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55325715 上传时间:2018-09-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扶贫工作2017-2019年发展规划(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贫工作扶贫工作 2017-20192017-2019 年发展规划年发展规划 (20172017 年年 3 3 月)月)一、#基本情况 #位于安定区#南部,距镇区 9 公里,总流域面积 9平方公里,年平均气温 6.3,年降水量 420 毫米左右。全村有耕地 4798 亩,其中退耕还林 690 亩,人均耕地 3.8 亩。产业以马铃薯、大豆种植、畜草产业和劳务输出为主。全村辖10 个村民小组 285 户 1120 人,其中五保户 9 户 11 人,低保户 80 户 238 人,其中,一二类低保计 36 户 85 人、三类 13户 44 人,四类 31 户 109 人。 2013 年建档立卡贫困户

2、109户 417 人,2014 年脱贫 44 户 174 人,返贫 2 户 12 人;2015年建档立卡户 65 户 238 人,年底脱贫 59 户 218 人;2015 年底因病返贫 1 户 6 人,2016 年度新纳入 2 户 3 人,2017 年建档立卡户 9 户 29 人,预脱贫 1 户 3 人。全村现有党员 35 人,其中年老体弱党员 9 人。于 2015 年成立了#和谐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种植产业,今年全村种植马铃薯 1500 亩,玉米 1000 亩,大豆 1210 亩。2017 年年初与定西天骥文化体育有限公司签订 20 年河滩流转协议,流转河滩21.09 亩,增加

3、村集体收入 4128 元。村级活动场所占地面积450 平米,建筑面积 200 平米,能代办各项民事工作,功能完善。1、主要产业方面:全村主要产业马铃薯、玉米、大豆种植面积约 5000 亩,部分农户种植中药材柴胡、黄芪种植约600 亩。2、社会保障方面:全村新农合参合率、新农保参保率 90%以上。3、农村饮水方面:全村实施自来水接入工程,今年预计接入 53 户后,将达到 200 户农户接入自来水, 85 户未接入的饱和状态,这 85 户人家有的为整户外出、有的 2 户接一个水表的农户,全村建有 4 个集中供水点。4、农网方面:已于 2015 年由原来的 3 台变压器 80 千伏安增加到现在的 5

4、 台变压器 440 千伏安,彻底解决了电压不足,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问题。5、道路建设方面:全村道路通过以工代赈、整村推进项目、一事一议项目,完成道路建设 23.4 公里,其中砂化道路20.1 公里、硬化道路 3.3 公里,实现了#通客运车的目标。6、农村住房条件方面:当前还有很多危房户,计划 2017年改造 33 户,到 2019 年实现村里无危房。7、农田水利设施方面: 2016 年完成二社的土地整理项目 260 亩,加大了对天然林、退耕还林的保护力度,减少水土流失。8、教育方面:村内 1 所村级小学。9、医疗卫生方面:有村级卫生室 1 个。10、开发资源方面:村内引进天骥文化

5、体育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集游玩、垂钓、骑马、武术等活动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场所,尚未得到有效开发。多年来,#人均年纯收入增长缓慢。主要贫困原因:一是地处边远山区,基础设施滞后,交通瓶颈严重影响群众生产生活。二是产业发展严重滞后。农业产业受交通条件、生产技术、天气无常、信息滞后等多方面因素制约,造成全村无支柱型产业。三是农民基本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普遍不足,农民增收缺乏技术支撑,致富道路狭窄。二、#20172019 年发展规划(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按照市委、市政府,区委、区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要求,围绕美丽乡村建设,

6、以民生建设为基础,农民收入增加核心,产业发展为重点,组织建设为保障,实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基础设施明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全面推进的目标,把#建成经济发展的富裕村,环境优美的生态村,乡风文明的和谐村,安居乐业的幸福村,与全省、全市同步进入小康社会。(二)基本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的原则。区别不同类型的贫困人口,因地制宜,因人而异,采取不同的扶持措施,坚持突出重点,以人为本,切实将项目、资金用到最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体。坚持重点突破、综合开发、全面发展的原则。突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注重培育特色主

7、导产业,扶持产业大户。抓住贫困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和基本队伍问题。坚持精准扶贫原则。始终瞄准贫困问题,分析致贫原因,找准切入点,落实帮扶扶持政策,始终围绕贫困人口,制定脱贫计划,切实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帮助实现脱贫致富。(三)工作目标1、经济发展方面:到 2019 年全村人均年收入达到 4500元以上,基本消除贫困。全村主导产业马铃薯、玉米、大豆种植达到 5000 亩规模,成为群众增收重要渠道,基础设施基本完善。2、人民生活方面:基本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目标,通过加强“改水、改厨、改厕、改圈”

8、,切实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全村实现垃圾处理率 95%以上,污水处理率 90%以上,无房、危房改造90%以上,自来水入户率 100%。3、社会发展方面:实现网络、电视、通信入户率达到 95%。掌握 1-2 门实用技术的贫困群众达 75%,通过发展产业稳步脱贫,新农保、新农合全面实现全覆盖。实现全村义务教育达标率 100%,高中阶段教育 80%以上。村卫生室建设达标,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四)发展规划1、壮大主导产业,培育特色种养业,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壮大马铃薯、玉米、大豆这几项主导产业,培育、扩大中药材种植面积,引导农民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提质增效。二是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

9、,结合自身优势,发展牛、羊和猪的养殖,与种植产业相互依托。2、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一是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完善其代办各项民事功能。二是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村、组、户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农户实施坡改梯工程,切实改善生产条件。3、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提升群众生活幸福感。加快文化、教育、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提升网络、有线电视、通讯等覆盖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4、发展#游乐场所建设,形成特色游玩村。一是进一步招商引资,完善由天骥文化体育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集游玩、垂钓、骑马、武术等活动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场所。二是鼓励休闲场周边农

10、户发展农家乐及其他配套产业,增加收入。三、具体实施方案(一)2017 年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村级活动场所建设、村级文化广场建设、#休闲活动场建设。同时,完善道路建设、梯田建设、农业生产配套设施建设。1、村级活动场所基础建设。争取资金,在村级活动场所新建资料库 20 平米、修建升旗台,粉刷村级活动场所围墙,采购必须的办公桌、文件柜等用品,进一步完善村委会代办民事功能。2、#文化广场建设在原建 300 平米文化广场硬化的基础上,向相关部门申请,新批建 320 平米文化广场硬化项目,并配备健身器材。3、#休闲活动场建设。在八社、九社河滩,联系天骥文化体育有限公司投资人石刚,投资 120 万元建

11、设面积为 2600 平米集游玩、垂钓、骑马、武术等活动为一体的体育休闲场所。到 2019 年,将该场所发展成为增加村民收入的一项产业。4、贫困户居住条件建设和异地搬迁工作帮助 33 户贫困户改善居住条件,完成危房改造。年内联系异地搬迁户完成搬迁工作。5、信息建设引入广电网络、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通信公司,按农户需求接入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电视、通信入户率达到75%。(二)2018 年是产业攻坚年通过 2017、2018 年实施全民科学素质提升工程,马铃薯、玉米、大豆产业基本稳定,中药材种植面扩大,特色种养殖业起步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基本完成,医疗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服务得到完善,为农民持续

12、增收打下坚实基础,全村人均年纯收入提升到 4000 元。1、交通建设全村主干道路硬化或砂化,村级活动场所至各社道路全部为 4 米以上或能满足农用车通行,形成畅通的道路网络。2、饮水安全基本实现常驻人口通自来水的目标。饮水水源点、蓄水池、饮水管道能满足村民需要。3、农网改造方面解决农网改造后,部分外出务工及其他原因不在家导致的线路老化等连接问题。4、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充分发挥教育在精准扶贫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组织全村实施“9+1”精准扶贫教育专项支持计划,全力打好教育精准扶贫“组合拳”,促进贫困家庭在根本上脱贫致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5、产业发展发展中药材种植,鼓励每户种植柴胡、黄芪等药材 3

13、 亩以上,每季度对种植户给予适当技术支持,发放中药材种植方面技术资料。6、贫困户居住条件建设2018 年基本实现全村 90%的贫困户居住条件改善,对无劳动能力修盖房子的人实施异地搬迁,或联系建筑商承包为其盖房。(三)2019 年是提质增效年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种植、养殖主导产业效益明显,农民年人均纯收入 4500 元以上,基本完成全面脱贫。1、环境卫生建设大力实施四改(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加强村容村貌整治,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人居环境。2、贫困户居住条件建设。对未完成危房改建的农户,动员他们全部改建,到 2019年年底,基本实现全村无危房户,居住条件明显改善, 3、村卫生室建设完善村卫生室

14、的各项功能,每年为老年人体检一次,其他参合人员能按照规定享受各项医疗服务。4、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入户建设。实施广播电视、网络、通讯入户全覆盖。全村信息畅通,户户能查阅互联网信息。5、产业品牌营销建设劳动力培训。举办科学技术培训班 10 期,培训劳动力 1000 人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和谐养殖专业合作社功能完善,能充分带动农户发展养殖、种植产业。专业示范户培育。扶持种植、养殖示范户 30 户。四、保障措施。1、切实加强队伍建设,为扶贫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提高村干部与党员队伍的思想觉悟、政策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带领群众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能力,使之适应新时期扶贫开发的要求,促进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2、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加强扶贫开发宣传工作,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关注,参与和支持#扶贫事业,宣传脱贫致富先进典型和经验,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活力。3、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确保责任落实。扶贫工作队牢固树立“抓扶贫就是抓全面小康”的意识,制定落实工作规划、方案和措施,加强工作调度,搞好配合服务,抓好分类指导,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整合资源力量,落实计划任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