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86815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61 大小:2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61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61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61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61页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材分析课件(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分析 四年级下册,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单元主题结构表,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材单元主题,科学探究过程技能在各册教材中 学习与训练的内容与安排顺序,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单元总体说明本单元围人体运动系统中骨骼、关节、肌肉三个主要方面和运动系统的锻炼和卫生构建而成。本单元教材设计主要是引导学生观察认识骨骼、关节、肌肉的运动,让学生知道骨骼、关节、肌肉的作用,了解人体的每一项运动都是骨骼、肌肉以及身体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懂得如何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由四课组成,1、骨骼:感受骨骼的存在,认识骨骼的作用,初步了解骨的构成以及功能。 2、关节:在第一课认

2、识骨的基础上,初步了解人体骨与骨的连接关节的部位、功能、结构,知道常见的关节的类型和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 3、肌肉:初步认识肌肉的作用、工作原理和存在部位。结合前两课知道骨骼、关节和肌肉是如何相互作用使人体运动起来的,让学生对人体的运动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4、骨骼、肌肉的保健:在前三课的基础上,重点介绍运动、营养、安全对骨骼、肌肉的保健,让学生了解运动系统的保健知识,增进学生的运动保健意识。,第一单元 骨骼和肌肉 主要概念关系,关节: 运动的支点,骨 :运动的杠杆,肌肉:运动的动力,人体运动,相互作用使,骨骼,附着在,连接,促进,1、骨骼,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触摸身上的骨、拼接骨的活动形成骨骼的概

3、念,了解骨骼的作用,认识骨的构造和特点。,1、骨骼,1、感知骨骼的位置,引出本课研究主题。 2、了解人体各部分的骨头数。 3、形成骨骼概念。 4、了解人骨的构造及其特点。 5、了解骨骼的三大作用。,2、关节,在研究骨骼的基础上,第二课重在研究能活动的骨与骨的连接关节,让学生了解人体关节的部位、作用、常见的自由活动关节的类型和它们在运动中的作用。,2、关节,1、找人体关节,体验、认识关节的功能与作用。 (1)活动身体,认识自由活动的关节在哪里。 (2)体验关节受阻,认识关节的功能。 2、关节的不同运动方式。,3、肌肉,1、有了肌肉的参与,人体才能运动起来。 2、肌肉的工作方式收缩和舒张。 3、阅

4、读资料说明肌肉的收缩与舒张和人体运动的关系。 4、做一些运动感觉肌肉做运动时的变化并在人体图中画出变硬的肌肉,巩固对肌肉工作时肌肉收缩的认识。 5、引导学生研讨处于安静状态的人体内部的一些肌肉运动。 6、建模解释解释人体运动的原因。以建手臂模型为例,了解肌肉骨骼运动及其作用。 7、做膝关节模型。,4、骨骼、肌肉的保健,在前三课对骨骼、关节和肌肉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本课重点介绍运动、营养、安全预防对骨骼、肌肉的保健,让学生保护和锻炼自己的运动系统。,4、骨骼、肌肉的保健,1、体育运动与骨骼、肌肉的关系。 2、合理营养对骨骼和肌肉的保障和促进作用。 3、运动的安全防护。,建议: 因本单元的教学需

5、要学生通过触摸的形式感知骨骼和肌肉,因此开学初期如果天气偏凉将不利于学生在课堂中开展此类活动,建议可以等气温较高,学生穿得淡薄些再开展本单元的教学。,第二单元 养蚕,单元总体说明养蚕是根据(课程标准)中“生命世界”领域里有关“常见的动物”和“动植物的一生”的具体内容标准编写的。在去年,孩子们种植了油菜,亲历了植物生长的完整周期。这学期的养蚕活动,重在 “养” ,教师尽可能为每一个学生都有养蚕的经历创造条件,让学生在经历养蚕的过程中,了解动物(昆虫)生长的完整周期,感受生命的神奇和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本单元的内容是按蚕的生命周期编写的。,第二单元 养蚕 由四课组成,本单元的内容

6、是按蚕的生命周期编写的 1、我们来养蚕:了解养蚕的一些基本方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 2、给蚕宝宝记日记:通过养蚕活动,做观察和记录了解昆虫及其变态的知识,产生亲近生命、珍爱生命的情感。学生在养蚕的过程中自选课题,开展一些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宄能力。 3、我们来抽丝:让学生真正明白养蚕的意义,通过抽丝让学生感受生命创造的伟大奇迹。 4、养蚕经验交流会:通过整理记录、交流汇报,总结出蚕的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生命的神奇和伟大,体验长期饲养与观察的艰辛和快乐。,第二单元 养蚕 主要概念关系,蚕的一生,卵,幼虫,蛹,成虫,1、我

7、们来养蚕,本课是养蚕前的准备课。本课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养蚕热情。 本课应选在蚁蚕快出壳前进行。,1、我们来养蚕,1、了解养蚕的一些基本方法,提出感兴趣的问题。 2、观察蚕卵。 3、观察蚁蚕。,2、给蚕宝宝记日记,这一课是本单元的重要活动,贯穿养蚕活动的全过程。本课是按照蚕的发育过程编写的。伴随着蚕每一阶段的成长,教材中都安排了丰富的观察与思考内容,还提供了日记范例。本课活动将历时一个多月,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们将亲手饲养蚕宝宝,亲眼目睹并记录它一生的成长变化,还要通过观察和对比实验来研究有关蚕宝宝的一些问题。,2、给蚕宝宝记日记,1、幼虫期。 2、蛹期。 3、成虫期。 4、产卵。,3、我们来

8、抽丝,1、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为人类服饰业作出的贡献,明白养蚕的意义。 2、组织学生亲自抽丝,并测量丝的长度,使学生感受生命创造的伟大奇迹。,4、养蚕经验交流会,养蚕活动的总结课。学生将通过整理记录、汇报发现,总结出蚕的一生变化的主要阶段,形成“昆虫”和“变态”的概念;学生还将尝试运用概念判断哪种属于昆虫,并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将学生的目光从具体的“蚕”引向生机勃勃的昆虫世界。,4、养蚕经验交流会,1交流“蚕的一生经过了几次变化”。 2画蚕一生的变化。教师引导学生画出蚕一生的变化图,初步形成“变态”的概念。 3比较蚕蛾与蝴蝶有异同。引导孩子们发现,虽然蚕蛾和蝴蝶的外形有诸多差异,但身体都分为

9、头、胸、腹;头部都有一对触角;胸部都有三对足,从而用归纳出昆虫的共同特征。,说明 1、本单元的教学实施有一定的难度:蚕卵、桑叶不易获得;养蚕技术对缺乏经验;养蚕活动时间跨度大,教学内容需要经常穿插在其他单元的教学中,显得比较散碎。教师完全可以选择当地常见昆虫的幼虫来养养什么并不重要,不能从卵开始养也没关系,关键是要让孩子们亲历一次“养”的过程,有观察、有记录、看到变态就算基本达到本单元的教学目标。 2、关于养蚕方法,教师可以整理一份简明资料,与蚕宝宝一同发给孩子们。学生如在养蚕活动中遇到具体困难,要及时问家长、问老师、问同学、查资料。 养蚕活动历时的一个多月里,应定期让孩子们把蚕带到学校来,交

10、流蚕的新变化。蚕的一生有四个变态,研究它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长时间连续观察的耐心。因此,教师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认真观察、长期记录的科学态度。教师如能带头作好记录,并定期组织孩子们相互评议观察记录。对于四年级孩子来说,坚持长期的观察记录并非易事。要能坚持这项活动,离不开教师的督促与鼓励。,课时安排,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总体说明自然界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之中,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本单元主要让学生们对“相对运动”及“运动的基本形式”做简单的了解。这对后续课程的学习,尤其是对第四单元无处不在的力关于力的学习都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从本单元开始,在设计实验验证假设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导学生使用

11、“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对物体的运动做简单的定量观察。,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由五课组成,1、一切都在运动中:建立了参照物的的概念,认识“运动的相对性”。 2、运动的快慢:初步了解速度概念。 3、运动的方式:根据物体运动的的轨迹不同将物体的运动进行分类,认识物体的运动的方式。 4、小车的运动:引导学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对运动物体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做简单的定量观察。 5、摆:以摆为话题, 经历“预测-设计并进行实验-整理分析搜集的证据-表达与交流等科学探究的过程,在设计和开展实验时学会控制变量,意识到控制变量的重要性。,第三单元 物体的运动 主要概念关系,相对于参照物

12、,物体的位置发生变化,物体的运动,运动的轨迹,运动的方向,摆动,旋转,(直线)往复运动,直线运动,运动的距离,运动的时间,运动的速度:描述运动的快慢,1、一切都在运动中,本课主要是描述物体的运动。教材从认识我们周围充满各种各样的运动,到知道判断物体是否在运动的标志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另一物体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到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运动的状态就有可能发生改变,帮助学生在讨论、分析、模拟实验中得到提高。,1、一切都在运动中,1、描述物体的运动,初步建立参照物的概念。 2、巩固参照物概念,认识到参照物的不同,物体的运动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一个拓展活动,巩固认识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

13、论也不相同。,2、运动的快慢,本课主要是测量物体的运动,让学生意识到物体运动有快有慢的。一个物体在一个确定的单位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就是物体运动的速度(含方向)。,2、运动的快慢,1、什么是速度。 2、测量走路的速度,给各种物体运动的速度进行排序。 3、一个拓展活动,如何判断运动很缓慢的物体是否运动。,3、运动的方式,物体运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本课根据物体运动的轨迹将物体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往复运动、旋转运动和摆动。比较这些运动方式,找出它们的异同点。认识物体运动方式之间的相互联系。,3、运动的方式,1、认识运动的几种方式。 2、观察日常生活中各种物体的运动,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运动方式。 3、几

14、种运动方式同时存在。,4、小车的运动,本课以小车为话题,按照“问题假设实验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对小车在平面上的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问题“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进行探究。本课是建立假设后,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搜集证据的一节具有典型代表意义的课。,4、小车的运动,本课主要教学: 1、提出问题进行假设。直接导入“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们对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2、用小车进行实验,探究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学会控制变量。,提示: 1摩擦力的问题在前面的学习中还没有涉及到。在小车实验中,表面越光滑小车走得越快,而实际生活中路面太光滑载重车反而会打滑。

15、 2要让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在假设之后先讨论如何实验,设计实验方案。在设计方案时教师要有意识特别提醒学生对实验变量的控制。比如:在研究“小车运动的快慢与拉力大小有关”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有:小车的重量、距离,改变的条件是拉力的大小(即第一次两个垫片,第二次5个垫片)。 3要提醒实验需做三次以上,求得中间值或平均值。 4教材中呈现的是一个例子,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做其他有关的实验,但都要注意实验变量的控制。,5、摆,认识了摆的运动特点后,让学生再次经历“问题假设验证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再次使用“控制变量”的科学方法来搜集证据,验证假设。,5、摆,1、用伽利略的故事引出“摆的快慢与什么有

16、关”?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作出假设。 做一个简单的摆 预测 实验设计 实验验证 2、小组合作设计一个摆的长度,使其在15秒摆动的次数能正好为教师给的次数,做反复的调整。 3、生活中哪些东西也是摆。,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单元总体说明根据课程标准“物质世界”领域中“运动与力之二:常见的力”的内容标准而编写的,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力无处不在,力对物体的运动、形状的影响,即力有大小和方向,认识常见的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在探究各种力的过程中,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力的现象作出假设性解释。,第四单元 无处不在的力由五课组成,: 1、力在哪里:“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力对物体形状的影响”,即力的两上基本要素“力有大小”“力有方向” 。 2、 物体的形状改变:以后承前探究、发现“恢复”的“弹性”,引出“弹力”一环紧扣一环。既加深了对力的体验,又对人类利用“弹性”改善生产生活有了初步认识。 3、苹果为什么会落地:认识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方向。 4、摩擦力的秘密: 认识摩擦力和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5、降落伞:综合 “力”的概念,探究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