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66942 上传时间:2018-10-0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5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洪涛现代物流导论第1章绪论ppt课件(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代物流导论,周洪涛 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18971300086 ,现代物流导论教学安排,考核安排: 1)平时成绩占30%,其中课堂点名与课堂表现占10%;作业占20%。 2)课程结束考试占70%。教材: 物流管理专业教材编写组,物流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课表: 1-8周周二和周四上课(2011.9.6-2010.10.27)1)周二 5-6节,东九 A3142)周四 3-4节,东九 A318,现代物流导论教学安排,教学内容: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物流战略 第三章 物流网络规划 第四章 现代物流装备 第五章 交通运输组织基础 第六章 库存管理 第七章 采购与供应管理 第八章 企

2、业生产与物流管理 第九章 物流服务运作管理 第十章 物流信息系统 第十一章 国际物流与商务 第十二章 物流系统仿真 第十三章 物流成本分析与绩效评价,第1章 绪论,周洪涛 华中科技大学系统工程研究所 18971300086 ,主要内容,当今,物流已成为社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以体会到物流的存在,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到物流的运作,政府部门的工作也时常与物流有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物流效率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管理水平的标志之一。正是因为如此,近年来物流受到各国政府、企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 1.1物流 1.2物流的价值 1.3物流系统的

3、结构形式 1.4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1.5物流学科 1.6 物流管理的知识体系,1.1物流,1.1.1物流概念的起源1.1.2物流的发展1.1.3现代物流,1.1物流,1.1.1物流概念的起源 物流,顾名思义,就是货物的流动。 在远古时代,人们为了维持生计,需要进行狩猎、种植、采摘等生产活动。饥一顿、饱一顿的方式并不能给人们的生存带来持久的保障。于是就开始有了生产与储存的活动。尤其是一些季节性较强的货物的生产,如大部分农作物,在生产和丰收季节可以获得一定量的物质储备,在其他非生产季节也有生活所必须的物品。可以说,生产与储存活动是人类社会的一大进步。 后来,出现了以物易物的商品交换形式,人们通过交

4、换各自所拥有的货物,来达到满足自己在生活上的不同需要,于是出现了货物的流通。再后来,是货币的出现,为人们从事商品流通活动提高了便利,并促进了商品流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开始步入商品经济的时代。货物流通活动是人类社会的又一大进步。,1.1物流,1.1.1物流概念的起源 早期的物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甚至是为了生存而进行的一种本能性的活动。以那些时期的经济基础为背景,注定了物流活动不是(也不可能是)自觉的活动。 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物流从学科的角度才逐步形成概念。在此之前,已有一些国家进入了工业化时代,出现了社会分工。在一个具有明显社会分工的国家里,经济要想得到发展,必须要有物流为

5、其服务。而且,在二十世纪初期,随着科技和管理的进步,工业生产从手工作坊式模式上升到大规模生产模式,人们开始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1.1物流,1.1.1物流概念的起源 许多文献认为,A.W. Shaw是最早提出物流概念的人。他于1912年在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ome Problems in Market Distribution”的文章,随后于1915年在哈佛大学出版了相同题名的书。他从市场营销角度,分析了分销(distribution)的概念。他指出商品价值应体现在形状和位置上,其中形状与生产相关,而位置与分销相关。长期以来,

6、人们只重视生产活动,几乎忽略了分销活动。因此,他在书中重点分析了分销的作用和重要性,表明商品可以通过分销活动创造附加价值。 此后,美国营销协会于1935年提出了货物分销(physical distribution,简称PD)概念(商品通过各种分销渠道从原产地到消费地的搬运移动和储存活动)。货物分销(PD)是在分销基础上的扩展,已包含了物流的关键性活动,如搬运移动和储存。因此,将PD的概念作为物流的起源,而且是来自营销领域。,1.1物流,1.1.2物流的发展 如果将二十世纪初期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作为物流的起源阶段,则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至八十年代是物流的发展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当时为止人类

7、历史上所经历的规模最庞大、武器最先进、形式最复杂的战争,也是最残酷的战争。当时为战争服务,组织了许多专家来解决各种实战问题,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由此催生了一个新的领域:运筹学(operations research)。 运筹学在战争中的突出贡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用理论方法解决技术专题,例如雷达系统的协调配合、反潜艇炸弹的合理深度、高射机枪的最佳射击仰角等。 二是规划后勤保障,例如当组织如此庞大的战争时,需要合理考虑战争物资的储存与运输、人员的调动等。高效率的后勤保障是赢得战争的基础,如同战后总结时有专家指出,英国之所以能赢得战争,并不是英国的武器比德国先进,而在于英国的后勤保障比德国效

8、率更高。当时,出现了一个术语,就是“后勤”(logistics)。,1.1物流,1.1.2物流的发展 在战争结束后,运筹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并没有废弃,而是开始在民用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得到应用。 由于战争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和摧残极大,战争结束后不久的一段时期,社会对物资资料的总需求也非常庞大,基本上是生产什么就能卖出去什么,完全是卖方市场环境。 但不久市场形式逐步发生了一些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资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开始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企业也开始处于买方市场环境中,要面对竞争来求得生存与发展。为客户提供及时满意的优质服务,是取得竞争优势的一个手段。为此,面对新的环境(买

9、方市场环境),需要有科学方法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物流问题。,1.1物流,1.1.2物流的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于1963年成立了货物分销管理协会(National Counci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Management,简称NCPDM),并对物流进行了定义,指出物流(logistics)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计划、执行和控制从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动和储存的过程。这一举动,标志着物流从传统的营销领域中的附属活动中分离出来,正式成为独立的领域。 同时,运筹学方法也开始被应用到物流中,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例如,库存

10、管理中针对随机客户需求的报童模型,路径规划问题,线性规划中的运输问题,网络中的最大流问题,设施选址的重心算法等等。 这些理论方法,一方面丰富了运筹学的基础内容,为其提供了许多素材;另一方面使得越来越复杂的实际物流问题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为提高物流效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1.1物流,1.1.2物流的发展 这一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社会经济得到高度发展,行业分工越来越细,物流在整个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何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是物流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在面对多样化客户需求的情况下,既要满足客户需求,同时还要降低物流成本。这时,出现了物流成本的“冰山论”、“第三利润源泉论”等,认为物

11、流成本尚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部分,降低物流成本等同于社会总财富得到了增长。因此,许多国家对物流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通过新技术的应用和科学的管理使物流成本不断下降。 伴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诸如第三方物流服务公司这种专业化的物流服务组织: 一方面可以为客户提供快速、便捷、准确的高质量物流服务;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专业化的优势来扩大市场,取得规模效益,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1.1物流,1.1.2物流的发展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美国货物分销管理协会(NCPDM)于1985年更名为物流管理协会(Counci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简称CLM

12、),进一步反映了物流的重要性。可以说,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20世纪80年代,是物流形成和快速发展的时期。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接受物流的概念,当时我国将logistics翻译为后勤。长期以来,我国没有象西方国家那样理解logistics随时间而不断变化的内涵,仅仅只是停留在后勤的层面上。,1.1物流,1.1.3现代物流 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社会经济生活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同时,管理界也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需要解决或加以研究。 以企业管理为例,传统思想主要是注重企业内部的管理,如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

13、,而企业与企业之间基本上是竞争关系。自20世纪80年代后,管理者们逐步认识到,企业管理不应仅仅局限在企业内部的管理,还应逐步扩展到跨企业之间的管理。 以物流为例,传统的物流功能是为客户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如仓储、运货服务等。自20世纪80年代后,学者和实践者们逐步认识到,物流还应承担更多的责任和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供应链管理应运而生。 首先,供应链管理是跨企业之间的管理。 其次,供应链管理注重企业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强调应提高整条供应链的运行绩效和增强整条供应链的竞争实力。 为此,供应链上有效的物流和信息流管理是核心工作,而现代化的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是实现供应链管理目标的基础保障。,1.1物流

14、,1.1.3现代物流 为适应物流发展的需要,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于1998年再次对物流给出了如下的新定义: Logistics is that part of the supply chain process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from the point of origin to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15、 customers requirements.(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计划、执行和控制从原产地到消费地有效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流动和储存的流程。) 显然,新定义和旧定义相比,强调了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1.1物流,1.1.3现代物流 近年来,由于供应链管理的重要性, CLM于2005年再次更名为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ouncil of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ofessionals,简称CSCMP)。同时,对物流给出了更新版本的定义: Logistics management is that part of supply chai

16、n management that plans, implements, and controls the efficient, effective forward and reverses flow and storage of goods, servic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point of origin and the point of consumption in order to meet customers requirements. (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计划、执行和控制在原产地与消费地之间有效

17、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的正向和逆向流动及储存的管理。) 从该定义可以看出,在传统物流定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强调了两点,一是说明物流的重要工作是管理,二是逆向物流的重要性。,1.1物流,1.1.3现代物流 随着我国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许多学者和管理者有机会接触现代物流的概念,发现logistics已远远不是我们后勤层面上的概念。虽然数十年来西方国家的用词logistics一直未变,但其内涵却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此,我国也将早期的logistics翻译为后勤,变为20世纪80年代将其翻译为物流,并参照国外对logistics的定义,给出了关于物流的定义。 在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定义为:“为物品及其信息流动提供相关服务的过程。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回收、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