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485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畜共患病毒性传染病传染性海绵状脑病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ies,TSE,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由朊病毒引起人和动物的一类亚急性、渐进性、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临床表现:进行性共济失调、震颤、姿势不稳、知觉过敏、痴呆和行为反常等神经临诊症状,病程发展缓慢,但全部以死亡告终; 组织病理学变化: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神经元空泡化、脑灰质海绵状病理变化等为特征。,特 性,潜伏期长(几个月至几十年); 机体感染后不发热、不产生炎症、无特异性免疫应答; 不诱生干扰素,也不受干扰素影响; 不破坏T、B淋巴细胞免疫机能; 不受免疫调节剂影响; 不影响其他病毒,也不受其

2、他病毒影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羊瘙痒病 (1732年发现于欧洲,发病率在0.5%-2%,主要表现为震颤和瘙痒) 克雅病(20年代发现,世界范围,发病率为每年百万分之一,男女机会均等,大部分在诊断后6个月内死亡,临床症状多样) 库鲁病(1957年巴比内亚新几内亚是妇女死亡的主要原因,政府禁止食人肉仪式后逐步消失) 豹朊蛋白病 牛海绵体脑病(1985年4月) 猫海绵体脑病(1990年) 鹿慢性消耗性疾病 变异性克雅氏病(1996年3月),朊病毒,PrPC为宿主编码的蛋白, 分子量为(27 30)x 103,属于疏水性糖蛋白,对蛋白酶K敏感。 从TSE脑组织中分离出的称为PrPSC,与P

3、rPC 的氨基酸序列相同,但分子构形不同,并且对蛋白酶K不敏感。 PrPc分子的-螺旋和-折叠分别约占42%和3,而PrPsc分子则为30%和43。 在正常脑组织中仅有PrPC ,通常是无害的;只有在PrPC 转变为PrPSC时,即有致病性又有传染性。 无核酸,但有传染性。,左为正常protein, 右为prion,PrPsc,PrPsc对热、辐射、酸碱和常规消毒剂有很强的抗性。 病畜脑组织匀浆经134138 1h,对实验动物仍有感染力; 用含PrPsc的组织制成的动物饲料(肉骨粉)或用于人类食品或化妆品的添加剂,干热1801h仍有部分感染力。 常温条件下病畜组织PrPsc在1012福尔马林中

4、可存活28个月,还能耐受5 mol/L氢氧化钠、90苯酚及5次氯酸钠达2h以上。,朊病毒,PrPSC先与细胞表面的PrPC结合,触发PrPC转变为更多的PrPSC,PrPSC凝聚成痒病相关纤维导致脑组织神经元空斑,出现海绵状损伤。 对TSE无治疗方法 1997年美国Prusiner因发现PrP与TSE高度相关,病毒PrP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免疫组化和转基因动物实验进行了大量研究而获得诺贝尔奖。,Prion , EM,痒病(Scrapie),痒病又称“驴跑病”或“搔痒病”; 是成年绵羊、偶见于山羊的一种缓慢发展的传染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其特征为潜伏期长、剧痒、肌肉震颤、衰弱、萎顿、进行性运

5、动失调,最后瘫痪死亡。,痒病(Scrapie),本病在18世纪中叶发现于英格兰,随后传播到欧洲许多国家以及北美和世界其他地区。 近年来,一些欧洲国家如罗马尼亚、芬兰等还不时有痒病病例的报道。 我国1983年从苏格兰引进的边区莱斯特羊群中发现疑似病例,根据病羊临诊症状并通过脑组织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为本病。由于采取坚决措施,及时扑灭了疫情。,流行病学,一般发生于24岁的羊。 不同性别、不同品种的羊均可发生痒病。 感染母羊的胎膜和胎盘内含有痒病病毒,可垂直传染胎羊和羔羊。 取病羊的血液或血清、脑脊髓悬浮液,经脑内甚至皮下接种易感绵羊,均能复制本病。,临床特征,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为l5年或更长。 病初表

6、现沉郁、敏感、易惊、癫痫等。 有的表现过度兴奋、抬头、竖耳、眼凝视,以一种特征的高抬腿姿态跑步(似驴跑的僵硬步态),驱赶时常反复跌倒。 在发展期,病羊靠着栅栏和器具不断摩擦其背部、体侧、臀部和头部。颈部、体侧、背部和荐部等大面积的皮肤出现秃毛区,但除机械性擦伤外,没有皮肤炎症。 疾病后期,机体衰弱,出现昏睡或昏迷,卧地不起。整个患病期间,病羊体温不升高,食欲仍可保持,但体重下降。,病理变化,内脏常无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病理组织学变化仅见于脑干和脊髓; 神经元的空泡变性与皱缩、灰质的海绵状疏松、星形胶质细胞增生等。,诊 断,根据典型的临诊症状和特征性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即可作出诊断。在新疫区或新发病

7、群畜需进行实验室确诊。 动物感染试验 小鼠与仓鼠 PrPsc的免疫学检测 W-b 痒病相关纤维(SAF)检查,防 制,本病潜伏期长,发展缓慢,无免疫应答,一般的防制措施无效。 我国目前无该病,输入种羊后发现本病,全部淘汰并销毁(焚化或深埋)。 可疑羊群封锁隔离,观察三年半。,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疯牛病”(Mad cow Disease),是由朊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传染性脑病; 以潜伏期长,病情逐渐加重,主要表现行为反常、运动失调、轻瘫、体重减轻,脑灰质海绵状水肿和神经元空泡形成为特征。 病牛终归死亡。,BSE,本病首次发现

8、于苏格兰(1985)。 英国的BSE流行最为严重; 牛食用了污染绵羊痒病或牛海绵状脑病的骨肉粉(高蛋白补充饲料)而发病。,不同国家发现第一例BSE的时间,First occurrence of indigenous BSE cases,Denmark Spain Germany,United Kingdom,Ireland,Switzerland,Portugal,France,Netherlands Belgium Luxembourg,Liechtenstein,1986,1990,1994,1998,2000,Italy Czech Rep Greece Slovak Rep Japan

9、 Slovenia Austria Finland,2002,Poland Israel,病 原,1986年Well首次从BSE病牛脑乳剂中分离出痒病相关纤维(SAF),经对发病牛SAF的氨基酸分析,确认其与来源于痒病羊的PrPsc是同一性的。 BSE的PrPsc在病牛体内的分布仅局限于病牛脑、颈部脊髓、脊髓末端和视网膜等处。,朊病毒存在的部位,流行病学,患痒病的绵羊、BSE种牛及带毒牛是本病的传染源。 病例上显示奶牛发病数高,且以黑白花奶牛病例最多。 动物主要是由于摄入混有痒病病羊或BSE病牛尸体加工成的骨肉粉而经消化道感染的。 BSE的平均潜伏期约为5年,发病多集中于46岁青壮年牛。大多数

10、肉用牛于23岁即被屠宰食用,故实际感染BSE的牛数应远多于临诊病例数。,临诊症状,病程一般为14180d,多数病例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的临诊症状。 常见病牛烦躁不安,对声音和触摸过分敏感。 病牛常表现出攻击性,共济失调,步态不稳,易摔倒,磨牙,低头伸颈痴呆状,故俗称疯牛病。 少数病牛可见头部和肩部肌肉颤抖和抽搐。 病牛食欲正常,粪便坚硬,体温偏高,呼吸频率增加,最后常因极度消瘦而死亡。,牛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BSE),病理变化,肉眼观察病理变化不明显。 组织病理学检查:脑组织呈海绵样外观;在神经纤维网和神经细胞中含有数量不等的空泡;角质细胞肿大,神经元消失,无任何炎症反应。,诊 断,根据特征的临诊症状和流行病学可作出初步诊断。 定性诊断以大脑组织病理学检查为主。 作为确诊,还需进行:动物感染试验、PrPsc的免疫学检测和SAF检查等实验室诊断。,防 制,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也无疫苗。 我国尚未发现疯牛病; 要加强口岸检疫和邮检工作 建立疯牛病监测系统,对疯牛病采取强制性检疫和报告制度。 一旦发现可疑病例,应立即屠宰,取脑各部位组织作病理学检查,如符合疯牛病的诊断标准,对其接触的牛群全部处理,尸体焚毁或深埋3m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