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

上传人:八婆 文档编号:555089 上传时间:2017-03-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历史与现实(ppt19)(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历史与现实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几个基本概念 公共部门 : 泛指拥有 公共权力 , 依法管理社会 公共事务 , 以谋取社会的 公共利益 为目的的组织体系 , 以及由政府投资开办 、 以国营形式运作的国有企业和科研机构 、 学校 、 医院等国有事业单位 。 ( 掌握公共资源 、 提供公共产品 ) 人力资源 : 狭义指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 劳动力人口 的数量和质量 , 即现有组织内的劳动人口存量;广义指一定范围内能够作为生产性要素投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部 劳动人口 的总和 ( 包括现实的和潜在的 ) 。 人力资源

2、具有时代性 、 能动性( 主导作用 ) 、 时效性 ( 无法储存 ) 、 持续性 ( 多次开发 ) 、 资本性( 投资 、 收益 、 增值 ) 。 ( 干部 ) 人力资源管理 : 运用一定的方法 , 将人作为特殊的资源进行规划 、开发和利用 , 使人尽其才 、 事得其人 、 人事相宜 , 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 公共部门依法对其所属公共人力资源进行预测、规划、考录、任用,并提供工资、保障等管理活动和过程的总和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国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 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一 ) 理论基础 “ 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来源

3、 , 除了人民不存在什么 权力的宝库 ” 。 杰斐逊 ( 美 ) “ 人民是权力的惟一来源 ” 。 “ 首要的权力不管来自何处 , 只能归于人民 ” 。 麦迪森 ( 美 ) “ 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 , 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 , 有权力的人们使用权力直到遇到限制的地方为止 ” 。 孟德斯鸠 ( 法 ) 代理理论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 二 ) 基本原则 两官 ( 政务官和事务官 )分途 而治 政府管理职业化 政府管理非政治化 政治平等和以能力为本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 ( 一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规划的制定 ( 二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获取 (

4、 三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配置 ( 四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激励 ( 五 ) 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的开发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四、我国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概况 ( 一 ) 历史回顾 1 我国古代的人事管理思想和官吏制度 人事管理思想: “ 国有贤良之士众 , 则国家之治厚 , 贤良之士寡 , 则国家之治薄 ” 墨子; “ 治生乎君子 , 乱上生乎小人 ” 荀子;君王分四等: “ 帝者与师处 , 王者以友处 , 霸者与臣处 , 亡者与役处 “ 郭隗 ) “ 明主治吏不治民 ” 韩非; “ 理天下之财者法 , 守天下之法者吏也 。 吏 不良 , 则有法而莫法 , 法不善则有财而莫理 “ 王安

5、石 ) “ 亲君子 , 远小人 ” ; “ 因才授职 ” ; “ 适才适所 ” ;“ 德才兼备 ” ; “ 为才是举 ” ; “ 用人所长 , 不拘一格 ” ; “ 知人善任 ” ; “ 求贤若渴 , 不计前嫌 ” ; “ 礼贤下士 , 广纳贤才 ” ) 取其长避其短的思想 ( “ 君主用人 , 如巧匠之只度木:直者以为辕 , 曲者以为轮 , 长者以为栋梁 , 短者以为拱角 。 无论曲直长短 ,个有所施 。 君主之用人亦尤是也 。 智者取其谋 , 愚者取其力 , 勇者取其威 , 怯者取其慎 , 无智愚勇怯 , 兼而用之 。 故良将无弃才 , 明主无弃士 。不以一恶忘其善 , 勿以小暇掩其功 ”

6、 唐太宗 。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官吏制度 : A 萌芽时期:尧舜到先秦 ( 禅让 夏朝世袭制 ,“ 父死子继 ” 、 “ 兄终弟继 ” 西周世卿世禄 、 任人唯亲 春秋尝试选贤任能 战国设立中央和地方政府机构 , 中央官吏有实权 , 地方官吏由中央委派和任免 , 也可以世袭 。 ) B 成长时期:秦朝到南北朝 ( 秦朝:废除分封制 ,实行以郡县制为基础的中央集权制;破除世卿世禄制 , 实行官吏选任制;实行官吏考核制度;废除食封制 , 实行俸禄制 。 汉朝: “ 汉承秦制 ” , 增加了察举制和征辟制;官吏考核办法有三种:课考 、 上计 、 监察 。 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 “ 上品

7、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 ” 。 ) C成熟阶段:隋唐到明清 (隋朝的分科举士 科举制,唐朝成熟,宋代完善,明清僵化衰落, “ 学而优则士 ” ;完备的考核制度;管理机构和监察制度更趋完善;退休制度。)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2民国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北洋政府时期的文官制度: 文官考试法草案 、 官吏服务令 、 文官惩戒法草案 、 文官甄别法草案 文官高等考试令 文官高等考试法 、 文官普通考试法 。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公务员制度: 考核制度: 公务员考试法 、 典试 ; 铨叙制度: 公务员任用法 、 考试院组织法 、 公务员登记条例 、 现行公务员甄别审查条例 ; 官等与俸禄: 公务员任用法

8、、 文官官等条例 、 暂行文官官等官俸表 ; 考绩与奖惩: 公务员考绩法 ; 退休与抚恤: 公务员退休法 公务员恤金条例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传统的干部人事制度 19491966): 沿用战争年代的经验和借鉴苏联的模式。最大的特点是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全体干部分为九大类,分别由中央和地方各级党委的有关部门管理。先后颁布了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暂行办法 、 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暂行规定 、 国务院任免行政人员办法 、 县级以上人民委员会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条例 等。 19661976): 人事管理部门陆续被撤消,其工作交给党组织部门或各级革命委员会。人事管理工作陷入瘫痪。 来自

9、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颁布了一系列法规,促进了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恢复和发展。提出了干部队伍 “ 四化 ” 的方针;废除了领导植物终身制;建立了老干部离退休制度;确定了干部选举任用制度和领导职务任期制度;下放了干部管理权限,改变了干部管理上权力高度集中的现象。颁布的法规主要有: 干部调配工作暂行规定 关于老干部离职修养的暂行规定 、 吸收录用干部问题的若干规定 、 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规定 、 关于严格按照党的原则选拔任用干部的通知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 国家干部的概念过于笼统,缺乏科学分类,不便于管理; B. 管理权限过于集中,管人与管事脱节(人事部门只是党委和组织部门的具体

10、办事机构); C. 管理方式陈旧单一,阻碍人才成长,官本位现象比较突出; D. 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用人缺乏法治。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国家公务员制度 19891992年试点, 1993年 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 生效,我国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开始全面实施。经过 10多年的努力,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务员制度已经基本建立 。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A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普遍建立:统一考试、公开录用、凡进必考、竞争上岗 B 业绩导向的激励机制普遍确立 C 能进能出的新陈代谢机制初步运行 D 公务员人才开发机制已见成效 E 监督约束机制逐步完善 A. 数量方面: 500万左右 , 但是高素质的年

11、轻公务员流失严重 ( 企业与公共部门争人才 ) ; B. 质量方面:离温总理要求的 “ 政治坚定 、 业务精通 、 纪录严明 、作风优良 ” 还有差距; C. 加入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 世界性的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五、深化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 制度改革 文件依据: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关于加快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 关于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 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 等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一)加快党政领导干部制度改革 的步伐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二)进一步完善公务员制度 A. 完善考试录用制度 B. 推进竞争上岗制度 C. 完善流动机制 D. 加快立法,强化执法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三)全面推进国有事业单位人事 制度的改革 破事业单位实际存 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四)深化国有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来自 国最大的资料库下载 六、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一 ) 人事主体的多元化 ( 二 ) 人才配置市场化 ( 三 ) 人才竞争全球化 ( 四 ) 人事管理法制化 、 人本化 ( 五 ) 人才开发终身化 ( 六 ) 人力资源资本化 (七)人事服务社会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人力资源管理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