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是否都显中性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500440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7.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盐是否都显中性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盐是否都显中性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盐是否都显中性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盐是否都显中性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盐是否都显中性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盐是否都显中性》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盐是否都显中性(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盐是否都显中性,组长:杜春慧 组员:王凯悦 李强 康楚柏 魏晋龙 张盛祺,下面就随我们一起进入化学世界,探寻盐溶液其中的奥秘!,显然不是所有盐溶液都显中性,就是在我们生活中,也有许多实例。例如:健康人的体液(主要是血液)应呈微碱性(PH值约为7.3至7.5),这样有利于机体对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按食物本身所含元素成分的多少,可分为碱性食物、酸性食物和中性食物。如各种蔬菜、水果、牛奶为碱性;而如肉类、大米、花生等,一般为酸性;某些提炼很纯的油脂、糖、淀粉等列为中性食物。 应多吃一些富含矿物质和维生素的碱性食品,如牛奶、黄瓜、香菇、海带、洋葱、萝卜等。不宜吃太多的肉类,因为它们都是偏酸性的

2、。,1、为什么醋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2、为什么硫酸铵溶液呈酸性? 3、为什么盐溶液,有的呈酸性,有的呈碱性? 4、盐溶液的酸碱性能否不通实验就能判断? 5、为什么氯化钠溶液和碳酸氢铵溶液呈中性?,盐类的概念:,在溶液中盐的离子跟水所电离出来的H+或OH-生成弱电解质的过程叫做盐类的水解。,盐类水解的实质:,弱电解质的生成,破坏了水的电离,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发生移动的过程。,盐类水解的特点:,(1)水解反应和中和反应处于动态平衡,水解进行程度很小。 (2)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 (3)盐类溶解于水,以电离为主,水解为辅。 (4)多元弱酸根离子分步水解,以第一步为主。,影响盐类水解的因素:,

3、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水解程度越大,碱性就越强,PH越大; 组成盐的阳离子对应的碱越弱,水解程度越大,酸性越强,PH越小; 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也有影响,移动方向应符合勒夏特列原理,下面以NH4+水解为例: .温度:水解反应为吸热反应,升温平衡右移,水解程度增大。 .浓度:改变平衡体系中每一种物质的浓度,都可使平衡移动。盐的浓度越小,水解程度越大。 .溶液的酸碱度:加入酸或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类的水解。例如:水解呈酸性的盐溶液,若加入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H+,使平衡向水解的方向移动而促进水解;若加入酸,则抑制水解。 同种水解相互抑制,不同水解相互促进。(酸式水解水解生成H+;碱式水解水解生成OH

4、-),判断原则: c(H+)=c(OH-),溶液显中性; c(H+)c(OH-),溶液显酸性; c(H+)c(OH-),溶液显碱性.,下面跟我们一起去实验室探究吧!,实验: 第一,用镊子夹取试纸; 第二,将溶液倒取少量于试管中,再用玻璃棒沾取来 测定pH。 第三,固体药品须取少量配成溶液,再测pH; 第四,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思考。 现在我们得到了实验的原始数据,若将原始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将会给我们提供更多信息。 盐溶液 pH 7 CH3COONa溶液 Na2CO3溶液 pH 7 NH4)2SO4溶液 pH = 7 NaCl溶液,由实验得到的判断规律 : 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 强酸弱碱

5、盐的水溶液显酸性; 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碱性.,.理论解析: 强酸强碱盐:是指由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NaCl.它在水溶液中,阴、阳离子都不发生水解,溶液中c(H+)=c(OH-).因此,强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中性。,强酸弱碱盐:是指由强酸与弱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CuCl2.它在水溶液中,阳离子(Cu2+)能发生水解,与水电离出来的O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Cu(OH)2,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结果使溶液中c(H+)c(OH-).因此,强酸弱碱盐的水溶液显酸性;,弱酸强碱盐:是指由弱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的盐,如Na2CO3.它在水溶液中,阴离子(碳酸根离子即CO3 2-)能发

6、生水解,与水电离出来的H+结合生成弱电解质HCO3-,从而促进水的电离,结果使溶液中c(H+)c(OH-).因此,弱酸强碱盐的水溶液显碱性.,1.60同学认为盐溶液肯定显中 性 2.30同学觉得不一定,但不能从本质回答 3.10同学不知道,对同学的调查:,高一:,高二:,1.60以上觉得不一定,但回答本质不全面 2.30回答正确且全面 3.10不知道,高三:,1.80能从本质回答 2.20含糊不清,但还是肯定盐溶液不一定都显中性,通过研究性学习我们收获了,1、激发了我们的学习的兴趣,大大地调动了我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面对这些问题,学生都会有一定好奇心,希望能通过自己动手找出答案,想一尝科学发现的过程,因此在学习的过程当中便更加了积极主动了。 2、提高我们科学探究的能力。这些探究实验要求学习自己设计出实验步骤,这也是决定了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问题,学生有可能需要不只做一次的试验。这个过程不仅考验了学生做事的耐心,也可以逐渐地提高我们科学探究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