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531483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7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3(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川北医学院附院内分泌科 陈玉华,概述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生理功能激素分类与作用机理内分泌系统的调节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分类内分泌疾病诊断原则内分泌疾病防治原则,概述,一、什么叫内分泌(一)传统的定义:腺体内分泌(二)旁分泌和自分泌以及胞内分泌:组织内分泌(三)分子内分泌:,(一)传统的定义:,腺体切除观察补充恢复 内分泌腺包括垂体,甲状腺,甲旁腺,肾上腺,松果体等腺体是机体的一种特殊的分泌方式无导管分泌(相对于肝脏,胰腺,唾液腺等而言), 又称经典内分泌或腺体内分泌,即主要指内分泌腺分泌激素,直接通过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循环到达全身,分布于该激素的效应

2、器官(靶细胞)发挥生理作用。,(二)旁分泌和自分泌以及胞内分泌:,60年代后进入组织内分泌学研究阶段:发现除内分泌腺能分泌激素外(即腺体内分泌外),下丘脑、胃肠、胰岛、心、肾等组织和不少恶性肿瘤也可分泌激素,此类激素通过组织液到达邻近细胞(旁分泌)或作用于自身细胞(自分泌),或者有的细胞内的化学物直接作用在自身细胞(胞内分泌)。 此方面的研究推动了细胞生物学的发展,创建放射免疫测定法、免疫放射测定法、酶联免疫及化学发光测定法,奠定微量激素测定的特异性和高度敏感性、推动放射受体测定。,(三)分子内分泌:,近10年内分泌学研究进入到分子内分泌阶段,应用重组DNA和单克隆技术,对激素的基因表达和调控

3、,激素的生物合成和释放,激素受体的结构与功能,激素和受体的结合及结合后细胞内反应以及细胞代谢、细胞增生、分化、凋亡等进行研究。 科学研究势必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已能人工合成人胰岛素、人生长激素等多种激素,广泛应用于临床、造福人类。 因此本专业系年轻的边缘学科,发展迅速,前景广阔。,二、什么叫内分泌系统:,是由内分泌腺体(主要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甲旁腺,肾上腺,性腺,胰岛等)和某些脏器(心血管、胃肠、肾、脑等)中的内分泌组织和细胞所组成的一个体液调节系统,它和神经系统以及免疫系统相互配合和调控,在物质代谢的反馈调节下,分泌激素,调节人体的多种代谢,使全身各器官系统的活动协调一

4、致,共同担负起机体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运动、衰老和病态等生命现象,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内,外环境而生存、生长。,内分泌系统,内分泌腺体 内分泌组织细胞,下丘脑,松果体,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甲状旁腺,胰岛,心,胃肠,脑,肾,脂肪,肺,肝,三、什么是内分泌疾病:,指内分泌腺体或组织因多种原因(如腺体的增生、萎缩、肿瘤、炎症、手术和放射损伤以及各种遗传基因缺陷或自身免疫损伤)发生了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或者内分泌腺或靶腺对激素的敏感性或应答反应降低, 或者非内分泌组织恶性肿瘤异常地产生过多激素,或者因医疗使用过多的激素, 从而使机体产生一系列功能的紊乱,表现为功

5、能亢进、功能减退或功能正常。,人体内主要内分泌腺及其激素的生理功能,(一)下丘脑释放激素: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TRH)2黄体激素释放激素: LRH (LH 黄 体生成素、FSH卵泡生成素)3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RH)4生长激素释放激素 (GHRH) 5. 泌乳素释放因子(PRF),下丘脑激素,(二)下丘脑释放抑制激素,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SS) 泌乳素释放抑制因子(PIF),下丘脑激素,脑室旁核和视神经上核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及催产素储藏于垂体后叶,下丘脑激素,腺垂体激素(一)、垂体促激素1、促甲状腺激素TSH2、促性腺激素(FSH和LH)3、促肾上腺激素ACTH: (二)、垂体

6、直接作用于外周组织的激素1、生长激素GH2、泌乳素 PRL3、黑色素细胞刺激素MS H,神经垂体激素1、抗利尿激素ADH2、催产素,周围腺体激素(一)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T3、T4 (二)肾上腺 肾上腺皮质激素1 球状带;醛固酮为主2 束状带:皮质醇为主3 网状带:性激素为主(三)性腺激素1 睾丸:睾酮2 卵巢:雌激素 孕激素,其它周围内分泌腺激素 (一) 甲状旁腺激素 PTH (二) 降钙素(C细胞) (三) 胰腺(胰岛)B细胞:胰岛素(胰岛素原及C肽),A细胞:胰高糖素,D细胞:生长抑素、胃泌素其他:舒血管肠肽 、胰多肽、5-HT等 (四) 肾上腺髓质: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 (五)、肾

7、脏:肾素,促红细胞生成素, 1-25(OH)2D3 (六)前列腺:前列腺素 (七)胃肠:胃泌素,胰泌素,肠升血糖素等。 (八)心脏:心纳素,激素分类与生化,一、激素分类,(一)肽类激素GH、PRL(泌乳素)、TSH、FSH(促卵泡素)、LH(黄体生成素)、PTH、降钙素、INS等 (二)氨基酸类激素T3、T4等 (三)胺类激素NA、多巴胺、Ad、5-HT等 (四)类固醇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醛固酮、性激素、VitD等,二、激素降解与转换,激素通过血液、淋巴液、细胞外液而转运 到靶细胞发挥作用激素经肝肾和靶细胞代谢降解而灭活激素浓度和转运蛋白结合量、亲和性均可 影响结合型和游离型激素的比值血浆激素

8、浓度依赖于激素分泌率及其代谢率和排出率,即代谢清除率 激素的分泌,在血中与蛋白质结合,及其 降解 使血浆激素水平保持动态平衡。其中最主要决定于激素的生成和分泌率。,三、激素的作用机理,激素要发挥作用必须转变为具有活性的激素以便与特异性受体结合 受体的两个主要功能1、识别微量激素:与配体(包括激素,细胞因子,神经递质)结合的结合域 2、转导信息的功能:与激素结合后可将信息在细胞内转变为生物活性作用,三、激素的作用机理,据激素受体部位不同,作用机制分二类1、细胞膜受体(肽类激素、胺类激素、细胞因子、前列腺素)2、细胞质或/和核内受体(类固醇激素、T3、VitD),三、激素的作用机理,(一)细胞內受

9、体: 1结合激素主要为:类固醇类激素、T3、维生素D和视黄酸(因此类激素分子量小,为脂溶性,易通过细胞膜,指游离激素,结合者不能进入。) 2细胞内受体分类:细胞质受体:位于胞浆內,主要与类固醇类激素结合细胞核受体:位于细胞核内,主要与甲状腺,维A酸类激素结合。,三、激素的作用机理,3细胞内受体功能:在静止状态时:(未与激素结合时)受体的激素结合区与热休克蛋白(Hsp90与70)结合使激素结合区具有结合活性。在功能状态时:(激素进入后)当激素与受体结合后使热休克蛋白解离分子构像改变和受体激活(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激活DNA激素反应元件(HREs)刺激或抑制特异性基因的转录调节DNA、mRNA表

10、达蛋白酶合成生物效应。,三、激素的作用机理,激素浓度、受体数量与亲和性决定细胞的生物应答性(生物反应) 激素受体复合物在细胞内发挥作用,促使基因转录DNA和mRNA翻译而产生蛋白和酶,改变细胞的 生物作用。不同类固醇激素可作用于不同的类固醇反应元件,通过转录因子,调节DNA、mRNA表达和蛋白合成,改变细胞的代谢、细胞生长、分化以及生物反应,三、激素的作用机理,(二)细胞膜受体:1细胞膜受体结构:一种跨膜蛋白质,位于细胞膜内。2膜受体结合激素主要为:肽类,生物胺和前列腺(因此类激素分子量太大,多为水容性。不易通过细胞膜,必须通过与膜受体结合后诱导生成第二信使,再转录信息入细胞内)3. 膜受体分

11、类与功能:四类,作用机制比较复杂,通过磷酸化和非磷酸化途径介导各种生物效应,内分泌系统功能调节,、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相互调节 (神经调节) (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影响: (二)内分泌对神经影响:,(一)神经系统对内分泌影响: 内分泌系统直接由下丘脑所调控:下丘脑正中隆突内神经核分泌释放和抑制激素通过门脉系统调节垂体前叶各促激素和组织激素的分泌,丘脑产生促垂体激素的神经元具双重功能,一方面是神经元,可接受神经性传入,另一方面又是内分泌细胞,可分泌激素,起一种神经-内分泌换能器作用。因这类激素多为肽类,故又称为神经肽,因为它们在下丘脑以外也有广泛分布,起神经递质作用,对神经和行为有重要作用.

12、神经细胞具有分泌神经递质,如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 胺,多巴胺等递质影响神经内分泌细胞,下丘脑 腺垂体 靶腺 靶腺激素 GHRH GH 肝 IGF-1 CRH ACTH 肾上腺皮质cortisol TRH TSH 甲状腺 T3、T4 GnRH LH、FSH 性腺 T、E SS GH 多种细胞 DA PRL 乳腺、性腺,(二)内分泌对神经影响:组织效应: 应激CRH行为效应: 摄食行为:瘦素 性行为:性激素 学习记忆:HT、cortisol情感效应:HT,二、内分泌系统的反馈调节: (一)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之间存在反馈调节反馈调节机制包括正反馈调节机制及负反馈

13、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是内分泌系统的主要调节机制反馈调节机制也见于内分泌腺与体液代谢物质之间,(二) 激素与离子,激素与代谢产物,激素与渗透压或细胞外容量及激素与激素之间均存在反馈调节机制。 Ins-血糖 PTH-血钙 ADH-血浆渗透压,(三)反馈原理的意义:(用于诊断与治疗)估计内分泌功能状态:各种内分泌动态功能试验的理论基础。,三、免疫系统与内分泌功能相互调节:(一)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二)内分泌激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一)免疫系统对内分泌的调节: 免疫反应超过正常和低于正常均能引起内分泌系的组织细胞发生病理改变(TRAb甲亢、1型糖尿病) 近来发现神经内分泌细胞膜上有免疫反应产物如白

14、细胞介素、胸腺肽等细胞因子的受体,免疫系统也可通过细胞因子对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发生影响。(IL-1 下丘脑CRH ACTH),(二)内分泌激素对免疫系统的调节: 许多免疫细胞表面有神经介质或激素受体,表明神经内分泌系统通过其递质或激素与淋巴细胞膜表面受体结合介导免疫系统的调节,各类激素可以对免疫反应产生不同影响并在机体内维持免疫反应的相对平衡。 ACTH既可由垂体产生,又可由淋巴细胞产生,可刺激糖皮质激素产生,又可抑制抗体生成 cortisol 抑制免疫反应,GH、ins 促进免疫应答,总结:,内分泌、免疫和神经可通过相同的肽类激素和共有的受体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环路 神经、内分泌、免

15、疫三系统之间的作用是双相性,免疫系统调节机体的内环境,同时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和内分泌系统的调节;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影响免疫系统功能,免疫系统通过其分泌的细胞因子影响激素的分泌。它们共同调节机体生长、发育的过程,也共同参与许多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会揭示出更多的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的新功能,理解和阐明更多的神经内分泌疾病、免疫性疾病、精神生理性疾病以及肿瘤等的发病机制,并为诊断、治疗提供新的启示。,内分泌疾病的分类,内分泌疾病相当常见。可因多种原因(内分泌腺病变,靶腺对激素不敏感,非内分泌组织肿瘤分泌激素,医源性等)引起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表现为功能亢进,功能减退,功能正常根据病变部位在下丘脑,垂体,靶腺而分为原发性及继发性,一、激素分泌不足或低下:功能减低的原因,内分泌腺破坏 感染:TBaddison 梗塞:脑垂体梗塞sheehan 自免反应:桥本,特发性粘液性水肿, 1型DM。Addison手术,放射治疗:肿瘤切除功能低下。 肿瘤压迫、破坏、出血 (六)原因不明:尿崩症 内分泌腺激素合成缺陷GH基因缺失、胰岛素基因突变-变异胰岛素综合征(Mutant Insulin 综合征) 缺乏微量元素:缺碘地方性甲肿。 先天性酶缺乏:儿童男性粘液水肿先天性甲肿, T3、T4合成过程酶基因缺陷 内分泌腺以外疾病肾脏破坏不能合成红细胞生成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