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58974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专用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第1课时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课时 统一中国的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学考报告】,1条件(1)经济基础:商鞅变法后, 确立了封建制度,社会经济迅速发展。(2)人民渴望:战国时代频繁的战争给人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无穷灾难,人民都渴望 。(3)个人才能:嬴政广泛吸引 ,拥有政治家的博大胸怀和气度。(4)策略得当:采用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方针。,考点一 (加试)秦统一六国(b),秦国,统一,各国贤士,2过程: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先后灭掉 赵魏楚燕齐,完成了统一大业。 3特点:先弱后强、先近后远、“远交近攻”。,韩,图解历史 秦灭六国的顺序与特点,要点 秦统一六国的条件 史料一 天下之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

2、 假长此不获统一,岁岁交糜烂其民而战之,其惨状将伊于胡底。 梁启超 史料二 (商鞅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史记商君列传 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史料一的理解。 (2)根据史料二,概括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有利因素。,提示 (1)理解:春秋战国时期争霸、兼并战争使国家由区域性统一向大一统发展,故“天下之趋统一,势也”。长期战乱使人民饱受战争之苦,社会经济遭受破坏,人们渴望统一。 (2)经过商鞅变法,秦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国力强盛,社会风气有较大改进,为统一天下创造了条件。,1秦王嬴政即位时,统一的条件基本成熟,这表现在( )社会经济持续发展,民族、地域

3、之间联系加强 长期战乱,统一成为人心所向 商鞅变法比较彻底,秦国实力增强 少数民族南下的步伐放慢A BC D解析 此题考查对秦统一背景的掌握理解。不符合史实,故排除。答案 A,2公元前221年,秦完成统一大业。读下图判断,符合秦灭六国先后顺序的部分排列是( )A BC D,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识图,能辨认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然后依据对基础知识的识记来作答。秦灭六国的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图中为韩,为赵,为魏,为楚,为燕,为齐,秦灭六国的顺序为。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的局面。 答案 A,1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确立皇帝制度:自称 ,集大权于一身。,考

4、点二 (加试)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 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始皇帝,(2)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3)地方:实行郡县制,在全国设36郡,郡下设县。,政事,监督百官,巧思妙记 数字法巧记“秦朝中央集权制度”,2巩固国家统一的主要措施(b)(1)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皇帝制度。建立三公九卿制。实行郡县制(2)军事上:南征百越,北击匈奴,增设闽中、 、桂林、象郡四郡。,南海,(3)文化上:统一文字,以 为准。 (4)经济方面 统一 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修筑以 为中心的水陆交通(驰道、直道、灵渠)。,度量衡,秦小篆,咸阳,要点1 秦朝确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史

5、料一,史料二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自称曰“朕”。制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 思考 史料一、二与哪一制度的确立有关?除此之外,秦朝在中央和地方还实行了什么制度? 提示 皇帝制度。中央: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要点2 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史料 右图为秦始皇二十六年诏版(拓本),文字如下: 廿六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思考 (1)指出图片中文字的字体,并根据图片写出史料中空缺的文字。 (2)秦始皇在这一诏书中颁布了

6、什么经济措施?有何意义? 提示 (1)小篆;皇帝。 (2)统一度量衡。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1根据下图反映的现象,说明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 )A中央机构与地方机构分设B秦律是维护统治的保证C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机构职责分明,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秦朝的机构分工明确,最终都对皇帝负责,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答案 C,2下列“考”字,最有可能出现在秦朝官方文献中的是( )解析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把秦小篆作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观察各选项字体可知,D项为秦小篆。答案 D,1功(千古一帝)(1)统一六国,结束了 的政治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7、集权的封建王朝,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2)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3)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经济文化的交流,对后世影响深远。,考点三 秦始皇的功过(c),诸侯割据,2过(一代暴君):激化了阶级矛盾,最终导致秦朝灭亡(1)焚书坑儒:对思想文化严加控制,激化了社会矛盾。(2)沉重的徭役和赋税:修长城;大兴土木,建宫殿、骊山陵;北伐匈奴、南征百越。(3)严刑峻法。 3总评:尽管暴政对秦代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秦始皇实现统一、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是对中华民族贡献巨大的杰出历史人物。,深化认知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巩固统治

8、而采取了许多措施,如修筑长城,目的是为了阻止北方匈奴南下。但在修筑过程中,滥用民力,在一定程度上又破坏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对秦始皇的措施应该一分为二地去评价。,要点 评价秦始皇 史料一 秦始皇作为历史上统一中国的第一人,他的千秋功过历代都有评说。当时有人称赞说:“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晋朝有人指责他“无道”,视杀人如狗彘。,史料二 某历史情景剧台词 原告:秦统一后的平民百姓。 被告:秦始皇。 案情:被告被控于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后,在十五年统治期间,残暴不仁,奴役百姓,实在是一个暴君。 被告人自辩:在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

9、上作出了重大贡献。 陪审团:全体学生。 思考 (1)从秦朝人对秦始皇的称赞中,我们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2)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提示 (1)历史信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推行了郡县制,颁布了秦律,为中国历史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有功亦有过,功大于过。 “功”:结束长期分裂和混战局面,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奠定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础,推动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形成;开创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基础);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等,促进了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过”:推行暴政,压迫人民,激化了国

10、内阶级矛盾,埋下了秦亡的祸根;焚书坑儒,实行文化专制,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文化发展。,1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解析 之所以说“秦,虽死犹存”,关键是结合秦朝的历史贡献来看,尤其是秦朝建立了统一多民族的国家以及开创的一系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答案 D,2在评论秦朝灭亡时,历史学家张岂之说:“秦始皇忘记了最主要的事:民心和民力。”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A称皇帝、制秦律 B置三公、行郡县C焚书坑儒、筑长城 D统一文字、平百越解析 “焚书坑儒”失去了民心,“筑长城”滥用了民力,这些导致了秦朝的灭亡。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