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79493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306 大小:16.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06页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06页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06页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06页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发展史概论研究生课件(30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 市 發 展 史 概 論,建筑系 吕静,城市發展史概論,课程性质与任务一方面了解中外、古今城市是如何发展变化的,另一方面与城市建设伴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理论,也就是中外城市理论发展的历史。第三方面,认识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课程重点中国古代城市;以老师讲授为主 百年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史纲;以老师讲授为主外国古代部分城市:历史研究报告讨论(交流学习)外国近现代部分城市;历史研究报告讨论(交流学习) 课程目的认识城市发展的规律,指导今天城市的发展,成绩评定1、课上历史研究报告讨论(占成绩的40)结合课程进程选择典型历史城市或典型空间环境进行剖析研究。研究报告应与教师商讨后确定。 2、课程总结研究

2、报告 (占成绩的40) 字数:3000字 (A4版面 左侧装订 题目 中文摘要 中文关键词 正文、参考文献 附图不少于三幅) 3、出勤与听课(占成绩的20),推荐阅读书目 统编教材: 中国城市建设史、外国城市建设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美)凯文林奇:城市形态,林庆怡等译,华夏出版社,北京,2001 (英)E. 霍华德:明日的田园城市,金经元译,商务印书馆,北京,2000,重点阅读书目 (美)刘易斯芒福德: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倪文彦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89(中)张京祥 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 东南大学出版社, 南京,2005,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一章 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第一节

3、 城市的起源和概念的变迁 一、城市的起源 (一)“城”国家的物质形态,也叫做“邑” (二)“市”商品的交换场所,中国古代城市,城市發展史概論,二、城市概念的变迁 1、城市的原始定义: 防御功能构筑物 商品交换的职能 集中的居民点 2、封建社会时期城市定义的延伸: 城市的原始职能 一级法律实体 精神 寓意,城市的发展、变化、更新,3、现代城市的定义: 城市是一定地域中政治、经济、文化的流动中心 城市要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 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需要而进行各方面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 4、现代城市的概念:是人口以从事第三、四产业为主,具有现代城市人 口规模的、做为一定地域内的社会人口活

4、动中心的人类的集会场所。,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二节 城市及城市规划学科的形成、发展、理论与实践一、古代的城市规划 1、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强调战略思想和整体观念,强调城市与自然结合,强调严格的等级观念。,东方 西方,战国列国都城采用大小城制度,“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 西汉长安城将宫室与里坊结为一体; 三国曹魏邺城采用功能分区; 北朝洛阳全面规划; 隋唐长安都城建设;,宋开封城按照五代周世宗的颁发的诏书有规划地扩建; 里坊制废驰开放的街巷制; 元大都、明北京集古代都城城市规划的大成; 清北京京城远近郊区大力经营园林和离宫别馆。,城市發展史概論,2、外国古代的城市规划强调防御功能和政治需要,封闭

5、性强,着眼于道路网与建筑群。,古希腊希波丹姆规划模式;市民集会场所作为城市,体现民主和平等的城邦精神。希波丹姆规划模式-方格形的道路网系统+广场设在城市中心等原则。 古罗马维特鲁维建筑十书,城市选址、环境卫生、坊际“理想”城市模式;是世界上保留至今最完备的西方古典建筑典籍-提出关于城市规划、建筑工程、市政建设等方面的论述。,中世纪教堂为中心;城市自然生长。以城市防御为主的斯卡莫奇莫市“小桥、流水、尖塔”的意境的赞美对城市规划有影响。 文艺复兴建筑师L.B.阿尔伯蒂、A.帕拉第奥、V.斯卡莫锡等提出反映当时商业兴衰与生活多样化的城市理论和城市模式;,产业革命前欧洲城市多规模较小、自然形成、功能与

6、基础设施简单、卫生条件差。 巴黎城市改建影响较大,凡尔赛的总平面设计-采用轴线对称放射的形式,其建筑艺术、城市设计及园林均有很大的影响。对近代城市规划的影响较大。,城市美学卡美洛西特(维也纳建筑师)1898年“按照艺术原则进行城市建设”引起人们对城市美学问题的兴趣。 世界范围的城市化现代城市规划学科形成。,城市發展史概論,二、近代的城市规划1、现代城市规划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论渊源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了由特定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系统的现代城市规划学。,世界公认的人本主义规划大师,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 明天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

7、row),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近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城市规划思想家 霍华德、格迪斯、芒福德、,霍华德 (Ebenezer Howard)18501928 明天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1903年建立起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华斯(Letchworth)。 1920年又开始建设第二座田园城市韦林(Welwyn)。 英国欧洲各地纷纷仿效建设。但都只是取“田园”其名,实质上都不过是城郊的居住区。,2、格迪斯(Patrick Geddes) 1854-1932演变中的城市(Cities in Evolution),3.芒福德(Lewis Mumford) 1895-199

8、0 城市文化(The Culture Cities)1938 城市发展史(The City in History)1961(1989),城市承载着历史的变迁 城市、乡村、我们的追求,城市發展史概論,2、现代城市规划早期思想社会变革时期,旧的城市结构不能适应新的社会生活要求情况下,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出现飞跃。,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城市發展史概論,三、现代城市规划 1、城市发展模式理论的发展控制和疏散大城市人口 2、区域规划理论的发展 3、邻里和社区理论 4、其它规划学科的发展 、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现代城市发展理论主要包括经济基础理论、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人文生态理论、可达性理论及通讯理论

9、等。现代城市发展趋势的研究理论包括城市分散发展理论;城市集中发展理论;城市分散与集中发展的统一。,现代城市空间理论 (一)区位理论 中心地理论中心地理论是1933年由德国地理学家W克里斯塔勒通过对城市分布的实际状况进行概括和提炼而提出的。,(二)城市土地使用布局结构理论1同心圆理论 2扇形理论 3多核心理论,(三)地租和竞租理论(四)邻里单位与居住小区CA佩里提出的邻里单位理论,邻里单位就是“一个组织家庭生活的社区的计划”,包括住房和它们的环境,而且还要有相应的公共设施。,邻里单位由六个原则组成:规模;边界; 开放空间;机构用地; 地方商业;内部道路系统。,行为空间理论1K林奇(KLynch)

10、的城市意象路径、边缘、地区、节点和地标。2J雅各布斯(JJacobs)的城市活力论,作为整体的街道至少要有以下基本的功能:生活、工作、购物、进餐等等,而且越多越好;沿着街道的街区不应超过一定的长度,并且有较多的转角场所;不同时代的建筑物共存;街道上要有高度集中的人。,3C亚历山大(Cbcander)的半网格结构“我们必须追寻的是半网格,不是树形。” 4R文丘里(RVenturi)和后现代主义城市设计中更强调为行人(步行者)设计,强调城市中人的主体地位。,5O纽曼(ONewman)的防卫空间纽曼发展了一个空间等级体系,这个体系包括从 最公共的(街道)空间、 最私密的(居室内)的空间、 半公共空间

11、(在个人地产之外的,为周围其他居住者或来访者所使用)和 半私密空间(属于住户自己使用的但别人也能进入的那种空间)。,20世纪60年代是一个十分值得重视的时期,在这期间各学科的交叉和横向的发展使城市规划成为一门高度综合的学科。,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三节 城市的发展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出现,人类居住环境的复杂化。 古代的城市发展 城市与防御的要求;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近代的城市发展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 城市布局的变化; 城市与环境; 科学技术发展(城市的聚集效益和城市生活的高质量),二战后的城市发展城市人口达到50%以上,生态环境问题; 经济

12、全球化与对外交通规划; 城市中心的退和复苏; 城市外延扩展; 科学技术的利用等。,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二章 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及其特点中国传统城市的发展体系1、城市建设设计建筑风格强调与自然的谐调; 2、城市布局和住房选址重视地形因素(风水);,城市發展史概論,3、城市建设设计以网络为基础,网络可以划分,分区可以运转,可以充分依靠本区资源,网络划分是功能性的。如居住、商市、最小网络为一家一个家庭。4、对绿化、水域的重视,园林、河道、桥梁均构成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城市發展史概論,5、用装饰及色彩,表现建筑的性质及重要性,不依靠高度。6、由朝廷集中领导的城市规划制度,规划制度受制于儒家、佛教则学的影响

13、。,城市發展史概論,7、城市历史悠久,有不少4000年城市,城市记录了人类发展史,大多数城市有自己的地方志。8、有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体系。,城市發展史概論,氏族社会聚落布局在考古学上所见有两种形式。 仰韶文化时代 一是半坡、姜寨以广场和大房子为中心,呈环居半地穴式的居室布局,约为公元前5000前4000年 另一种是以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为代表的长排式居室布局,它们都属,其年代稍晚一些。中国古代城市从一开始便紧密地与当时的政治相结合,奠定了中国古代城市是政治性城市的特质。,城市發展史概論,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和研究,中国古代城市之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五个阶段。 初期、 先秦、 秦汉、 魏晋南北朝隋唐

14、宋元明清,城市發展史概論,中国城市的初期阶段包括从仰韶时代末期到整个龙山时代,大约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才完成了从氏族社会聚落向文明社会城市之转变。,城市發展史概論,先秦城市是指夏商周三代的城市,这个阶段的城市可分为前后两段,前段是夏商和西周,后段是东周。,县所不同于卿大夫封邑的,就是县内有一套集中的政治组织和军事组织,特别是有征赋的制度,一方面便利了国君的集中统治,一方面又加强了边防。战国时郡的设置仅限于各国边地,县的设置则很普遍。它们取代了过去贵族的封邑。,城市發展史概論,中国古代城市史上的第三个阶段是秦汉时期。,汉武帝(BC141-BC87)之功业 加强集权、开拓边疆,打击游侠、豪强,社会

15、:,垄断财利,经济:,加强集权,规范中央制度,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政治:,市井画像砖,庭院画像砖,城市發展史概論,第四个阶段是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城市發展史概論,隋大兴城和唐长安城的城市规划,集魏晋南北朝以来城市规划之大成,发展成为中国中古时期封闭式里坊制的典型城市。,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五个阶段是宋元明清时期。封闭式里坊制由于社会经济之发展,开始崩溃,从唐代末期到北宋前期(公元10世纪),封闭式里坊制逐渐为开放式街巷制所代替。,城市發展史概論,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第一是在城市职能中政治性一直是第一位的。 不论是早期的宫庙一体,或后期的以官为主的封闭式里坊制和开放式街巷制,皆是以政治性为主的。,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二是从公元3世纪曹魏邺北城开始,在城市建设中有了明确的规划, 城市的中轴线出现 城市的主体宫城,坐北面南,左右对称,加强了中轴线的纵深,体现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城市设计思想。,城市發展史概論,第三章 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概述 1、城市发展沿革: 城市成为中央、府、县的统治机构所在地。 2、城市选址:国必依山川 3、城郭之制: 一般京城有三道城墙:宫城(大内、紫禁城)、皇城或内城、外城(郭); 府城有两道城墙:子城、罗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