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肺痨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5545509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3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内科学--肺痨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肺痨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肺痨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肺痨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中医内科学--肺痨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肺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肺痨(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9/29,中医内科学,1,肺 痨,安徽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科,2018/9/29,中医内科学,2,学习提纲,肺痨的定义是什么? 肺痨证候特征是什么? 肺痨的病因病机是什么? 如何诊断肺痨? 肺痨辨证要点为辨标本虚实与辨脏腑阴阳,其主要内容有哪些? 肺痨治疗原则是什么? 肺痨分几个证型进行辨证论治?其主证、治法、方药是什么? 肺痨病应如何预防及调理,2018/9/29,中医内科学,3,内容简介,一 前言 二 概述 三 病因病机 四 辨证思路 五 辨证论治 六 调摄护理 七 现代研究 八 病案分析 九习题考核,2018/9/29,中医内科学,4,前 言,肺痨相当于西医学肺结核病,临床

2、以低热、消瘦、乏力、咳嗽、咯血等为主要特点。本病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占各器官结核病总数的80%以上。排菌患者为其重要的传染源。结核杆菌可在组织内长期潜伏,常在人体抵抗力低下时发病。其病理形态以结节、浸润、干酪性坏死和空洞形成等混合存在为特征。本病的确诊有赖于细菌学的检出。据估计,全世界有10亿人感染了结核菌,每年有1600万人患结核病,新发病人约800万,300 万人死于结核病,它是成年人死亡中最主要的传染病。近几年,不但非洲等地区的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患病率上升,即使几十年来疫情呈持续下降趋势的许多发达国家,也出现疫情回升。据1990年第三次全国结核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患病率为523

3、/10万;结核病死亡率为20.9 /10万,死亡人数是我国每年死于各种传染病总人数的二倍,居各种死亡原因的第七位。患病的高峰已移至六十岁以上的老年组。美国报告结核病新登记率中65岁老年组的构成比: 1953年为13.8%,1979年升至28.6%。我国流行病调查中(1990年)直接计算的肺结核及涂阳肺结核患病率60岁组,患病率1782.2/10万,涂阳肺结核患病率397.8/10万,明显高于其它年龄组。中医治疗肺痨着眼于从整体上辨证论治,针对不同体质和疾病的不同阶段,采取与之相应的治疗方法,目前目前临床多结合抗痨西药治疗,可以收到标本兼顾,恢复健康的效果。,2018/9/29,中医内科学,5,

4、概 述,肺痨是具有传染性慢性消耗性疾患,以咳嗽、 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要特 征。从肺痨病的临床证候、病机传变特点来 看,与西医学的肺结核有相似之处,肺外结核 与本病表现相同者亦可参照本篇论治,2018/9/29,中医内科学,6,病因病机,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是痨虫,病位在肺,病理性质为阴虚。病变过程中,可致五脏亏损,尤以肺肾为重。主要病因为: 1.正气虚弱 先天禀赋薄弱,后天嗜欲无度,忧思劳 倦、大病久病等,耗伤正气,痨虫乘虚侵袭,伤人致病。正虚是患病的一种重要因素。 2.痨虫传染 形成本病的唯一因素是痨虫传染。痨虫侵袭,腐蚀肺叶,出现咳嗽、咳痰、胸痛、气喘等,肺络受损并可见咯

5、血。痨虫最易伤阴,可见潮热、盗汗等症状。,2018/9/29,中医内科学,7,。,正虚不仅是发病的关键,也是本病传变、转 归、预后的决定性因素。在本病演变过程 中,“阴虚者十之八九”,提示阴虚是本病的 基本病机。本病初期主要表现出肺甚则服损 及阳,终至阴阳两虚的严重局面,2018/9/29,中医内科学,8,辨证思路,一、明确诊断 根据病人咳嗽、咳血、潮热、盗汗的临床表现,结合西医检查如胸片、结核菌素试验、痰找结核杆菌等即可以诊断该病。即使四大症状出现,如无痨虫发现,仍不得诊为肺痨,2018/9/29,中医内科学,9,二、分清病理性质,2018/9/29,中医内科学,10,三、分清病变所涉及脏腑

6、,2018/9/29,中医内科学,11,辨证论治 1、肺阴亏虚 主症:干咳,痰少粘白,或带血丝,口干咽燥,午后手足心热,皮肤干灼,或有少量盗汗,舌质红,苔薄,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剂:月华丸医学心悟 组成:麦冬、天冬、生地、熟地、山药、百部、沙参、獭肝、川贝、阿胶、三七、茯苓、白菊花、桑叶) 加减:咳甚者加杏仁、桑白皮以止咳;痰中带血丝者可加仙鹤草、藕节、白茅根、蛤粉以和络止血;低热者,可酌加银柴胡、地骨皮以清热除蒸;惊悸加茯神、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以养心安神。,2018/9/29,中医内科学,12,2、阴虚火旺 主症:咳呛气急,痰少质粘,色白或黄,咳血反复发作,血色鲜红,午后潮热,骨

7、蒸,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口渴,心烦,胸闷掣痛,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或绛,苔薄黄或剥,脉弦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剂:百合固金丸(医方集解引赵蕺庵)合秦艽鳖甲散(卫生宝监)(百合、麦冬、玄参、生地、熟地、当归、炒芍药、甘草、桔梗、鳖甲、知母、秦艽、柴胡、地骨皮、青蒿、川贝母、乌梅) 加减:若咳嗽痰粘色黄者加山栀、紫珠草、大黄炭、茜草炭等凉血止血;若出血紫黯成块,伴胸痛可加三七、血余炭、花蕊石、广郁金以化瘀和络止血;盗汗甚者加煅龙骨、煅牡蛎、麻黄根以敛营止汗 。,2018/9/29,中医内科学,13,3、气阴两虚 主症:咳嗽气短,咯痰清稀,偶有咯血,神疲乏力,自汗盗汗,或有腹胀,便溏,或午后

8、潮热,热势一般不剧,舌质嫩红、苔薄细弱而数。 治法:益气养阴。 方剂:保真汤加减(十药神书) 组成: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五味子、当归、生 地、熟地、天冬、麦冬、赤芍药、白芍药、柴胡、厚朴、地骨皮、黄柏、知母、莲心、陈皮、姜、枣) 加减:咳血甚者可 酌加阿胶、仙鹤草、三七粉以养血止血;如便溏、腹胀、纳差等脾虚症状明显者,可加苡仁、扁豆等以健脾,并去生地、熟地、麦冬等滋腻之品;若咳甚者加紫菀、款冬、枇杷叶以温脾止咳;夹有痰湿者,可配半夏、苡仁以祛湿化痰。,2018/9/29,中医内科学,14,4、阴阳两虚 主症:咳逆喘息,痰呈泡沫状或夹白,形寒自汗,声嘶音哑,形体消瘦,或有浮肿,腹泻,

9、心慌,肢冷,大肉脱尽等症,舌质淡而少津,苔光剥,脉微数或虚大无力。 治法:滋阴补阳。 方剂:补天大造丸加减医学心悟 组成:人参、黄芪、远志、白芍药、山药、茯苓、杞子、龟板、鹿角、紫河车、白术、当归、枣仁、熟地) 加减:若心慌甚可酌加紫石英、远志以静心安神;若肾虚气逆喘息可加冬虫草、诃子肉以补肾纳气。,2018/9/29,中医内科学,15,固定方药治疗 1.养阴清肺膏(糖浆) 组成:白芍、薄荷、川贝母、地黄、甘草、麦冬、牡丹 皮、玄参 功效:养阴清肺、润肺止咳 主治:肺阴虚之肺结核。 用法:每次9g,每日23次,口服。 按语:本方有养阴润燥,清肺利咽之功用,可用于阴虚肺 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或

10、痰中带血。,2018/9/29,中医内科学,16,2.抗痨丸 组成:矮地茶、白及、百部、穿破石、桑白皮、五指毛桃 功效:止咳祛痰、抗痨杀虫。 主治:体质尚好,虚证不显著之肺结核。 用法:每次1丸,每日3次,口服。 按语:本方有活血止血,散瘀生新,祛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浸润型 肺结核,痰中带血。 3.肺结核丸 组成:白及、土鳖虫、制何首乌 功效:敛阴补肺。 主治:用于肺结核空洞、肺出血。 用法:口服、每次9g,每日3次。 按语:本方有养阴润燥,祛痰止咳之功,可用于浸润型肺结核,肺 结核空洞,痰中带血。,2018/9/29,中医内科学,17,其他疗法,(一)针灸疗法 体针穴位多选手太阴经穴及背俞穴为

11、主。阴虚多用针法,阳 虚多用灸法。常选尺泽、肺俞、膏肓俞、大椎、三阴交、太 溪等穴;若潮热者,加鱼际、劳宫、太溪;盗汗者加阴郄、 复溜;咯血者加中府、孔最、膈俞;音哑加太渊;若阳虚者 可选加脾俞、肾俞、关元、背部俞穴可用瘢痕灸法。 (二)穴位注射 选结核、中府、大椎、膏肓俞、曲池、足三里。采用维生素 B1注射液100 mg,或链霉素0.2g,每次选择23穴,轮流使 用。若大咯血者,可选止红穴(在前臂内 侧中线曲泽穴下4 寸),孔最,配合尺泽、曲泽。第一天选止红、尺泽;第2 天选孔最、曲泽交替使用,采用脑垂体后叶素0.20.4ml, 每日12次,交替取穴4天为一疗程。,2018/9/29,中医内

12、科学,18,其他疗法,(三)推拿、按摩 1.肺阴亏虚 揉按、点按肺俞、结核、百劳循背俞施搓运夹法, 同时点按心俞、膏肓。揉 拿手三阴法,点按内关,太渊等穴;再施梳胁开胸顺气法。 2.阴虚火旺 于背部轻推慢揉,点按肺俞、百劳。用双龙点肾法,梳胁开胸顺气法,揉拿 手三阴法,点按劳宫、鱼际、内关、神门,用提拿足三阴法,提拿足三阳法,点按足三里、三阴交、太溪穴。 3.气阴耗伤 于背部施以揉按及搓运,再点按肺俞、脾俞、大椎、风门、结核穴。以梳胁开胸顺气法,点按太溪、三阴交;用揉拿手三阴法,同时点按百劳、列缺、手五里、间侠、鱼际、神门,再施推脾运胃法,点按中脘。注意肺咯血时不宜手法治疗,2018/9/29

13、,中医内科学,19,(四)外治法 用生膏将猫眼草、蟾蜍皮、木鳖子、独角莲、守宫、乳香、没药在香油中熬枯去渣,加黄丹收膏,待温加入麝香,摊在布上或纸上备用,用时将此膏用微火烤软。外敷至结核病灶在前胸后背体表相应部位上以及大椎、肺俞、膻中等穴,隔5天换药一次,二月为一疗程。本方有消肿散结拔毒散疡之功。适应于浸润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另外可用硫黄末7g、肉桂末、冰片各3g、鲜大蒜1只(约10g)。将大蒜捣碎与药末搅匀,敷于双侧涌泉穴,用纱布固定,每隔2448小时交换,一般34次,用于老年人肺结核阴阳两虚之咯血者,本方具有温阳壮肾引火归元之功。,其他疗法,2018/9/29,中医内科学,20,(五)食

14、疗方药 1.乌鸡肉100g,冬虫夏草9g,淮山药50g。共煮汤常食用。本方具有滋肺健脾,益肾之功效。适用于老年人肺结核潮热不退,身体消瘦等。 2.鳖肉250g,百部9g,地骨皮9g,生地24g,知母9g。水煎去药渣饮用,每日一剂。该方具有润肺滋阴清热之功,适用于老年肺结核阴虚者。 3.黄柏9g,百合4.5g,北沙参4.5g。加冰糖适量,水煎,常食之。具有润肺补肺之功,适用于结核肺阴亏虚者。 4.菠菜子150g,白及100g,百部500g。共研细末,拌蜜为丸,丸重9g。于每顿饭后服一丸。常服用该方,具有养血止血,清热润肺之功,适用于所有肺结核咯血者。 5.百合150g,糖适量。水煎服,具有润肺止

15、咳的作用。适应于肺阴亏虚者。,其他疗法,2018/9/29,中医内科学,21,调摄护理 一、调摄 1.避免淋雨、受寒、疲劳、醉酒,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要新鲜;饮食宜清淡,忌油腻及鱼虾腥荤等生痰助热之品,禁烟。 2.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3.保持病室整洁,卫生,舒适,空气流通,开边窗,避免直接吹风。 4.尽量避免与患者密切接触,须要饮食适宜,不可饥锇,体若 虚时,可服用补药,身佩安息香,或用雄黄擦鼻。平素保养元 气,爱惜精血,增强正气是防止传染的重要措施。,2018/9/29,中医内科学,22,二、护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监测生命体征。 3.高热患者,辅助以物

16、理降温,静脉补液支持治疗。 4.呼吸急促、紫绀明显者,可用呼吸机行机械通气治疗。 5.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减少感染机会。 6.精神护理,与病人沟通,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2018/9/29,中医内科学,23,现代研究 近年来国内应用中医药治疗肺痨的报道日益增多,在治法、方药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临床研究 分型论治是目前中医治疗老年肺痨的主要方法。邱德泽主张肺痨从脾论治,而以培土生金法,治疗肺脏亏虚病症,分为脾阳虚,脾阴虚,脾有湿热,脾有寒湿四型。赵嘉祥则以阴阳为纲结合脏腑辨证,将本病分为肺阴虚型,肺脾两虚型,肺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肺脾肾兼虚型。李协和则提出本病的瘀血证,将其分为寒

17、凝血瘀型,热结血凝型,气虚血瘀型,气滞血凝型。徐定仁根据补虚以复其元,杀虫以绝其根的治则,运用辨证特点,从整体出发,强调“劳瘵平阴虚”、“脾常不足、肾常虚”,切忌大苦之品虚其中,大热之品以竭其内,应以甘平滋阴为主要治法。,2018/9/29,中医内科学,24,陈文昌用八珍散(红参、白术、茯苓、当归、川芎、白芍、桔梗、远志等)口服治疗重症肺结核,疗程13个月,疗效显著。冯平以补肺抗痨丸(百合、冬虫夏草、炙百部、杏仁各60g,蜈蚣30条,桃仁,红花各30g,甘草25g,蜂蜜500g,制成丸剂,每丸重10g)每日3次,每次1丸,用黄芪、沙参、麦冬、生地、川贝水煎送服,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肺结核;对阴虚

18、火旺用鳖甲、知母、秦艽、黄芪、地骨皮、五味子水煎送服上丸。结果30例治愈23例,好转7例。杨墨林用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法配以标准化疗治疗,胸部平片及断层摄影确诊的结核球病例44例,干酪性病灶20例,共64例,经过3 6个月治疗,X线复查有效率为67.2%,表明应用化疗加活血化瘀药治疗有协同作用。程珍祥治肺结核咯血23例用基本方(生地、赭石、丹皮、大黄、牛膝、三七、玄参、阿胶、茜草、麦冬)水煎每日1剂。咯血量大者增服云南白药,取得较好疗效。叶威康对150例肺结核病咯血,在先用西药治疗后咯血仍然不能控制的紧急情况下,针刺印堂穴, 指压巨骨穴,在510分钟内咯血停止的126例,有效率84%。继用养阴止血方:南北沙参、 天麦冬、石斛、天花粉、玉竹、黄芩、生山楂、酒炒大黄、茜草、侧柏炭、棕榈炭、血余炭 各9g,藕节15g,大小蓟各12g,水煎每日一剂,连服7剂后,改服辨证加减及化瘀方药7 剂。共14剂为1疗程,疗效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