乳哺乳,可用吸奶器吸空乳房。用宽松的乳罩托起两侧乳房,以减轻疼痛。局部使用50%硫酸镁热湿敷或外敷鱼石脂软膏,观察局部炎症发展的情况。脓肿切开后按时换药,保持引流通畅。 (二)全身治疗的护理 休息与营养 注意休息,适当活动。多饮水,进食易消化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饮食。进食少

5、者,可静脉补充液体。 遵医嘱按时用药 注意观察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对症护理 高热病人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疼痛严重者给与镇静止痛剂,【健康教育】,预防乳头破损 妊娠后期每日用温水擦洗并按摩乳头,然后用75%酒精擦拭乳头。 矫正乳头内陷 在分娩前34个月开始矫正,可用手指在乳晕处向下按压乳房组织同时将乳头向外牵拉,每日做45次.乳头稍突出后,改用手指捏住乳头根部轻轻向外牵拉并揉捏数分钟,也可用吸奶器吸引,每日1-2次。 防止乳汁淤积 指导产妇按时哺乳,每次哺乳尽量排空乳房。 防止细菌侵入 哺乳前后清洁乳头,注意婴儿口腔卫生,乳头破损时暂停哺乳,局部涂抗生素软膏。,第二节 乳腺癌病人的护理,

6、学习要点,1乳腺癌的高危人群 2乳腺癌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3乳腺癌常见的护理问题和主要护理措施 4乳腺癌病人的健康教育,概述,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仅次于子宫颈癌。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发病年龄以4060岁居多,但有年轻化趋势。,【护理评估】,(一)健康史 评估月经史及生育史 月经来潮较早或绝经期愈晚的妇女;不育或3035岁以后妊娠的妇女,更年期妇女等乳腺癌的发生率较高。性激素的变化都可以引起乳腺上皮细胞的过度增生。雌激素的活性与乳癌的发生有很大关系,其中雌酮(E1)具有明显致癌作用。 评估家族遗传史 乳癌在某些家族中的多发性已被证实,母系有乳癌

7、史的妇女,乳癌的发生率较一般人群高。 评估饮食起居习惯 高脂饮食、吸烟、饮酒也是诱发乳腺癌的重要因素 评估病人激素类药物的服用情况 有研究表明更年期补充外源性雌激素会增加患乳腺癌的机会 评估病人患乳腺其他疾病的病史 研究发现乳腺癌的危险性与某些乳腺良性疾病有关,如患乳腺小叶上皮不典型增生,患乳腺癌的乳腺癌的危险性明显增高。 评估电离辐射的暴露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胸部受到长期大剂量放射线照射,可增加乳腺癌的发病机会。,【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 乳房肿块 早期表现为无痛、单发、质硬、表面不光滑、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不易推动。多见于外上象限,其次是乳腺中央区和内上象限。一般无自觉症状,常于洗澡

8、、更衣或查体时发现。 皮肤改变 癌肿块侵及Cooper韧带,可使韧带收缩而失去弹性,导致皮肤凹陷,称为“酒窝征” 。当皮内、皮下淋巴管被癌细胞堵塞时,可出现皮肤淋巴水肿,在毛囊处形成许多点状凹陷,使皮肤呈“橘皮样”改变。当肿块大时,可隆起于乳房表面。肿块还可向浅表生长,使皮肤破溃形成菜花样溃疡。,【护理评估】,(二)身体状况乳头改变 若癌肿侵犯近乳头的大乳管,可使乳头偏移、内陷或抬高,造成两侧乳头位置不对称。部分病人的乳头会溢出血性液体。 区域淋巴结肿大 常为患侧腋窝淋巴结肿大,早期肿大淋巴结为散在、质硬、无压痛、尚可推动的结节。后期淋巴结肿大相互粘连、融合,与皮肤和深部组织粘连,不易推动.大

9、量癌细胞堵塞腋窝主要淋巴管时,则可发生上肢水肿。 晚期锁骨上淋巴结增大。 乳腺癌血行转移表现 常最先出现肺转移的症状即胸痛、咯血、咳嗽、气急等症状。其次可出现腰背痛、病理性骨折等骨转移等症状,肝转移时出现肝肿大、黄疸。,【护理评估】,(三)辅助检查乳房X线检查 ()钼靶X线 ()乳腺导管造影术: B型超声波检查 脱落细胞学检查 活体组织检查,【护理评估】,(四)心理社会状况了解病人的心理反应,有无焦虑恐惧的情绪变化,评估病人对乳腺癌的认知程度。了解家庭经济情况等。,【护理问题】,恐惧焦虑 与对癌症的恐惧或担心失去乳房有关。 形象紊乱 与术后身体外观改变、化疗后脱发等有关。 躯体移动障碍 与术后

10、疼痛、胸肌缺损及瘢痕牵拉有关 潜在并发症 皮瓣坏死、患侧上肢肿胀、感染等。 知识缺乏 缺乏有关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的知识。,【治疗原则】,乳腺癌是一种以局部表现为主的全身系统性疾病,治疗应包括全身和局部治疗两部分。手术是乳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早期(一、二期)乳癌以根治性手术为主。同时辅以化疗、放射、内分泌、免疫疗法等综合措施。晚期乳癌则以化疗、内分泌治疗为主,必要时作姑息性手术。,治疗方法,(一)手术治疗方法 乳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胸大肌、胸小肌及腋窝和锁骨下脂肪组织及淋 乳癌扩大根治术 在根治术基础上同时切除,24肋软骨及肋间肌、胸廓内动静脉及周围淋巴。 改良乳癌根治术 切除整个乳房,同时做腋

11、窝淋巴结清扫,保留胸肌。该术式对胸部外观影响较小。是目前常用手术方式。 乳房单纯切除或部分切除术 对晚期或年老体弱不能耐受根治术者适用。,治疗方法,(二)放射治疗是局部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可减少局部复发率,根据情况可在手术前后进行。晚期乳腺癌或炎性乳癌可以先在化疗的基础上加做放疗。 (三)化学治疗是一种必要的全身性辅助治疗手段。可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和病人的生存率。凡病灶1cm的浸润癌灶均需化疗,常见包括术前化疗、术后辅助化疗及晚期癌化疗。化疗前需有病理学诊断为依据。一般需68周期,约半年。,治疗方法,(四.)内分泌治疗适用于对激素依赖的乳腺癌,可采用的方法如下 去势治疗 绝经前病人可药物去势、

12、手术切除卵巢或用放射线照射卵巢,以消除体内雌激素的来源。 抗雌激素治疗 绝经后的病人也可用雌激素拈抗剂,如三苯氧胺(TAM),有较好的抑癌作用。连续使用5年。 其他 某些病人可采用雌激素、孕酮类药物治疗。,【护理措施】,(一)心理护理 关心体谅病人,观察病人的心理反应。针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作好有关的解释和说明取得病人的配合。帮助病人克服对癌症的恐惧,克服因手术切除乳房所成的失落感。,【护理措施】,(二)术前护理同一般外科病人的术前准备,对高龄病人做好心、肺、肝、肾功能检查,提高手术的耐受性。 皮肤准备:按要求的范围准备皮肤。如需植皮者,做好供皮区的皮肤准备。对晚期乳癌病人有皮肤破溃的,从术前3

13、天开始每天换药2次,并用70%乙醇消毒溃疡周围的皮肤。,【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 卧位 待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有利于引流和呼吸。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和切口敷料渗血、渗液情况 ()对扩大根治术后病人注意有无胸闷、呼吸困难。 ()观察手术侧上肢皮肤颜色和温度、感觉、运动、有无肿胀等,若皮肤发绀,肢端肿胀、皮温降低、脉搏不清或肢端麻木,应协助医生及时调整绷带的松紧度。 ()观察并记录皮瓣的颜色,有无皮下积液,【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伤口护理 乳房切除术后伤口用多层敷料或棉垫加压包扎,使胸壁与皮瓣紧密帖 合,包扎松紧度要适当。 引流管护理 伤口引流管应妥善固定,保持持续

14、性负压吸引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一般术后l2d,每日引流血性液50100ml,伤口引流液逐渐减少。术后34d渗出基本停止,可拔除引流管,继续加压包扎伤口 预防患侧上肢肿胀 抬高患侧上肢,按摩患侧上肢或适当运动,勿在患侧上肢测血压、抽血、做静脉或皮下注射等,【护理措施】,(三)术后护理患肢功能锻炼 无特殊情况要早期活动,术后24小时内开始活动手指及腕部,可作伸指、握拳、屈腕等锻炼,术后3天内肩关节绝对制动.术后第4天可进行屈肘、伸臂等锻炼。术后7天后活动肩部,病人可坐起,鼓励病人用患侧手洗脸、刷牙、进食等,可做患侧手触摸对侧肩部及同侧耳朵的锻炼。注意避免上臂外展。10 天后进行全范围的

15、肩关节活动.如手指爬墙运动、转绳运动、拉绳运动等。,【健康教育】,指导病人乳房的自我检查 对30岁以上的妇女,特别是一侧曾患乳癌的病人,每个月定期自我检查乳房一次。停经前的妇女在月经结束后47 天进行检查为宜。 告知病人所服各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服药注意事项 功能锻炼 讲明患肢功能锻炼的意义,指导病人如何开展患侧上肢的功能锻炼。 减少癌肿复发的机会 督促病人遵医嘱坚持放疗或化疗,定期随访。告知病人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第三节 乳房良性肿块,学习要点,1. 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特点 2. 乳腺纤维腺瘤的临床特点 3. 乳腺内乳头状瘤的临床特点,1乳房囊性增生病,(又称囊性小叶增生症)好发于2540

16、岁的女性,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密切关系,因体内雌激素水平生高与黄体素比例失调,致使乳腺上皮增生,乳管囊性扩张,乳管周围纤维组织增生,形成大小不等的肿块。,临床特点 周期性乳房胀痛:月经来潮前发生或加重,月经过后疼痛消失或减轻,胀痛程度 不一,重者可影响工作和生活。 乳房肿块:在一侧或双侧内有大小不等、质韧、边界不清的结节性肿块,可推动,与皮肤和基底不相连。少数有轻压痛, 偶有乳头溢液。腋窝淋巴结不肿大。,治疗: 一般非手术治疗。应解除患者思想顾虑,用乳罩托起乳房;症状明显者可口服药物,缓解疼痛;若疑有恶变者,作活组织切片,上皮增生活跃的行单纯乳房切除术;发现恶性病变者行乳癌根治术。,是常见的乳房的良性肿瘤,多见于1825岁卵巢功能旺盛的妇女。发病也与体内雌激素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