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0411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鼠疫耶尔森菌 假结核耶尔森菌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弗氏耶尔森菌 中间耶尔森菌 克氏耶尔森菌 伯氏耶尔森菌 莫氏耶尔森菌 罗氏耶尔森菌 阿氏耶尔森菌 鲁氏耶尔森菌,耶尔森菌属,对人致病性,最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易在低温条件下生长,称为“冰箱病”,1934年美国Mclver和Pike首先对该菌作了描述 1964年Frederiksen根据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将该菌命名为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 20世纪80年代以来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从1972年起日本有7所学校发生过暴发流行 1976年在美国纽约有217名学生感染,源于巧克力奶 加拿大暴发过2起,138名儿童感染,源于摄入生牛奶,

2、除学校暴发疫情外,美国、加拿大发生了多起家庭暴发疫情,1986 年甘肃省兰州市一个奶牛场, 因食用死牛肉, 发病107 人,病原为生物3型,血清O:3型 1987 年辽宁省沈阳市某中学食堂, 因食自制冷小菜, 发病352 人,病原为生物3型,血清O:9型,病原学,形态结构,电镜照片,不形成芽孢 22-30 形成丰富菌毛 33 仅形成少量鞭毛、 35 培养时则无菌毛形成,革兰氏阴性 杆菌或球杆菌 1-3.50.5-1.3m.,7,目前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分型有: 血清分型 生物分型 噬菌体分型 分子分型等 主要介绍血清分型和生物分型,分型,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在不同国家和地区流行菌株的血清型不同

3、具有近60种O抗原,6种K抗原,19种H抗原 6个生物型(1A、lB、2、3、4、5型), 生物lA型菌株均属于非致病型,而生物lB、25型中大多数为致病性菌株 我国人源株以O:3、O:9为主,生物型以3型为主,9,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进入到细胞里面是其致病性的重要因素; 由质粒编码的粘附素(YopA)使其粘附到细胞表面; 再由染色体编码的侵袭素介导其进入细胞内部;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的侵袭性是由许多因素介导的,有待于更进一步探讨 。,侵袭性,10,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Yst),和其它肠道致病菌产生的肠毒素有同样致病特性 体外培养时,在2530之间才能产生耐热性肠毒素(Yst)

4、,而在37时,则没有该毒素的产生 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产生的肠毒素是否具有致泻功能,仍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肠毒素,流行病学,传染源,分布 广泛,肉,牡蛎,色拉,乳制品,豆制品,蔬菜,食物:,重要的食源性致病菌,很多国家都已将该菌列为进出口食品的常规检测项目 易在低温生长,有人称其为“冰箱病”,河流,湖泊,植被,土壤,环境:,猪:血清型是O:3和O:9型 狗:血清型是O:3和O:5型株 牛:血清型是O:3、O:5和O:9型,家禽和野鸟可能被感染, 成为健康带菌者,苍蝇分离出O:3型和生物4型,动物:温血的野生或家养动物均能够发现,爬行动物、甲壳水生动物也偶有发现,家畜,昆虫,家禽野鸟,猪感染率很高

5、,为人的重要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传播 感染者的便、尿带菌可引起人群间的相互传染,同时感染者的咽喉、舌、痰和气管分泌物等均带菌,因而不能排除呼吸道传播可能。,食物传播:被认为是一种食源性病原菌,被污染的水源、奶制品、肉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都可能作为经口感染的传播因子,动物传播:家畜和家禽的广泛感染和长期排菌,直接威胁着接触的人群;蝇体内分离出菌,在食物污染方面也起一定作用。,本菌的易感人群为婴幼儿,特别是4岁以下,10-29岁年龄段发病也较多,呈两个年龄高峰。,易感人群,一年四季均有发病,以冬春季节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耶氏菌嗜冷特性有关 该病菌在全球范围内均有发现,比利时、丹麦等欧洲国家肠

6、道传染病的主要病种,目前日本是世界上报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病暴发疫情最多的国家,其次为美国 我国耶尔森菌病呈现散发状态,部分地区有暴发流行的报告,流行特征,临床表现,以发热、腹痛腹泻(水样便或血便)为主,病程3至4天,常呈自限性。,发热,腹痛、腹泻,有的患者的主要症状为急性腹痛,这些患者以青少年为主。急性期后至3周出现自身免疫性疾病,结节性红斑,关节炎。,急性腹痛,关节炎,结节性红斑 活动性关节炎 败血症 耶氏肝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胃肠道症状,造成很重 的社会负担,并发症:,主要症状:,一种自限性疾病,暴发疫情,防控措施,23,传染源管理,动物传染源 几乎所有家畜都曾发现有该菌的自然感染 应圈

7、养猪、牛、羊等 妥善处理家畜排泄物(无害化处理) 发现病畜时,应积极治疗或宰杀 妥善处理屠宰场废弃物,严防污染周围环境、水源及食物 大力捕杀老鼠,有条件地方,应加强狗和猫的菌检,24,病人 做好传染病报告 疫区消毒 病人隔离 患者排泄物(包括粪、尿、眼、咽、呼吸道分泌物及伤口脓液等)及时消毒处理 患者调离饮食、护理、幼托工作,传染源管理,25,切断传播途径,作好“三管一灭”工作 加强环境卫生 注意饮食卫生 密切接触病人者须勤洗手 日常生活中避免与有病动物接触 红细胞贮存超过25天,输用时应作细菌培养,冰箱冷藏食物要充分加热或其他灭活方法后使用,26,增强人体免疫力,加强锻炼、增强体质 预防及治疗并发症 理论上认为口服弱毒或死菌苗能耐强毒攻击,预防该菌的感染 自动免疫菌苗待研制,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