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43693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公开课优秀教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教学目标: 1、把握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朗诵诗歌并理解诗歌的内容。 、品析诗歌语言,体会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语言风格,培养学生对古诗文语 言初步的鉴赏能力。 、感受杜甫忧国忧民的思想以及“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的博大胸怀。 教学重点:反复吟诵,把握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并把这种理解反馈到诵读中 教学难点:对诗人忧国忧民思想的理解 教学流程: 一、导入 (2) 背古诗春望导入课题, (PPT 出示课题) 二、诗歌学法指导 (1) 问:学习古诗我们该从哪几个方面入手呢? 1、析诗题 2、知作者 3、想画面(故事) 4、品语言 5、悟情感 三、分析诗题、简介作者 1、简介作者 2、解

2、析诗题:(板书课题)(1)“为”的读音, (2) “为-所”被动句式(3)歌行体歌行体,它的特点是不讲究格律,任由诗人创作兴致所至,抒发感情,句数多少 不限,可以说是句式整齐的“自由体”诗。 3.检查预习; 四、初读,知内容。 过渡:带着这些猜测,让我们来读这首诗 1、师范读,生画出朗读节奏,并注意把握重音和停顿 2、学生试读:(正音,纠正朗读中的问题) 思考:你读到了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秋风破屋的不幸) 你能不能用几个词或短句概括诗人都遭遇了那些不幸吗? 例:秋风破茅屋 指导归纳:秋风破茅屋 群童抱茅去 丧乱长夜苦 五、默读,想画面。 (配乐) 过渡:很好。那么大家能把刚才概括的内容描

3、述出来吗? 例:八月,秋已深了,狂风怒吼,把我草屋上的几层茅草都卷走了。 茅草飘飞,飞过江去,散落在江边上,其中飞得高的茅草,挂在高高的枝头,飞 得低的茅草,飘飘悠悠,落在深塘的水边。 南村边上的一群顽童,欺负我年老体弱,竟忍心这样当面做“贼” ,公开地抱着散 落在地的茅草,溜进竹林里去。 我喊得唇焦口干也没有效果,只好回来靠着手杖独自叹息。 一会儿,风停了,乌云像墨一样黑,秋天的天空乌云密布,天也渐近黄昏,黑了 下来。 盖了多年的被子,又硬又冷,像铁一样,娇惯的儿子因为睡相不好,把被里都蹬 破了。因为屋漏,床上没有一块干燥的地方,而雨水还像麻线一样不断流。 哪里能得到千万间高大的房屋,普遍地

4、遮蔽天下贫寒的读书人,让他们都喜笑颜 开,而高大的房屋在狂风暴雨中也不会倾倒,安稳得像山一样。 啊!什么时候,我的眼前能一下子出现这样高大的房屋,我自己即使茅屋被狂风吹破,被冻死了也心满意足! 1、请在诗中分别找出写景记事部分和直抒胸臆部分。并分别用四字词语概括四段 的内容。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企盼广厦2、想想每一诗节中蕴涵着诗人什么样的感情?你能用含“痛”的二字词语分别概 括吗?这感情的表达又有什么联系和变化? 痛惜痛心痛苦 痛忧 情感升华,由记叙一家之苦到大抒忧国忧民之情 六、自读,品语言。 过渡:之所以能在我们的大脑里浮现出一个个画面,那是因为诗中那些生动传神 的词,然我们一起

5、来欣赏他们 第一节赏析: 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同时,它运用了拟人的手法。 ) 3、 “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卷”字好。即形象又有力度。 4、后面的动词还有哪些?其用法有什么好处? 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 草飞扬的动感场面。 ) 第 2 节赏析: 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 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 49 岁啊,为什 么用了一个“老”字呢

6、?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 (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啊。 ) 2、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苦孩子,用茅草盖屋或拿回家当柴烧,也许是调皮。也许还有更深层的原因 -譬如:社会现实,杜甫与其说是生孩子的气,到不如说是生社会的气,动乱的社 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 3、 “归来倚仗自叹息” ,他叹息什么? ( 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 )第二课时第三节赏析: 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第四

7、节赏析: 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 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有“诗史”之 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 ,使“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 七、品读,悟情感。 (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过渡:这些词语,生动形象的写出了作者所遭遇的不幸,那么,作者写这些不幸遭遇 的目的是什么呢?让我们结合背景来体会诗人的情感 1.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 杜甫一向关心人民疾苦,他的诗素

8、有“诗史”之 称,但为什么在这首诗中他却一反常态,只写自己的个人遭遇?谈谈你的理解。 诗人以小见大,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 ,使“天下寒士俱欢颜” ,表达了诗人 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小结:全诗描写诗人饱经离乱、困苦凄凉的生活,体现要让天下寒士得到欢乐的情怀, 由己及人,感人至深。特别是最后一段集中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崇高思想境界。时情景,你想到些什么?(引导理解“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八、 “杜甫很忙”之我见。 一度时期,人们很喜欢看穿越剧,也向往穿越。因此就有人想起了“诗圣”杜甫, 现在的杜甫在忙什么呢,请看“杜甫很忙” (一分为二看问题:放松,调侃,对传统文化的捍卫。) 1、看漫画,说看法 2、填诗句: 九、小结 (记一记)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一年到头,都为老百姓发愁、叹息,想到他们的苦难,心里象火烧似的焦急。 )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_韩愈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十:课 堂 练 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