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课件_2

上传人:aa****6 文档编号:5538709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2.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血管疾病课件_2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脑血管疾病课件_2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脑血管疾病课件_2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脑血管疾病课件_2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脑血管疾病课件_2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血管疾病课件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血管疾病课件_2(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血管疾病,目的要求: 1掌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原则。2了解急性脑血管病的分类。,概 述,脑血管病 (CVD) 是指因各种脑血管病变而导致脑功能缺损的许多疾病。绝大多数呈急性起病,称急性脑血管病,亦称卒中或中风(stroke),一、定义,二、脑血管病的分类,急 性,脑部的血供解剖,颈动脉系统 供应眼部及大脑前3/5部分:额叶、颞叶、顶叶及基底节等,椎基底动脉系统 供应大脑半球后2/5部分:枕叶及颞叶的基底面,枕叶内侧及丘脑等,大脑半球外侧面血液供应分布,大脑半球内侧面血液供应分布,脑部的血供,脑底动脉环(Willis环),脑部的血供,

2、大脑后动脉升至幕上,供应部分颞叶和整个枕叶。幕上下结构血供并非分开。,基底动脉,脑血管病的病因及危险因素,血管壁病变 心脏及血液动力学改变 血液成分改变血液流变学异常 危险因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 ),一、定义指颈A或椎-基底A系统的局灶性脑缺血导致突发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发作持续数分钟,通常在30分钟内完全恢复,超过2小时常遗留轻微神经功能缺损表现或CT及MRI有脑组织缺血表现。传统TIA定义为24小时内完全恢复,但可有反复的发作。,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微栓塞学说脑血管痉挛学说 血液动力学改变颈部动脉受压其他(血液成分改

3、变),三、TIA临床表现,好发于5070岁。发作突然,历时短暂,常为530分钟, 220 mmHg舒张压120mmHg或平均动脉压130mmHg可降压治疗,维持血压170180/95100mmHg水平,急性期治疗,(3) 溶栓治疗 尿激酶(UK):50150万IU加入生理盐水100ml 一小时内静脉滴注。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r t-PA ):0.9mg/Kg ,1/10静脉推注,其余60分钟内静脉滴注。,急性期治疗,(3) 溶栓治疗 溶栓适应证 禁忌证 并发症,急性期治疗,(4)脑保护治疗(钙拮抗剂、自由基清除剂) (5)抗凝治疗 (6)降纤治疗 (7)抗血小板聚集剂,急性期治疗,(

4、8)卒中单元 (9)血管扩张剂、脑代谢活化剂 (10)手术治疗 (11) 中医药康复治疗 (12)预防,恢复期治疗,主要目的是促进神经功能恢复,二、 脑栓塞 ( cerebral embolism),(一)、定义:脑栓塞系指来自身体各部位的栓子,经颈A或椎A进入颅内,阻塞脑血管,引起相应供血区脑组织缺血坏死出现脑功能障碍。脑栓塞占脑卒中的15%-20%。,脑栓塞病因及栓子来源示意图,心源性,非心源性,来源不明,风心 心内炎 心梗塞 心肌病 心脏粘液瘤 二尖瓣脱垂 先心,大动脉粥样斑块 脓栓 脂肪 癌细胞 寄生虫卵 空气,(二) 病因,房间隔缺损,心内膜炎主动脉瓣血栓,二尖瓣脱垂,二尖瓣狭窄心房

5、内血栓,(三) 发病机理,多见于颈内动脉系统,特别是大脑中动脉。 急性缺血,而且引起血管痉挛。 易引起出血性梗塞。,(四) 临床表现,1 急骤起病,为所有脑血管疾病中发病最快的一种。 2 完全性卒中,出现三偏、失语或其他脑局灶性症状。 3 严重者可突然昏迷,全身抽搐,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而使病情加重。 4 原发病的症状:如瓣膜杂音、房颤等。,(五) 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 CSF 血象 EKG 胸部X线检查 脑血管造影,诊断:典型病例根据急性起病,突然出现完全性偏瘫的NS定位体征和有栓子来源的原发疾病,诊断不难。鉴别诊断:应与脑血栓形成及脑出血鉴别。,(六)诊断和鉴别诊断,脑部病变治疗: 1 脑

6、水肿时应先给脱水治疗。 2 抗凝治疗: 确诊无出血性梗塞,非炎性栓子和无感染并发症。 3 其他治疗同脑血栓 原发疾病治疗,(七)治疗原则,三、 腔隙性梗死 (Lacunar infarct),高血压小动脉硬化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微梗死, 病变血管为深穿支, 梗死直径一般0.2-15mm。,脑出血 ( cerebral hemorrhage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出血(非外伤性)。多数发生在大脑半球内,少数原发于脑干和小脑内,是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一) 定义,(二) 病因,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的病因。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破裂。血液病。抗凝剂应用引起脑内出血。脑梗塞性出血。瘤

7、卒中。,(三)发病机制,长期高血压,血管破裂,脑出血,(四) 病 理,脑出血80%位于大脑半球,主要在内囊和基底 节附近。其次是各脑叶的皮质下白质,小部分 见于脑干及小脑。,出血与内囊的关系,一、外侧型(外囊出血): 出血位于壳核,带状核附近 二、内侧型: 出血位于内囊,丘脑附近.出血量大时 可破入侧脑室或第三脑室 三、混合型 内侧型或外侧型扩延的结果 四、脑干、小脑等 可穿破第四脑室,1 脑出血,2 急性期,血块溶解,胶质增生,软化灶,颅内水肿,脑组织移位,脑疝形成,病 理,脑出血发病部位,(五) 脑出血-临床表现,1).脑出血好发年龄50岁以上,以高血压患者最多见。常在活动时发病发病突然

8、2).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二种:全脑症状局灶症状,3).脑出血按照出血的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亦不同。,基底节出血 临床最常见(基本症状:三偏征) 1)轻型 (外侧型出血) 2)重型 (内侧型或混合型出血) 脑叶出血 ICP增高 + 各脑叶受损的表现 脑干出血 (交叉性瘫痪) 小脑出血 脑室出血,(五) 脑出血-临床表现,(六) 辅助检查,常规化验 头颅CT:高密度影。 CSF:压力常增高,可呈血性。 脑出血造影,基底节出血,丘脑出血,左顶叶出血,左颞叶出血,右小脑出血破入脑室,脑出血吸收过程,小脑出血吸收过程,血肿量的计算,多田公式计算法(单位:ml)血肿量(V)=/6LSslice(L为血肿最大

9、长轴, S为血肿短轴, slice为CT层面数),血肿量的计算,简易计算法(单位:ml)血肿量(V)=1/2LSslice(L为血肿最大长轴, S为血肿短轴, slice为CT层面数),(七) 脑出血诊断,多为50岁以上,有高血压病史。活动时突然发病,进展迅速。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及头痛、呕吐. 颅内压增高症状。血压明显升高。有三偏征,失语等脑局灶体征。头颅CT:发现脑内高密度影。脑脊液:可为血性。,(八) 脑出血鉴别诊断,1 .首先应与引起急性昏迷的全身性疾病和中毒性疾病相鉴别。 2 .有NS局灶定位体征者,应与其它颅内占位性 病变相鉴别。 3 .当考虑为脑血管疾病后,则应与缺血性卒中 和蛛

10、网膜下腔出血相鉴别。(见表8-2),(九) 脑出血治疗,目的首先挽救生命,其次降低残废率 一、急性期治疗:保持安静,防止继续出血;积极抗脑水肿,减低颅压;调整血压,改善循环;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 二、恢复期治疗,一、急性期治疗,1、 一般处理 2、 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 3、 调整血压 4、 止血剂应用 5、 抗生素应用 6、 降温治疗 7、 支持和对症治疗 8、 外科手术治疗,手术适应征,1.脑出血颅内压增高伴脑干受压体征; 2.小脑出血 血肿10ml, 有脑干受压征或急性 阻塞性脑积水; 3.脑室出血导致阻塞性脑积水; 4. 脑叶出血 AVM和占位效应明显。,加强瘫痪肢体功能锻炼,针灸,理疗。 失语者应积极进行语言训练。,二、 恢复期治疗,(十) 脑出血预后决定于出血部位,出血量及是否有合并症。脑干、丘脑、脑室出血预后差。 (十一) 脑出血预防积极控制高血压,注意劳逸结合,心理健康,戒烟忌酒等。,蛛网膜下腔出血 subarachnoid hemorrhage,定义:SAH是指各种原因出血(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的统称。 临床分型: 外伤性SAH 自发性SAH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