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55268912 上传时间:2018-09-26 格式:PPT 页数:18 大小: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代儒学优质课课件(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董仲舒,汉武帝,汉代儒学,为什么要“焚书坑儒”?,百家争鸣焚书坑儒,百家争鸣,法家,春秋 战国,焚书坑儒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博士官淳于越反对当时实行的“郡县制”,要求根据古制,分封子弟。丞相李斯加以驳斥,认为“儒生”(读书人)以古非今,以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下令焚烧秦记以外的列国史书,对不属于博士馆的私藏诗、书等也限期交出烧毁;有敢谈论诗、书的处死,称赞过去的而议论现在政策的灭族;禁止私学,想学法令的人要以官吏为师。这种措施引起许多读书人的不满。第二年,许多方士(修炼功法炼丹者)、儒生攻击秦始皇。秦始皇派人调查,将四百六十多名方士和儒生挖大坑活埋。历史上称这些事情

2、为“焚书坑儒”。,“焚书坑儒”,背景,直接:儒生引用儒学经典,批评时政,具体步骤:焚书、坑儒,评价,实质:是一种文化专制政策,影响,(1)积极作用: “焚书坑儒”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有利于巩固刚刚建立的政权。 (2)消极影响(占主导地位):“焚书坑儒”是对先秦思想文化成就的粗暴否定,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场浩劫。儒学发展因此走入低潮,根本:加强思想文化控制,巩固政权,百家争鸣焚书坑儒,为什么要“焚书坑儒”? 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儒学独尊,百家争鸣,法家,春秋 战国,刘邦为何不高兴?,刘邦初得天下,设宴庆功,群臣在宴会上喝醉,大声喧哗,甚至拔剑击柱。刘邦见状很不高兴。,一旁的儒生叔孙通乘机对

3、刘邦说:“儒生虽然不能一块和您打天下,但是您要治理天下,那就用得着了。臣愿意去鲁地召集些儒生,与臣一起制定礼仪。”刘邦表示同意,于是授权叔孙通。,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儒学有什么作用?,在叔孙通的指挥下,来朝庆贺的群臣都排着整齐的队伍鱼贯而入。刘邦赐酒,大臣齐刷刷地作揖谢恩,然后端起酒杯,分批向刘邦敬酒。整个典礼从早到晚,没有一个人喧哗。,刘邦:,出自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吾乃今日知为皇帝之贵也”!,布曰:“欲为帝耳。” 史记黥布列传,谓布曰:“何苦而反?”,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汉武帝,16岁登基 21岁亲政,董仲舒对儒学的改造,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4、,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受命之君,天意之所予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王道以教化为大务,“以刑罚为辅”。,注:以上材料出自汉书董仲舒传、春秋繁露,刘邦时期郡国形势图,刘彻即位时郡国形势图,汉武帝,16岁登基 21岁亲政,在位54年,刘彻晚年郡国形势图,百家

5、争鸣一家独尊,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学的?,百家争鸣儒学独尊,百家争鸣,焚书坑儒,春秋 战国,太学怎样体现“尊儒”?,太学里教什么内容? 太学旨在培养什么人才? 太学对人才是否有吸引力?为什么?,中央官学,私学,太学,政治管理人才,做官,独尊儒学的办法:教育选官,察举制科目:孝廉、明经 ,民间社会,儒家学说,官方,儒家思想,察举制,太学,意识形态,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 顾颉刚秦始皇传,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秦始皇“焚书坑儒”给后世留下这样的印象:,注:秦始皇实际上是让天下人“以吏为师”,只读政府许可的书。,民间社会,儒家学说,官方,儒家思想,读书 (儒家经典

6、),察举制,太学,做官,意识形态,百家争鸣一家独尊,独尊的为什么是“儒学”? 汉武帝是怎样独“尊”儒学的? 独尊儒学有哪些影响?,百家争鸣儒学独尊,百家争鸣,焚书坑儒,春秋 战国,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2000多年来的中国,历尽沧桑,也曾战乱分裂。但是,不管危机多么深重,总是能够重新走上统一安定的大道,重现蓬勃生机。 纪录片中华文明解说词,自从儒家成为官方承认的学问,并可以作为晋身之阶以后,表面上看来儒家是胜利了,但实际上却使它逐渐丧失了其独立的批评与自由,儒生成了皇权之下的官员。 葛兆光中国思想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