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85534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DF 页数:51 大小:10.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勘查讲座(王明章)(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王明章王明章一、意义 二、滑坡勘查 三、泥石流勘 四、崩塌勘查(一)地质灾害勘查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意义1、 地质灾害勘查是地质灾害防治立项论证的依据。2、地质灾害勘查是地质灾害治理设计的基础。(二)地质灾害勘查的主要目的和任务1、查明地质灾害隐患所在区域的环境地质 条件、社会环境条件。2、查明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规模、结构、 岩土体的物理力学特征、引发因素、危害对象、 危险程度、发展趋势。3、对地质灾害隐患的稳定性作出评价。4、通过技术、安全、经济方面的计较论证, 提出防治工程的方案建议D DL1793115102111631813917715121410滑坡要素平、剖面示意图1.滑坡体;2.

2、滑坡周界;3.滑坡壁;4.滑动面;5.滑坡 床;6.滑坡剪出口;7.滑坡舌与滑坡鼓丘;8.滑坡台阶;9.滑坡 后缘;10.滑坡前缘;11.滑坡洼地(滑坡湖);12.拉张裂缝; 13.剪切裂缝;14.羽状裂缝;15.鼓胀裂缝;16.扇形裂缝; 17. 牵引性裂缝;18.主滑线BAAB1345671.2滑坡 度量滑坡 度量TRKcosWNtgNfNWT 111111)()(ninijnjininijnjis TTRR F 滑坡稳定系数FF1.001.00F1.051.05F1.15F1.15滑坡稳定状态不稳定欠稳定基本稳定稳定注:F为滑坡稳定系数滑坡稳定状态划分sinWTNWTWTNC枯水季节水位

3、丰水季节水位N(悬浮减重)(饱水快剪)水 位泉(二)滑坡勘查主要方法 (二)滑坡勘查主要方法滑坡勘查中采用综合手段进行。1、主要勘查手段:资料搜集、地质调查、地形测量、山地 工程、工程钻探、岩土试验、综合研究地形测量、地质调查用于查明隐患的空 间分布和类型;山地工程、工程钻探、岩土试验仅 用于查明条件不明的重大隐患点的结构特征。2、不同勘探手段的适用条件(1)物探优点:能从立体空间上较全面了解剖面上滑坡结构和 几何形态;勘查速度快。不足:不能较准确区的不同岩土层的深度。(2)钻探优点:勘探深度较大,能全面揭露滑体、滑带和滑床 ;较准确了解不同岩土层的深度;施工速度较快;适宜不同 水文地质条件;

4、可取得地下水位,并配合水文实验取得岩土 含水性和透水性指标。不足:土样采集为扰动样,样品不能较好反映土层真 实的物理力学特征。(3)井探优点:能较直观准确地了解滑坡的地质结构;准确判 断滑面的位置及岩性;能够有效采集滑体、滑带土及滑床的 原样,较准确取得物理力学指标。不足:勘查深度有限;不适宜地下水位埋藏浅以及厚 度较大的滑坡勘探。(4)槽探优点:能较直观准确地了解滑坡的地质结构;准确判 断滑面的位置及岩性;能够有效采集滑体、滑带土及滑床的 原样,较准确取得物理力学指标。不足:勘查深度有限,一般不超过3-4m。(5)滑坡试验: 滑带土力实验室实验滑面重合剪、多次直剪、三 轴剪切试验; 现场实验

5、现场大型直剪、试验方法选择: 正在活动的且滑带土为粘土滑坡实验室实验 滑带土为含碎石较多最好采用现场大面积剪切实验 古滑坡或暂时稳定滑坡野外大面积直剪、滑面重合 剪、三轴剪,不适宜采用重塑剪。(6)水文地质试验1)抽水试验:测定滑坡体含水层富水性、水文地质参 数抽水试验用于水量较大的滑坡。提水试验用于水量不大的滑坡。2)水力联系及地下水流向试验多孔抽水试验一孔抽水,多孔观测,求得流场流向 及流向。示踪试验采用上游投入示踪剂,下游钻孔采样检测 。3)地下水流速试验 示踪试验1、定性勘查阶段:沿滑坡主滑线布置主勘探线及钻孔, 对大型复杂的滑坡,需要在主轴断面两侧布置1-2条有代表性的 辅助剖面。一

6、般情况下,孔间距30-50m为宜,但应视滑坡中部滑 带的变化具体情况确定。如果滑坡有分级,则每一级都要按照单一滑坡进行控制。钻孔的深度应进入滑床3-5m为宜。2、治理阶段:勘查钻孔应根据治理措施布置。对于需要采用支 挡的滑坡,在纵向剖面上钻孔的布置应根据滑面倾角的变化 来布置,在向上每间隔30-40m应布置验算剖面。勘探钻孔 的深度应结合可能的锚固深度确定。 对于可能采用垂向排水的勘探钻孔,孔深应揭传可能的 排水层 。(1)地形测量技术要求 (1)地形测量技术要求1) 地形测量比例尺采用1:2000。2)平、剖面图工程地质测绘、地质灾害测量比例尺宜与地形测量比例尺一致。3)测量的技术要求按照我

7、国现行地形测量技术规程有关规定执行。(2)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2)工程地质调查技术要求1)调查内容地质环境调查岩性、构造、地形、地貌、泉 水、地表水体及分布、地表汇水面积等。社会环境调查人口集中地、重要基础实施(地 质灾害危害对象及危害性)。滑坡调查滑坡形态、边界、规模、滑体变形特 征。2)调查精度调查比例尺一般不得小于1:5000。3)地质记录要求 3)地质记录要求 调查记录要格式规范、术语准确、字迹清楚。 观测点记录必须在野外现场完成。记录书写一律采用2H硬质铅笔,记错的地方应采 用单线条删除,严禁涂抹和用橡皮擦掉,不允许撕毁废 页;记录本不能记录与调查无关内容,汇交时要页码 齐全,不应

8、缺失;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卡片填写地质灾害隐患调查卡片填写正确确定地质灾害隐患的类型,合理选择地质 灾害隐患调查卡片进行填写;(3)物探工作技术要求 (3)物探工作技术要求 (1)测线沿地质条件变化最大的方向布置,测线长 度应能控制可能的地质灾害隐患点的边界,并尽可能与勘探 钻孔剖面一致。(2)常用勘探方法可以采用“电法”、“地质雷 达”、“地震”、“声波”、“井中数字摄像”(3)勘探点距原则上控制在5m左右,勘查深度应 能控制到地质灾害体的底界以下一定深度。(4)成果解译应紧密与地质相结合,物探人员与 地质人员配合进行。 (5)物探成果应包括文字说明、图件、原始数据。 相关图件主要包括:勘探工作

9、布置图、地电断面反演成果、 平剖面图;原始数据记录。(4)井探及槽探工程技术要求 (4)井探及槽探工程技术要求(1)浅井应布置在不稳定斜坡的主轴线上,井 深度应能揭露不稳定地质体下伏的稳定基岩。(2)井筒开挖应按相关规程分段进行,应及时 做好分段地质编录。(3)分段编录结束后,必须及时做好井筒衬砌、 支护,加强安全保护。(4)浅井成果主要包括:地质原始编录(地层 岩性、地层界线、岩土结构、地质构造、取样位置等)、 大比例尺(一般为1:201:100)的地质柱状图;对重 大地段(滑面带等)应进行拍照或录象。(5) 工程钻探技术要求工程钻探技术要求1) 主勘探线应布置在不稳定斜坡的主轴线上, 并尽

10、可能与物探测线重合。2)钻孔数量及孔位根据实际条件合理布置, 单孔井深度应能揭露滑床(不稳定斜坡地质体下伏的稳定 基岩)一定深度。3) 勘探钻孔结构设计应满足岩土样采集要求。4)采用水循环和泥浆循环难以满足滑坡钻探 要求。一般应采用无泵反循环、双管钻进、无水干钻等。5)在揭露滑带土或软弱夹层时,宜采用无水 钻进,每回次钻进不超过0.5m;采芯采取率应达到80%以 上。6)滑带土的确定:滑带土含水量高、松软、 颜色成分杂乱,具有揉动、揉皱、镜面等现象。7)滑坡体中地下水往往有多层分布。应及时测定初见水位(无水钻进)和稳定水位。滑床中地下水位的顶板往往是滑带土。8)钻孔取芯、采样、编录、岩芯保留与

11、处理、简易水文地质观测、封孔等按工程地质钻探规程(DZ/001791)要求执行。9)钻孔竣工后,须及时提交各种资料,包括地质编录表、岩芯的照片、采样记录、简易水文地质观测记录等,并编制钻孔工程地质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6)岩土采样技术要求分别对滑体土、滑带土、滑床进行采样;滑带土样尽可能在探槽和探井中采集原状土;各类岩土样的样本数量应能满足统计分析要求;样品采集后应在现场及时封装,并及时送实验室做实验。(7)岩土物理力学试验的指标要求滑体干容重()、饱和容重( 、)滑带土天然强度(C、的天然峰值、天然残余 值)饱水强度( C、的饱水峰值、饱水 残余值)。(六)滑坡勘查常见的问题1、地面调查不

12、合理。为一是对滑坡边界确定不合理 ,二是没有对上游汇水范围和边界调查,三是对滑坡成因调查 分析不够。2、勘查手段单一,偏重工程钻探,并且勘探深度不 足。3、不注意水文地质资料的获取(水位、水文地质实 验)4、在钻孔中采集滑带土扰动样品,导致实验指标歪 曲实际情况。5、岩土样品的采集样本不足,不能满足统计分析。6、岩土实验方法选择不恰当。取得的实验指标不合 理,或者没有取得不同状态下的力学指标。7、盲目采用滑带土“残余值” 力学参数计算处于暂时稳定的滑坡(斜坡)的稳定系数和剩余下滑力,夸大滑坡的不稳定性,以及夸大滑坡剩余下滑力。8、滑坡推力计算中对传递系数法理解不当,对计算公式中安全系数Fs使用

13、不合理,夸大剩余下滑力计算结果。iiiiiRFsTPP11泥石流是山区河流或沟谷在汛期中流域内松散土体失稳参与洪流运动,水流和松散岩土混合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水沙混合输移现象。当这种特殊的流体中含沙量超过某一限值后,因其流动特性的变化和对工程设计及环境的影响与洪水、滑坡不同而称为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坡面型泥石流泥石型泥石流水石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沟谷型泥石流泥石流形成的三大条件:1、有一定汇水面积的流域2、有松散的固体堆积物质(风化残余堆积物,特别是碎屑岩、玄武岩;人工堆积的松散物)3、有一定的动能的水量泥石流沟的边界、不同区段的位置、范围、面积泥石流沟影响范围内的环境地质条件和社会环境条件流域中

14、暴雨期间山洪水量流域中松散固体物质储量、可参与泥石流的储量泥石流沟的水力坡度及动能(冲击力)泥石流相关参数计算方法: 泥石流堵塞系数堵塞程度泥石流沟特征堵塞系数严重沟槽弯曲,河段宽窄不均,卡口多,之沟 与主沟交角大,形成区集中,沟槽堵塞严重。2.5中等沟槽较直顺,河段宽窄较均匀,卡口不多, 之沟与主沟交角较大,形成区不太集中,沟 槽堵塞一般。1.5-2.5轻微沟槽直顺,河段宽窄均匀,基本无卡口多, 之沟与主沟交角小,形成区分散。1.1-1.5清水流量计算:清水流量计算:FiQBr278.0r小时平均雨强(mm/h)i产流系数,一般i=0.5-0.9F汇水面积(km2)泥石流流量:DQDQQQBHBC)1()(一次泥石流总流量)k1/(TQTQTQTQQCNNHN泥石流流速2/13/22/1n/1) 1r/(1IHVKVHBCC崩塌灾害隐患勘查的主要方法目前,我省在对崩塌隐患的勘查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以地面测绘为主。调查的主要内容为崩塌隐患所在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不利结构面组合;崩塌危岩体类型、规模、成因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