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07949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15 大小:2.6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的本质_读书小结课件(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育的本质 读书小结,制作人:黄韵雅,初略介绍,市面上大多数教育类书多是讨论“教什么”和“怎么教”,而与大多数教育类书不同,该书还探讨了“为什么教”。 作者是台湾最具影响力的教育家贾馥茗女士,这本书是其集六十余年教学与研究经验写成的,该书的副标题是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到底什么是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回归人。人类的早期教育,倒是完全回归人的。孔子与苏格拉底虽然方式与方法有很大的差别,但是,就这点来说,却是一致的。,本书目录,第一章“从人开始”(人的起源) 第二章“人性论点”(讨论人性) 第三章“率性修道” 第四章“人道上承天道”。 第五章“人道教育要旨”,第一章 从人开始,为什么要教,因为人有

2、学习的意愿,就像小孩总问“为什么”,是因为他不为“所知所见”而满足,有主动探索或追求的意愿。,阿德勒说:“人类社会进步是因为人有缺陷, 人为了弥补缺陷而生出创造活动。”,人类社会出现了后,个人由依赖自然转向依赖社会, 于是有了文化现象,也就有了教育。,对于“人”:“人”也做了很多讨论,人因群居而形成规范来“约束”个人意愿,就是理性,“理性”是人超越动物和自然层次的条件。,对于“教育”: 教育刚出现时是职业教育,而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要追求人生价值和意义,人的价值在于精神,与物质,身体享受无关。心的主宰作用使人超脱自然法则束缚,可不受本能驱使,达到“心灵自由”。,第三章 率性修道,人“性相近

3、,习相远”而“习相远”就是后天学习的效果, 1,教学要导发潜能之善, 2,教学要善利用学生的可塑性, 3,要排除孩子不良的习染,明辨适当有意的习染,使习染由微入渐,积久成习。 4,要确定方向,导引人性指向,,为师条件,师德 知行分离 师范(“师德”之“有迹可循,有形可见”的为人典范) 1,一秉至诚 (1)不自欺 (2)不欺人 2,爱而合理 师生之爱是合乎理性的爱 3,行义无亏 排除私心,为所当为,成人必先成己的为师之道,从事教育工作就是让已经成己者使尚未成己的人进入修己之途,最终成人。教育者就是先知先觉者以觉后知后觉者为己任。 1,不要把学生放在被动地位 2,,师者须日进不已,要不断进步,才能

4、在教时应付自如,这也对教学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教学者要了解学习者,了解了学习者的心理才能长善救失。,教学方法,,1,禁于未发,在行为上是现行防止,在教学上是指能预知学生学习困难;2,当其可,教育得把握时机,机会教育,及时教则学习效果高;3,不陵节而施,依学习者的能力和学习次第施教,不揠苗助长;4,观摩,同学之间相互比照,取其精华,但是注意不以竞争为务,不存心取胜;5,正确的教学方法是: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第四章 人道上承天道,周易 天道的精神: 生物之机 天道创造力,天地之大德曰生 成物之德, 变化莫测, 与圣人相通。 。,第五章 人道教育要旨,1,坚持学习的主动意向,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 2,培养学生“建立和谐关系”的能力 (1)“与人为善” (2)与物,要爱惜物命 3,为学习者创造人的价值生命 4,学,教都要有本末,慎始可望善终 5,教育要以发展人性为本,以道德为规范。 6,教育也要重视实践,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