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4594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2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流行病学与预防控制,肇庆市卫生监督所 2003年10月,2,监督员SARS培训,全球SARS疫情概况,WHO网站(2003年8月15日):2002年11月2003年8月5日,29个国家报告临床诊断病例8422例,死亡916例 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台湾,共发病7748例,死亡829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91.3%和89.5%),病死率为10.7% 28个国家发病674例,死亡87例(分别占全球总数的8.7%和10.5%),病死率为12.9%,3,监督员SARS培训,中国SARS疫情概况,WHO网站公布,发病率:0.39/10万; 死亡率:0.023/10万;病死率:6.6%

2、,4,监督员SARS培训,SARS地区分布,大陆共有24个省区市、266个县(市、区)有临床诊断病例报告; 首发地区:广东 传入+地方性传播的 11个省区 传入无地方性传播的 11个省区 无病例报告7个省区(青、藏、新、黑、琼、黔、滇) 城市多于农村(城市病例占总病例81.1%) 似乎是由南到北 广东及华北五省占总病例数96.73%,5,监督员SARS培训,地区分布特点表明,远距离传播,而不是沿陆地交通蔓延远程传播通过飞机、火车等,传染源可迅速流动任何地区都可能出现疫情加强监测,及时发现疫情,6,监督员SARS培训,发病时间分布特点,发现首例时间 广东首例为2002年11月份 高峰 广东:20

3、03年2月上中旬 其余省市持续12周 持续时间 广东:迁延时间较长 北京上升快,下降快,南方先于北方尚无规律可循 冬春高发? 不到一个年度 强大的人工干预,7,监督员SARS培训,年龄分布特点,各年龄组都有发病 儿童低发发病数、率均低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存在免疫? 暴露机会少,密切接触少? 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主要集中在15-59岁年龄组,占全部临床诊断病例的85.29% 中青年发病构成多 老年人发病数少,但发病率并不低,8,监督员SARS培训,职业构成,全国报告临床诊断病例中 医务人员996例,约占18.8%,居第一位 其他主要职业依次为离退人员(10.44%)、工人(8.95%),公务人员

4、(8.85%)、家务及待业人员(8.46%)、学生(8.21%),9,监督员SARS培训,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 近距离呼吸道飞沫传播 气溶胶传播?密切接触 直接接触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 接触过病人用过的物品或器具 其他间接接触尚无足够证据表明存在以下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实验室传播、性传播、垂直传播,10,监督员SARS培训,医院内暴发多见(广东、北京、山西、天津、香港、台湾等地) 医务人员通过直接诊疗、护理病人被感染,其中以口腔检查、气管插管等操作时容易感染 通过探视、护理病人被感染 因与SARS病人同住一病房被感染 救护车、ICU、病房、X光室成为高危环境,医院聚集性发病,11,监督员S

5、ARS培训,加强个人防护和通风十分重要,早期,医务人员的发病数多、比例高 医务人员的发病影响士气、减少医疗救治力量 严重影响公众信心和社会稳定 控制医院内传播成为SARS防治中的重点和难点 通风好的医院不发或少发 防护措施到位的医院不发或少发 随着医院内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医务人员发病明显减少,12,监督员SARS培训,传染源及传染性,病毒来源至今未知动物?变异?生物恐怖?新传入人类或者是老病新变异?患者是已知的主要传染源症状期密切接触轻症感染者:具体不详?意义?隐性感染者:存在情况具体不详?传播意义?恢复期:未发现导致传播,13,监督员SARS培训,传染期传染源有传染性(排出病原体)的时期,

6、无证据表明首发症状出现前能传播 少数病例被认为在前驱症状期已具有传染性 加拿大、广州 病情严重或是临床症状迅速恶化的病人,通常在发病的第二周,被认为最具传染性 无证据表明退热10天后能传播,14,监督员SARS培训,潜伏期估算,广东省统计70例1-12天,中位数4天 125例,114天(5天) 全国统计121例1-14天,平均5天 WHO认为潜伏期最长为10天,15,监督员SARS培训,潜伏期传染性分析,宏观分析 医院感染为主,医护、陪护发病为主 医务人员发病多,但其家人发病少 广东共报告127例学生和22例教师病例。学校未停课,实施晨检,早隔离,未发生学校暴发 少见公共场所爆发 社区传播少见

7、(淘大花园?) 交通工具传播不常见,16,监督员SARS培训,全球SARS病死率情况,17,监督员SARS培训,SARS的趋势?,SARS病毒不大可能在短期内被“消灭”和自动消失 动物仍然是病毒的可能来源,与人类共存 人群对SARS病毒仍然普遍易感,SARS再次出现的可能性很大,18,监督员SARS培训,从哪里来?,SARS首发地的几种假设: 广东及其周边省份,再次首先出现SARS的可能性大 国内其他地区首发 同样存在从国外输入疫情的可能性 下次流行中,首先发现疫情的地区: 监测敏感的地区,能及时发现本地“原发”病例或输入病例,19,监督员SARS培训,何时再来?,再次发生SARS疫情的时间

8、主要与病毒侵袭人类的时间有关,不一定表现为冬春高发 动物携带病毒的季节性分布、人类接触感染动物的机会等都将影响疫情再次发生的时间 但今冬明春甚至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同样存在不出现SARS疫情的可能性;然后在难以预期的某个时候,突然出现,20,监督员SARS培训,规模多大?,再次发生较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散发的、来自动物的病毒引起的病例是防不胜防的,但其蔓延传播情况与人口密度、人口流动以及采取的预防控制策略以及措施密切相关 以散发、局部暴发为主的可能性更大,其疫情规模应该不会比2003年上半年大,因为: 政府高度重视 已有外部环境 防治工作的经验 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得到了加强 诊断试剂等已

9、开始应用,有利于及时发现病人,21,监督员SARS培训,中国SARS防制的基本策略和措施,政府领导,多部门、全社会参与,国际合作,纳入传染病防治法管理分类指导,突出重点 城市(控制医院感染,关注敏感人群,发动社区) 农村地区(村自为战,群防群控) 华北地区(联防联控)抓重点技术环节 每日公布疫情,开展大众健康教育 4早 实施交通检疫 控制管理传染源为主导(分类隔离、集中救治、加强防护),22,监督员SARS培训,SARS防治的特殊性复杂、长期、艰巨,SARS的不确定性 新型冠状病毒SARS病毒 人类病毒来源不详 病毒习性、致病机理、病毒变异及毒力? SARS的流行过程 传染来源? 其它传播途径? 传染性的不确定性? 呼吸道传染病的季节性?,23,监督员SARS培训,SARS防治的特殊性复杂、长期、艰巨,缺乏特异的诊断治疗预防手段没有灵敏特异早期的诊断试剂 实验室诊断“金标准” 难以与流感等疾病鉴别诊断;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没有特异的免疫预防手段疫苗,24,监督员SARS培训,立足于长期作战,变被动为主动(变遭遇战为主动战) 变应急为常规长效科学(精确制导、精确打击)规范(长效机制)有序(明确职责) 完善监测,强化预警,提高应急处置和医疗救治能力 以较小的社会、经济成本达到基本目标四早,控制传播减少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