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404748 上传时间:2018-09-2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2.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第二章大学生的心理发展ppt模版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 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格社会性发展,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一、心理发展的含义与内容 (一)含义 在心理中,发展是个体随年龄增长而发生的具有顺序性的系统变化。 不但包括新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和能力的出现、已有心理和行为机能的增强,也包括已有特点与能力的衰退和消失。,(二)心理发展的内容 包括认知发展与社会性发展。 前者指感知、记忆、思维、想象、学习等方面,其中,思维的发展是最主要方面。 后者,从过程角度讲,指个体逐渐掌握社会规则、适应社会角色要求,并做出恰当的社会行为的过程;从内容角度讲,指个体在与他人关系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情感

2、、态度和观念及这些方面随年龄而发生的变化。如依恋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道德与价值、亲社会鱼攻击行为、社会认知、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自我等。,二、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与理论观点,(一)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 1、个体心理与行为随年龄而发展变化表现出的特点 2、造成这些发展变化的原因或机制 (二)心理发展的理论观点 1882年德国普莱尔出版儿童心理,标志科学的发展心理学诞生。 1、精神分析学派 2、认知发展学派 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4、人类发展生态学派,1、精神分析学派 创始人弗洛伊德的理论: 基本观点:存在于潜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心理的基本动力,决定了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性:可以给个体带来舒适感受的一

3、切倾向,不仅指性的需要,而且包括饥、渴等方面的生理需要 人格理论:人格结构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无意识的本能;执行快乐原则 自我:意识结构;现实原则超我:良心和自我理想;道德或至善原则,弗洛伊德关于人格发展阶段论: 根据里比多的发展或变化,分为五个阶段: 1.口唇期(01岁) 婴儿的活动大部分以口唇为主,如吸吮、咬、吞咽等,口唇区为快感中心。成人中有所谓的口腔性格,可能就是口腔期发展不顺利所致。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吸烟、咬指甲等,甚至在性格上悲观、依赖、洁癖者,都被认为是口腔性格的特征。 2.肛门期(13岁)幼儿由于对排泄解除压力而感到快感,肛门一带成为快感中心。这时起,儿童必须

4、学会控制生理排泄过程,使它们的功能符合社会要求。对大小便排便不加限制和严加限制都会对以后成人期人格产生不利影响。,3.性器期(或前生殖器期,35岁)性器官成为快感中心。以异性父母为“性恋”对象,产生恋父情结、恋母情结。如果这两个情结获得解决,就会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导致超我逐渐形成、发展,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 4.潜伏期(511岁)相对平静的时期,力比多处于休眠期。将上一段对父母的性冲动转到其他事物上,如学习、体育等等。兴趣在同伴,但躲避异性,男女界限分明。 5. 生殖早期(或青春期,11或13岁开始20岁) 身体上和性上趋于成熟,产生性冲动,力图要从父母那里独立,建立自己的生活

5、,容易产生与成人的抵触情绪和冲动。从一个自私的、追求快感的孩子转变成具有异向选择配偶或抚养子女的异性爱权力的、现实的和社会化的成人。 评价1.阶段思想,教育原则2.泛性论倾向,将儿童的个别倾向普遍化,1、精神分析学派,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关注人格中自我方面,重视社会经验在个体发展中的作用,人的发展不是由早期经验决定的,是持续一生的。将个体一生发展分为8个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其发展任务。,埃里克松“人格发展8阶段论”,第一阶段为婴儿期(01岁半),发展的任务是获得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儿童获得的积极成果是身体舒适和安全感。第二阶段为儿童早期(或称学步期,1岁半3岁),发

6、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和疑惑,体现着意志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坚持的能力和自主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学前期(或称游戏期,3-6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和克服内疚感,体验着目的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掌握新任务的主动性。 第四个阶段为学龄期(612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着能力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创造力发展和掌握技能,第五阶段为青年期(1218岁),发展任务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性混乱,体验着忠诚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自我同感能力的发展。第六阶段为成年早期(1825岁),发展任务是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立感,体验着爱情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亲爱。第七阶段为成年中期(2550岁),主

7、要获得生殖感,避免停滞感,体验着关怀的实现,积极的成果是关怀后代。 第八阶段为成年晚期(50岁以后直到死亡),主要为获得综合的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厌恶感,体验着智慧的实现,积极的成果为体验完成人生的使命感。,埃里克松“人格发展8阶段论”,2、社会认知学派,以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其主要观点: 心理发展的本质 主体通过动作对客体的适应是心理发展的真正原因 心理起源于主体的动作,这种动作是主体对客体的适应,适应的本质是取得机体与环境的平衡。心理发展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达到平衡的过程。 影响心理发展的因素:成熟、物理因素、社会经验、平衡。 思维发展的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

8、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主要代表为前苏联维果斯基,主要理论: 人类心理的发展基本上不受生物进化规律的影响,而是受社会历史发展规律所制约。指向外部的间接的物质生产工具,与指向内部的精神生产工具(语言和符号),促成人的间接的心理活动。 发展的本质是一个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类心理本质上具有与动物不同的高级心理机能(随意性、抽象概括性、以符号或词为中介的间接性)。,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1)“最近发展区”思想 最近发展区:个体独立达到

9、的发展水平与他人指导下达到的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表示个体发展的潜力。 (2)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 教学决定着智力的发展 智力的“内化”学说: 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首先是作为外部形式的活动而形成的,以后才内化,转化为内部活动默默地在头脑中进行。,4、人类发展生态学派,代表是布朗芬布伦纳,主要观点: 强调研究个体在实际生活环境中心理发展的规律,即强调“发展的生态学”意义。生态是指有机体正经历着的或者与有机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提出四个不同层次的环境: 微系统(microsystem) 个人直接和体验着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 家庭、学校、托幼机构等 儿童直接生活其中、与儿童的生活和发展

10、最密切、作用最大的环境 中间系统(mesosystem) 微小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 家庭与幼儿园 外部系统(exosystem) 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对个人有影响的社会环境 社区、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等 宏系统(macrosystem) 不是特定的社会组织或机构,而是儿童所处的社会或亚文化中的社会机构的组织或意识形态 社会文化价值观、宗教风俗、法律及其他文化资源 历史年代系统 个体在生命过程中经历的环境事件的顺序模式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第一节 心理发展概述,三、个体毕生发展概述 根据不同年龄个体的生物、认知、及社会性发展的水平与状况,把人生可分为五个时期: 1、胎儿期(受孕出生) 2、婴儿期(出

11、生二三岁) 3、儿童期(二三岁十一二岁 ):六七岁前为儿童早期(幼儿期) ,以后则为儿童晚期(学龄初期) 4、青少年期(十一二岁 十七八岁或二十一二岁):青少年期早期(青春期,初中)、中期(高中)、晚期(大学阶段)。 5、成人期(十七八岁或二十一二岁以上):成人早期、中期、晚期,第二节 大学生的认知发展,一、认知发展的基本理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二)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三)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感知运动阶段(Sensorimotor Stage) :02岁,儿童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适应外部环境,形成了动作图式的认知结构。 客体永

12、久性(object permanence) 时空连续性 因果性认识萌芽,婴儿最初分不清自我与客体,不了解客体可以独立于自我而客观存在,无客体永久性认识。,1周岁左右,儿童将眼前消失的物体仍然视为存在,这就是皮亚杰说的儿童建立了“客体永久性”。,婴儿最初的动作没有目的。在婴儿动作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逐渐产生了动作与由动作造成的对客体影响的结果这两者之间的分化,这意味着因果认识的萌芽。,感知运动阶段(0-2岁)的六个亚阶段,前运算阶段(preoperational stage):2-7岁,儿童的认知不再依赖动作,而是以符号为中介,凭借象征性图式在头脑中进行“表象性思维”。 万物有灵论 单维性 不可

13、逆性 静止性 自我中心性,单维性,“Which is the larger?”,不可逆性,与一4岁儿童的对话。问:“你有兄弟吗?” 答: “有。”问:“他叫什么名字?” 答: “吉姆。”问:“吉姆有兄弟吗?” 答: “没有。”,静止性,“三山实验”,前运算阶段(2-7岁)的两个亚阶段,具体运算阶段 (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7-12岁,在与具体事物相联系的情况下进行逻辑运算,获得了守恒。 多维性 可逆性 转化性 具体逻辑性 去自我中心性,具体运算阶段:具体性,问儿童:“假定AB,BC,问A与C哪个大?”这阶段的儿童一般不能正确回答这一问题。另一种问法:“张老师比

14、李老师高,李老师比王老师高,问张老师和王老师哪个高?”(张、李、王三位老师都是被试熟悉的老师)则可回答。,守恒,守恒 儿童认识到尽管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 具体运算阶段的一个主要标志,具体运算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分水岭。,形式运算阶段(Formal-operational Stage):1215岁,思维不再局限于真实的或可观察的事物,开始对观念和命题进行心理操作,形成解决各类问题的推理逻辑。 假设演绎推理 命题间思维,钟摆实验,假设演绎推理,青少年提出了4种假设 绳的长度 悬物的重量 悬摆的高度 对悬物的推力 然后只变化其中一种因素,观察其他要素的变化情况,尝试各种可能,最

15、终发现,只有绳长导致速度差别。,命题间思维,前提1:所有动物都是紫色的。 前提2:frobe是紫色的。 结论:frobe是动物。路易斯的结论是:不能确定frobe是否为动物。“frobe可能是一种动物,也可能是一种紫色的东西而非动物。”,四个阶段的总结、归纳,逻辑地解决各类问题,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逻辑地解决具体问题,前逻辑地解决各类问题,反射活动、感知和动作适应外部环境,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图,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的特点,各阶段具有独特的认知结构。 每个阶段是形成下一个阶段的必要条件。 前后两个阶段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有一定交叉。 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发展的顺序

16、是不能改变的。,皮亚杰理论的贡献,重视认知特别是思维发展的研究,指出研究思维的新道路和前景。 按思维发展水平划分心理发展年龄阶段,具一定科学性。 内外因相互作用发展观,体现分析问题的辩证性 在学习心理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对教育理论与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教育意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儿童的认知方式设计教学 注意个别差异,因材施教 采取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形式,(二)斯滕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从认知的背景、经验和信息加工要素来考查个体的认知,提出三元智力理论: 1、情景亚理论:个体要适应环境,当环境与个体价值取向、能力或兴趣不符时,可以尝试改造环境。改造失败时,会选

17、择新环境,使人与环境达到和谐。 2、经验亚理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智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具有多少关于该任务的经验。 3、成分亚理论:成分包括元成分、操作成分、知识获得成分。个体认知发展正是三种成分反复相互激活的结果。,(三)佩里认知发展的三段论,佩里对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进行了跟踪研究,把大学生的思维发展分为三阶段: 1、二元论阶段:按对与错进行推理,非此即彼。刚入大学是属于该阶段 2、相对性阶段:认识到事物的复杂性、多样性,能接受不同的观点,不再把知识视为固定不变的。 3、约定性阶段:能进行抽象逻辑思维,具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盲目坚持自己观点。 总之,思维是从以形式逻辑思维为主向以辩证思维为主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