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15274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2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合理用药及误区090331ppt课件(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心血管病合理用药的常 见原则及其误区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顼志敏Xu Zhimin,药物治疗,PCI,CABG,CHD防治层次,CHD一级预防,CHD二级预防,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1) 明确目标、推行全面达标性治疗,(1)分清楚大、小目标大目标:预后或终点目标 小目标:中间或阶段性目标(2)预后目标应与阶段目标相一致(3)预后目标应高于阶段目标,高血压(脂)治疗四大目标,长期、有效、平稳控制血压(脂)水平预防(逆转)心、脑、肾等靶器官的损害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和死亡循证医学改善生活质量,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 (1),盲目给药、主次不清(1)不以指南选药,反据教科书、基础研

2、究或个人经验用尚未公认的疗法 (2)缺乏目标与方向,故缺乏临床治疗的准入机制 建议:学术委员会(IRB)和伦理委员会(EC),不但给临床研究把关,而且还要指导临床规范医疗,药物治疗战略理念,用药模式滞后: 1)套餐模式:195060s2)席餐模式: 197080s3)自助餐模式: 19902000s,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2)科学评估、危险分层、个性化用药,(1)患者诊断的证据是否充足 (2)缺血或坏死性病变,对病人影响: 心功、心电、病情及危险性 (3)各种危险因素及其控制情况 (4)诱因及生活方式。,冠心病诊断,科学评估:形态+功能 病情危险分层:症、征、检查 临床证据 冠脉、心脏形态 循环

3、、机械、电学功能 发病危险因素 社会、心理因素 治疗决策:循证肯定, 效益 / 风险 效益 / 价格,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 (2),依据不足、滥用药物(1)诊断不正确 (2)病情评估不准确 (3)选药缺乏循证医学指南的证据,沿用已不多用的 老药 (4)用药的针对性不强,规范医疗、避免误区(2): 问题太多:,1、ECG ST下移、或T倒置:心肌缺血= 冠心病 2、室早、房颤:老人=冠心病,小儿=心肌炎 3、胸闷、胸痛=心绞痛=冠心病 4、不典型症状/无痛性缺血常被忽视,规范医疗、避免误区(2):问题太多:,5、 “心肌酶”只要升高:心梗?不动态测:CK-MB, TnT,TnI 6、猝死=心梗

4、 7、心衰、心脏扩大=冠心病 8、重视冠造,轻视功能评价、激发试 验(平板、运动核素) 忽左忽右、误漏惊人!,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3) 合理选择药物的种类效应与个药效应,同类药物的共性:类效应(class effect)不同的个药效应(drug effect),高血压常用五类药物及其配方: RAS拮抗剂:ACEI(普利) ARB(沙坦) 钙拮抗剂: CCB(地平等) 利尿剂 (噻嗪等) Beta阻滞剂: BB(洛尔等),2007ESC/ESH指南推荐联合: 噻嗪类利尿剂与ACEI, 噻嗪类利尿剂与ARB, 钙拮抗剂与ACEI, 钙拮抗剂与ARB, 钙拮抗剂与噻嗪类利尿剂, - 受体阻滞剂与二氢

5、吡啶类钙拮抗剂。,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 (3),片面用药、配伍不当,效率低下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 (1)只使中间指标达标,如血脂、血糖、血压; (2)忘记最高目标为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 (3)未有效保护靶器官,并贯穿用药的全过程。应该: 选药合适、使用及时、剂量适当、一药多效,举例:用药配伍不当,病例摘要:男,56岁,职员。高血压15年,最高血压200/120 mmHg, 正服用:复方降压片1片,Qd; 硝苯地平(心痛定)10mg, Tid;阿替洛尔(氨酰心安)12.5 mg, Bid; 血压忽高忽低,尤晨起时明显,在160-150/100-90 mmHg范围; 心超示左心室肥厚

6、: IVS及PW均为13 mm, 空腹血糖6.5 mmol/L,尿常规蛋白(+),吸烟20年,20支/日,大量饮酒。,调整药物治疗: 阿司匹林100 mg,Qd;替米沙坦80 mg,Qd,早服;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12.5 mg,Qd;氨氯地平(络活喜)5 mg, Qd,因晨峰仍控制不好,2周后改为晚睡前服; 3周后血压在120/80mmHg 左右,随访1年平稳。 同时低盐、低糖和低脂饮食,减轻体重及加强运动等生活方式改善,血糖5.6 mmol/L,尿常规蛋白(-),已戒烟、限酒。,病例分析与点评:(1)该患者为极高危者,故应用证据多、耐受好的替米沙坦-最长效的ARB和CCB、疗效24小时、

7、降低晨峰,又可减轻左心室肥厚、保护心、肾功能和减少蛋白尿,肾排比例约1%-2%,还可激活PPAR(30%), 改善血糖、脂代谢。近年,沙坦(ARB)类药物对心衰、脑卒中、新发糖尿病及心梗的二级预防等试验证据不断揭晓。,病例分析与点评: (2)小剂量氢氯噻嗪协同替米沙坦作用,对血糖和血脂的影响很小。但,硝苯地平与利尿剂合用不常推荐,其效果不如ACEI/ARB与利尿剂或ACEI/ARB与氨氯地平合用。前者合用更激活交感神经和/或RAAS系统;而后者合用后优势互补、且使神经内分泌平衡。,病例分析与点评: (3)血压难控制,故三联用药。请注意:国际上的固定剂量的复方降压药多数为2药配伍;而国内的老复方

8、制剂多数4药以上,并且品种老化,多系现在的指南已不推荐的老药。因此,一般情况,我们可选最新的、最合适的指南推荐用药,并根据个性化特点配伍出新的复方。,病例分析与点评:(4)国内外指南早反复强调,一般不用短效硝苯地平来控制血压,因它对心血管高危者长期预后有害。 阿替洛尔虽比安慰剂降低血压及心血管事件,但比其他BB和 / 或ACEI/ARB的疗效较差。可参考英国高血压协会2006年指南,除非必须,建议不将阿替洛尔列为抗高血压的一线药物。为何不优化用更好的、价廉的药物?,病例分析与点评: (5)合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脑血管病的发生或发展。这尤其对中国的高血压患者更重要,据2007 中国血脂指南,高血压+

9、高血脂相当中危病人,即一个高血压就相当于3个危险因素。故应该重视血压与血脂同时达标治疗。,病例分析与点评: (6)值得强调,降压治疗达标的同时,还应使血脂、血糖、体重、生活方式等指标也达到了理想水平。换句话说,对心血管病的中高危人群,应该提倡“五达标”,即全面控制心血管病的多重危险因素。,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4)选择合适的药物剂量,(1)病人的个体差异 (2)药物的个体化特点 (3)合用药物时,剂量需要调整 (4)有时药物浓度还受食物影响 (5)要避免耐药性 (6)药物代谢时间动力学及其剂型差异,血脂异常的危险分层评估: 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总和。 极高危: D

10、M+CHD/缺血性脑卒中: 高危: CHD及其等危症:DM, 其他动脉粥样硬化(四肢、 腹主、颈动脉等),多种RF与CHD等危者中危: 3项RF或高血压 低危: 12项RF:包括血脂异常在内,如何监测与评估疗效: 调脂达标(LDL-C):计数:达标例数(%)、 计量:LDL-C降幅(均值30-40%)。 2. 粥样斑块稳定、减缩或消融? 3. CVD事件减少。,冠造“粥斑”消退 LDL需下降多少?,LDL-C下降冠脉“粥斑”病变进展延缓、冠造已有病变消退,临床事件下降约50%。 荟萃分析,LDL-C下降%最大、下降后数值最低者,冠脉病变进展最少。 阻止冠脉粥斑进展,LDL-C需下降44%,冠心

11、病患者10年随访研究(冠脉造影)证明:,Thompson GR etd. Curr Opon Lipidol 1995;6:386-8,合适的用法:稳定:长期维持不稳定:尽早、强化 他汀冲击用法: PCI, CABG, ACS 短期超大剂量,合适的剂量:譬如:阿托伐他汀(立普妥):小剂量:10mg 常规剂量: 20mg 强化剂量: 40mg,合理配伍: 强强联合、主辅兼顾、取长补短、提高效率科学调药 安全有效、效价合理,药物治疗学核心原则:治疗强度 病情程度相匹配中庸之道,不偏不倚! 高危强化,低危适度,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 (4),用药不连续、调药非动态、未适应病情的快速多变 如心衰或合并

12、严重低氧血症时: (1)若面罩吸氧疗效不佳时,血动学不稳,担心“辅助呼吸增加胸压”,未及时用呼吸机,可能低氧恶化; (2)担心“静脉与口服合用副作叠加”,故在用静脉药“滴定” 时,不合用口服药; (3)平稳后未能个性化摸索方案,未尽快达标,静脉及口服药等环节衔接不好,未能不断调整、平稳过渡,长期维效。,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5) 药物相互作用及其与非物疗法的配合,合理用药原则: (1)疗效应该协同(1+12)或相加 (1+1=2); 至少(1+11) (2)副作用互相抵消或减弱; (3)用药风险与费用不增加; (4)方便,易维持,患者的顺从性好,他汀与胆固醇吸收抑制剂合用:降脂疗效大大提高, 但

13、无大剂量他汀的不良反应风险。,联用他汀药的降脂试验(2007年) 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254例 治疗8周 TG水平 200 mg/dl,但500毫克/dl 辛伐他汀(40mg)合用Omega-3 ethyl ester (3g/d)降低TG、VLDL-C较单用有非常显著的差异,长期治疗降低LDL-C有显著性差异。 长期联合用药未发现辛伐他汀与Omega-3脂肪酸的副作用,肝酶无明显改变,血清肌磷酸激酶水平亦无明显改变。,2007中国血脂异常防治指南建议,n-3PUFA制剂为乙酯,高纯度制剂可用于临床 n-3PUFA制剂可用于高甘油三酯血症,降低TG和轻度升高HDL-C,对TC和LDL-

14、C无影响 2-4g/d n-3PUFA时,可使TG下降25%-30% 可与贝特类合用治疗严重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与他汀类药物合用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与他汀类药物或其他降脂药合用时,无不良的药物相互作用 近来还发现n-3脂肪酸有预防心律失常和猝死的作用,药物治疗学与导管介入PCI,UAP、12小时内STEMI:首选PCI SAP、梗塞区无存活心肌的MI: 药物治疗:COURAGE、OAT试验,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 (5),剂量不合适、未体现出个体化的原则个体化倾向较大的药物,用药剂量未因人、因时、因病情变化而异。如,Beta阻滞剂:起始剂量过小或过大,未以适当速度将剂量滴定(titration

15、)至目标量如:CCS-2:IV Beta阻滞剂后口服缓释剂200mg:对前壁AMI有益;RV/下壁AMI有害!应:据病情定起始量,如UAP:正用较大量、中青年患者、心功尚可,急需尽快使血压、心率达标,临床用药的常用原则(6) 药物与非药物密切配合,优势互补,(1)既要掌握适应证,更应避免其禁忌症 (2)药物与其他疗法之间的主、配角地位 随时转换,应抓主要、兼顾一般 (3)综合评价效/险和效/价比值 (4)将指南与病人的具体情况相结合,还应良好沟通和互动,使疗效最大化。 (5)长期坚持以下结合:治疗与预防,药物与非药物,治疗与改善生活方式,生理与心理疗法分工协作,分层防治,防治保康,全面获益,治

16、疗性生活方式改变(TLC) 是调脂的基本和首要措施。TLC实施程序:(1).TLC行6-8周后,已达标/明显改善,继续TLC。否则:a).对膳食治疗再强化。 b).选降LDL-C的植物固醇。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全谷类、水果、蔬菜、各种豆类。(2).TLC再行6-8周后,再次监测血脂,如已达标,继续强化 TLC。不达标,考虑加用药物治疗。(3). 经2个TLC疗程后,如有代谢综合症(MS),应开始针对MS的TLC。一线治疗:减肥和增加体力活动。(4). 疗效满意后,定期监测。第一年,每4-6月随诊一次,以后每6-12个月一次。药物治疗者,更应经常随访。,冠心病全面治疗理念 -功能性心脏症状学治疗,胸痹= 胸闷不适,心悸,气短,背痛不适,心绞痛,等 冠心病的心绞痛仅占胸痹的1/3左右 中药缓减胸痹疗效肯定,但预后尚待RCT证据! 辅助、调理、保健等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