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击伤ppt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9048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8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击伤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电击伤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电击伤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电击伤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电击伤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击伤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击伤ppt课件(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击伤,蔡卫东 黄志军2018-01-09,电击伤的定义,电击伤(electrical injury)俗称触电,是由于一定量的电流或电能量(静电)通过人体引起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重者发生心跳骤停和呼吸停止。高电压还可引起电热灼伤。闪电损伤(雷电)属于高电压损伤范畴。 触电事故伴随着高空坠落或摔跌等机械性创伤.这类创伤起因与触电,但不属于电流对人体的直接伤害,称为触电的二次事故.,电击伤的病理生理,电击损伤程度取决于 1.电流强度 2.电压高低 3.人体的电阻 4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 5.电流频率 6.接触时间,电击伤的临床表现,全身表现 轻度者出现头晕、心悸,皮肤、脸色苍白,口唇发绀,惊慌和四肢

2、软弱,全身乏力等,并可有肌肉疼痛,甚至有短暂的抽搐。较重者出现持续抽搐与休克症状或昏迷不省人事。 由低电压电流引起室颤,开始时尚有呼吸,数分钟后呼吸即停止,进入“假死”状态;高电压电流引起呼吸中枢麻痹时,病人呼吸停止,但心搏仍存在,如不施行人工呼吸,可于10分钟左右死亡。心脏与呼吸中枢同时受累,多立即死亡。 由于肢体急剧抽搐可引起骨折。,电击伤的临床表现,全身表现 主要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抑制,尤其是植物神经系统。轻型:如瞬间接触电压低、电流弱的电源时,常表现为精神紧张,脸色苍白,表情呆滞,呼吸和心跳加速,敏感者可出现晕厥、短暂意识丧失。一般都能恢复。恢复后可能有肌肉疼痛、头痛、疲乏、神经兴奋及心

3、律失常(偶发早搏)。 重型:发生室颤或心脏停搏、呼吸骤停,进入“假死”状态。为便于处理,分为三种类型:(1)心跳停止,但呼吸存在(2)呼吸停止,但心跳尚存在(3)呼吸心跳都停止。,局部表现,主要是通电进出口和电流通过线路上的组织烧伤。 低压电引起的烧伤,时间短者特点: (1) 伤口小,直径约0.52cm,呈椭圆形或圆形,焦黄或灰白色,创面干燥 (2) 常有进出口 (3) 一般不损伤内脏,截肢率低,局部表现,高压电引起典型的电烧伤特点: (1) 面积不大,但可深达肌肉、血管、神经和骨骼,有“口小底大,外浅内深”的特征 (2) 有一处进口和多处出口 (3) 肌肉组织常呈夹心性坏死 (4) 电流可造

4、成血管壁变性、坏死或血管栓塞,引起继发性出血或组织的继发性坏死,致残率很高。,电击伤的临床表现,电击伤击穿口,电击的临床表现,并发症 中枢神经系统后遗症可有失明或耳聋(枕叶与颞叶的永久性损伤所致)。 少数可出现短期精神失常。 电流损伤脊髓可致肢体瘫痪,血管损伤可致继发性出血或血供障碍,局部组织灼伤可致继发性感染。 触电而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外伤、胸腹部外伤或肢体骨折。,辅助检查,1. 心肌酶谱:早期可出现CK、CK-MB、LDH、AST增高。 2. 尿常规:可出现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尿。 ECG:传导阻制、房性、室性早搏、室颤等。,现场急救,急救的基本原则:迅速(脱离电源)、就地(进行抢救)、准

5、确(姿势)、坚持(抢救)的“八字原则”。 1.立即脱离电源,防止进一步损伤:迅速切断或用绝缘物使患者脱离电源 2.迅速把病人转移至安全地带,仰卧于坚实的平地上,畅通气道。,现场急救,3.心脏停搏或呼吸停止者必须进行心肺复苏此举不仅能挽救患者生命,而且能减少或减轻后遗症。 4.若发生心室颤动者,可先用肾上腺素使细颤波转为粗大,再用电处颤,有利于恢复窦性节律。 5.在抢救过程中进行心脏、呼吸、血压监护,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现场急救,方法(一) 如果开关或插头应附近,应立即拉闸刀开关或拨去电源插头,不能直接拉触电者,现场急救,方法(二) 可用竹竿、木棒等绝缘物挑开电线,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用干燥的衣物包在手上,再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现场急救,方法(三) 可站在绝缘垫或干燥的木板上,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此时尽量用一只手进行操作),现场急救,(四) 可直接抓住触电者干燥而不贴身的衣服拖离带电体,但要注意此时不能碰到金属物体和触电者裸露的身躯.,现场急救,方法(五) 触电者神志不清,但呼吸、心跳正常的,可就地舒适平卧,保持空气畅通,解开衣领以利呼吸,天冷要注意保暖.,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