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5535928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必修1《国共的十年对峙》课件(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胡锦涛在中共十八大报告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你了解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国情,思考:中共是如何在革命斗争中逐步得出这一认识?,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课程标准: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南昌起义,八七会议,(1) 时间:,1927年8月7日,清算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2) 地点:,汉口,(3)内容:,“像我这样一个人,从前不会打仗,甚至连想也没想到过要打仗,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强迫我拿起武器”。 毛泽东,共产党现时最主要的任务是有系统的有计划的尽可能的在广大区域中准备农民的总暴动工人阶级应时刻准备能领导并参加武装暴动。最近农民斗争的议决案,给处于思想紊乱、组织

2、涣散中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方向。,确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4)作用:,(5)启示:,结合中国国情对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始进行探索。,秋收起义,历史思考一:从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中我们能得到什么经验教训?,中国革命应该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历史思考二:城市农村敌我力量对比悬殊如此,为何大量起义都选择在城市进行?,“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是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做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党的责任是努力领导工人日常斗争,发展广大群众的革命高涨,组织暴动,领导他们到武装暴动,使暴动的城市能成为自发的农民暴动的中心及指导者。城市工人的暴动是革命的

3、胜利在巨大暴动内得以巩固而发展的先决条件。”1927年11月临时党中央决议,十月革命,苏联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照抄、照搬,创新,1930年江西永丰土地调查情况,探究 :表格反映了怎样的历史现象?,在农村,地主拥有大量土地,而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却少地或无地。,探究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怎样才能在农村立足?,“如果我们能够普遍地彻底地解决土地问题,我们就取得了战胜一切敌人的最基本条件”-毛泽东,探究 :中共为了立足在革命根据地采取了哪些措施?, 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 领导根据地军民进行经济建设,努力发展生产。,武装斗争是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没

4、有一支相当力量的红军和红军战争的胜利,就不能创建革命根据地和进行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革命的中心内容,是广大农民的要求,没有土地革命,红军战争就得不到群众的支持,根据地也就不能巩固和发展; 根据地建设是革命和革命战争胜利发展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不建设革命根据地,武装斗争就没有后方的依托,土地革命的成果就无法保持。,军事保证,核心根本,经济保证,“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星星之火 成燎原之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国革命要走“工农武装割据”的道路是由中国特殊的国情决定,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周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成立

5、和坚持下来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游击战里操胜算 大步进退,诱敌深入,集中兵力,各个击破,运动战中歼战人毛泽东,四次反“围剿”胜利结合中国革命实际制定正确军事策略,王明,1931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者在共产国际代表的支持下,取得了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开始推行“左”倾冒险主义的方针政策。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突出表现在:对革命道路问题和城市斗争的方针问题提出了错误的政策。低估根据地建设和农村游击战的重要性,夸大国民党统治的危机和革命主观力量的发展,坚持“城市中心”论,号召全党准备决战。,在关于中国革命形式的估计、中国革命的性质、中

6、国革命的策略路线以及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上,共产国际和斯大林形成了一些“左”倾错误认识。王明等左倾主义者照搬苏联经验和共产国际决议,低估根据地建设和农村游击战的重要性,脱离中国实际,把马列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决议神圣化。董钧:共产国际和王明“左”倾冒险主义路线,博古,李德,“李德不了解中国的国情,也不了解中国工农红军的情况,不作调查研究,听不得不同意见,生搬硬套在苏联有效在中国行不通的战略战术。李德和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一系列错误的战略战术,使我们吃尽了苦头,付出了惨重的血的代价。”毛泽东,历史思考三:我们如何看待博古、李德等人?,2004年,经重新修葺后的秦邦宪故居,开始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家纪念地

7、,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名人名居参观地,对无锡市民和游客免费开放。结果蜂拥而至的市民把故居展览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为故乡曾出现过这样的优秀儿女而自豪。,遵义会议,内容:,纠正了博古等人的“左”倾军事路线,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指挥权,意义:,结束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领导,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身问题,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西安事变,中国革命成功的关键在于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社会具体情况相结合。下述毛泽东的革命斗争策略中,与此认识相吻合的有 重视农村根据地建设 重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 重视共产国际的指导 重视工农运动有机结合A B C D,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此后中共进一步成熟,表现在 A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开始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B依据中国社会性质提出了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C反“围剿”失利后,排除“左”倾错误的干扰,开始长征 D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正确处理国共两党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其它小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