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

上传人:bin****86 文档编号:55360071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十 章 人际交往的心理学原则,引言:孔子论语的交往思想,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论语为政;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 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孔子论语的交往思想,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论语季氏; 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论语季氏; 功其恶,无攻人之恶论语颜渊; 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 善与人交,久而敬之论语公冶长;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一、真诚原则,真诚 对交往行为的明确预见、更容易确立安全感、信任感,二、交互原则,交往

2、中他人的评价是自我价值的重要源泉 社会心理学家强调,我们在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的确立与维持当中,必须首先遵循交互原则。,大量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是有前提的,那就是我们也要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支持他们。人际交往当中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是相互的。 在一般情况下,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去喜欢他们;愿意接近我们的人,我们才愿意接近。而对于疏远我们、厌恶我们的人,我们的反应也是相应的,对他们也会疏远或厌恶。,接纳引起接纳、喜欢引起喜欢 拒绝引起拒绝、排斥引起排斥 EBFoa&UGFoa,1976:任何人都有保

3、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合理性,并根据这种适当性、合理性使自己的行为及与别人的关系得到解释。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三、功利原则,(一)人际交往的本质是社会交换 UGFoa:人际交换的六种基本回报类型: 金钱、物品、信息、服务、地位、感情 人际交换中回报与付出应当是对应的。 “费力最小原则”:人都有用最小付出换取最大回报的倾向。希望“得大于失”;,(二)增值交换与减值交换,对于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增值交换; 对于重外在情感价值的人来说减值交换。,四、自我价值保护原则,(一)自我价值保护倾向 大量的社会心

4、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一个人,其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存在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该充分注意这一点。 知觉的自我保护 记忆的自我保护 归因的自我保护 合理化作用:“找借口”事后自我保护 自我阻抑策略:个人为未来可能的失败制造保护性借口所采取的措施。其目的在于保护或促进自己自我胜任的概念。事前自我保护,(二)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规律,人际吸引水平的增减原则。怎样理解呢?通俗地讲,指在人际交往丘,我们对别人的喜欢不仅仅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量,而且还决定于别人喜欢我们的水平的变化与性质。 我们最喜欢的是对我们的喜欢水平不断增加的人,而最厌烦的是喜欢我们的水平不断减少的。,喜

5、欢水平的增降趋势 (阿龙森&林德,1965):,五、情境控制原则,人具有情境控制需要 要保证在交往中能够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六、适度原则,交往中要注意适度的自我暴露 交往中要注意适度的交际距离,补充材料(一)黄金法则与白金法则,黄金法则出自基督教圣经新约中的一段话:“你想人家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这是一条做人的法则,又称为“为人法则”,几乎成了人类普遍遵循的处世原则。 白金法则是美国最有影响的演说人之一和最受欢迎的商业广播讲座撰稿人托尼亚历山德拉博士与人力资源顾问、训导专家迈克尔奥康纳博士研究的成果。白金法则的精髓就在于“别人希望你怎样对待他们,你就怎样对待他们”,

6、从研究别人的需要出发,然后调整自己行为,运用我们的智慧和才能使别人过得轻松、舒畅。 黄金法则和白金法则启示我们,在社交中和处理人际关系时,要尊重人,待人真诚,公正待人。,补充材料(二)道德三原则,道德金则: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道德银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道德铜则:人所欲,施于人,人所不欲,勿施于人 黄勇:解释学的两种类型:为己之学与为人之学,新华文摘,2005(14),补充材料(三)人际四原则,黑铁法则:他人怎样对待我,我亦这样对待他人(最强调互惠性); 白银法则: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黄金法则:己之所欲,乐施于人 青铜法则:人之所欲,乐施于人(理想原则) 孙涤,人际原则四篇,南方周末,2007-5-31,6-7,7-12,7-19。,补充材料(4)人际原则三层次,心中想他人比自己多一点 心中想他人与自己一样多 心中有他人 张人杰先生课堂教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