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44878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8.7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第一节 叶、花、果病害概述,园林植物叶部病害种类繁多,常引起叶片斑点和破损,提前落叶、落花,对园林植物的观赏效果影响很大。严重削弱花木的生长势。,一、病原,侵染性病原和非侵染性病原都可引起叶部病害 真菌是叶部病害的主要病原 子囊菌亚门 白粉菌、外子囊菌 担子菌亚门 锈菌、外担子菌 半知菌 灰葡萄孢霉(灰霉病) 细菌:叶斑(疫病) 病毒:花叶 线虫,二、症状类型,白粉病 锈病 炭疽病 灰霉病 叶斑病: 半知菌类 煤污病 叶畸形:外担子菌、外子囊菌、病毒 变色:病毒、生理缺素 毛毡病:壁虱,紫薇白粉病,三、侵染循环的特点,侵染来源:病落叶、感病植物、感病种苗及无性繁

2、殖器官、昆虫介体、转主寄主。 叶花果病害的潜育期一般较短,一般7-15天左右,有多次再侵染 病原物传播方式: 主要依赖被动传播 风、雨、灌溉水、昆虫 人的生产活动: 运输、切花等,病程的特点 侵入途径:直接侵入、自然孔口和伤口 病原扩展的特点: 病原菌入侵后在寄主细胞间或细胞内扩展,由于叶片薄,扩展往往横穿叶组织,叶片上下表皮病斑都很明显。病原扩展受到限制,病斑一般较小,但形状多样,园斑、角斑、不规则斑。,四、叶、花、果病害的防治原则,减少侵染来源 园林栽培措施:清除病落叶,剪除病组织、使用无病的种苗、接穗等,避免同种病原多种寄主植物混植、早春在病原越冬地覆膜等. 喷药保护:生长季节(初侵染期

3、和病原侵染高峰期) 改善场圃、温室环境条件:合理的水肥管理、降低湿度、通风透气等.,第二节 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及防治,一、白粉病类,园林植物普遍而严重的病害,降低观赏性和切花产量 叶、果、嫩茎上出现白色粉层:菌丝和粉孢子。有的叶表,有的叶背。后期粉层上出现白而黄、后期黑的小粒状物闭囊壳。 幼嫩组织畸形,Phyllactinia,病原: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白粉菌目,白粉菌科 白粉菌属(Erysiphe):瓜叶菊、 单囊壳属(Sphaerotheca):月季 球针壳属(Phyllactinia):臭椿 钩丝壳属(Uncinula):黄栌、紫薇 叉丝壳属(Microsphaera) 叉丝单囊壳属

4、(Podosphaera),病原以闭囊壳在落叶上或以菌丝体在芽内越冬,以子囊孢子或粉孢子进行初侵染;风力传播,直接侵入,潜育期短,有多次再侵染.多施氮肥、栽植过密、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湿度大都加重病害的发生.但降雨过多不利于病害发生。,白粉病侵染循环特点:,白粉病类的防治,减少侵染来源, 秋冬季清除病落叶,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病叶和病枝. 药剂防治: 生长季节,出现病斑喷25%粉锈宁1500-2000倍可湿性粉剂; 50%苯来特1500-2000倍, 40%福星乳油6000-8000倍液, 须交替使用.温室冬季夜间喷流黄粉 栽植密度和花盆摆放密度不宜过大, 温室栽培注意通风透光, 增施磷、

5、钾肥.,月季白粉病,叶片、花蕾及嫩稍等均可受害。 初期叶上出现褪绿黄斑,逐渐扩大,后着生一层白色粉末物。嫩叶染病后反卷皱缩变厚,有时为紫红色。严重时叶片干枯皱缩脱落 花蕾染病时表面覆白粉霉层,花畸形 反复侵染后植株生长衰弱,开花不正常或不开花。,单囊壳属的 Sphaerotheca pannosa 。附属丝菌丝状,闭囊壳内含一个子囊,子囊孢子椭圆形,月季上只有无性态,蔷薇等有闭囊壳形成,月季白粉病病原,月季白粉病发病规律,以菌丝体在芽叶或枝上越冬,有些以闭囊壳越冬。翌年以子囊孢子或分生孢子作初次侵染。温暖潮湿季节发病迅速,5,6月和9月是发病盛期。 月季品种间抗性有差别。光生蔓生多花品种较抗病

6、;土壤中氮肥过多或钾肥不足时易感病。,月季白粉病防治方法(不讲),可减少侵染源:避免氮肥过多,适当增施磷钾肥,早春修除或销毁感病和死亡的茎稍,初期病叶应及时摘除。温室夜间应增加通气 药剂防治 生长期可选喷甲基托布津1500倍液,或50%多菌灵1000倍液,或25%灭螨猛3000倍液。7-10天喷一次, 连续喷2-3次。 温室中有烟筒时,可涂等量式石灰和硫磺浆,挥发硫的蒸汽。,凤仙花白粉病,黄栌白粉病,二 、叶锈病类,锈色粉堆, 疱状物、毛状物。 初期叶上褪绿、褐斑。幼嫩组织肿大。引起早落叶、果实畸形、削弱生长势, 降低产量及观赏性. 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锈菌目真菌引起。常见的病原菌 柄锈菌属(

7、Puccinia):草、竹 栅锈菌属(Melanpsora):杨、柳 多胞锈菌属(Phragmidium):玫瑰 胶锈菌属(Gymnosporangium):海棠,海棠-桧柏病,桧柏锈病,冬孢子角,球根鸢尾锈病,竹叶锈病,玫瑰锈病,分布玫瑰栽培区普遍发生,其中北京、山东、甘肃、广西、内蒙古等地发病严重。 寄主:玫瑰、蔷薇、月季、野玫瑰等植物。 病原:短尖多孢锈Phragmidium mucronafum和蔷薇多孢锈 P. roae-rugosae Kasai 。,识别特点,玫瑰的绿色器官均可受害,主要为害叶和芽。 春天新芽上布满鲜黄色的粉状物;叶正面有褪绿小斑点,叶背面有黄色粉堆,后变为黑色粉

8、堆。病叶枯黄早落。 发生特点 以菌丝体在芽或发病部位越冬,冬孢子堆在病株或病残体上越冬,夏孢子有再侵染,由风雨传播,通过气孔侵入 温度相对较低,湿度大时,有利于病菌的侵染。夏季高温,冬季寒冷发病较轻;温暖、多雨病害发生较严重。,叶锈病防治方法,减少侵染来源. 休眠期清除枯枝落叶, 喷洒波美3度的石硫合剂, 杀死芽内及病部的越冬菌丝体. 生长季节及时摘除病芽或病叶. 栽植养护:防止互为转主寄主的两种植物距离太近(3.5-5Km);温室降低湿度,注意通风透光,提高抗病力. 发病时喷25%的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喷75%的百菌清800倍液,或喷洒250-300倍液的敌锈钠,10-15天喷一

9、次。,三 、炭疽病类,危害叶、嫩梢、花。在叶病斑上常形成稍微下陷的轮纹斑,枝梢上形成梭形或不规则的溃疡斑; 发病后期在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子实体往往轮状排列,高湿条件下产生胶粘状的粉红色孢子堆. 有潜伏侵染的特点。 病原 无性型:半知菌亚门,黑盘孢目,炭疽菌属(Colletotrichum) 有性型: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小丛壳属(Glomerella),兰花炭疽病,分布:中国兰花的栽培区均有发生,北京、上海、天津、四川、广东、福建等危害较严重 寄主:中国兰花(如春兰、墨兰、惠兰、寒兰)、虎头兰、宽叶兰、以及广东万年青、紫罗兰、金盏花、扶桑等。,兰花炭疽病,病原:兰炭疽菌 Colletotrich

10、um orchidaerum Allesch.,文心兰炭疽病症状,识别特点,病斑主要出现在叶片上,有时茎和果也有 初期叶片出现中央浅褐边缘黑褐色的圆形或椭圆小斑。后期病斑逐渐扩大,或病斑连接成片,稍下陷。病斑上有许多轮状排列的小黑点。病斑大小320mm不等。茎和果实受害时也出现不规则或长条状黑褐色病斑,发生特点,菌丝和分生孢子盘在病残体或病组织中越冬。每年的 3-11月均可发病。病菌的最适温度为25,故4-6月发病最重。老叶片4-8月发病,新叶片8-11月发病。潜育期2-3周。 病菌从伤口或直接从幼嫩的叶片上侵入,若兰花叶片受伤,或高湿闷热、放置过密、通风不良、盆内积水,则易发病。建兰和墨兰抗

11、病性较强,春兰和寒兰易感病。,龟背竹炭疽病,君子兰炭疽病,山茶炭疽病,印度橡胶榕炭疽病,仙人掌类炭疽,蜘蛛抱蛋炭疽病,梅花炭疽病,棕竹炭疽病,感病叶片,局部症状,炭疽病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发现病叶及时摘除并销毁或深埋。 化学防治:发病初期可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的代森锌500800倍液或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10天一次。,四. 灰霉病类,由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葡萄孢属(Botrytis)真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类病害的总称 草本植物最常见病害,温室严重。引起叶、花器、球茎、鳞茎及种子等腐烂。 潮湿条件下,腐烂组织上产生灰褐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孔

12、雀草灰霉病,蒲包花灰霉病,瓜叶菊灰霉病,矮牵牛灰霉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或菌核在病叶或病组织内越冬 气孔、伤口、直接侵入,但以伤口侵入为主。风雨协同传播 病菌分泌的酶和多糖类毒素使寄主组织腐烂解体在湿度大的温室内可周年发生。湿度高, 光照不足加重病害的发生,灰霉病的防治,温室要经常通风降湿, 种植密度和花盆摆放密度不可过密. 加强水肥管理,提高植株抗病力和愈伤能力 及时清除温室中的病残体, 以减少侵染来源. 霉雨季节喷药防治: 代森锌、苯来特、百菌清、托布津等500倍液;每半月喷一次.,五、叶斑病类,叶片局部组织坏死,产生各种大小、形状和颜色的斑点,斑点平或稍隆起,有的后期穿孔,易形成叶

13、枯和落叶。 后期病斑上往往着生点粒或霉层. 降低植物的观赏价值,引起叶片早期脱落. 病原: 真菌:半知菌亚门、子囊菌亚门的一些细菌 线虫:茎线虫属、滑刃线虫属,叶斑病的防治,及时清理病残体, 剪除病枝病叶,甚至拔除病株. 化学防治: 在病原进行侵染前喷药保护, 也可喷内吸剂抑制病害的发生. 常用药剂有: 1%波尔多液, 65%代森锌500倍,70%甲基托布津1000倍, 50%多菌灵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2-3次。 选用抗病品种。如菊花褐斑病 轮作或土壤、种苗消毒。对于在土壤中植物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害,进行土壤消毒, 如香石竹叶斑病种植圃早春覆盖塑料薄膜, 阻止越冬菌源传播,如芍药褐

14、斑病,樱花褐斑(穿孔)病,山东、天津、河北、四川、湖北等地均有发生。 寄主 樱花、樱桃、梅花、桃等 病原 半知菌,核果尾孢菌 Cercospora cerasella Sacc., 有性阶段为子囊菌樱桃球壳菌 Mycosphaerella cerasella Aderh.,识别特点,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紫褐色小点,后扩展为近圆形的直径为25mm褐色斑,边缘紫褐色,后期病叶上出现灰褐色霉状物,病斑中央干枯脱落形成穿孔。严重时,全叶穿孔,叶片脱落,发生特点,病菌以菌丝在病部越冬,风雨传播,气孔侵入。 通常老叶或枝干下部先发病。 一般6月份开始发病,8月9月发病重。 湿度大,植株过密,通风透光不好时发

15、病重。夏季干旱,树势弱发病率也较高。,防治方法,加强管理,增施有机肥, 多施农家肥; 不要将樱花栽在风口区,旱季及时灌水; 萌芽前喷波美24石硫合剂; 发病时喷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160倍波尔多液。,月季黑斑病,分布 月季栽培区均有发生。以北京、上海、江苏、广东、湖北、湖南、辽宁等发病严重 寄主 除月季外,蔷薇、玫瑰、黄刺梅等多种花卉。,病原为半知菌蔷薇放线孢菌 Actinonema rosae,识别特点,主要在叶片上,严重时叶柄和嫩枝也受害 初期叶片出现小褐斑,并逐渐扩大成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斑,边缘放射状。后期病斑中部颜色变浅, 并出

16、现黑色小点(分生孢子盘)。严重时,病斑连片,叶片枯萎脱落 嫩梢感病呈黑褐色条斑,干枯,发生特点,北京地区月中下旬至月中上旬开始发病,月为发病盛期。 在病落叶和病枝上越冬的病菌,当条件适宜时,借风雨及浇灌水传播。 在多雨潮湿条件下发病严重。植株生长势衰弱时易感病。,防治方法,秋季清除枯枝落叶,并集中销毁。用2000倍五氯酚钠水溶液或硫酸铜溶液杀死越冬病菌。浇水时不要采用喷灌,加强田间抚育管理。 发病初期,可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100倍液;或百菌酮400倍液,此后15-20天喷一次。,芍药褐斑病,分布 大部分芍药栽培地区均有发生,武汉、合肥、北京等地发病较重。 寄主 芍药、牡丹。 病原半知菌的牡丹枝孢霉Cladosporium paeoniae,识别特点,病斑主要在叶片上,但枝条、花和果也受害 早春叶上出现小斑,逐渐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叶正面病斑褐色或黄褐色,有淡褐色轮纹,病斑相连后,叶片皱缩,焦枯且易碎。叶背面病斑湿度大时产生墨绿色霉层,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和分生孢子梗 枝条上病斑为红褐色,长椭圆形;花瓣上病斑均为紫红色小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