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55244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9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生儿概述杨洁ppt课件(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生儿概述,新生儿定义,定义:新生儿是指从脐带结扎到生后28d内 的婴儿。新生儿期是指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d的时期。,新生儿的分类,根据胎龄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分类 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 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 高危儿,根据胎龄分类,胎龄:从最后1次正常 月经第1天起至分娩时止,通常以周表示足月儿 :胎龄37周胎龄42周( 259293天) 早产儿 :胎龄37周(259天) 过期产儿 :胎龄42周(259天),早产儿,足月儿,过期产儿,根据出生体重分类,正常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和4000g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g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500

2、g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1000g,巨大儿,正常体重儿,极低出生体重儿,超低出生体重儿,根据出生体重和胎龄的关系分类,小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同胎龄儿体重第 10个百分位 适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第 1090个百分位 大于胎龄儿:出生体重在同胎龄儿体重第90个百分位以上者注:足月小样儿,指胎龄满37周至不满42周,体重2500g者,500,750,1000,1250,1500,1750,2000,2250,2500,2750,3000,3250,3500,3750,4000,4250,4500,4700,5000,24,26,28,30,32,34,36,38,40,42,44,早 产

3、,足月产,过期产,胎龄(周),出生体重(克),第90百分位,第50百分位,第10百分位,大于胎龄,适于胎龄,小于胎龄,新生儿胎龄与出生体重的百分位曲线,根据出生后周龄分类,早期新生儿 :生后1周以内的新生儿,也属于围生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个新生儿期最高,需要加强监护和护理,晚期新生儿:出生后第2周至第4周末的新生儿,母亲疾病史 母有各种急、慢性疾病吸烟、吸毒或酗酒史过去有死胎、死产或性传播病史等,高危儿已发生或可能发生危重疾病而需监护的新生儿,常见于以下情况,分娩史难产、手术产、急产、产程延长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和止痛药物史等 新生儿 窒息、多胎儿、早产儿、小于胎龄儿、 巨大儿、宫内感染和先天

4、畸形等,母孕史母年龄过大或过小孕期有阴道流血、高血压、先兆子痫、子痫、羊膜早破、胎盘早剥、前置胎盘等,正常新生儿的生理特点,1外表特征,2.呼吸(1)第一次呼吸:出生后10秒钟内开始。(2)呼吸特点:浅而快,有时节律不齐。以腹式呼吸为主。(3)呼吸频率:出生后第一天4060次/分钟, 2天后降至2040次/分钟,3.消化系统(1)能够适应大量流质饮食。(2)易溢乳。(3)大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34日后排便每日35次。,4血液循环系统(1)心率:较快,睡眠时120次/分钟,清醒时140160次/分钟。(2)血液分布:主要集中于躯干及内脏,肝脾可触及,四肢易发冷。(3)血细胞:红细胞、白

5、细胞计数较高,以后逐渐下降至婴儿正常值。,5泌尿系统 (1)排尿时间:出生后612小时内。 (2)特点:滤过和浓缩功能差,尿量多,易发生脱水和电解质紊乱。6神经系统: (1)特点:发育不成熟,动作慢而不协调,肌张力稍高,哭闹时可有肌强直。 (2)反射:出生时即有感觉及非条件反射。,7 体温 (1)体温:出生后体温迅速下降2左右, 812小时后开始回升,1224小时稳定在3637之间。(2)特点:易受外界环境温度影响而波动。 高温环境下可能发生“脱水热”。 低温环境可能发生“新生儿硬肿症”。,8皮肤黏膜 (1)胎脂 : 保护皮肤,减少散热。长时间存留,可刺激皮肤。(2)易感染:与皮肤薄嫩有关。(

6、3)其它:如粟粒疹、蒙古斑、 “螳螂嘴”、“马牙”、 “板牙”等。无特殊意义,勿需治疗,多可自行消失。,9脐带 结扎后数小时内可能有渗血或出血。37天脱落。,脐带残端,10免疫 (1) 从母体获得IgG, 使其出生后6个月 内对多种传染病具有免疫力。(2) 免疫功能不健全:易发生消化道、呼吸道感染及败血症。,二、正常新生儿的行为特征,1睡眠和觉醒:每日睡眠20小时以上,随大脑皮层发育,觉醒时间 渐长,睡眠时间渐少。 2感觉:出生时即有,并可通过感觉与人沟通。 3. 反射:出生时即具备吸吮、吞咽、觅食、握持及拥抱反射.,新生儿特殊的生理现象,一、生理性黄疸二、生理性体重下降三、乳腺肿大及假月经四

7、、脱水热,一、生理性黄疸,1.生理性黄疸: 正常新生儿出生后23天出现皮肤、巩膜黄染,45天最明显,710天后自然消退。2.特点:无临床症状,肝功能正常。,二、生理性体重下降,1.时间:出生后24天体重下降,4天后回升, 710天恢复至出生时体重。 2.范围:约为出生体重的6%9%,一般不超过10%,,三、乳腺肿大及假月经:,与胎盘分泌的雌孕激素影响有关。1. 乳腺肿大:发生于新生儿出生后34天,23周后自行消失。2. 假月经:女婴出生后1周内,阴道可有少 量血性分泌物排出,持续12天而自行停 止。,四、脱水热,1.特点:出生后23天,体温突然升高达38以上,一般情况良好。夏季多见。 2.原因

8、:室温过高、保暖过度、散热减少及吃奶较少等原因导致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浓缩所致。 3.处理:通风、降低室温、减少包被或喂水,体温可于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身体状况 (1)生命体征1)体温:易波动,正常为3637.2. 2)呼吸:出生时4060次/分,2天后降至 2040次/分,可有节律不齐,以腹式呼吸为主。3)心率:正常120140次/分。,大小便 1)小便:出生后不久即排尿,如12小时后仍无尿,注意泌尿道畸形。 2)大便:出生后24小时内排出胎便,24小 时后无胎便,注意消化道畸形。大便性状可提示喂养及消化道情况。,肌张力及活动情况 正常新生儿反应灵敏,肌张力正常,四肢活动自如

9、,呈屈曲状。 皮肤、黏膜 1)颜色:皮肤呈粉红色,面色苍白或青紫提示呼吸不畅或心功能不全。2)观察:皮肤、黏膜有无黄疸、感染或红臀发生,口腔黏膜有无感染,脐带 观察残端有无出血、红肿及异常分泌物。 啼哭 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啼哭为新生儿生理、心理需要的表达方 式,饥饿、不适等都可引起,哺乳后哭声不止应查找原因。,新生儿行为特征的评估 1)睡眠:注意睡眠及觉醒时间;2)感觉:视觉、听觉、味觉、 触觉是否正常;3)反射:吸吮、吞咽、觅食、握持及 拥抱反射是否存在。,新生儿特殊生理现象的评估,1)生理性黄疸:评估黄疸出现、消失时间及程度。 2)生理性体重下降:每天沐浴后测裸体体重。评估体 重下降的时

10、间、范围。生理性体重下降停止后体重增长 50 g/日。,3)乳腺肿大及假月经:注意出现及消失时间. 4)脱水热:新生儿出生后23天体温突然升高,应考虑脱水热。如通风、喂水后体温不下降,注意感染,护理措施,1. 生活护理,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 (1)中性温度:指新生儿最适宜的环境温度, 即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达55%65%。 (2)测体温:每日2次,体温稳定在3637。,2保持呼吸道通畅 (1)胎儿娩出后,首先清理呼吸道.(2)密切观察呼吸和面色.(3)防窒息:取侧卧位,避免溢乳或呕吐物误入呼吸道。,3预防感染 (1)清洁、卫生与消毒1)环境 2)工作人员 3)新生儿: 体温稳定后,于出生

11、后24小时内即可沐浴。 (2)眼耳口鼻护理,(3)皮肤护理 :1)产后6小时内可除去胎脂,以免刺激皮肤。2)衣服、尿布柔软、舒适,清洗时漂洗干净,以防皮肤擦伤或刺激皮肤。 (4)脐部护理 1)断脐后2小时内,观察断端有无渗血。2)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注意残端有无红肿及分泌物。3)脐带残端一般于出生后37天脱落。,(5)臀部护理 尿布干燥、柔软、及时更换。不宜用 橡皮布或塑料单。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 (6)预防接种 1)卡介苗:正常新生儿出生后1224小时 接种。 2)乙肝疫苗: 出生后24小时、1个月、6个月接种。,4.合理喂养 (1)纯母乳喂养:指除母乳外,不 给婴儿添加任何食物(包括糖水)

12、。其措施有:早接触,早吸吮.母婴同室。按需哺乳.(2)人工喂养(3)混合喂养,5日常观察 (1)了解吃奶、大小便及睡眠情况; (2)注意体温、呼吸、心率、体重变化; (3)观察面色、手足颜色和温度,囟门大小 和紧张度; (4)注意有无呕吐及皮肤感染,四肢活动和 肌张力情况等。,6健康教育 (1)提倡母婴同室和母乳喂养,鼓励父亲参 与日常护理,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 (2)指导家长学习日常护理知识及技能。 (3)新生儿访视、预防接种。,小结,1.新生儿脱离母体独立生存,为适应新环境,机体的生理功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2.因新生儿各器官和组织发育不成熟,对外界的适应能力差,患病率和死亡率高。了解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特殊生理现象,加强新生儿保健和护理,有利于其健康发育。 3.通过学习,学会对正常新生儿的护理评估,掌握新生儿的护理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