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56784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8 大小:2.3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6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家长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新迎二幼 张月 2012.12,案 例,台湾一名中学生精心策划并上演了弑母杀父的逆伦悲剧,“杀,生活好过;不杀不好过”,香港中文大学新生、香港著名科幻作家李伟才的19岁女儿放弃大好前程跳楼自杀,香港中文大学19岁新生李天蔚刚参加完大学迎新营活动,就留遗书和亲人道别,在家中跳下18楼身亡。警员调查后检获一封遗书,内容大意是与家人道别,并表示“对不起,我要走了,再见”。 李天蔚开了多个网志,记下生活点滴,其中在一篇天之小句提及“不安慰是最好的安慰,人生真是很险恶!”而在发泄原来这个是我文中“我昨晚到现在心情超差,我极需一个地方让我发泄啊是我不能专心,我承认,所以我真的很讨厌

2、自己啊”。李天蔚的好友亦称,近日曾听到她诉苦,表示在迎新营时感到“好辛苦”及“很不开心”。,视频,我国不同社会群体的心理健康现状,1 .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有关专家对全国6大区16所高校的5280名大学生的调查表明,22.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上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中,44.1的有1项超标,最高超标的有9项。对178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其中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32.4,重度心理问题检出率为7.8某些特定大学生群体如新生、贫困生、高职学生以及研究生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可以说心理问题已经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并成为大学生休学、退学、犯罪和意外死亡的首要问题。,2 . 中小学生的

3、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对河南省高中生进行调查发现,处于中等焦虑水平的学生占77.8,重度焦虑水平的学生占2.52;对北京市2万多名中学生跟踪调查显示,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3.9,重度的占0.1。对559名浙江省湖州市46年级小学生调查发现,心理问题的总检出率达 22.9。某些特定中小学生群体如重点中学学生、农村中小学生、民族中学生、宏志班学生、辍学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3 . 幼儿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幼儿的心理健康状况也不尽人意。对深圳市罗湖区3047名46岁幼儿调查发现,其行为问题的检出率达25.9。另据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对上海市3000名45岁的幼儿

4、心理健康调查显示,8.8的幼儿有不良习惯,11的幼儿情绪抑郁、自卑,5.8的幼儿焦虑、紧张,20的幼儿表现多动、坐立不安,25的幼儿偏食,22的幼儿性情古怪。,4. 教师的心理健康现状,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较为严重。1999年4月初,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14个市、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检测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18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属于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69的教师自卑心理严重。另外,嫉妒情绪明显、焦虑水平偏高等也是较突出的问题。2005年对280名高校教师进行调查发现,心理问

5、题检出率高达33%。某些特定教师群体如农村中小学教师、高校女教师、幼儿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较为突出。,9月10日是什么日子?,每年的9月10日不仅是教师节,也是“世界预防自杀日”(全世界每年有100多万人自杀,其中30%来自中国) 中国:每年平均自杀人数30万人,平均每天有822人在自杀; 台湾:年平均自杀人数3195人,平均每天有8.75人自杀; 日本:年平均自杀人数3.4万人,平均每天有93人自杀; 韩国:年平均自杀人数1.2万人,平均每天有32人自杀; 美国:每年平均自杀人数7万人,平均每天有192人在自杀; 欧盟:年平均自杀人数5.8万人,平均每天有159人自杀;,“压力山”大,你健康吗,

6、二十一世纪是压力时代 二十一世纪是心理健康的世纪,什么是健康?,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心理健康的标准,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有良好的自我意识 享有和谐的人际关系 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 有健全的人格 道德心态的健康 具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智力活动正常,“五快三良”,五快: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说得快、走得快 三良: 良好的个性: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心境达观 良好的处世能力:沉浮自如、观察问题客观、有自控能力、能应付复杂环境、对事物的变迁保持良好的情绪、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际关系:待人宽厚、珍惜友情、不吹毛求疵、

7、不过分计较、能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当今社会的心态,压力感:大中小学生的升学、就业,在商的有盈利的竞争,在学的有职称的竞争,在政的有晋升的竞争; 失落感:不同年代的人 孤独感:冷淡、缺少人情味、信任大幅度下降,孤独和无助 急躁感:经商作假、学问作假、为官作假 不公平感:迷茫感、仇官、仇富、仇警,当前家长的心理压力:一个“拼爹”的时代病态,四大名爹,李刚,李双江,卢俊卿,王军,一个“拼爹”的时代是病态的,一个民众都默许“拼爹”的社会是可悲的。,养育一个孩子,家长所承受的压力,物质:养育一个孩子的直接成本已经高达48万元 精神:孩子的学习成绩 孩子的就业 孩子的婚姻(买房、买车) 孩子的孩子,怎么办

8、?,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人格发展理论(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口唇期:从出生到 1 岁2左右。此期婴幼儿以吸吮、咬和吞咽等口腔活动为主满足本能和性的需要。 肛门期:23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欲望的满足主要来自于肛门或排便过程。 性器期:45 岁左右。此期儿童性生理的分化导致心理的分化,儿童表现出对生殖器的极大兴趣,性需求集中于性器官本身。他们不

9、仅通过玩弄性器官获得满足,而且通过想象获得满足。此期男孩会经历“恋母情结”(俄底普斯情结),对于女孩,则经历“恋父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 潜伏期:6岁到16岁左右。在这一时期,儿童的兴趣转向外部世界,参加学校和团体的活动,与同伴娱乐、运动,发展同性的友谊,满足来自于外界、好奇心和知识满足,娱乐和运动等。 生殖期:13岁到18岁。青春期性器官成熟后即开始,性需求从两性关系中获得满足,有导向的选择配偶,成为较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心理防卫机制,自我防御机制”是用来防卫自己的,一方面保护“本我”的冲动不轻易外露,另一方面避开“超我”对“自我”施加的压力,以抵制“超我”的挑剔和苛刻。,心理防卫机

10、制,弗洛伊德认为自我为解决超我与本我之间产生的冲突,会使用心理防卫机制。,9种心理防卫机制,“否认”为避免去意识到对自我产生威胁的不快事实或现实。例如学生接到表现不佳的成绩单,而对自己说成绩并不重要。 “反应结构”为意识性的采取某种与潜意识的欲望完全相反的进向。例如某人强烈仇视某一种族,宣称其理由为该种族低下卑微,但潜意识而言,是其人感觉自身低下卑微才有此说。 “转移”为情绪从危险物转向安全物。例如击打枕头,以避免攻击某人。 “压抑”为下意识的将极度痛苦的经验(如战争创伤),强制驱离意识层次;“抑制”则为有意识的进行同样工作。 “投射”是将基本上本属自身一部份某种不快的思绪、动机、欲望、或情感

11、,投射到他人或他物身上。例如一个吝啬的人会说别人爱斤斤计较,而一个不愿承认自己满脑子想着性的人可能愈容易对别人成天想着性的样子感到愤怒。,“理智化”为在情感上让自我脱离压力事件。理智化通常不透过接受现实,而经由合理化解释来进行自我脱离。 “合理化”为透过建构逻辑的正当性来作出某个决定,而此决定最初的形成原因,来自完全不同于合理化的其他精神状态。例如甲为了听自我成长课程而购买MP3播放机,但却怕真正的理由无法被人苟同,而告诉友人是为了听古典摇滚才购买播放机。 “补偿”乃因无法达成某种行为,而代之以另一种行为。例如第一个小孩很会读书,第二个小孩可能常逗父母开心来博取注意。 “升华”是将冲动导引至社

12、会认同的行为上。如以黑暗阴沉之诗描写人生的女诗人爱蜜莉狄金森,其创作活动即为一例。 “退化情感” 指行为回朔到较幼年期(较早发展阶段)中的愉悦及满足的行为,借此平衡心理冲突。其常见的例子包括咬指甲、吸姆指、过度进食、易怒与小孩腔调。,9种自我防御机制,心理调适的策略,理智地对待心理压力和心理疾病 1.树立全新的健康理念 2.要明确患有心理失调或心理疾病是正常并且是可以战胜的理念 3.要树立自我防卫体系 4.接受自己,并面对现实 5.给自己的心灵多一点关爱 6.积极工作并适度休息 7.积极参加社交活动 8.正确对待社会不公,启示: 1. 不是每一个向你泼屎的人都是你的敌人,同样的,不是每一个把你

13、从屎堆里拽出来的人都是你的朋友; 2. 人不能够得意忘形,否则会招来灾祸。,一只麻雀的故事,福兮?祸兮?,狐狸吃葡萄的故事,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发现葡萄架要远远高出它的身高。它站在下面想了想, 不愿就此放弃,机会难得啊!想了一会儿,它发现了葡萄架旁边的梯子,回想农夫曾 经用过它。因此,它也学着农夫的样子爬上去,顺利地摘到了葡萄(这只狐狸采用的 就是问题解决方式,它直接面对问题,没有逃避,最后解决了问题。),第二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也发现以它的个头这一辈子是无法吃到葡萄了。因 此,它心里想,这个葡萄肯定是酸的,吃到了也很难受,还不如不吃。于是,它心情 愉快地离开了(这只狐狸运用的是心

14、理学当中经常提到的“酸葡萄效应”,也可以称为 文饰作用或合理化解释,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刚刚读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深深地被主人公的 精神打动。它看到高高的葡萄架并没有气馁,它想:我可以向上跳,只要我努力,我 就一定能够得到。“有志者事竟成”的信念支撑着它,可是事与愿违,它跳得越来越 低,最后累死在了葡萄架下,献身做了肥料。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上我们称为“固执“,即反复重复某种无效的行为,有时 我们也称它为强迫症。它说明,不是任何事情的最佳方案都是解决问题,要看自己的 能力、当时的环境等多种因素。),第四只狐狸来到了葡萄

15、架下,一看到葡萄架比自己高,愿望落空了,便破口大骂,撕 咬自己能够得到的藤,正巧被农夫发现,一铁锹把它拍死了。 (这只狐狸的行为我们称它为“攻击“,这是一种不可取的应对方式,于人于己都是有 害无利的。),第五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一看自己的身高在葡萄架下显得如此的渺小,便伤心 地哭起来了。它伤心为什么自己如此矮小,如果像大象那样,不是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吗?它伤心为什么葡萄架如此高,自己辛辛苦苦等了一年,本以为能吃到,没想到是 这种结果。 (这只狐狸的表现我们在心理学上称之为“倒退“,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 的较高阶段退到人格发展的较低阶段。),第六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仰望着葡萄架

16、,心想,既然我吃不到葡萄,别的狐狸 肯定也吃不到,如果这样的话,我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反正大家都一样。 (这只狐狸的行为在心理学中称之为“投射“,即把自己的愿望与动机归于他人,断言 他人有此动机和愿望,这些东西往往都是超越自己能力范围的。),第七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站在高高的葡萄架下,心情非常不好,它在想为什么 我吃不到呢,我的命运怎么这么悲惨啊,想吃个葡萄的愿望都满足不了,我的运气怎 么这么差啊?越想它越郁闷,最后郁郁而终。 (这只狐狸的情况是“抑郁症“的表现,即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性障 碍。),第八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尝试着跳起来去够葡萄没有成功,它试图让自己不再 去想葡萄,可是它抵抗不了,它还试了一些其他的办法也没有见效。它听说有别的狐 狸吃到了葡萄,心情更加不好,最后它一头撞死在葡萄架下。 (这只狐狸的下场是由于它心理不平衡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的 “不患无,患不均“的现象。很多人在与别人比较的时候,因为心理不平衡选择了不适 当的应对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