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美丽乡村建设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30904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村美丽乡村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村美丽乡村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村美丽乡村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村美丽乡村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村美丽乡村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村美丽乡村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村美丽乡村建设(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某县某镇某村美丽乡村建设方案一、现状分析: 我村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本地地理地貌,充分发挥本村自然环境优势,结合本村地理实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经济实用、惠及万家为目的,以科学发展观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为目标,以创新农村管理为动力,以城市理念建设农村,以市民观念塑造农民,努力实现居民集中化、环境生态化、管理网格化,设施城镇化,服务公共化的目标,为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二、定位与二、定位与规规模:模:某某村位于镇政府驻地偏东北 5.5 公里处,南与、村相邻,北与村接壤,西邻青垦公路,村东邻近东青高速公路,交通便利。2016 年全村 650

2、户,2150 口人,均为汉族,耕地面积 1900 亩。土壤肥沃、气候温暖湿润,适宜种植谷、小麦、玉米等农作物以及梨、苹果等水果。三、村庄建三、村庄建设设: :我村美丽乡村建设依托本地地理地貌,充分发挥本村自然环境优势,结合本村地理实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经济实用、惠及万家为目的,主要完成以下工作目标。1、建一个高标准城市化新农村,大力推进土地整理项目进程,加快乡村道路硬化速度,体现一个“美”字。目标要求:(1)村庄建筑风格新颖,整齐一致;(2)基础设施配套;(3)绿化面积达标;(4)文体活动场所标准,健身器材齐全。(5)硬化村级道路 13 公里,形成两干五支大小循环的交通新格局。(

3、6)田园方格化、路渠网格化,大力推进观光农业进程。(7)更治一条河道,建一处村民休闲、散步、观光、赏景两用场所。2、大力发展路旁、渠旁植树及闲散地观光片林,体现一个“绿”字。目标要求:(1)路旁、渠旁植树 5000 株以上,成活率达到 90%;(2)农户房前屋后植树 3000 株以上,成活率达到 90%;(3)绿地 20003000 平方米。3、加强环境整治力度,体现一个“净”字。目标要求:(1)清理一条主渠,全长 2 公里;(2)解决处理无序乱堆乱放;(3)配置垃圾桶、池 3050 个(处);(4)配齐保洁员 9 名,垃圾车一辆(人力);(5)建垃圾中转站 1 处,垃圾掩埋场 1 处。(6)

4、建一处污水处理池。4、装配路灯 3050 盏,体现一个“亮”字,目标要求:(1)安装要整齐;(2)高低要适宜;(3)美观大方。5、加速网格管理建设进程,体现一个“便”字。目标要求:(1)建设主网格信息员 4 外,网格管理员 1 名。(2)建立村民信息库;(3)配置电脑、打印机各一台。(4)全面掌握村民疾苦、要求、建议和意见。(5)及时化解村民之间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上访,杜绝治安和刑事案件的发生。四、村容四、村容环环境:境:1、村容整治。结合农村环境现状,健全机制、突出重点、全面覆盖,深入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并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持村容村貌整洁有序。大力支持工业产

5、业发展,鼓励创业。强化生态文明宣传,转变农民传统观念,提高农民节能环保意识现村内建有垃圾中转站 1 处,污水集中处理点 1 处。 2、绿地建设。改善村庄环境,对村内的所有街道进行绿化及围村林建设,植树 4800 棵,草皮 3200 平方米,绿化争取达到“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广场公园化”的水平。3、生态环境。按照“村容整洁环境美”的要求,突出重点、连线成片、健全机制,切实抓好改路、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广告清理等项目整治。坚持统筹兼顾,综合决策,合理开发,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提高环境质量、保障生态安全、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五、五、产业发产业发展:展:按照“农民

6、增收生活美”的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提升休闲观光旅游层次,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做精农业特色产业,以精细、节水、设施、观光、循环农业发展为抓手,发展花卉种植产业。依托某某村交通便利的优势,鼓励创业创新,一批优秀企业家诞生。我村全面完成土地集中整合工作,鼓励土地承包经营权快速向龙头企业规模有序流转,推动工业产业上规模、出效益。六、公共服六、公共服务务: :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体现一个“全”字。目标要求:(1)建一个高规格的便民服务大厅;(2)全面完成公共服务设施;(3)完善服务制度;(4)代办各类证件;(5)全方位服务于民。七、七、乡风乡风文明:文明:深化精神文明创建,为弘扬社会正

7、气,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按照孝、诚、爱、仁的分类标准,在村内进行登记评选,将道德典型的照片和事迹张贴在四德榜上;积极推进移风易俗工作。成立红白理事会,统一规范婚丧礼仪标准和流程,婚事提倡新办,自觉抵制豪华车队讲究排场,力求婚礼仪式俭朴、氛围温馨;丧事提倡简办,严禁大操大办,抵制封建迷信。切实减轻群众婚丧负担,树立勤俭节约、文明理事的社会新风尚。八、村八、村务务管理与管理与长长效机制:效机制:做好村财务管理、村集体决策制定、民主监督等各项村务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村民的作用,以村镇建设规划为依据,密切结合现状、历史、环境、资源等条件,本着突出实效、布局合理、

8、设施配套,鲜明、节约土地、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一切从实际出发,尊重村民意愿的原则,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实事求是,充分调动村民自主自愿建设家园的积极性,提高美丽乡村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质量。九、保障机制:九、保障机制:1、加强组织领导。村委会成员负责“美丽乡村”创建工作的指导、协调和落实。各司其责,加强联动,合力推进,为“美丽乡村”创建提供组织保障。2、加大资金筹措。按照政府前期主导、群众自主参与、社会多方支持的共建共享原则,争取上级专项资金,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的壮大、农民收入的提升,提高农民参与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资金开展美丽乡村创建。3、营造浓厚氛围。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大力宣传美丽乡村创建对于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增强群众对美丽乡村创建的认同感、参与度。广泛开展美丽乡村创评活动,不断扩大美丽乡村创建影响力,努力形成人人参与美丽乡村创建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