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60788 上传时间:2018-09-30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18.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散文专题复习(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高考散文专题复习,第一课时:散文概说,一、什么是散文? 散文是相对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一种文学样式。 “散文是一种最适于抒写作者主观情感、心灵的文学样式。它是一种自我的文学,个性的文学!“ 散文就是追求生命意义的开拓。如荷塘月色我与地坛想北平等,散文是内心的独白,是对读者朋友的倾诉,写散文就是要顽强地表现自己。(张守仁) 散文是作者与读者在艰辛的人生长途上小憩时的悄声对话和共同思索。(余秋雨),二、散文类型 记叙性散文:以记写人物、事件、景物为主的散文。(含状物散文)如:金岳霖先生 抒情性散文:以抒发作者主观情感为主的散文。如:荷塘月色 议论性散文:以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哲理性散文)

2、 如: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形散而神不散”这是散文的重要特点。“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散还指它的表现方法不拘一格。组织材料,结构成篇也比较自由。“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三、散文的显著特点:,四、阅读方法,1、梳理文脉(整体把握)找到线索,线索正是把文中各个部分的材料串起来的那根“红线”。它可以是事件、景物,也可以是作者的情感。以写景散文为例,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景物为线索。例如:荷塘月色以游踪为线索,故乡的榕树以“故乡的榕树”为

3、线索。所以阅读时,理清文中的事件、景物、人物及线索,才能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2、寻找“文眼”优秀的散文大多有“文眼”。“文眼”往往是文中最精彩、最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反映主题思想、创作意图的关键词句。抓住了“文眼”,就抓住了全文的关键,找准了理解、把握全文的突破口。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首的“心里颇不宁静”,是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 “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寻找“文眼”,即把文中叙述、描写基础上的议论抒情句、文中反复出现的词句、首尾照应的句子等找出来加以体悟,因为这些句子往往直接透露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观点倾向、写作目的。,3、概括主题一篇优秀散文,无论是选材

4、谋篇,还是遣词造句,无论是运用修辞,都是为表现主旨服务的。如果成功地把握散文主旨思考问题,那么我们就不难找出需要的答案来。但是,散文的主旨并不都是直露的,需要我们体会概括。,4、分析手法对表现手法的考查是高考重点之一,主要考查表现手法的运用所产生的艺术效果。如: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抒情手法及其作用等。5、品味语言体会品味语句的妙处,不能孤立的看,要联系上下文,联系文章的主旨才能看出语句的丰富内涵,要注意把握形象化语句的抽象含义。,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

5、中的观点态度,7.鉴赏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8.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五、 高 考 散 文 阅 读 考 点,六、高考题型: (一)品鉴字词题 (二)品味句子题 (三)筛选概括题 (四)赏析评价题,七、阅读习惯与答题指导: 阅读选文时要勾画圈点。“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对文章中题目、首段、尾段、每段首尾、中心句、过渡句、有意义能上升一定高度的语句、抒情议论句、重复出现的句子、表达作者情感看法的词句等作勾画圈点,不仅可以增加对内容的印象,还能大体上把握文章的中心和作者的行文思路。,审题时要一字不漏。题目中每一个字(包括数字)都是有它的价值的,不然就不会写到题目中。这就要求我们审题时

6、不能漏掉一个字。一个一个字的默读题目,必要时要动笔作标记。审题时以下几个环节不可忽视:,看问题。要看清题目中有几个问题,如果题目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问题,一定要逐一作答,切不可漏答问题或将两个问题合而为一作答。 例:2017北京卷根河之恋第22题:作者在结尾说“我知道我虽然来过了,但却远远抵达不了这河的深奥”。请根据文意,说明“这河的深奥”的含义、“抵达不了”的原因及作者寄托的情感。(6分),看要求。题目中的一些要求往往限定了答题的范围、角度、形式等。 例:2016北京卷白鹿原上奏响一支老腔第22题:文中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老腔的艺术魅力。请举两例并加以分析(4分),看分值。要看清并揣摩

7、题目的分值。试题的分值往往提示了答案所必须的要点。,看有无字数限制。题目中如果有字数限制,那么所限定的字数应该就是答案所需的大致字数,清楚了这一点,在组织答案时就要注意不能超过限定的字数,当然也不能比限定的字数少得太多,因为这样恐怕会遗漏要点的。 题目中如果没有字数限制,那就要尽量多答点。,确定答案所在区域。 这一环节至关重要,因为如果答案所在区域确定错了,那就会全盘皆失了。确定答案所在区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借助题目本身的指定。有时题目上明确指定了答题的阅读范围。如2017北京卷根河之恋第21题第二段写出了根河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5分),根据高考命题原则确定区域。高考命题人在拟

8、定阅读题时一般遵循这样一些原则: 1.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 2.尽量照顾考生的阅读和思考的先后顺序。 3.努力体现由语义理解到综合分析的过程。 4.努力组成内容由浅入深的系列。根据这些原则,答案应是随着题号的递增在文中呈从前到后,从局部到整体分布。,精心组织答案。 确定了答案所在区域后,剩下的事就是组织答案了。组织答案时要注意: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根据高考命题特点,考生是应该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的,历年高考题的参考答案也都是对原文中相关词句的整合。因此在答题时决不能脱离原文材料作出想当然的答案,应尽量用原文中的语句整合。,弄清答案和问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9、。要增强用逻辑思维解题的意识。因为文学性文章尽管以形象思维为主,以情感取胜,但在解题时绝不可被情感左右,凭感觉答题,我们只能通过我们的理性分析,有根有据的从文中整合出答案。,第二课时: 读懂散文、 归纳主旨,一:写什么,二:怎样写,归纳“主旨”,关注“标题”,理清“思路”,三:为何写,找“关键句”,方法指导:,1、关注“标题”,(1)能了解主要信息(写作对象、主要内容) (2)能提供阅读的线索。 (3)可以联系文章的主题。,例:2013年浙江卷牛铃叮当;2014年湖南卷粮食;2015年四川卷太湖碎锦;2016年天津卷在母语的屋檐下;2017年天津卷挺拔之姿;2017年北京卷根河之恋;从这些标题

10、中你读出了什么?,2、理清“思路”,要理清思路,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从概括段意、划分层次入手来理清思路。 2从捕捉“线索”入手来理清思路。通常所讲的“线索”有这样几种:以中心事件为线索;以感情为线索;以具体事物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线索。 3从分析表达技巧的作用入手来理清思路。 “思路”体现在文章的结构及照应、穿插、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的运用中。,任何一篇文学作品都有其特有的行文思路,把握了文章的行文思路有助于我们对文章思想内容,情感主旨的把握。例如14高考湖南卷粮食:开头第一自然段从中国人见面时的问候“吃饭了吗?”亲切而自然的引出“粮食”这个中心话题,第二自然段强调了“人类的一切

11、,无不植根于粮食之中”但是现实是“粮食被糟蹋被篡改”。主体部分分为两大部分分别写了“农业时代”和“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不同态度和情感。,中心句 抒情句 议论句 过渡句 修辞句,3、抓“关键句”,文中的关键句具有极大的概括力,我们对这些语句要给以足够的重视。,要想抓住文章的主旨或者是作者的情感,就要注意把握文章的关键词语或句子,这些词语或句子或者是作者塑造形象的主要特点,或者是作者的主观情感,或者体现了作者的观点态度,因而,我们在阅读时要特别留心。,例析:粮食这篇文章的关键句有哪些呢?,1、种粮食的人知道不可或缺的事情。 2、人类的一切,无不植根于粮食之中 3、农业时代,就是将一些植物和动物

12、生长让人参与其中。 4、大机器时代,人与食物,生命与他的源头被切断。轰鸣的机器对食物对生命不再怀有敬意机器覆盖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化学和激素应运而生,改写了季节人对食物不再怀有敬意 5、粮食不但进入血肉,也成了我们的灵魂。,本文通过写什么,表现什么,赞扬什么,反对什么,用了什么手法,4、如何表述文章主旨?,这篇文章充满温情地叙写了农业时代粮食与人的血肉联系,并以之与大机器时代粮食生产、消费方式进行对比,表明了粮食是我们生命的源头和全部,表达了应珍惜粮食、尊重自然、敬畏生命的思想感情。,粮食主旨:,一:写什么,二:怎样写,归纳“主旨”,关注“标题”,理清“思路”,三:为何写,找“关

13、键句”,方法回顾:,巩固训练:牛铃叮当第15题:简要概括本文主旨。 答案:表达了对淳朴、诗意乡村的眷恋,以及对田园牧歌图景消逝的怅惘。,第三课时题型一:品鉴字词题,(一)理解重要词语的含义,一般情况下,高考试题中测试的词语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在所给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里的“具体”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指示代词的含义和文中临时有指代作用的词语在文中指代的具体内容。 能辨析同义词、近义词的差别。 能够把握词语在本文的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的含义。 能够理解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理解文中重要字词的含义基本思路,围绕主旨,结合语境 指代性词语,明确化 修辞性词语,本义化 概括性词语,具体化 抽象性词

14、语,直白化,例题:2014年江苏卷乾坤草亭 16、请简要说明第三段中“个”的含义 (6分),答案:“个”从具体物象到抽象观念,形成了三个层面:竹,点,圆满具足的生命。,【解析】按照第三段论述脉络,先从对“个”的解释起“个,也可解释为竹”先释为“竹”;再到“我山人是天地之中的一个点”,释为“点”;最后到“充满圆足的生命”,释为“圆足的生命”,是为从具体到抽象。其实从该段的最后两句话“八大山人笔下的一朵小花,一枝菡萏,一羽孤鸟,都是一个,一点,一个充满圆足的生命。八大的自尊缘此而出”亦可得到答案。,练习1:湖南卷粮食 16、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5分),解析 “篡改”出现在文中

15、的第二段,第二段是全文的总领段落,领起了农耕时代和大机器时代,而“篡改”指的就是大机器时代人们对粮食的态度。 “篡改”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机器对粮食的“篡改”,即“机器颠覆了粮食,也在颠覆吃粮的人和吃本身”;二是化肥、激素、农药对粮食的“篡改”,即“改写了季节改写了生命的密码”,“农药删改本属于上天的事情。人对于食物不再怀有敬意”。对上述两方面整合即可得出答案。,答案 机器切断了人与粮食之间的联系,对粮食的处理简单粗暴、 毫无情感,颠倒了粮食、吃粮的人与吃本身。化肥、激素和农药的出现, 改写了季节、雨水,改写了生命的密码,食物因多而贱,人们对食物不再 怀有敬意。,(二)理解题目的作用 提问方

16、式1:为什么要以此为题或以此为题的好处、作用。 提问方式2:本文原题为“”你认为原来的题目和现在的题目哪一个更好一些?请说明理由。,例如:2014年天津卷枣香醉人19本文标题为“枣香醉人”,有人认为也能以“根”为标题,你认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4分),例如:2015年四川卷太湖碎锦结合全文,分析标题“太湖碎锦”的内涵和作用。(6分),文章标题的理解或赏析,要从理解词语着手,同时要掌握标题的意义和作用: 有的标题作为“文眼”有揭示文章中心或主题的作用 ; 有的标题从结构上看有文章线索的作用; 有的标题对文中的人物和主题有象征作用; 有的标题有比喻作用; 有的标题有虚实或双关两层含义;理解或鉴赏标题时,一是要分析词语,二是要注意修辞,三是要注意虚实,四是要联系全文内容和结构,五是要结合文章主旨和背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