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5540371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7.5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形式与政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对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回顾,为什么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向什么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怎样才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大学生的启示,引 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经济增长仅仅只是数量的增长,规模的增长,GDP 的增长,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初期必然的要求和必然现象,也是必然的追求。,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不仅要求GDP 的增长,而且包括教育、医疗、休闲、社会的公正和公义,经济增长的质量更好。,引 言,用综合指标衡量经济发展,对国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回顾,第一章,本章概要,一部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就是随着资源约束和经济形势的变化

2、,不断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的历史。,粗放经营,集约经营,十八世纪 以来,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密集型,1973年,石油,90% 能源,进口,90% 石油,调整生产结构、产品结构,三星电子的发展,是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资源约束情况和人民群众的要求,去提升和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果。,第一,我们的产品不愁卖 第二,资源环境可以承受 第三,当时最紧迫的任务是发展,而发展有时要以环境为代价,为什么我们1995年就提出了转换经济发展方式,这么长时间还没有转换呢?,本 章结 语,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及时转变和提升经济发展方式,既是当时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的要求,也是一个国家不断进步的重要杠杆。,为什么说 转变经

3、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第二章,本章概要,从国际、国内不同范围以及经济发展所处历史阶段、面临的现实问题等多方面分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紧迫性,第一,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便宜!,资源环境便宜,经济发达地区环境污染很严重,劳动力成本低,没有提升劳动力素质的愿望,没有提高劳动力素质的支付能力,第一,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低端!,设 计,营 销,创 意,第一,我们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依赖 外需!,欧洲必须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中国不仅要重视国与国之间的贸易,而且要重视省与省之间的贸易。,中国在给定的法制框架内,他的自然资源的发展能力可能发展到尽头了,如果换一种法制的话,他可能还会大踏步

4、发展。,中国似乎特别重视农业,欧洲似乎特别重视工业,结果欧洲发达了,中国落后了。,恢复实体经济 加强出口,第二,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我们有大量的 外汇积累,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我们有一定的 经济规模,追求经济增长 速度,追求经济发展 质量,第三,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09年以来,2008年10、11月份,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全世界,出手要快 出拳要重 措施要准 工作要实,政策相对紧缩 房地产市场震荡 股票市场震荡,第四,启动内需,推动经济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轨道的需要,外在力量、宽松的货币政策,2010年是中国经济最为复杂的一年,第四,启动内需,推动经济

5、尽快走上内生增长、创新驱动轨道的需要,关于 ,西方经济学的概念,按现行价格计算,以国的边界为边界,一切产品和劳务的价格的总和,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对GDP都是正效应,面对危机应当有 平 常 心,经济危机是一种杠杆,它是在抵消、挤出、强制性地解决经济快速发展时产生的泡沫,强制性地淘汰落后,再占领市场的必须是新的。1929年和2008年两次大的世界经济危机都是从美国开始的,美国依然是今天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创新最快的国家。世界上没有没问题的时候,关键是什么层次的问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不发展的问题。,扩张主义 积极的财政政策 国家干预政策,建立一个完善的自我调节的机制 一个自由创新、自主创新的

6、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绝对不是一场运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在方向明确、制度安排合理和科学的情况下,艰苦卓绝奋斗的问题。,强调,原有经济方式难以为继,国际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我们已经进入新的阶段,人民有更高的需求,需要建立一个具有自我调节功能的经济体制,因此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 章结 语,向什么方向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三章,本章概要,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明确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方向。,第一,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

7、三产业,现代服务业,金融、会计、律师 事务所,创意、设 计,以及服务外包等等。,解决住和行的问 题。住和行是广 义上的,包括飞 机、汽车、旅游 第二产业的特别 发达,需要很多 的服务性的工作 社会化。,农业问题。解决 吃和穿的问题, 有了特别高的效 率,然后有大量 的农村剩余劳动 力转移出来。,第三产业 占GDP比重 80%,第三产业 占GDP比重 40%,美国,中国,我们要发展第三产业,要发展现代服务业,但要遵循经济规律,要创造条件。,第二,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更强调自主创新,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学技术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期,产业竞争 理论,产业,纷纷跟进,创新,高额利润,利润

8、平均化,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指出:资本家之所以要率先创新,是因为可以获得超额利润。,再创新,超额利润,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年1840年,日不落帝国,第二次工业革命,1840年1950年,工业革命发生在哪里,哪里就强大。,第三次工业革命,1950年 现在,知识经济,信息经济,自主创新对民族、国家、企业是无与伦比的重要,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地落实。,第三,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发挥后发优势,发展生态的、环保的、绿色的农业。,第四,调整分配结构,解决贫富差距过大问题 解决财政收入占GDP比重过高的问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调整产业结构、

9、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调整分配结构。,本 章结 语,我们怎样才能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四章,本章概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需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路子。,首先,要抛弃单纯的经济增长主义,增长主义,分配向国家税收 和企业利润转移,投资向生产性的 基础建设领域转移,压挤民生,其次,不转变政府职能,也就很难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政府职能,公共产品,良好的环境,高级生产要素,提供,教 育,医疗保障,成为一个公共服务的政府,第三,要改变国民收入的分配格局,中国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主要经济体。这样的收入分配格局不改变,中国经济就很难健康科学地运行。,首

10、先,一旦遇到经济危机,我们只能靠政府投资,因为民间缺少投资和消费的足够力量第二,大量的国民收入作为财政收入,必然会通过税收形式加重企业负担,挤占企业发展和居民消费空间第三,财政收入占GDP比例过大的分配结构会助长经济增长主义,忽视民生第四,政府用钱的效果通常不如民间第五,政府推动经济发展,依然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方式,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使中国经济健康稳定发展,提高全体居民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指数,我们必须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第四,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再一次把创新提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既有科研创新体制的弊端首先,官本位其次,仍保持着计划经济体制的思维习惯第三,科研

11、多功利第四,对“异端”缺少足够的宽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抛弃单纯经济增长主义、转变政府职能、改变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改革科研体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本 章结 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对大学生的启示,第五章,本章概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意味着经济社会背景的变迁,大学生要积极主动适应这种变迁。,首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升产业结构,使产业更年轻更现代,对大学生是有利的,凡是在日本国内市场上争得你死我活的产业和企业,在国际上都有竞争力;在日本国内市场上有保护的,在国际市场上就没有竞争力。哪方面的教育发达,哪方面的产业就发达。,其次,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强调创新,创新就要有开拓精神,或者说要解放思想,

12、这个世界上我们认识的只是其中特别小的部分,创新就是探索未知的领域,我们认识了就自由了,就可以为我所用了。,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市场经济之所以有效: 在于竞争,是一种有序的竞争 人们更有自主性,有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最后,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更强调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基础地位,双向选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大学和大学生都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学生应当善于终身学习,适应竞争,勇于创新。,本 章结 语,1.紧紧抓住历史机遇,承担历史使命,毫不动摇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人民日报2010年2月4日,2.关于发展社会事业和改善民生的几个问题 温家宝,求是2010年第7期,3.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李克强,求是2010年第11期,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 郑新立,时事报告2010年第7期,1.为什么说我国既有的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2.转变发展方式对你有何启示,你打算怎样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规章制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