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70438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3 大小:1.5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全程复习方略配套课件阶段评估滚动检测(六)(人教版广东)(6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 第十七二十四单元 (90分钟 100分),第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爱是世界最美丽的语言”。与墨子的“兼爱”相比,孔子的“仁”注重( ) A.调节人际关系 B.倡导重义轻利 C.讲求实际功利 D.区分等级名分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能力。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要求人与人之间要互相爱护,融洽相处。故A项正确。,2.朱熹和王阳明分别是北宋、明朝宋明理学的代表性人物。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 ) 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 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

2、,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比较、归纳能力。两者都是理学的代表人物,都主张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主张先有理而后有物,人性易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故选B。,3.有一湖南籍书生,在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以“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的气概和抱负,潜心著述。这位士人是( ) A.黄宗羲 B.王夫之 C.魏源 D.曾国藩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把握信息:湖南籍及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隐居石船山。再依据教材王夫之的著作船山遗书判断此人是王夫之。,4.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

3、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属于“市民文化”形态的是( ) 宋词 程朱理学 元曲 小说 汉赋 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时间限制:北宋到明清,同时注意“商业生活”“市民文化”等信息。程朱理学是这一时期的思想,与“商业生活”“市民文化”无必然联系,故排除。汉赋是两汉时期的文化,故排除。,5.(2011长沙模拟)某校学生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时搜集到以下素材,据此判断,他们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是( )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之死 克里斯提尼改革 陶片放逐法 A.古代欧洲民主政治的起源及缺陷 B.西方国家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C.古代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 D.古

4、希腊人文思想和民主政治的利弊,【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归纳能力。普罗泰格拉是智者学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体现了人文主义的本质。与体现了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发展成就,而苏格拉底之死则是民主政治过于泛滥的结果,故选D。,6.关于16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从材料中能够反映出的主要观点是( ) A.主张废除教阶制度与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 C.宣扬圣经至高无上 D.挑战教皇权威,【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接线员的地位体现了教皇的权威。后来的直拨“热线”体现了人民绕开教会的现

5、实,说明教皇的权威地位受到了挑战,故选D。,7.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描绘当时英国的制度:“给予每个人以天赋的权利,差不多在所有的君主政府里,他们这些权利是被剥夺的。这些权利乃是人身和财产的全部自由;用笔向国家提意见的自由”后来该书被查禁。哲学通信被查禁的原因在于( ) A.抨击了法国的专制制度 B.夸大了英国制度的民主性 C.法国与英国的关系紧张 D.伤害了法国的民族感情,【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通过描绘英国的制度实际上批判了法国的专制制度。他反对君主专制,提倡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人生而平等,这是法国政府所不允许的。,8.法国学者维吉尔比诺说:“当人们翻阅18世纪法国思想家

6、、经济学家撰写的作品、游记或报刊文章时,会惊讶地发现中国的名字是如此频繁地出现,激起了那么多的赞誉之词。”上述现象出现主要是因为( ) A.中法两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非常频繁 B.中国四大发明对法国大革命产生重要影响 C.启蒙思想家们关注中国的儒家文化和政治 D.西方传教士热衷于传播中国文化,【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根据材料可看出当时的法国高度推崇中国的文化,利用中国文化宣传自己的思想主张。,9.汉字发展至今已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请按照汉字演变发展的先后顺序排列以下书体 ( )A. B. C. D.,【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辨析能力。汉字字体演化顺

7、序是“甲、金、篆、隶、楷、行、草”,是隶书,是金文,是小篆,是甲骨文,是楷书。,10.古代中国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下列能体现这一观点的现象是( ) A.汉武帝时代,赋的创作走向全盛 B.唐代中国古典诗歌发展到鼎盛时期 C.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 D.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逐渐兴盛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从“城市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壮大”可排除A、B两项;南宋的词增添了许多低迷感伤的情绪主要与领土被金占领有关;元代杂剧的创作和演出其直接得益于当时城市经济繁荣发达与市民阶层的壮大。,11.2010年是世界反法西斯胜利65周年。65年前,美国向日本的

8、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平民伤亡惨重。爱因斯坦认为“人类打开了这个潘多拉魔匣”。那么打开这个“潘多拉魔匣”的钥匙是( ) A.牛顿经典力学 B.相对论 C.量子力学 D.网络信息技术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提出了著名的质量能量公式E=mc2,这一理论为核能的开发提供了依据,故选B。,12.(2011苏州模拟)2010年9月2日,中国文化部部长蔡武在台湾胡适公园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胡适铜像前,凭吊再三,追思这位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学者。胡适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这表明胡适接受了( ) A.进化论 B.人文主

9、义 C.理性主义 D.马克思主义,【解析】选A。根据所学,1859年英国科学家达尔文发表了物种起源一书,创立了生物进化论,并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原理。本题胡适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表明他接受了进化论思想。,13.2011年是法拉第诞辰220周年,也是电磁感应发现180周年,苏联的斯托列托夫曾经指出:“铁匠的儿子法拉第,在青年时代的早期,做过装订工人的学徒,临死时是所有科学会的会员,是那时物理学家公认的领袖。”法拉第及其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开创了一个时代。这里的“时代”是指( ) A.蒸汽时代 B.电气时代 C.信息时代 D.工业时代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

10、能力。法拉第的电磁感应现象为发电机的研制奠定了理论基础,随着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电力成为一种新能源,开创了新的电气时代,选B。,14.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及“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这些思想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抗外来侵略 C.反对专制统治 D.救亡图存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归纳能力。鸦片战争后,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各阶层提出了不同的思想主张,来挽救民族危亡,故选D。,15.1920年,教育部颁布法令,规定从当年秋季起,国民小学的国文教科书不再使用文言文,改用白话国语。这

11、表明当时的文学革命( ) A.取得了重大突破 B.被全社会所认同 C.推动了政治改革 D.取得了彻底成功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题目所述现象发生在新文化运动之后,是指北洋军阀政府,B、D两项说法太绝对。材料中的现象只是政府在教育方面的一个措施,还不能说是政治改革,C项将其扩大化了,故选A。,16.(2011广州模拟)吴虞是反抗“父权”家族制度的急先锋,他批判儒学中以孝为中心的封建家族制度,认为封建家族制度是专制制度的源头、祸根,必须彻底给打倒、推翻。吴虞的这一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主要得益于( ) A.鸦片战争 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

12、析能力。新文化运动高举的是“反封建”、“民主、科学”的大旗。而“反封建”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反抗封建家族制度以及这一制度的核心父权。故吴虞认为,中国要得到真正的共和,就必须除去君主专制与家族制度,故选D。,17.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钱玄同(著名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之父),认为“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一法”,才能避免“中毒”,甚至“剿灭”中国文化,“废灭汉文”,采用世界语等,这说明新文化运动存在下列哪种现象( ) A.彻底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儒家思想不再居正统之位 B.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C.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或者绝对否定的偏向

13、D.有利于文化普及繁荣,使语言和文字紧密统一,为民众所接受,【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采用世界语”说明对中国文化彻底否定,而对于西方文化则是完全肯定,故选C。,18.(2011深圳模拟)1912年元旦,申报刊登了这样一条庆贺标语:“中华民囻万岁。”申报把“国”字改写为“囻”,主要是表达( ) A.“三民主义”在中国的实现 B.人民仍处在专制统治之下 C.民国建立,帝制终结 D.中华民国主权在民,【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故首先可以排除B。帝制终结是在1912年3月,故C错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没有取得胜利,“三民主义

14、”在中国并没有实现,故A错误。从材料看出,民在囗中间,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可知,D正确。,19.(2011南通模拟)孙中山先生说:“惟民生主义之意义为何?吾人所主张者,并非如反动派所言,将产业重新分配之荒谬绝伦,但欲行一方策,使物产之供给,得按公理而互蒙利益耳。此即余所主张之民生主义的定义。”由此,我们可认为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是( ) A.管制经济资源以达成真平等 B.致力劳资和谐以求社会安合 C.产业和平收归国有以厚民生 D.合理分配生产所得以求平均,【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民生主义主张革命后因社会进步增长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这样通过合理分配所得以求得平均,故选D

15、。,20.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提出:“我们共产党人承认三民主义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本党愿为其彻底实现而奋斗。”符合上述“三民主义”的是( ) A.创立中华民国 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D.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政策 【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包含“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三民主义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21.1930年初,毛泽东在福建上杭古田写下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满怀激情地指出“中国革命高潮快要到来”。当时的中国革命正处于 ( ) A.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 B.全民族抗战时期 C.即将取得最后胜利时期 D.探索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解析】选D。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进入低潮。但随着井冈山道路的开辟,“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产生,中国革命找到了符合国情的道路,故选D。,22.20世纪以来,中华民族走过了伟大的三个三十年的振兴之路,其中1919、1949、1979和2009年的主题先后是( ) A.科学发展、改革开放、独立解放和反帝爱国 B.独立解放、科学发展、反帝爱国和改革开放 C.反帝爱国、独立解放、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D.改革开放、反帝爱国、科学发展、独立解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