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61477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7.6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课件(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Deleyecl traumatic craniocerebral hamatama)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胡守兴,概念,1977年French和Dublin,根据头颅CT扫描提出了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Delayecl traumatic inlracerebral hanaatoma) 这个概念:即头部创伤后,首次头部CT检查未发现脑内血肿,经过一段时间后再次检查始出现脑内血肿者;或于清除颅内血肿一段时间后又在脑内不同部位发现血肿。,后来20多年来有不少学者报道外伤性迟发性血肿,不只局限于脑内,而且单独出现在硬膜外后称为DEDH,后有文献报导出现在硬膜下及脑室内。显然

2、均为创伤性,迟发性,可在颅内不同部位出现血肿,故可概括在一起称为创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故今天以此概念来进行讨论。,类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分为: 硬膜外; 硬膜下; 脑内及脑室内。以脑内最多,硬膜外多见,硬膜下血肿,脑室内少见。,发生率,占颅脑外伤病人的百分比:1977年为1.377.4%,1980年达910%,1989年第9届国际神经外科会议统计为925%。 近年来统计为30%。占外伤性颅内血肿病人的7%10.5%。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以脑内血肿最为多见,约占50%64%;迟发性硬膜外血肿约占5%22%,而硬膜下,脑室内较少见。,发生率高的原因:(1)CT机普及和头部CT的广泛应用。(2)

3、头部外伤早期CT检查,以及动态CT观察的观念加强,(3)术后发生率高,其中有一部分与不规范的手术有关。,发病机制,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病因与发病机理,目前尚无一致意见,但主要论点:(一)创伤后脑组织学改变是主要因素组织学改变即:脑挫裂伤,血管痉挛,外伤性动脉瘤。,(二)外伤后脑的病理生理学改变是促发因素 如伤后出现DIC(全身性凝血功能障碍); 手术减压脑实质内压力降低; 静脉压升高; 低血压低血氧症致脑缺血; 损伤区释放酸性副产物使血管软化,扩张坏死,血管破裂所致。,(三)颅内压动力学的改变外伤性迟发性硬膜外血肿(DEDH)伤后未及时出现血肿的原因:主要与脑水肿、高颅压及原有的颅内压发挥填

4、塞效应有关。当血肿清除后即失去堵塞效应,或手术操作中骨与骨之间、骨与硬膜之间再移位。导致迟发性硬膜外血肿。,(四)医源性的诱发因素过度换气; 早期大剂量脱水剂的使用; 低血容量性休克、低血压; 严重的脑脊漏或脑室外引流,使颅内压降低; 外科减压术中手术操作使骨折再移位导致DEDH。,临床特点,(1)脑内血肿多见减速性损伤,硬膜外血肿多见于加速性冲击伤所致。(2)脑内血肿常发生在中老人,硬膜外血肿年轻人多见。(3)发生于伤后3h7d内,以4872小时多见(占67%93%),硬膜外血肿在减压术后24h为发病高峰。,(4)脑内血肿易产生原有脑挫裂伤部位,清除血肿的对侧。硬膜外血肿易发生在额颞,颞及颞

5、顶部占85.4%,多见于原发伤着力点或对冲部位的骨折部位。顶枕部,小脑少见。(5)伤后或术后病程中有缺O2,失血性休克低血压,消化道出血致低血压。,(6)常见于严重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过度换气或强力脱水的病例。(7)迟发性脑内血肿发现不及时死亡率高达2555%。,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确诊主要是靠头颅CT复查:(1)颅脑损伤,有脑挫裂伤、有骨折者建议伤后24h、48h、72h应行头部CT动态检查列为常规检查。,(2)有条件单位对有脑损伤无血肿的伤者进行ICP监测,目前将ICP标准: 正常(5.3pa)。ICP进行性升高时,排除呼吸道梗阻、躁动、体位不当等因素,不应单纯认为是脑水肿,应想到

6、颅内迟发性血肿,及时复查头部CT。,(3)颅脑外伤患者有以下情况之一应及时进行CT扫描,及时手术探查:伤后35天内或术后有进行性意识障碍,出现新的局限性神经定位体征和局限性癫痫者。颅内血肿成功清除后,或去骨瓣减 压后,骨窗压力仍然很高,临床症状无改善或改善后又恶化者。,颅脑多发复合伤,有内出血、低血压、曾输大量血及液体,血压稳定后意识未见明显好转者。伤后经积极有效治疗,病情无改变或进一步恶化,特别有过度换气,脑脊液漏或脑室外引流,强力脱水者。, 有颅骨骨折的病人,首次CT检查未发现颅内病变,但病情无改善者。 CT平扫发现中线移位,脑室移位难以用脑水肿解释者,应进行CT增强扫描,防止遗漏等密度血

7、肿。,治疗,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根据: 临床表现, C T所见, I C P监测,综合分析,决定立即手术或非手术观察治疗。,(1)手术治疗指征: 临床症状:意识障碍GCS12分,有神经定位体征,出现局灶性癫痫者。颅内压增高ICP2.7kpa CT显示幕上血肿量30ml,幕下10ml,中线结构移位10mm手术方法:一般采用单纯血肿清除术。如术前有脑疝,血肿清除后,脑肿胀明显,需行硬膜减张缝合,去骨瓣减压术。,(2)非手术治疗:伤者临床症状无明显意识障碍GCS12分,无明显神经定位体征。 ICP2.7kpa; CT显示血肿量:幕上20ml,幕下10ml,中线移位10mm,在严密观察下,定期复查CT

8、下采用非手术治疗。一旦病情恶化,血肿扩大,应及时开颅清除血肿。,预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死率,病残率较高,国内外文献报告不一:早期硬膜外血肿,国外Miol报告42%(10/24),Wai氏报告为20%,国内天津史绩黎报告为13.1%。脑内血肿:早期为4471%。近10年报告为2555%。以上病死率相差较大,因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影响予后的因素较多 。,(1)原发性颅脑外伤轻重程度 (2)发现迟发性血肿时间的早晚,手术是否及时。 (3)迟发性血肿量的大小,颅内压的高低,脑水肿轻重程度。 (4)有无脑疝。,注意事项,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因,发病机制分析,我们在重型颅脑外伤病人的救治过程

9、中,尽量减少,避免一些医源性因素:(1)在ICP不增高的情况下,颅脑外伤患者,避免使用持续的过度换气(Paco225mmHg)。(避免造成脑血流量减少,脑灌注量下降造成脑缺血,引起迟发性血肿)。,(2)首次CT仅发现颅骨骨折或少量硬膜外血肿,或少量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轻度脑挫伤,无明显脑水肿,在伤后24小时,不用或少用甘露醇类强力脱水剂。(3)有条件单位,对重型颅脑外伤者,早期行ICP监测下用药,可早期及时发现迟发血肿。,(4)颅脑合并多处创伤,及时纠正低血压,防治休克。保持正常颅压。(5)防治严重脑脊液漏,行脑室外引流应采用可控性引流装置。(6)在基层单位,行颅脑手术应由专业医师操作。操作要求规范化,防止减压过急,或远处骨折移位。,总之,按颅脑外伤救治规范化处理伤情,加强 I C P监测,注意病情观察,早期发现迟发血肿,及时手术,可减少病死率及病残率。,典 型 病 历 及 CT所见,谢 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