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55520677 上传时间:2018-10-01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7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的平衡包括转子平衡(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机械的平衡,6-1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6-2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6-3 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6-4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6-5 挠性转子动平衡简述,6-6 平面机构的平衡,返回,6-1 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1. 机械平衡的目的,机械在运转时,构件所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将在运动副中引 起附加的动压力。,例6-1 磨削工件的砂轮,增大了运动副中摩擦和构件中的应力,降低了机械效率和使用寿命,影响机械本身的正常工作,,也必将引起机械及其基础产生强迫振动,甚至产生共振。,会导致工作机械及其厂房建筑受 到破坏。,F= me 2 = 5000 N,其方向作周期性变化,F在转动副中引起的附加反力

2、是砂轮自重的40倍。,对于高速高精密机 械尤为重要;,机械平衡的目的就是设法将构件的不平衡惯性力加以平衡, 以消除或减少惯性力的不良影响。,机械的平衡是现代机械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于此类机械则是如何合理利用不平衡惯性 力的问题。,但某些机械却是利用构件产生的不平衡惯性力所引 起的振动来工作的。,2. 机械平衡的内容,在机械中,由于各条件的结构及其运动形式的不同,其所产生 的惯性力和平衡方法也不同。,()转子的平衡,转子的不平衡惯性力可利用在其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质量的 方法加以平衡。,其实质是通过调节转子自身质心的位置来达到消 除或减少惯性力的目的。,机娥平衡的目的及内容(2/3),1)刚性转子

3、的平衡,刚性转子n(0.60.75)nc1的平衡,是按理论力学中的力学 平衡理论进行的。,静平衡,动平衡,只要求其惯性力平衡;,同时要求其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的平衡。,2)挠性转子的平衡,挠性转子n(0.60.75)nc1的平衡,其平衡是基于弹性梁的 横向振动理论。,(2)机构的平衡,作往复移动或平面复合运动的构件,其所产生的惯性力无法 在该构件上平衡,而必须就整个机构加以平衡。,即设法使各运动 构件惯性力的合力和合力偶得到完全或部分的平衡,以消除或 降低其不良影响。,此类平衡问题为机构的平衡或机械在机座上的 平衡。,机械平衡的目的及内容(3/3),故这类转 子称为静不平衡转子。,其质量可近似认

4、为分布在同一回转平面内。,这时其偏心质量在转子运转时会产生惯性力,,6-2 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为了使转子得到平衡,在设计时就要根据转子的结构,通过 计算将转子设计成平衡的。,1.刚性转子的静平衡计算,(1)静不平衡转子,对于轴向尺寸较小的盘形转子(b/D 0.2),,因这种不平衡现象在转子静态时就可表现出来,,平衡后转子的各偏心质量(包括平衡质量) 的惯性力的合力为零。,对于 静不平衡转子,利用在其上增加或除去一部分 质量,使其质心与回转轴心重合,即可使转子的惯性力得以平衡 的方法。,(2)静平衡及其条件,静平衡,静平衡的条件,(3)静平衡计算,静平衡计算主要是针对由于结构所引起的静不平衡的

5、转子而 进行平衡的计算。,根据其结构,计算确定需增加或除去的平衡质量,使其在设 计时获得静平衡。,例6-2 盘形凸轮的静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2/4),对于动不平衡转子,通过选定两个回转平面及 作为平面基面,,这种不 平衡只有在转子运转时才能显现出来的,故称此类转子为动不平 衡转子。,其质量就不能分布在 同一回转平面内,而往往是分布在若干个不同的回转平面内。,2. 刚性转子的动平衡计算,(1)动不平衡转子,对于轴向尺寸较大的转子(b/D0.2),,这 时即使转子的质心在回转轴线上,但各偏心质量所形成的惯性力 偶仍不平衡,,而且其作用方位是随转子的回转而变化的。,(2)动平衡及其条件,动

6、平衡,再分别在这两个面上增加或除去适当的平衡质量, 使转子在运转时各偏心质量所产生的惯性力和惯性力偶矩同时得 以平衡。,这种平衡方法称为动平衡。,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3/4),即 根据其结构计算确定其上需增加或除去的平衡质量,使其在设计 时获得动平衡。,(3)动平衡计算,动平衡计算是针对结构动不平衡转子而进行平衡的计算。,刚性转子动平衡的条件:各偏心质量(包括平衡质量)产生 的惯性力的矢量和为零,以及这些惯性力所构成的力矩矢量和也 为零,,例6-3 内燃机曲轴,例6-4 双凸轮轴,例6-5 某印刷机的三凸轮轴的平衡计算,刚性转子的平衡计算(4/4),6-3 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对于经平衡计算在

7、理论上已经平衡的转子,由于其制造精度 和装配的不精确、材质的不均匀等原因,就会产生新的不平衡。,但这种无法用计算来进行平衡,而只能借助于实验平衡。,平衡实验是用实验的方法来确定出转子的不平衡量的大小和 方位,然后利用增加或除去平衡质量的方法予以平衡。,1静平衡实验,(1)实验设备,导轨式静平衡仪,滚轮式静平衡仪,(2)实验方法,先将转子放在平衡仪上,轻轻转动,直至其质心处于最低位 置时才能停止。,此时在质心相反的方向加校正平衡质量,再重新 转动。,反复增减平衡质量,直至呈随遇平衡状态,即转子达到了 静平衡。,(3)实验特点,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满足一定精度要求,但工作效率低。,对于批量转子静

8、平衡,可采用一种快速测定平衡的单面平衡机。,2动平衡实验,转子的动平衡实验一般需在专用的动平衡机上进行。,(1)实验设备,动平衡实验机主要由驱动系统、支承系统、测量指示系统等 部分组成。,例6-6 光电式动平衡机,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2/3),(2)实验原理,目前多数动平衡机是根据振动原理设计的,测振传感器将因 转子转动所引起的振动转换成电信号,通过电子线路加以处理和 放大,最后用仪器显示出被测试转子的不平衡质量矢径积的大小 和方位。,3现场平衡,对于一些尺寸非常大或转速很高的转子,一般无法在专用动 平衡机上进行平衡。,即使可以平衡,但由于装运、蠕变和工作温 度过高或电磁场的影响等原因,仍会发

9、生微小变形而造成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一般可进行现场平衡。,现场平衡 就是通过直接测量机器中转子支架的振动,来确 定其不平衡量的大小及方位,进而确定应增加或减去的平衡质量 的大小及方位,使转子得以平衡。,例 6-7 动平衡机的工作原理,刚性转子的平衡实验(3/3),转子的质心至回转轴线的许用偏心距以e表 示,它是与转子质量无关的绝对量,用于衡量转子平衡的优劣 或衡量平衡的检测精度时,比较方便。,转子的许用不平衡质径积以mr表示,它是 与转子质量有关的一个相对量。常用于具体给定的转子,它比较 直观又便于平衡操作。,6-4 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经过平衡实验的转子,不可避免的还会有一些残存的不平衡

10、。,若要这种残存的不平衡量愈小,则需平衡实验装置愈精密、测试 手段愈先进和平衡技术愈高。,因此,根据工作要求,对转子规定 适当的许用不平衡量是很有必要的。,1许用不平衡量表示方法,质径积表示法,偏心距表示法,两种表示法的关系:,emr /m,2转子的平衡精度等级与许用不平衡量的确定,(1)转子的平衡精度A和平衡等级,,国际上已标准化(表 6-1)。,(2)转子许用不平衡量的确定,表6-1中的转子不平衡量以平衡精度A的形式给出,其值可由 下式求得:,Ae /1000 mm/s,式中为转子的角速度(rad/s)。,对于静不平衡的转子,许用不平衡量e在选定A值后可由上式求得。,对于动不平衡转子,先由

11、表中定出e,再求得许用不平衡质径积mrme,然后将其分配到两个平衡基面上。,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2/3),转子的许用不平衡量(2/3),S,如下图所示,两平衡基面的许用不平衡质径积可按下式求得,6-6 平面机构的平衡,机构的平衡,由于机构各构件在运动时所产生的惯性力可以 简化为一个通过质心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偶矩,并全部由基座 承受。所以,平面机构的平衡就要设法平衡这个总惯性力和总惯 性力偶矩。,机构平衡的条件 作用于机构质心的总惯性力和总惯性力偶 矩应分别为零。,通常,对机构只进行总惯性力的平衡,所以欲使机构总惯性 力为零,应使机构的质心加速度为零,即应使机构的质心静止不 动。,即 F0 ,

12、 M0,采用完全平衡法,平衡效果很好。但会使机构的质量 或体积大为增加,故一般采用部分平衡法。,完全平衡n个构件的单自由度机构的惯性力,应 至少加 n/2个平衡质量,这样就使机构的质量大大增加。所以一 般不采用这种方法,而多采用部分平衡的方法。,(2)利用平衡质量平衡,研究表明,结论,例6-8 铰链四杆机构的完全平衡,例6-9 曲柄滑块机构的完全平衡,平面机构的平衡(2/3),1完全平衡,机构的完全平衡是指机构的总惯性力恒为零。为了达到机构 的完全平衡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措施:,(1)利用对称机构平衡,2部分平衡,机构的部分平衡是对机构的总惯性力只需平衡其中的一部分 的平衡。机构的部分平衡有以下几种方法。,(1)利用平衡机构平衡,采用往复惯性力的部分平衡法,既可减少惯性力的影 响,又可减少需加的平衡质量。一般对机械的工作较为有利。,结论,例6-10 曲柄滑块机构的部分平衡,例6-11 铰链四杆机构的部分平衡,(2)利用平衡质量平衡,(3)利用弹簧平衡,平面机构的平衡(3/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