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5521594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17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废弃物管理新版(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建筑废弃物管理,内容提纲,一、建筑废弃物概述 二、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一、建筑废弃物概述,建筑废弃物的定义 建筑废弃物的组成 建筑废弃物的分类 建筑废弃物的危害(环境的影响),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美国环保局(EPA)将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建筑物在新建、扩建和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质。”这里的建筑物包括各种形态和用途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欧盟按照建筑废弃物的来源将其分为4类: 建筑物或土木工程结构全部或部分拆除产生的废弃物; 建筑物或土木工程结构建设(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翻新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 土木平整、土建工程或一般的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渣土、石头和植被等; 道路

2、规划和养护活动中产生的相关材料。,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日本将建筑废弃物定义为建设工程副产物,它包括再生资源和废弃物两类。其中,再生资源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排出土和可以再生利用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物质,如混凝土块;废弃物包括建设污泥等不能作为原材料使用的物质。,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香港环保署(EPD)将其定义为:“任何物质、物体或东西因建筑工程而产生,不管是否经过处理或贮存,而最终被弃置。工地平整、掘土、楼宇建筑、装修、翻新、拆卸及道路等工程所产生的剩余物料,统称为建筑废弃物。” 按照建筑废弃物是否活性将其分为惰性建筑废物和非惰性废物,其中,惰性部分包括适用作填海和地盘平整工程的碎料、瓦砾、泥土及混

3、凝土,非惰性部分则包括竹、木料、植物、包装废物及其他有机物料。,1、建筑废弃物的定义,根据建设部 2003 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 ,建筑废弃物(即建筑垃圾)是指建设、施工单位或个人对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等进行建设、拆迁、修缮及居民装饰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余泥、余渣、泥浆及其他废弃物。,1、建筑废弃物定义结论,目前对建筑废弃物还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建筑废弃物的界定都存在一定的差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来源上是否包括建筑材料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场地清理、基础开挖废弃物;建设活动是否包括所有类型土木工程;内涵上是否包括在现场直接利用掉的部分;形态上是否仅为固

4、体废弃物等。,2、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各国和地区的建筑废弃物成分有较大的不同,如香港地区包括了渣土,欧盟各国则包括了绝缘材料等等。但是也有一些共同之处,如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废弃物中,惰性部分如混凝土、砖、碎石、陶瓷、玻璃等占的比例较大。,2、建筑废弃物的组成,在美国住宅建设所产生的建筑废弃物中废木材则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主要是由于美国的住宅普遍是木结构的单栋房屋),并且拆除建筑所产生的惰性成分比新建建筑产生的要多。 我国的资料还显示了建筑结构形式对建筑废弃物各成分比例的影响,如砖混结构所产生的碎砖块比框架结构和框剪结构明显要多。,建筑废弃物的组成,3、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国际分类 根据生成建筑废

5、弃物的建筑活动的性质,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五类,即交通工程废弃物、挖掘工程废弃物、拆卸工程废弃物、清理工程废弃物和扩建翻新工程废弃物。 按照废弃物可再生性和可利用价值分通常将其分: (1)可直接利用的材料; (2)可作为材料再生或可以用于热回收的材料; (3)没有利用价值的废弃物等三类。,3、建筑废弃物的分类,我国分类 根据建设部 2003 城市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管理规定(修订稿) 的规定,按照来源分类,建筑废弃物可分为土地开挖、道路开挖、旧建筑物拆除、建筑施工和建材生产五类,主要由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混凝土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组成。 不同结构类型建筑物所产生的建筑

6、施工废弃物成分有所不同,其基本组成一致,主要由土、渣土、散落的砂浆和混凝土、剔凿产生的砖石和混凝土碎块、打桩截下的钢筋混凝土桩头、废金属料、竹木材、装饰装修产生的废料、各种包装材料和其他废弃物等组成。,3、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为了保证建筑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及提高建筑废弃物的处置效率,又可将建筑废弃物按其化学分为惰性组分和非惰性组分,如下图示。,3、建筑废弃物的分类,建筑废弃物曾经一度被认为是惰性无害的,因此常常把它和城市固体废弃物混合在一起。但是现在经过研究逐渐认识到建筑废弃物产生的沥出物和其他有毒物质会对人和环境有害,建筑废弃物的正确处理也渐渐得到重视。,3、建筑废弃物的分类,一般情况下,建筑

7、废弃物有超过80%的惰性物质,如碎石、混凝土、材料残片等,如果惰性建筑废弃物未被活性或非惰性废弃物污染,则其中一部分惰性建筑废弃物可直接用作回填材料或经过一定程度的资源化技术处理之后进行再生利用。,4、建筑废弃物的危害,建筑废弃物主要为渣土、碎石块、废砂浆、砖瓦碎块、沥青块、废塑料、废金属料、废竹木等的混合物,如不做任何处理直接运往建筑废弃物堆场堆放,堆放场的建筑废弃物一般需要经过数十年才可趋于稳定,在此期间,挥发出的有机酸,重金属离子等,将会污染周边的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和空气,受污染的地域还可扩大至存放地之外的其他地方。而且,即使建筑废弃物已达到稳定化程度,堆放场所不再有有害气体释放,渗滤

8、水不再污染环境,大量的无机物仍然会停留在堆放处,占用大量土地,并继续导致持久的环境问题。,4、建筑废弃物的危害,建筑废弃物具有数量大、组成成分种类多、性质复杂、污染环境的途径多、污染形势复杂等特点。建筑废弃物可直接或间接地污染环境,一旦建筑废弃物造成环境污染或潜在的污染变为现实,消除这些污染往往需要比较复杂的技术和大量的资金投入,耗费较大的代价进行治理,并且很难使污染破坏的环境完全复原。,4、建筑废弃物的危害,建筑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侵占土地(每填埋1万吨建筑废弃物占用1亩土地 ) 污染水体 污染大气 污染土壤 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二、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对于建筑废弃

9、物的管理、处理而言,发达国家大多实行的是“建筑废弃物源头削减策略”,即在建筑废弃物形成之前,就通过科学管理和有效控制将其减量化。,日本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日本政府于1977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将建筑废弃物视为“建筑副产品”,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年又推出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废弃物,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成熟的法规帮助日本实现了建筑废弃物几乎百分之百的再利用率。,日本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日本建筑废弃物管理的独到之处在于每个步骤

10、的深入细化程度较高,配备的设备的所属功能也更为先进专业,在建筑垃圾分选这个环节体现的十分突出。 除了常规的诸如振动筛分设备和电磁分选设备之外,还包括可燃物回转式分选设备、不燃物精细分选设备、比重差分选设备等其它先进设备。通过科学合理的工艺,再配套先进完善的设备,从而有效的确保了最终再生骨料产品的优良品质。,日本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东京在1988年建筑废弃物的重新利用率就已达到了56%。以建立“资源循环型社会”,日本建设省提出“在公共工程中,当工程现场距再生资源化设施一定距离范围内时,不考虑是否经济,原则上一定要把建筑废弃物运至再资源化设施处,进行建筑废弃物的重新利用”,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

11、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日本住宅和社会资本的更新,建筑废弃物和土方量虽不断增加,但实际调查显示,从19901995年,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率有大副度提高,混凝土块、沥青的再利用率都超过65%。,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美国是发达国家中最早开展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的国家之一,美国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级别: 一是“低级利用”,如现场分拣利用,一般性回填等,占建筑废弃物总量的50-60%;,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二是“中级利用”,如用作建筑物或道路的基础材料,经处理厂加工成骨料,再制成各种建筑用砖等,约占建筑废弃物总里的40%。,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三是“高级利用”,如将建筑

12、废弃物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采用微波技术,可以100%的回收利用再生旧沥青路面料,其质量和新拌沥青面料相同,而成本可以降低1/3 。,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美国的大中城市均建立建筑废弃物处理厂,负责本市区建筑废弃物的处理。,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美国在混凝土路面的再生利用方面成绩斐然,1984年至1985年间,仅八个州就拆除和再生混凝土路面160英里。近几年来,联邦和各州政府的有关部门制定了各种利用废料生产建材的计划。同时,美国还注重激发人们对废料利用的关心。,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美国作为西方发达的工业大国,在建筑废弃物资源化领域起步较早,在政策法规方面和实际应用方面都形成了

13、一套符合自身情况的体系。 美国政府在1980年制定通过的超级基金法中就明文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美国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美国1965年制订的固体废弃物处理法经过1976、1980、l984、1988、1996年五次修订,完善了包括信息公开、报告、资源再生、再生示范、科技发展,循环标准、经济刺激与使用优先、职业保护、公民诉讼等固体废物循环利用的法律制度。,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长期以来,我国大陆地区对建筑废弃物再利用没有很大重视。 许多地区除了对拆除建筑废弃物中的尚完整的砖、门窗、钢材等加以简单回收利用外,对于其余的以混凝土块、

14、碎砖块、砂浆块为主的绝大部分建筑废弃物却未经任何处理,便被施工单位运往郊外或乡村,采用露天堆放或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我国建筑垃圾的处理大体分为两类,一是未经任何处理的建筑垃圾进行直接填埋,约占98%;二是进行轻度分拣出废金属、废混凝土,约占2%。,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近10年来,建筑废弃物产量的增长已远远高于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仅城市拆除旧房新建楼宅每年产生的建筑废弃物高达3亿立方米; 而在砖混结构、全现浇混凝土结构等类型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每万平方米会产生500600 吨 的建筑废弃物,每拆除旧楼1万平方米就产生近万吨建筑废弃物。按此推算,我国

15、每年仅建筑施工过程中就产生超过1亿吨 的建筑废弃物。,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目前我国每年城市产出垃圾约为60亿吨,其中建筑垃圾为24亿吨左右,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 40%。,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建筑废弃物堆放总量已达70亿吨,每年产生1.5亿吨,并以10%以上的速度递增,2/3以上的城市已被建筑废弃物包围。,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年排放量均在3000万吨以上,深圳2005年产出建筑废弃物约410万立方米,平均每天产出1.13万立方米,随着深圳新建建筑面积的不断增加以及旧城改造的速度加快,预计深圳市在2010年、201

16、5年以及2020年将会分别产生建筑废弃物1430万立方米、2140万立方米以及2890万立方米。,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2009年10月1日,全国首部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的地方法规深圳市建筑废弃物减排与利用条例正式实施 。 粗略估算,到2020年,我国至少新产生建筑废弃物300亿吨,如将其中50转化为生态建筑材料,将创造6000亿元的经济价值,而其社会效益将更为可观。,我国大陆地区建筑废弃物的管理现状,建筑废弃物的管理,涉及面广,包括政府部门(建设部门、环保部门)和建筑、建材行业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 因此,许多专家呼吁,为了促进我国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有必要加强以

17、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加强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科研工作; 加强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立法、宣传教育、监督执法工作; 理顺建筑材料和处理建筑废弃物的价格体系,使建筑废弃物再生利用在经济上确实可行; 在全民中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确保建筑废弃物分类堆放等。,深圳市塘朗山建筑废料综合利用厂,塘朗山建筑废弃物收纳场启用于2001年,是深圳早期规划的三个收纳场之一,面积22万平方米,处理规模为430万立方米,原规划设计使用寿命为8年,但由于深圳城市建设速度太快了,到2005年5月就已超负荷提前封场。自2007年8月,中信华威建材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城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3亿元,分两期建设。建成的这座现代化的建筑废弃物综合利用基地,使原来的收纳场又重新利用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