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55351550 上传时间:2018-09-2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9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经济学第3章_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Engeering Economy, 本章要求,本章是该课程的重要基础内容之一,通过对本章学习,熟悉工程项目投资概念及构成、熟悉成本费用的概念及构成、掌握工程项目的收入和销售税金及附加的计算;掌握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熟悉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机会成本、沉入成本的概念。,本章重点及难点, 本章重点1. 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及构成; 2.折旧的概念、计算及其与现金流量的关系; 3.经营成本、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沉入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 4.销售税金及附加的内容、含义及计算; 5.利润总额、所得税的计算及净利润的分配顺序。 本章难点1.

2、 经营成本、沉入成本、机会成本的概念,3.1 工程项目投资,1、工程项目投资的概念是指投资主体为了特定的目的,以达到预期收益,从工程筹建开始到项目全部竣工投产为止所发生的全部资金投入。2、总投资的构成,3. 建设投资建设投资是指在项目筹建与建设期间所花费的全部建设费用,建设投资的构成可按概算法分类或按形成资产法分类。 概算法分类建设投资由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和预备费三部分组成。 形成资产法分类 通过建设投资最终形成三类资产:固定资产: 是指同时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资产: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出租或经营管理而持有的;使用寿命超过一个会计年度。无形资产: 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

3、辨认非货币性资产。如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等。其他资产: 原称递延资产,是指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外的其他资产,如长期待摊费用。按照有关规定,除购置和建造固定资产以外,所有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先在长期待摊费用中归集,待企业开始生产经营起计入当期损益。,3.1 工程项目投资,3. 建设投资,3.1 工程项目投资,按形成资产法建设投资的构成,4. 预备费,3.1 工程项目投资,根据我国现行有关规定,预备费包括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工程费用十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基本预备费率 涨价预备费一般根据国家规定的投资综合价格指数,以估算年份价格水平的投资额为基数,采用复利方

4、法计算。计算公式为:(3.3)式中: 涨价预备费;建设期年份数;建设期中第年的投资计划额,包括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及基本预备费,即第年的静态投资投资;建设期年均价格上涨指数;从编制估算到开工建设的年限,即建设前期年限。,5.建设期利息,3.1 工程项目投资,建设期利息是指筹措债务资金时在建设期内发生并按规定允许在投产后计入固定资产原值的利息,即资本化利息。 (1)当建设期用自有资金按期支付利息时 按单利计算,直接采用名义年利率计算各年建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名义年利率 (2)当建设期不支付利息且贷款均衡发放时 按复利采用有效年利率计算各年

5、建设期利息。计算公式为: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本年借款额/2)有效年利率 公式表达如下:,5.建设期利息,3.1 工程项目投资,例题3.1: 某新建项目,建设期为3年,分年均衡贷款。第1年贷款200万元,第2年贷款300万元,第3年贷款200万元,贷款年利率为6%,每年计息1次,建设期内不支付利息。试计算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 建设期各年利息计算如下: 第1年贷款利息: =200/26%=6(万元) 第2年借款利息: =(206+300/2)6%=21.36(万元) 第3年借款利息: =(206+321.36+200/2)6%=37.64(万元) 该项目的建设期利息为: = +=6+

6、21.36+37.64=65(万元),6. 流动资金,3.1 工程项目投资,流动资金是指生产经营性项目投产后,为进行正常生产运营,用于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备品备件、支付工资及其他生产经营费用所必需的周转资金,通常以现金及各种存款、存货、应收及应付帐款的形态出现。,3.2 成本费用,一、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1. 总成本费用的概念:总成本费用是指企业在运营期内为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发生的全部费用。 2. 总成本费用的构成: (1)生产成本加期间费用估算法 生产成本:也称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费、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和制造费用。 期间费用: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发生的与生产

7、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和关系不密切的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 生产要素法 年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3.2 成本费用,3折旧及其计算,折旧的含义:折旧费是随着资产损耗而逐渐转移到产品成本费用中去的那部分价值。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磨损,其价值损失通常是通过提取折旧费的方式得以补偿。将折旧费计入成本费用是企业回收固定资产投资的一种手段。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固定资产原值:指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或重置价值。项目评价中, 固定资产原值=建设投资中的固定资产费用+预备费+建设期利息固定资产净残值: 固定资产净残值(估计

8、残值估计清理费用)。一般为原始价值的35%。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估计使用年限,指固定资产的预期使用年限。,3.2 成本费用,3折旧及其计算,折旧的计算方法 直线折旧法(年限平均法)年折旧额为:年折旧率为:P固定资产原值, L估计净残值, N折旧年限,d年折旧率, r净残值率, D年折旧额 直线折旧法特点:计算简便,但折旧分布与获利能力分布不相符 ,未考虑资产的使用强度 ,适用于生产较为均衡的固定资产。,3.2 成本费用,3折旧及其计算,折旧的计算方法 工作量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为:第t期的折旧额 :M总工作量, m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Kt第t期的实际完成工作 Dt第t期的折旧额特点:适用于于各期完

9、成工作量不均衡的固定资产。,3.2 成本费用,加速折旧计算方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设:Pt第t年年末的账面价值,Dt第t年的折旧额,d年折旧率, d=2/N.1(N-2)年的年折旧额: 在计提折旧的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折旧: 年数总和法加速折旧法的特点 :在固定资产的早期多提折旧,在后期少提折旧,但计提的折旧总额不变,只是延迟上交所得税。采用加速折旧可以较快更新固定资产,促进技术进步;考虑到资金时间价值,加速折旧无疑优于直线折旧。,3.2 成本费用,折旧计算例题,例1 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5年后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试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解:

10、年限平均法:各年折旧额: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折旧率1-3年各年折旧额:最后两年折旧额:,3.2 成本费用,折旧计算例题,例1 某固定资产原值为25000元,5年后预计净残值为4000元,试用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总和法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解:年数总和法:各年折旧额:,3.2 成本费用,三种折旧计算对比分析,3.2 成本费用,4.摊销费,摊销费含义: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原始价值要在规定的年限内,按年度或产量转移到产品的成本之中,这部分被转移的价值称为摊销。企业通过计提摊销费,回收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的资本支出。 摊销费的计算:采用直线法,并且不留残值。即: 摊销费无形资产原值无形资产摊销

11、年限递延资产原值递延资产摊销年限5.利息支出 是指生产经营期所发生的建设投资借款利息和流动资金借款利息之和。 即:生产经营期利息支出建设投资借款利息流动资金借款利息,3.2 成本费用,4.摊销费 5.利息支出,例:某项目建设期1年,生产运营期5年。初步融资方案为:用于建设投资的项目资本金450万元,建设投资借款400万元,年利率6%,采用等额还本付息法5年还清。流动资金全部利用自有资金无借款。 则本项目在生产运营期偿还的本金及利息为多少?,3.2 成本费用,6、经营成本 : 经营成本是指项目从总成本中扣除折旧费、维简费、摊销费和利息支出以后的成本,即: 经营成本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总

12、结:总成本费用与经营成本年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修理费+其他费用+折旧费+摊销费+利息支出,3.2 成本费用,二、与成本相关的几个概念 1、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之间的关系,可将总成本费用划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半固定(半可变)成本。 固定成本:在一定产量范围内,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费用,一般包括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工资及福利费(计件工资除外)和其他费用等,通常把运营期发生的全部利息也作为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随产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的各项费用。构成可变成本的费用包括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和计件工资。2、沉没成本沉入成本旧资产账

13、面价值当前市场价值。举例说明 3、机会成本 将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放弃其他用途所付出的代价。,3.3 收入、税金和利润,一、营业收入1含义营业收入是指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所取得的收入,在工程经济评价中主要指销售收入和劳务收入。2计算公式年营业收入=产品销售单价产品年销售量 注意:营业收入是销售商品或提供服务的货币收入(应按市场价计算),二、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税金及附加是根据商品或服务的流转额征收的税金,包含在营业收入之内,包括营业税、消费税、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内容。在工程经济分析中,增值税作为“价外税”一般不包括在营业税金及附加中。,3.3 收入、税金和利润,1

14、.增值税: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进口货物以及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货物的销售额、进口货物金额、应税劳务收入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 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若价格中含增值税,则:销项税额=营业收入(含税)(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若售价中不含增值税,则:销项税额=营业收入(不含税)增值税率进项税额=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增值税率,二、营业税金及附加,3.3 收入、税金和利润,2.消费税:消费税是对一些特定的消费品或消费行为征收一种税。 消费税实行从价定率、从量定额,或者从价定率和

15、从量定额复合计税(以下简称复合计税)的办法计算应纳税额。应纳税额计算公式:1)从价定率。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 2)从量定额。 应纳税额=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复合计税。 应纳税额=销售额比例税率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其中,销售额为纳税人销售应税消费品向购买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3.营业税:是对在中国境内从事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等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就其营业额所征收的一种税。 应纳营业税税额=营业额适用税率营业税是价内税,因此上式中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销售不动产等业务时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二、营业税金及附加,3.3 收入、税金和利润,4.资源税:资源税是国家对在中国境内开采矿产品或生产盐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其中矿产品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产品和非金属矿产品;盐包括固体盐和液体盐。 应纳税额课税数量单位税额 5.城市维护建设税: 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适用税率 6.教育费附加 应纳税额(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税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