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85395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02一次、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文件包设备检修文件包 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 检修文件包检修文件包 2011-0-00 发布 2011-0-00 实施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 发布 1 目次 目 次 目次 .1 前言 .2 1设备名称 .3 2检修性质及项目 .4 3 修前设备状况和工期要求 .4 4 危险点预控和环境因素控制 .4 5 检修工艺标准 .5 6 质量标准及质量监控点 .7 7 试运及试验要领 10 8 附录 11 附录 A 检修记录 12 附录 B 试运记录 14 附录 C 质量控制点签证单 15

2、附录 D 分段验收报告 27 附录 F 备件材料记录 31 2 前言 前 言 为确保#1 炉大修质量,按我厂沈煤红阳煤矸石电厂 330MW 检修规程设备检修控制程序、 检修监理控制程序的规定,特制定本文件。 本文件由厂 部提出并归 管理。 本文件附录是文件的附录。 本文件由检修部起草。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审 核: 批 准: 本文件由检修部负责解释。 本文件于 2011 年 0 月 00 日首次发布。 3 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文件包辽宁沈煤红阳热电有限公司设备检修文件包 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引风机检修文件包 1 设备名称 1.1 名称:#1、#2

3、 一次风机 #1、#2 二次风机 #1、#2 引风机 1.2 设备规范 1.2.1 一次风机设备参数 设备名称:一次风机 型式:离心式风机 一次风机型号:RJ25-DW2660F 一次风机电机型号:YKK710-4 数量:共 2 台 风机参数: 转速:1450r/min 流量:289440m3/min 全压:32310pa 介质温度:20 介质密度:1.197kg/m3 轴功率:2885kw 转动惯量:2950kgm2 电机参数: 额定功率:3300kw 额定电压:6KV 额定电流:377.5A 功率因数:0.88 转速:1495r/min 联轴器型号:风机 160302/电机 200352

4、1.2.2 二次风机设备参数 设备名称:二次风机 型式:离心式风机 二次风机型号:RG36-DW-2270F 二次风机电机型号:YKK710-4 数量:2 台 风机参数: 重量:6500kg。 转速:1445r/min。 全压:17680Pa。 风量:394200m/h 介质密度:1.132kg/m 轴功率:2172.7kw 电机参数: 额定功率:2600kw 额定电压:6KV 4 额定转速:1492r/min 额定电流:298.3A 功率因数:0.88 联轴器型号:风机 160302/电机 200352 1.2.3 引风机设备参数 引风机型号:RJ60-DW3080F 引风机电机型号:YKK

5、800-6 设备名称:引风机 型式:离心式引风机 数量:2 台 风机的参数 转速:960r/min 流量:1088748m3/h 全压:10050pa 介质温度:134.5 介质密度:0.8828kg/m3 轴功率:3727kw 转动惯量:7800kgm3 电动机: 功率:4100kw 电压:6KV 转速:994r/min,额定电流:474A。 液力耦合器参数 型号:YOTC 1250H 额定输入转速:1000r/min 最大输出功率:4100KW 额定工况转差率3 调速范围:(0.20-0.97)额定输入转速 2 检修性质及项目 2.1 检修性质:A 级检修 2.2 检修项目及计划工时 5

6、3 修前设备状况和工期要求 3.1 修前设备状况 3.1.1 以前曾经出现过的较重大设备问题:无 3.1.2 上一次检修至今运行情况:良好 3.1.3 现在存在的设备问题: 3.2 工期要求 3.2.1 起止日期 2011 年 0 月 00 日 2011 年 0 月 00 日 3.2.2 确保检修工作在检修期间内完成,并且一次启动成功,一个检修间隔内无临检。 3.2.3 检修准备 3 天,实际工作 45 天,试运 1 天,收尾工作 2 天。 4 危险点预控和环境因素控制 4.1.1 办理热力机械检修工作票,将#1、#2 一次风机、#1、#2 二次风机、#1、#2 引风机电机切电, 挂“有人工作

7、,禁止合闸”牌; 4.1.2 风机润滑油泵电机切电, 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牌; 4.1.3 关闭风机出口挡板及控制气源门,并挂禁止操作牌; 4.1.4 需要焊接作业时,必须将焊机地线直接接在被焊件上,以防轴承损坏; 4.1.5 风机壳体内作业使用电气工具及电焊焊接时,外面必须设监护人。 4.2 环境因素控制 4.2.1 轴承室、润滑油箱中的旧油排放至容器中,倒入指定的废油桶中,由策划部统一回收。 4.2.2 检修中产生的废钢铁、铅丝等金属废弃物放至指定的堆放场。 4.2.3 检修中产生的废石棉、含油抹布等必须放入指定的垃极箱中。 4.2.4 风机清扫的灰统一处理。 4.2.5 风机内清灰时

8、,必须戴防尘口罩。 5 检修工艺标准 5.1 风机的检查鉴定 5.1.1 打开人孔门,转子采取制动措施。 5.1.2 检查转子各部分、叶轮叶片根部有无开焊或疲劳裂纹,决定修补或更换叶轮方案。 5.1.3 检查机壳有无漏风及疲劳裂纹。 序号检 修 项 目检修级别工艺标准质量标准图纸记录备件工日备注 1 检查紧固各部连接螺栓 C 2 消除泄露,消除设备局部 缺陷 C 3 清洗油箱,更换润滑油, 清洗冷却水管路 C 4 解体检查轴承等各部件磨 损及间隙配合情况 B 5 检查或更换齿轮油泵,调 整各部位间隙 B 6 检查或更换风机系统壳体, 调整间隙 A 7 调整机壳水平、联轴器中 心校正 A 8 检

9、查和更换本机所有阀门、 管件、电气、仪表等 A 9 检查风机出入口挡板门 合计 6 5.1.4 测量集流器与叶轮出口处的轴向及径向间隙。 5.1.5 检查叶轮轮盘有无裂纹,铆钉、螺栓及螺帽有无松动等异常情况。 5.1.6 检查进风调节挡板装置的开关灵活性及连接是否可靠等情况。 5.1.7 检查基础、地脚螺栓、轴承箱、联轴器、出口挡板等主要部位是否正常。 5.2 联轴器的解列 5.2.1 联系电气拆除电机接线。 5.2.2 拆下防护罩和联轴器连接螺栓。 5.2.3 测量对轮的轴向间隙,圆周、张口的偏差,并做好书面记录。 5.3 折装转子的方法 5.3.1 将机壳、集流器上与吊装有关的可拆卸部分螺

10、栓拆下,把机壳上盖吊到指定位置放稳。 5.3.2 拆卸两侧轴封和进气箱上的 1/3 左右部分,并将其吊到指定位置放稳。 5.3.3 拆下两侧集流器螺栓。拆下轴承箱放油丝堵,将润滑油排放到专用油桶内。 5.3.4 关闭有关冷却水门,拆卸冷却水管。 5.3.5 拆下轴承上盖及密封圈压盖螺栓。将轴承上盖吊到指定位置。 5.3.6 测量并记录轴承外圈与轴承箱间隙,压铅丝检查瓦顶检修,一般 0.03-0.06mm;检查滚动轴 承油隙,一般为 0.20 左右;检查轴封端盖头部插入到挡油环内部间隙,一般为 6mm 左右。 5.3.7 吊出设备转子,退出两侧集流器。 5.3.8 将转子吊放到专用支架上,起吊过

11、程中应注意防止损坏设备及附件。 5.3.9 拆卸连接螺母,冲出叶轮的紧固螺母,然后用专用工具将叶轮从轮盘上取出。 5.4 拆卸对轮 5.4.1 将拆卸工具安装完毕后,用烤把加热对轮,当对轮有松动现象时,迅速打紧拆卸,拉下对轮。 5.4.2 检查对轮有无裂纹或变形现象。 5.4.3 用砂布将配合处打磨光洁,用细锉修平键槽毛刺,将键装入键槽,测量装配公差。 5.4.4 检查主轴上其它零件已装配完毕,而且无差错后,方可装复对轮。回装前,应在轴装配面涂 5.4.5 上润滑油,将对轮加热到 100120后,迅速套装在轴上,必要时可用方木或铜棒撞击打 入,使其与轴肩紧密接触。 5.5 轴承的拆装检修 5.

12、5.1 拆轴承前,拆开止动垫后,再打下圆螺母。 5.5.2 拆卸轴承时,应用螺旋或油压拆卸器,用矿物油将轴承加热到 110120,加热时,应用长 5.5.3 嘴油壶将热油浇在轴承内套上,为防止热油落到轴承上,可用胶皮或石棉带将轴颈裹严。在 加热轴承前,应使拆卸器有预紧拉力,当轴承内套受热膨胀时,及时将轴承拆下。 5.5.4 更换的新轴承应先进行全面地、详细地检查(必要时进行探伤检查),并做好书面记录。 5.5.5 用细锉清理轴颈处飞边、毛刺,用砂布将轴颈处打磨光洁,将轴颈及轴承用干净煤油清洗干 净,并擦拭干净。 5.5.6 用塞尺或压铅丝法测量轴承游隙,将轴承立放,内套摆正,让铅丝通过轴承一定

13、滚道,每列 要多测几点,以最小值为该轴承的游隙。 5.5.7 测量轴颈外径与轴承内套内孔尺寸的公差范围,确定配合紧力,配合紧力符合质量标准才能 使用。为测量准确,配合处沿轴向分成三段测量,每段不少于两点。 5.5.8 若因轴颈尺寸太小,配合紧力不能达到质量标准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轴颈喷镀、涂镀 等方法进行处理。 5.5.9 轴承应采用油加热装配。加热时,不允许轴承与加热器外壳接触。 7 5.5.10 轴承加热时,应随时测量温度,油温不超过 120,加热到合适温度后,迅速将轴承套装在 轴上,用铜棒或木锤轻轻打紧到位,并装上止动垫圈,打紧圆螺母。待轴承温度降到室温后,再次将 圆螺母打紧,并用止

14、动垫圈舌片锁住,以防止冷却后发生摆动。 5.5.11 用干净汽油冲洗轴承,进行装配后的检查,检查是否有破损及胀裂现象,转动是否灵活,并 在轴承及轴颈冷却到室温后,测量轴承游隙,记录热装后的间隙缩小值。 5.6 叶轮的检修 5.6.1 认真检查叶轮轮盘、各焊缝、叶片金属及螺栓是否有疲劳裂纹,有裂纹情况,应经生产技术 部门、总工程师批准后,按焊接工艺进坡口进行焊接,坡口深度要保证工件被焊透为准,焊后金属监 督部门应做无损探伤检查,检查合格后才能交付运行使用。 5.6.2 检查轴盘与叶轮连接的坚固件是否有松动、磨损等现象,松动或严重磨损的应进行更换,更 换紧固件长短应适宜,材料及热处理与原来的零件相

15、同。 5.6.3 轮盘上的轴孔、键槽因拆卸拉伤的毛刺应用油光锉修平,无法保证质量的应更换合格的零件。 5.6.4 叶轮如果局部磨损,可按焊接工艺进行补焊,然后进行转子动平衡试验。 5.6.5 对于小于 30%面积的局部磨损的叶片,可进行补焊,非工作面贴补或挖补,其下料的钢板要 整齐,表面线形要与原部位的线形一致,并且材料相同、焊条适当。 5.6.6 补焊、贴补或挖补叶片时,应采用分段对称焊接,尽量减少产生应力变形。 5.6.7 转子叶片磨损严重时,应更换新叶轮,对新叶轮的各部位尺寸应作详细核对,装配尺寸应符 合标准(设计要求)。 5.7 机壳、集流器、挡板及调节装置的检修 5.7.1 壳应全面

16、检查,对疲劳裂纹、烟气磨穿的孔洞、焊口开裂等现象,应进行补焊处理。防磨衬 板磨损严重时应进行更换。 5.7.2 集流器发现椭圆变形时,应校正找圆,必要时应进行更换处理。 5.7.3 检查挡板轴与支承孔眼的磨损情况,轴不能有弯曲现象,转动部分应灵活。 5.7.4 检查挡板开关情况工。弯曲变形的挡板叶片应进行平整校正或更换。磨损的挡板叉头应进行 检查或更换。 5.7.5 检查出、入口挡板连接部件的牢固性与可靠性,防止紧固件松动或脱焊。 5.7.6 检修工作结束,人孔门封闭前,应配合热工人员调试挡板的实际开关位置与指示是否相符, 并检查能否关得严、开得足,必要时进行检修。 5.8 轴承箱的检修 5.8.1 轴承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