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8875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66 大小:1.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_第1页
第1页 / 共66页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_第2页
第2页 / 共66页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_第3页
第3页 / 共66页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_第4页
第4页 / 共66页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_第5页
第5页 / 共6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我们的人身权利》_1(6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的人身权利,权利、义务 核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公民的人身权利(人格权),公民的文化、经济权利,倡导公平与正义,维护自身生存与尊严的重要权利,单元分析,单元地位,第三单元,单元分析,本单元包括: 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 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 第五课“隐私受保护”; 主题探究活动“尊重人格权利 感受法律尊严” 。,单元分析,主要内容,新教材:,老教材:,本单元内在逻辑:,单元分析,单元分析,课标要求,本单元需要落实的课标主要是“我与他人的关系”中的“权利与义务”部分,具体包括:1、“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生命和健康不受侵

2、害,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和健康,不得侵犯和危害别人的健康、生命和权利”。2、“了解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能够自觉尊重他人,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3、 “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能够自觉地尊重别人的隐私。”4、“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第三课 第一框 生命与健康的权利 1 课时第二框 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关爱 1 课时 第四课 第一框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 1 课时第二框 肖像和姓名中的权利 1 课时 第五课 第一框 隐私和隐私权 1

3、 课时第二框 尊重和维护隐私 1 课时 主题探究 模拟法庭庭审展示;畅谈体会 1 课时,人身自由权 1课时,单元分析,课时安排,本单元教学建议用7-8课时完成,具体安排如下:,如:创设情景设疑解疑,消除理解的障碍;案例再现分析讨论,了解并掌握相关的法律知识;主题探究小组合作,深入思考,相互帮助并解决;模拟法庭收集、完善相关案例,排练、模拟庭审展 示,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深化;课外延伸探究作业、实践活动,接触社会、了解生 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法律的兴趣,单元分析,教学方法,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生命

4、和健康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意义,体会人格权利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作用,自觉 尊重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 识,遵纪守法,加强社会责任感。 能力目标:使学生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生命和健康的权利,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并提高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人格权的内涵和特性;引导学生明白公民的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不容侵犯,受法律保 护;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和健康的特殊保护。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生命健康权是首要的人格权,受法律保护。 教学难点:人格权的涵义及特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特殊保护。,1针对的问

5、题:现实生活中,侵犯未成年人生命健康的行为时有发生,而很多学生缺乏安全、健康意识,法制观念不强,以致经常受到侵犯或伤害。很多学生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以致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常会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仅伤害他人生命健康,也易伤害自己。有些学生有关爱他人生命健康之心,乐于助人,但由于年龄、思维等不够成熟,不能很理智地来处理一些突发事件,甚至有时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危险或伤害。,学生分析,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2学

6、生的需要:从现实角度看,生活中存在着许多伤害未成年人生命安全、身心健康的行为和隐患,作为未成年人有必要对自己的生命健康权进行了解,从而对某些行为作出是非辨别,运用法律加以维护。从法律角度看,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享受并行使其他公民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所以未成年人只有全面了解并正确行使了这项权利,才能保证其他权利的实现。从未成年人成长的角度看,正确理解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尊重并关爱他人的生命健康权,有利于生命意识、健康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利于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等。,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影片导入 引出话题 对孩子人身权利(人格权)的尊重 2. 比较分析 认识权利 认识“人

7、格权” 3. 合作探究 了解权利 进一步了解“人格权” 4制作图表 深化理解 理解人格权、生命健康权的重要地位 5故事搭桥 生活探因 对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进行归类 6对“症”下“药” 捍卫权利 针对侵害寻找法律捍卫权利 7活动升华 结束新课 制作维权利套餐 8课外延伸 探究作业 “心灵的呼唤生命健康权”新闻报道,综合设计思路,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一框生命与健康的权利,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二框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懂得尊重、珍爱生命健康权,不仅是行使权利, 也是对自己的关爱和责任,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和人生观;引导学生自觉尊重他

8、人生命与健康权利,关爱他人,助人为乐,增强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积极正确地行使自己的生命健康权,学会用法律武器与侵害生命健康权的行为作斗争,增强法律意识,提高学法用法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在关爱他人生命、助人救人的同时懂得自我保护,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理智处事的能力。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认识正确行使生命健康权的表现,引导学生知道享有生命健康权的同时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义务,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懂得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同时注意自我保护。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正确、积极地行使生命健康权。 教学难

9、点:关爱他人的生命与健康。,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二框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学生分析,1针对的问题:现实生活中,中学生自杀、自残事件时有发生,很多学生缺乏健康意识,任意挥霍自己的身体资本,他们只认识到关注自身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个人的权利,却没意识到这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自己、对社会的责任意识。由于暴力文化泛滥,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做事容易冲动,加之部分学生法制观念淡薄,使得他们与他人发生矛盾后,常会用暴力手段解决问题,不仅伤害他人生命健康,也易伤害自己,所以加强关爱他人生命和健康的教育,有助于避免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产生。有些学生有关爱他人生命健康

10、之心,乐于助人,但由于年龄、思维等不够成熟,以致遇到一些突发事件不能很理智地来处理,甚至有时帮助他人的同时,使自己的生命健康受到危险或伤害,所以加强生命健康的教育,帮助学生在关爱他人同时珍爱自己的生命。,第三课生命健康权与我们同在第二框同样的权利 同样的爱,2学生的需要:作为一个公民,有必要了解自己所享有的权利,并学会积极、正确地加以行使,而且这生命健康权又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基础,所以应该对此需更全面的了解。未成年人在思想、心理、行为上都有着很强的可塑性,但也存在易冲动、好模仿等弱点,所以加强生命健康教育、加强对他人生命健康的尊重与关爱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理性思维,学会理智处事。懂得关爱他人生

11、命健康权也是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意识、责任意识的需要。,课前放松 歌曲导入 生命健康权是公民与身俱来的权利 2.情景故事一:激思解疑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不得让与或抛弃 3.情景故事二:理性探析 关注自己的生命健康也是一份责任 4.情景故事三:“我有一套” 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5合作探究:正确行使权利 学会辨别并积极行使生命健康权 6解读新声:一封来自监狱的忏悔书 每个人负有不得侵害他人生命健康权的道德义务和法律义务 7案例评析:学会关爱与自护学会理智处事,懂得关爱与自护 8相关连接 结束新课 尊重自然界中的其它生命,综合设计思路,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教材分析,1对教学目

12、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维护人格权的法律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的名誉、维护自己的尊严、增强自尊心的同时,自觉承担维护他人人格尊严的义务,提高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公民人格权的意识。 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是非辨别能力,能正确区分侵犯公民人格尊严权的具体行为表现;使学生关注自身尊严、关注他人人格尊严和名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和他人的人格权利。 知识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人格尊严权及具体内容,知道法律保护公民的名誉权;明确侵害公民人格尊严和名誉的行为应承担法律责任;增强学生尊重、保护自己人格尊严和名誉的意识,引导学生尊重爱护他人的人格权。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

13、识 教学重点:人人享有尊严权,法律维护我们的名誉权。 教学难点:我们享有法律规定的名誉权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名誉权的义务。,1针对的问题: 一些家长、老师及社会成员受封建家长制遗风、错误教育观等影响,忽视未成年人的独立人格,侵犯未成年人人格尊严的行为时有发生。 学生由于法律意识淡薄,对人格尊严权认识不足,不能意识或分辨一些行为是否侵害了自己的人格尊严权,不懂依法维护自身人格尊严权。 受家庭、社会的某些不良教育影响,部分学生过分强调个人中心,自我意识过度膨胀,惟我独尊,不懂尊重他人,造成人际交往上的障碍。 某些学生文明意识不强、行为习惯不良、道德素质不高,常以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同学间矛盾,说粗话

14、脏话、诋毁他人名誉等时有发生。 有些学生出于好奇好玩、不懂尊重他人,加之电脑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虚拟性,在网络上恶意损毁、丑化和擅自使用他人肖像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学生分析,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2学生的需要:从法律角度看,学生有学习、了解法律知识的需要,不仅有利于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而且懂得尊重他人的人身权利,不做违法犯罪的事。 从学生个人成长角度看,全面了解人格尊严权及人格尊严对个人的重要意义,有助于学生独立人格的完善,保证身心健康成长。从人际交往角度看,懂得自觉尊重并爱护他人人格尊严、荣誉等权利,不仅是每个人道德的要求,而且也是良好人际关系形成的必要条件。正确认

15、识肖像权和姓名权,知道侵害肖像权、姓名权的表现形式及后果,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不仅是增强法律意识,纠正某些不良行为习惯的需要,也是增强自身道德素质,正确与人交往、和谐人际关系的需要,对学生健康成长十分必要。,第四课维护我们的人格尊严第一框人人享有人格尊严权,故事导入 引出话题 人人享有人格尊严,人人都应受尊重 2. 理性思考 学习权利 了解“人格尊严权”的含义、内容及与人格权的关系 3. 参与评选 了解名誉 了解“名誉”及名誉对个人的重要意义 4感同身受 维护名誉 理解既要积极维护自己的名誉,又要尊重他人的名誉 5案例分析 尊重权利 认识侵犯他人名誉权的种种表现、危害及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16、综合设计思路,士不可“杀”亦不可辱,1对教学目标的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与同学交往中侵犯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不良表现,体验给受害者所造成的危害;培养学生尊重他人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责任意识;加强法制观念,增强依法维权意识。 能力目标: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正确区分哪些行为是侵犯公民姓名权和肖像权的行为;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自己和他人姓名与肖像权的能力。 知识目标:帮助学生认识肖像和姓名是一个具体的人的两大外在标志;懂得姓名的作用,姓名权的含义和内容,侵害姓名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懂得肖像的含义及作用,肖像的内容,侵害肖像权的表现形式与后果。 2对教学重点难点的认识 教学重点:法律保护公民的肖像权和姓名权侵害公民肖像和姓名权的行为应承担相应的责任。 教学难点:公民在依法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要履行维护他人肖像和姓名的义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