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

上传人:g**** 文档编号:5540257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67 大小:5.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7页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7页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7页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7页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责任制整体护理护理(6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床护理实践新模式,阳煤集团第三医院 张慧荣,阳煤三院实现: “二级甲等医院”工作目标,临床护理实践新模式,第一章 责任制护理 第二章 优质护理服务 第三章 优护中的健康教育,是运用护理程序的理论与方法,由专门护士为病人实施连续性、系统性、计划性护理的临床护理分工制度。,4,责任制护理的概念:,责任制护理对护士的要求,极强的责任感 极强的安全意识 一定的自我发挥能力 各方面协作、协调能力 较强的业务、技能水平及丰富的护理经验,5,晕。,6,流水线作业,治疗班,倒班护士,总责护,护士长,处置班,责护,7,责任包干护理模式是护士责任到具体患者,对患者实施涵盖患病机制康复过程中的生理护理、心理护理、

2、社会及自然环境适应的护理模式 。,8,责任护士与小组包干相结合模式:病人入院到出院均由一名护士负责到底责任护士固定,服务时间固定护士与患者有效交流的时间较多责任护士可以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8小时之外也由相对固定的护士负责与主管医师的工作时间基本相符,便于沟通,9,优 点,包病人护理,医师满意度,病人满意度,10,护士责任感,护士价值感,FIRSSPITAL,全程、全面生活照顾病情观察 治疗护理 健康指导,对患者而言:在住院期间有1-3名责任护士负责 对护士而言:每位护士须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12,HOSPITAL,排班模式,小组责任包干模式(责任组长负责制分工),责任包床到人模式(扁

3、平化责任制分工),小组负责一切护理工作 体现护士分层次合作 做到8小时在班,24小时负责 护士协作意识强 组里每个护士的岗位职责明确 医护患之间更密切和谐。,将病区病人平均分配每位护士,人人参与管理病人 掌握病人情况有一定难度 8小时在岗,直接护理患者的时间有限 要求护士能力均衡,13,关怀已经是工作的一部份,弹性工作时间制图示,弹性工作时间,弹性工作时间,上午八时,上午九时,上午十时,.,.,甲员工作时间,乙员工作时间,丙员工作时间,下午四时,下午五时,下午六时,.,.,核心时间,15,床护比例达到1:0.4护士及时观察病人病情变化护士不只管打针、发药等技术操作护士及时到病房巡视护士与病人沟

4、通多护士说话很亲切护士能力提升加快夜班为双夜班(据实际情况增减) 病区不允许随意加床(据实际情况而定),第二章 优质护理服务(),依据 护士条例 护士守则 综合医院分级护理指导原则 基础护理服务工作规范 常用临床护理技术服务规范规范护理行为,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概 念,优质护理服务: 是指以病人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病人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病人放在首位;紧紧围绕病人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

5、的医疗服务。,卫生部优质护理服务要求,目 标:夯实基础护理、突出专科护理,让病人、医院、社会满意。 落脚点:落实护理职责(观察、配合诊治并关注效果、照顾满足生活需要、心理和教育) 切入点:改革护理模式(包干责任制) 关键点:科学管理(垂直管理、岗位管理、分层管理、绩效管理、职业生涯规划),调动护士积极性,关于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内涵和本质,护理质量体现: 1、并发症下降 2、病情变化的早期发现:如误吸、跌倒、深静脉血栓、呼吸道感染、泌尿系感染评估及预防 质量检查的重点: 落实到某个护士包病人的质量(而非床护比): 包病人、管病人:护理程序、八知道 操作:应评估、沟通、告知感受和配合、注意事项 组长

6、:不设,如设,要有每日解决下级护士问题的记录,护士责任与工作,护士的主要责任:,病人评估与观察,判断,对决定及行动 承担责任,与 病 人 和 谐 互 信,病 人 安 全,P快 /BP正常? 发热/ 疼痛/ 休克,护理新趋势,承担责任: 1、对护理工作承担责任: -对病人观察、评估、判断以便做出行动 -不能只遵守医嘱,要进行医嘱审核 -鼓励/奖励报告不良事件和缺陷 2、对支持人员(下级及助理)承担责任 扩宽接受权力: 调校药物(胰岛素、止痛剂、肝素等) 化验处方(产前检查、糖尿病年检等),哪个临床护理模式好?,结论,模式无好坏,根据条件定 只要眼中有病人,任何模式都有优点,反之,都没有优点。 诠

7、释护理: 1、要有礼貌(中国人最基本的伦常) 2、视病如亲:“亲”即自己。(一个学生自己模拟瘫痪病人,在无人照顾时的亲身他体验/病人吃药时倒水?喂水/病人环境、回应、招待、呼叫等/病人在院内与清洁工冲突/护士长每天表扬1个人1件事/成绩优异形象漂亮的护士辱骂护士后护理部主任的反应/简单的问候对病人很重要/多用心去体验一下病人的感受/护理和不容易,在繁忙中留一些时间做深层次思考-大成小爱) 对护士的要求:为病人做事,你就是你自己的领导,理想的护理模式,成组护理(形式)+全责护理(理念) 排班特点:一定的连续性/包人不包床 照顾病人的工具:护理程序 护理服务起点:医护患关系 服务到位评价指标:护理

8、职责5项 品质提高的关键:护士长对“包病人”的理解及业务能力 生活护理质量:有陪人的情况下:切实做到ABCD有记录 工作底线:病人安全、医疗护理安全,临床护理工作内容-业务与服务,1、业务:病情观察与评估 男,55岁,体检时发现结肠癌,血色素:12.8,手术中失血200毫升,术后5天仍腹胀不适,没有排气,血色素:9.1,伤口引流液浑浊,又5天,仍腹胀,血色素7.3.? 处理? 讨论:护理主导:关注病人?医嘱?护士的素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2、服务:追求感动服务1%-体察病人感受,称谓:名字+称谓(亲切、得体) 见面(病人及家属)主动打招呼问好 先告知、评估再动手 护理是打针输液还是病人舒适?

9、 呼叫3声内必须接听 接待新病人3分钟内 坐舒适后宣教和评估 尽量不让病人叫液体 问有回声(不容易!),亲切的表情:眼对眼、脸对脸,必要的接触 不要负面的态度和反应:上班吃东西,与同事聊天,反应迟钝、不耐烦、冷漠、懒散,冷暴力,“不知道”,“不是我” 随时改善病人住院和就诊环境:急诊病人喝水、保暖、隐私、休息处等。 理想:我们也会生病,也会住院,当我们住院时感到象在家。 视患如亲:“亲”:? 医者父母心,优质护理服务实践:病人包干责任制及质量,包干工具:护理程序(非操作、非医嘱) :关系-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 质量评价指标:八知道: 床号/姓名诊断/病程/评估表内容症状、体征、主诉、检

10、查结果并发症、合并症、风险治疗原则及方法 (观察要点)诊疗效果及副反应(医嘱运行)体位、活动、饮食、排泄病人问题、护理措施、健康教育 *注重动态变化,(观察要点),实践手段,1、业务学习及思维品质训练(累积常用护理问题,参考本科内外科护理学,临床观察的概念图训练) 2、护理计划制定: 一般情况 时间 诊断 主要护理问题(从护理职责5方面找)及并发症、风险等 5项护理工作范围内的要求: 观察要点及处理措施 医嘱执行要求和注意事项 生活照顾措施 心理及合作措施 纠纷可能 其他 责任确认(责任护士/护士长/主管医生签字),实践手段,3、护嘱:责任护士评估并填写“八知道”表,组长审核并下达要求,指导并

11、评价效果4、护士长/组长每日提问并考核:八知道及动态变化 (每天提问每个责任护士1个重点病人前后2天的护理情况及变化) 5、健康教育:六大教育:入院、出院、检查、给药、手术、治疗操作到位并有记录6、护理查房,优质护理服务实践:五爱服务,爱心评估:入院评估、风险评估、动态评估 爱心守护:组长80%的时间在病人床边 爱心操作:先开口再动手 爱心照顾:专人检点生活护理,组长考核质量 爱心指导:六大健康教育,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优质护理服务的内涵主要包括: 要满足病人基本生活的需要。 要保证病人的安全。 要保持病人躯体的舒适,协助平衡病人的心理,取得病人家庭和社会的协调和支持,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病人

12、与社会的满意度。,分级护理指导原则(09年7月1号),护士实施的护理工作包括: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 正确实施治疗、给药及护理措施,并观察、了解患者的反应 根据患者病情和生活自理能力提供照顾和帮助 提供护理相关的健康指导,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有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规划、目标及实施方案。有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和措施及考评激励机制。有优质护理服务的目标和内涵,相关管理人员知晓率80%,护理人员知晓率100%,优质护理服务落实到位,根据各专业特点,有细化、量化的优质护理服务目标和落实措施。定期听取患者及医护人员等多方意见和建议,持续改进优质护理服务考评激励机制体现优劳优酬、多劳多

13、得,并与薪酬分配、晋升、评优等相结合。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率50% 优质护理服务措施落实有效,效果明显,优质护理服务病房覆盖100%患者与医护人员满意度高,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 为患者提供适宜的护理服务,根据“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模式,制定实施方案,体现护理人员工作中的责任制。依据患者的个性化护理需求制定护理计划,充分考虑患者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因素 护理人员掌握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并能帮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病情及护理的重点内容。科室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对存在问题有改进措施 主管部门对落实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评价、分析,对存在的

14、问题,及时反馈,并提整改建议,有持续改进,为患者提供心理与健康指导服务 和出院指导。,有符合专业特点的心理与健康指导、出院指导、健康促进等资料,方便护理人员使用。护理人员知晓主要内容。通过多种方式将上述内容传提供给患者 对指导内容及时更新。能根据患者的需求提供适宜的指导内容和方式。对指导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有记录 指导效果良好,优质护理服务是否落实到位,医院组织领导临床护理管理临床护理服务支持保障措施,院长重视,院长重视-一把手工程全员参与-全院工程创新模式-护理精品工程,落实到位,保障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全面落实 医院党政联席会议的重要内容 院长现场办公 明确解决存在问题的时间、部门、责任人,措

15、施,完善护理管理体系,护理管理有效运行 提高护士待遇、同工同酬,稳定护理队伍 加强外勤服务队,保证护士在病区工作时间 完善制度流程 规范执业行为 加强质控 保证质量 人性化服务举措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培养,全员动员,行政科室:护理优先(人力、财力、科教等) 临床科室:主动支持、指导、配合 医技科室:下收下送 后勤服务:下送下修热水供给食堂提供饮食,实施治疗护理 措施 (核心),提供健康指导(提升),临床护理工作内容,提供照顾和帮助(基础),优质护理中健康教育,定义: 是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一门护理技术,是连接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的桥梁,是借助

16、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目标、有系统、有评价的社会教育活动,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认识危害健康的因素,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降低或消除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从而提高人们的健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一、健康教育的现状,一)角色认识存在偏差 现代护理学赋予护理人员的根本任务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并帮助健康人提高健康水平,”充分说明护理人员应该是健康教育的主体,是健康教育的实施者。但据调查显示,我国护理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不足,主要表现为健康教育观相对落后,对健康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认识不清,对健康教育的内涵把握不准,还未将健康教育的信念真正纳入自身价值体系中,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比较薄弱,缺乏自觉为患者提供健康教育的理念。,健康教育的现状,二)健康教育的能力相对不足 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理论知识及能力的系统培训。健康教育是一项集思维、判断、抉择于一体的护理活动,需要护理人员融会贯通多学科的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此外健康教育对象越来越广泛,不仅仅局限于患者,还包括患者家属、陪护及朋友、同事等,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灵活多样的健康教育方法,以满足不同健康教育对象的需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