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

上传人:n**** 文档编号:55426336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65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一级技术交底(6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新建铁路北京至沈阳客运专线路基施工技术交底(一级)JSTJ 3 标段工程项目: 路基工程 编 号: 记 录 者: 交 底 者: 技术负责: 技术部门: 工程部 日 期: 单位: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京沈客专辽宁段 TJ-3 标项目经理部1 1、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本标段正线长 22.083km。路基工点总长 2.861km。本标段路基工程主要工程数量有区间路基土石方 24.1 万方(其中石方 13 万方) 、级配碎石 1 万方、AB 组土 1.8 万方;站场路基土石方 145.4 万方(其中石方 66.8 万方)及填筑石方 56.5 万方、基床混凝土 3.8 万方、级配碎石 4.3 万方;附属

2、工程拱型骨架护坡 17978 方、混凝土护肩 708 方、边坡平台截水沟 1629 方、边坡平台混凝土 7666 方、排水沟 6329 方、土工布 39696 平方米、土工格栅 72090 平方米、播草籽 10.9 万平方米、载植灌木 230.1 千株、三维生态边坡 4526 平方米、金属防护网 240 平方米。地基处理三七灰土 12772 立方米、灰土挤密桩 81256 米、CFG 桩 2.5 万米、基底冲击碾压 54522 平方米、堆载预压 66155 立方米。路基工点类型主要有:顺层深路堑、深路堑+危石路基、深路堑+软土路基、路堑边坡防护加固、深路堑+陡坡路堤、不良地质路基。地基处理措施

3、主要采用三七灰土垫层、CFG 桩、冲击碾压、堆载预压、灰土挤密桩等,同时采用设沉降观测设施的措施严格控制路基变形和沉降,保证路基纵向刚度均匀性变化。支挡防护的主要形式有混凝土挡土墙、排桩挡土墙、板桩挡土墙、预应力锚索格梁、排水沟、横向排水槽、边沟、侧沟、金属防护网、土工格栅、播草籽、种植灌木等。路基基床采用混凝土。基床以下填料设计优先选用 A、B 组填料。2 2、施工安排原则、施工安排原则本标段路基工点分散,基底处理工程量大,并设计有较长的预压期。需要合理安排施工组织,加强机械设备和人员配备,在保证路基填筑质量和沉降控制要求的同时为无砟轨道施工创造条件。在施工安排上遵循以下原则:施工安排优先化

4、:开工后,优先安排桥台、涵洞基础和地基加固工程、预压路基的施工,为路基本体填筑创造条件和争取时间,满足无砟轨道及道岔的施工工期需求。路基与隧道相协调:利用隧道弃碴填筑路堤的段落,与隧道同时安排施工;邻近洞口段为形成或扩大洞口施工场地,优先安排施工。材料加工工场化:改良土、级配碎石场拌施工,构件集中预制,实现工场化、标准化加工生产。施工作业机械化:采用功能齐全、性能先进的地基处理、填料改良、级配碎石拌合、路基填筑,实现机械化施工。管理信息化:建立路基工程施工地质核查、试验检测、路基沉降监测、路堑高边坡变形监测的信息系统,实施“监测分析调整”的信息化和动态化管理。3 3、施工组织顺序、施工组织顺序

5、施工组织顺序:施工准备清表和地基处理路堤挡土墙施工基床底层及以下路基填筑基床混凝土施工堆载预压路基相关工程(声屏障基础、接触网支柱基础、电缆槽等)施工无砟轨道施工沥青混凝土防水层施工整理验收。4 4、土石方调配、土石方调配本着“就近移挖作填,减少运距,尽量使用满足填料要求的路堑、隧道弃碴,少设取、弃土场,少占耕地、注意环保”的原则,并按照“不同填料不得在同一层混填”的规定来进行调配,做到平衡、经济、合理。5 5、施工队伍及进度安排、施工队伍及进度安排根据工程桥涵、隧道、站场分布以及考虑路基土石方调配利用、取弃土场位置等情况,将本标段路基工程安排 1 个路基队负责本标段基底处理、路基土石方及道路

6、迁改等工程施工。6 6、主要施工机械配备、主要施工机械配备基底处理中采用的机械:长螺旋钻机、灰土挤密桩桩机、冲击压路机;基床以下路堤施工及基床底层施工的主要机械为挖掘机、履带式推土机、平地机、振动压路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洒水车。7 7、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主要工程项目施工方案各施工区段内按逐段铺开、逐段完工的原则,采取多个作业面平行作业。主要项目施工方案见表 2-2.1-2。表 2-2.1-2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情况说明1地基处理地基处理主要有垫层、换填土、灰土挤密桩、CFG 桩、冲击碾压、堆载预 压。2路堑开挖开挖前,首先按设计位置做好堑顶排水系统如截水沟、天沟,待排

7、水系 统完善后进行路堑开挖。土质路堑采用横向全宽挖掘法、逐层顺坡自上而下开挖。以机械施工为 主,当机械开挖至靠近边坡 0.2m0.3m 时,改为人工修坡。对于面层风化岩、软石用裂土机开挖,小方量石方段采用机械打眼小炮 开挖,大方量石方地段采用梯段浅孔松动控制爆破技术分层开挖。靠边坡 处,采取爆预爆破。基床部位,实行光面爆破。深路堑施工,坚持“分级开挖、分级支护”的原则,自上而下,开挖一 级,加固一级。采用推土机配合挖掘机、装载机挖土装车,自卸汽车运至路基填方路段 或弃土场。3基床表层以 下路基填筑填筑前选取典型的路基填筑地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提出合理的施工工 艺参数,以指导本标段路基施工。按“

8、三阶段、四区段、八流程”施工程序组织机械化作业,合理配套, 使挖装、运输、摊铺、碾压各工序的作业连续、紧凑、互不干扰。填筑按横断面全宽、纵向分层填筑,推土机配合装载机或挖掘机装料, 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配合平地机摊铺平整,振动压路机压实。每层填筑须按规定的方法和频度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表 2-2.1-2 路基工程主要施工方案表序号项目名称主要情况说明层的填筑施工。同时根据各种土类压实试验所取得参数,设置填层厚度控 制杆,严格控制碾压厚度和填土速率,加强碾压以确保施工质量。4基床表层施工确保大块混凝土基床的整体性,连续浇筑混凝土。施工时分层浇筑、分层 振捣,同时保证上下层混凝土在初

9、凝前结合良好,不致形成施工缝。5过渡段施工本标段路基过渡段主要有桥路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路堤 与路堑过渡段。过渡段填料为级配碎石掺 35%水泥进行路基填筑或采用 C30 混凝土浇 筑。采用级配碎石填筑时,先填筑 12 层填料验证室内试验成果,确定压 实机具的选择和组合、碾压方式、遍数及碾压速度;确定过渡段填筑的松 铺系数。填料由自卸汽车运输,推土机、平地机整平,重型压路机配合轻型压路 机、手扶振动夯等压实。6路基附属路基附属工程进度上服从于路基施工需要,尽量安排在旱季施工。路基附属防护工程和路基施工同步进行,做到路基成型一段,防护施工 一段。路堑分台阶开挖,原则上每层台阶开挖到位后

10、,随即进行边坡防护施工, 高路堑的边坡防护施工由上向下进行施工,以确保开挖后的边坡稳定。混凝土挡土墙先施工基础,基础跳槽开挖施工。浆砌体采用挤浆法砌筑。砌体砂浆采用机械拌和,人工挂线砌筑。其他绿色防护安排在适宜季节施工。8 8、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地基处理施工方法及工艺8.1.8.1.灰土垫层灰土垫层8.1.1.8.1.1.施工工艺施工工艺图图 8-1-18-1-1 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灰土垫层施工工艺流程图8.1.2.8.1.2.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施工准备对土样进行击实试验,以确定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作试块选取理论配合比。选取一定的场地作试验段以确定施工配合比及最佳填层厚度。对填方线

11、段进行测量放线,以确定施工的中线和边线,并将软土挖除至设计位置、底部填平。对堆放材料的场地进行平整。若外掺料有石灰,须建消解场。储备充足的外掺料。外掺料要符合设计要求的种类和规格,并有质量合格证,严禁使用受潮、变质的外掺料。储备外掺料时须作到上盖下垫,整齐堆放,切不可乱堆乱放。石灰堆放时要搭雨棚保护。选配安装适合的机械及配套设备。施工工艺及要求以室内试验及试验段获得的资料确定出合理的施工配合比及松散铺层厚度。对拌合前铺填的土料必须粉碎,不得有大于 2cm 的土块。土料的含水量不超过最佳含水量的3%,若超过必须进行翻晒或加水处理。石灰在使用前 710 天充分消解。土料加入外掺料拌合时,拌和料必须

12、均匀。采取路拌法施工时,将土类及外掺料按确定的铺层厚度分别摊铺平整后,方能进行拌合,均匀拌合并用平地机整形后方能碾压。每次整形都要按规定的坡度和路拱进行,并特别注意接缝处,以确保其顺适平整。压实密度检测合格后,在 24 小时内进行下一层的作业。8.1.3.8.1.3.质量控制要点质量控制要点混合料严格按所选定的施工配合比投料,外掺料的计量要准确。混合料一定要搅拌均匀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碾压时,第一遍和最后一遍采取静压、中间各遍采取振动碾压的方法。轮幅间的重叠度不小于 1/3。碾压一直到要求的压实密度为止。要处理好两工作段横向搭接处的摊铺、整形、碾压,使外形及压实密度与工作段相同。8.2.8.

13、2.土挤密桩土挤密桩8.2.1.8.2.1.施工工序及流程施工工序及流程灰土桩加固软土地基主要是利用机械打桩成孔时和生石灰吸水膨胀、放热作用对周围的挤压力,将桩周土体挤密以及土体与石灰的化学反应、凝结作用改善桩周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能,使桩与桩周土脱水固结,共同承受荷载,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沉降量,形成一种性能良好的复合地基。其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2.1-2。平整场地:松软地段,可用钢板或垫木作为垫板。并清除地下障碍物,查明地下管线等原有设施。试桩确定施工参数:试桩时下管深度比设计加固深度深2030cm。一次成桩的长度和振动锤功率、设计压实系数有关,在满足设计压实系数的情况下,振动的功率大,一

14、次成桩的长度可以长些。技术交底:施工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施工程序及标准。根据施工图纸做好现场定位、放样工作。桩机就位。在地面上确定好桩孔位置,垫好垫块,支好起吊架,使起吊架平稳坚固。启动振动锤。将套管一并打入土中至桩底标高。拔出套管,露出桩孔。图图 8-2-18-2-1 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灰土挤密桩施工工艺流程图将配制好的石灰料投入桩孔。开动振动锤,将刚下的石灰料压实,完成一次投料。按上述步骤进行以下各次投料,直至达到设计桩顶标高。用素土压实封顶,一根桩即告完成。8.2.2.8.2.2.质量保证措施质量保证措施原材料:生石灰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其粒径为小于5mm, CaO+MgO

15、含量不低于 70%。施工中经常检查生石灰的含粉量,做好防潮防雨工作。灰料必须拌均匀,随拌随用。每次投料量必须保证相应的成桩长度,达到成桩长度后,停止锤击,各次成桩长度之和与设计桩长相吻合。套管(钻管)拔起前,左右前后击套管,以防套管与土层粘连,难以拔出或造成塌孔等。桩位允许的水平偏差为半个桩位,允许的垂直度偏差为 1.5%,施工中严格控制。灰土桩加固软土路基,用下列方法进行检测:土工试验,检查加固前后土的含水量、容重、孔隙比、压缩模量等,并进行比较。静力触探试验,检测加固前后触探深度与贯入阻力 Ps 的关系。侧压试验,检测加固前后挤密土体中的侧压力与非挤密土体中侧压力值,并进行对比。复合地基的

16、静力试验,检测不同荷载作用下地基的沉降情况。8.3.8.3.冲击碾压冲击碾压冲击碾压施工工艺见图 8-3-1。图图 8-3-18-3-1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冲击碾压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准备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原地面将冲击压实边界进行测量放样,并用石灰洒出压实边界线。施工前,按设计要求清理冲击碾压处理范围表层 30cm 厚种植土,并查看现场地质情况,做相关地质勘探,与设计图纸上的地质情况进行对比,若发现与设计不符及时上报监理单位。场地平整完成后,进行冲击压实前的地面标高测量,检验土体的含水量。施工现场若有土坎、沟槽等须采用推土机予以整平,使表面凹凸相差不超过 100mm,坡度小于 4,并清除较大石块等硬质突出物。对于坑穴等要填平夯实,防止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