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7245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59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步步高(全国通用)2016届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_现代文阅读_第2章文学类文本阅读 第2节散文阅读 专题2考点突破 考点5欣赏散文形象课件 新人教版(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 考点突破,考点五 欣赏散文形象穷形尽相,察情悟理,现代文阅读,第二章 文学类文本阅读,第二节 散文阅读, 如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 如何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内涵)和作用, 如何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和作用,一、认识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掌握其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的,反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的,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所以散

2、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其人物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和社会意义两个方面。,2.分析方法 (1)掌握人物形象分类,准确把握作者情感 散文写人,重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如写历史之人,写功成名就之人,写作者敬仰之人,作者的思想感情除了敬仰之外,更重要的是对这一人物所具有的精神品质的推崇。所以,掌握人物形象的分类,在分析作者思想感情上就可以事半功倍。,从时间上分,有历史之人、追忆之人、现实之人等。 从身份上分,有功成名就之人、对作者产生重要影响之人、生活中平凡之人等。

3、从作者态度上分,有作者敬仰之人、批判之人、同情之人、褒贬不一之人等。 从写作目的上分,有追念亡人、激励后人、引人深思、博人同情等。,(2)掌握分析人物的手法,理解、概括人物性格、品质、精神等特点 散文分析人物的方法同小说一样,即要抓住正面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和侧面描写(正衬、反衬等)。所不同的两点是: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不像小说中的那样丰满、完整,而是集中突出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因此,在分析概括时,要根据散文中重点描写人物的段落,用几个词语集中概括;散文中作者经常会有议论、抒情,而这些议论、抒情句可以帮助我们完成对人物的分析、概括。,二、掌握考查人物形象的两种题型规范 1.

4、分析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题 (2013天津)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胡杨人家日出之前赶到二道桥,当走到四道桥,已接近晌午时分,刚过了一座新修的木桥,想找个地方交个“地税”,见一处茂密的胡杨林掩映下有毗邻的两座蒙古包,就直奔过去。蒙古包里的一位中年妇女和一位年轻姑娘热情地接待了我。(本段文字编者有改动),我就纳了闷了,这哪像是不期而遇,明明是到亲戚家里。便回身招呼伙伴们钻进了一座摆着一张折叠餐桌的蒙古包。不一会儿,蒙古包外由远而近传来一阵摩托车的马达声,循声望去,一个男人出现在门口。老代。这是我真真切切在额济纳近距离见到的第一位蒙古汉子,不高的个头,但十分的壮实,一样的黝黑发亮得让城里人无比

5、艳羡的肤色,健康阳光。不曾想到的是,在后面的交谈里我才发现,之前印在我脑海里的蒙古汉子应该是端着苍鹰的姿势,个顶个儿膀大腰圆的摔跤手模样,而老代很浓缩且很腼腆。,关系就这么在你一句我两句的沟通中变得融洽起来,就像一壶好茶,浸出物是慢慢地释放出来的。但我还是心里没底,提到了餐费的问题。老代憨憨地说昨天也有人要吃手抓,给了60元。我没说啥,心里有底了,见他们开始包饺子了,我说:“让我媳妇儿来帮忙包可以吗?”“可以啊,来吧。”,我又认真地“调侃”了一句:“俺们山东人包饺子,肉馅儿要塞得满满的。”老代乐呵呵地回了一句:“没事啊,包成包子都行。”饺子是用搁在外面空地上的炉子煮的,到了晚间这炉子就得抬进蒙

6、古包生火烧水取暖。姑娘在煮饺子,我就开始拍照,这时才开始观察老代家周边的一切。荒漠深处的额济纳,秋天显得十分的短促,犹如礼花般绽放的黄色叶片或繁如花海或星星点点,映衬着千年胡杨那遒劲的枝干,美得让人窒息。,手抓羊肉上来了,是一整块羊胛骨肉,在甘肃,在青海,在陕西,没少吃手抓羊肉,这回真长见识了。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吃到的最棒的手抓!问起老代,为啥会给我们上这块肉。“家里来了尊贵的客人我们就会杀一只羊,用最好吃的肉来招待客人,你们吃完走了,这块骨头,我们洗一洗,拴上一根麻绳要挂在蒙古包上的。”呜呜,我差点没感动得冒泡儿。,慢慢聊着,我这才知道,之前最先打招呼的那位中年妇女是老代的丈母娘,而那位年

7、轻的姑娘是老代媳妇儿,我的眼镜差点儿没掉地上,这关系一时我都没反应过来。老实说,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蒙古人的豪情和大度一览无余。因为忙活我们这顿饭,等我们吃完了,人家一家才开始用餐,怪不好意思的。又等了一袋烟工夫,才最后过去把饭钱硬塞给了老代。之前说好了的:两盘羊肉饺子、一,份手抓羊肉,共60元。给老代一张,没让他找钱,老代有点不好意思收,这时候,我的态度有点强硬了,必须收下!见他们也喝茶,也不管他们喜不喜欢,留下我摄影包里带的所有的“大红袍”,挥一挥衣袖,与老代一家人道别,没有相约来年,轻轻地带着一份纯真,我们走了,还觉得有点儿豪迈。回来的路上,在想一件事

8、儿,如果戴望舒是蒙古族的,他还会不会潇洒地轻轻挥一挥衣袖,撑着那把油纸伞去幽会那丁香般的姑娘?扑哧。 (选文有删改),1.请概括老代的性格特点,并加以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归纳人物的性格特点。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代的内容进行概括,要抓关键词语,如“憨憨地”“豪情和大度”等。文中作者初次见到老代时,对老代的外貌描写显出其淳朴的特点;在作者与老代商量钱和包饺子时,老代的语言都显出憨厚的特点;从“刚开始我把他媳妇儿当他女儿了”“老代没生气,反而开怀大笑”可看出老代的豪爽和大度。 答案 (要点)淳朴、憨厚、豪爽、大度等。,【精要点拨】 (1)审题 审题同小说中的人物形象题差不多,主要审清: 是分析还是概括

9、。 是形象特点还是性格特点。(“分析”必须结合文中材料),(2)答题 答题的核心是对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面貌作出准确的概括和分析。为此,宜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将人物置于文中的具体事件和特写中去把握。掌握文章写作背景与作者的情感倾向,特别要学会借助文中的关键词、句来解读人物言行,找出其独特性。 人物的精神风貌由人物的思想、人物的社会价值组成,特别要关注其思想特征。,善于结合生活实际,调动自己的生活阅历和感悟,设身处地地站在文中主人公的角度品味和感受人物的心理和感情。 掌握答题模式:a.概括型,直接用一些人物思想、性格方面的语言答出即可;b.分析型,应结合作品中的材料分析概括其人物的思想性格,可用

10、“分析概括”式或“概括分析”式。 注意使用术语。,2.分析概括人物形象作用题 (2010江西)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饮一口汨罗江 熊召政汨罗一水,迤迤逦逦,在中国的诗史中,已经流了两千多年。诗人如我辈,视之为愤世嫉俗之波的,不乏其人;取它一瓢饮者,更是大有人在。当然,饮的不是玉液琼浆,而是在漫长的春秋中浊了又清,清了又浊的苦涩。这苦涩,比秋茶更酽。,这会儿,我正在汨罗江的岸边,掬起一杯浑黄得叫人失望的江水。为了在端午节这一天,饮一口汨罗江的水,我可是千里奔驰特意赶来的啊!脖子一扬,我,饮了一口汨罗。立刻,我感觉到,就像有一条吐着芯子的蛇窜入我的喉管,冰凉而滑溜,在我肝胆心肺间穿行,如

11、同在烟雨迷蒙的天气里穿过三峡的蛟龙。愤世嫉俗的味道真苦啊!,同行人大概看出我脸色难堪,埋怨说:“叫你不要喝你偏要喝,这水太脏了。”我报以苦笑。朋友继续说:“你们诗人都是疯子,不过,也像圣徒。恒河的水污染那么严重,圣徒们也是长途跋涉,非得跑到那里去喝一口。”我得承认,朋友这么说,并不是讥笑我,他只是不理解。我的行囊中,带有青岛啤酒和可口可乐,为什么,我非得饮这浑黄的汨罗?,这小小的隔阂,让我想起禅家的一段公案。一次,著名禅师药山惟俨看到一个和尚,问:“你从哪里来?”和尚答:“我从湖南来。”药山又问:“湖水是不是在泛滥?”答:“湖水还没有泛滥。”药山接着说:“奇怪,下那么多雨,湖水为什么没有泛滥?

12、”和尚对此没有满意的回答。因而药山的弟子云岩说:“是在泛滥。”同时,药山另一个弟子东山大叫道:“何劫中不曾泛滥!”,细细品味这句话,不得不佩服禅家独特的思维品质。何水不脏?我想对朋友当头棒喝的这四个字,本源于何劫中不曾泛滥的追问。不过,那四个字我终究没有问出口。然而由禅家推及诗家,我想得更多了。汛期湖水泛滥,每个人都看得到。可是,干旱季节的湖水泛滥,又有几个人能感觉到呢?屈原淹死在汨罗江,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汨罗不只是湖北的这一条,也不尽然是由波涛组成,知道这一点的,恐怕更是微乎其微了。,何劫中不曾泛滥!还可以推补一句,何处没有汨罗江?嵇康的汨罗江,是一曲裂人心魄的广陵散;李白的汨罗江,是一片

13、明月;苏东坡的汨罗江,是一条走不到尽头的贬谪之路;秋瑾的汨罗江,是一把砍头的大刀;闻一多的汨罗江,是一颗穿胸的子弹到这里,我禁不住问自己:你的汨罗江会是什么呢?,据考证,屈原本姓熊,是我的同宗。从知道他的那一天起,他就是我写诗做人的坐标。每当灾难来临,我就想到那形形色色的汨罗江。好多次,当我的愤怒无法宣泄,我就想跑到这里来,跳进去。让汨罗再汨罗一回。今天,我真的站到了这汨罗江的岸边,饮了一口浑黄后,我的愤怒被淹灭了,浮起的是从来也没有经历过的惆怅。,江面上,二三渔舟以一种“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悠然,从我眼前飘过。不知道屈原为何许人也的渔翁,一网撒去,捞回来的是最为奢侈的五月的阳光。偶尔有几条鱼苗

14、,看上去像二月的柳叶,也被渔翁扔进了鱼篓。那也是他的收获啊!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中国的渔翁形象,从劝屈原“何不随其流而逐其波”的那一位,到“惯看秋月春风”的那一位,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权力更迭,人间兴废,与他们毫不相干。船头上一坐,就着明月,两三条小鱼,一壶酒,他们活得好逍遥啊!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这就是我的惆怅所在。一位清代的湖南诗人写过这么一首诗:,萧瑟寒塘垂竹枝,长桥屈曲带涟漪。持竿不是因鲂鲤,要斫青光写楚辞。看来,这位诗人的心态和我差不多,又想当屈子,又想当渔翁,结果是两样都当不好,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古人早就这么

15、说过。既如此,我的饮一口汨罗的朝圣心情,到此也就索然了。归去罢,归去来兮,说不定东湖边上的小书斋,就是我明日的汨罗。(选自问花笑谁:熊召政美文精选,有删改),2.“渔翁”在文中有何寓意?其作用是什么? 解析 从“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渔翁之意,却是肯定在于鱼的”“都是明哲保身的遁世者”两句可概括出“渔翁”的寓意。“你看这条因屈原而名垂千古的汨罗江上,屈原早就不见了,而渔翁仍在”一句点明了写渔翁的作用。 答案 寓意:指只关注眼前物质利益的人,指明哲保身的遁世者。 作用:与愤世嫉俗的屈原形成鲜明的对比,以凸显屈原的高尚,表达作者对现实的感慨。,【精要点拨】 这类题型在散文阅读中很少出现,如果出现,则在

16、答题时要特别注意。 有判断文体的意识。文体不同,人物形象的作用就不同。人物形象出现在写人叙事散文中,它是主旨、情感之所在;出现在状物散文中,它是主体物象一个很好的衬托,有助于主旨意蕴的生发。 掌握答题角度:内容主旨角度、结构构思角度、主体物象(人物形象)角度。, 如何分析概括物象特点(内涵)和作用,一、认识散文中的物象,掌握其分析方法 1.基本概念 所谓物象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出现的具体事物形象,它在以事物形象本身出现的同时,也包含着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也就是说,物象不仅有其本身的具体意义,而且具有被赋予的抽象意义。可以说,我们在文学作品中欣赏到的物象,都是客观物象和作者或人物主观思想感情融合

17、而成的形象。,2.分析方法 (1)抓住散文类别特点,了解物象出现场合 写景散文 写景散文以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景观为描写对象,分析物象就是分析这些景观。景观是写景散文的主角和灵魂,它在使文章血肉丰满的同时,也承载着作者的情感。所以,分析写景散文中的物象,要始终将其与作者的情感结合起来。,状物散文 状物散文一般以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文章围绕着某一具体事物展示。这一事物就是我们要研究的物象。状物散文的层次非常清楚,往往会从物象的外观、特性、用途等说起,然后发散到其所代表的精神、品质、价值观等。作者往往是言在此而意在彼,事物的本身意义仅仅是一个引子,其抽象意义才是文章的重点。因此分析这类物象时一定要注意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